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
万维读者网 > 新 大 陆 > 帖子
我人生中的第一个伯乐——孙淑英 (图文)
送交者: 范学德2 2024年06月14日16:52:44 于 [新 大 陆] 发送悄悄话

        我人生中的第一个伯乐——孙淑英

                            范学德


今天同孙淑英聊了一阵子我突然冒出一句话:“你是我的伯乐。我人生中的第一个伯乐。”

我说,人生,尤其在青少年时代,处于生命的转折点,如果遇到了一个赏识你的人,提携你,引导你,往往,你的人生就走上了一条新路。而这,甚至会决定你的一生。

对于我来讲,这个人就是孙淑英。


1

那个转折点之始是一九七二年十二月二十三,我十七岁,文革期间的四年制的初高中毕业了。由于是农民户口,连下乡的资格都没有,我向凤城一中领导申请了几次,希望成为一个下乡知识青年,但都被拒绝了。只能回农村,成为“还乡青年,一辈子在农村种地,俏皮话,修理地球。

就在这一天,我正式成为农民了。

转过年来的一月二十一日,我给当兵了的好友郭有伶写信说:“我最近的活动是:早晨至五点起床到老庙,往小队推粪三趟。7点半回家吃饭,8点钟到小队干活,有时刨粪,有时抹墙。11点半下班。下午1点干活,至4点半五点,五点钟与五点半给牲口铡草,灰呛得嗓子冒烟,鼻孔出黑龙。下午6点开会,搞农村的斗批改,有时也值宿。本人根底浅,德行低,才能薄,是个小小庸夫也,大的指头不大了,无能者只好务农。”

我还告诉老同学:“通过劳动,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增加了不少,起码来说,不怕脏了,用手搬大粪车也不觉恶心了。”

转眼间到了1973年年底。分工分。我去信告诉郭有伶:“年终结账,我全年劳动了四千四百多个小时,这样,每天就是要劳动十二个小时,合4059分,值四百元伍角玖分。”

冬天,农闲。下午和晚上,终于有了一些闲暇时间。我全部的时间都来读文学,历史和哲学的书,沉醉在书里的那几个小时,是我最幸福的时刻。

1974年1月18日,毛泽东批准其夫人江青、以及中共中央副主席(排名第二)王洪文的请求,转发了江青主持选编的《林彪与孔孟之道》,由此在全国展开了一场批林批孔运动(批判林彪和孔子的简称)。

社员们冬闲,正是开展运动的大好时间。队里组织了政治夜校,学习毛主席著作,批判林彪和孔子。由于我有点文化知识,就成了政治夜校的教员,并且,备课的时间,都算工分的。

为了给社员讲好课,我使劲地读书,读《人民日报》,《红旗》杂志。我做笔记,分析材料,然后就写,每天看书写讲稿到深夜十一点多钟,想不到,居然写成了写了一份八千字字的讲稿,讲儒法斗争史,春秋战国时期的。

写好了就讲,一课接一课地讲,讲课中我充满了革命激情。我讲完课后,有的社员会对我说,范学德,你讲得可真好,就是我们这个破脑袋,都灌浆糊了,你说它怎么什么也记不住呢?

除了写讲稿之外,我开始给把丹东报社写稿,写批林批孔的稿件,也写贫下中农战天斗地的报道,这些报道陆续发表了,在生产大队引起了一阵轰动,因为我们凤城镇园艺五大队的名字从来没有在报纸上出现过。大队书记许天增说我写得太好了。我再写稿件时,他让我坐火车到市里去,把稿件直接交给报社。

就在三月,孙淑英被任命为凤城镇党委书记,她到我们五大队蹲点,并几次来到我们小队。

有次晚上我讲儒法斗争,她到了我们小队部,站在外屋悄悄听了,后来,听说还夸我讲得好。在这不久后,丹东军分区警备部召开“民兵批林批孔积极分子代表大会”,我被镇里提名为积极分子。镇武装部干事周少坤还到了我们小队,跟我说,你这小孩脑瓜子还挺聪明的,连孙书记都看上了你。

我去丹东参加了会议。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去了大城市,还下了饭馆,住进了军分区招待所。也是第一次坐在坐式马桶上方便,哈哈,方便居然还可以如此方便。

2

最强烈的印象是1974年七、八月份。下午,队里正抢种秋菜,地里没什么农作物,只有我们这些生产队社员大干,烈日当头,大汗珠啪啪地往下掉。

在我们小队从队部通向吴园胡同的那条土路上,来了几个人,大队书记许天增大喊:“小范,你过来。镇里孙书记要见你!”我朝地边走去,身后的社员议论:“哇,孙书记找他。”

孙淑英个不高,有点胖,很有精神头,目光锐利。年龄比我大不了十岁。她带着个草帽,夸了我几句后说:“小范啊,你们大队党支部研究,我们镇党委也同意了。现在调你到六小队担任政治队长。你要好好带领社员抓革命,促生产。”

那时的生产队,有政治队长,负责政治学习,还有生产队长,负责生产劳动。我们园艺五大队下一共有六个生产小队。六小队离我们家有两里来路。

我们凤城镇一共有五个生产大队,我成了最年轻的生产队长,才十九岁半。

队里的小哥们问我怎么和孙书记拉上关系了。我一点也不知道。只知道一点,她和我都毕业于凤城一中,她当年也是学校中的尖子学生,老师都熟悉她喜欢她。因此,母校的老师向她介绍了我。

孙淑英要培养我,锻炼我。五十年后她跟我说:“你脑瓜聪明,能干。”

我到六小队干了不久,就赢得了好口碑。在一九七四年九月十三日被发展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大队党支部决定吸收我入党之后发现,我居然没有写入党申请书,就问我是怎么一回事。我说,我口头申请过,但觉得自己没有达到党员标准,不好意思写书面申请。他们催促我,赶快写,赶快写。当天晚上,我就写完了入党申请书。


3

将近一个月后,十月五日,孙淑英书记找我谈话,我不再担任生产队长职务了,到镇里担任镇党委宣传委员,成为“以农代干”的干部。形式上,我不是国家干部,还是农民,还挣工分。但实质上,我从事的是国家干部的工作,因此,除了年底参入生产队的分红外(钱由镇里出),每一个月,镇里给我补助十八元钱。第一次拿到国家补助的十八元钱时,我很激动,活了十九年,我终于挣到国家的钱了。

我成了镇里最年轻的干部,还参加镇党委会议。

我到镇里当干部作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组织攥写《商君书批注》。那时候,批林批孔已经深入到要“评法批儒”,动员广大的工农兵“评法批儒”。凤城县革命委员会宣传组把其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交给了我们,要我们组织贫下中农评注《商君书》。

别说一个大字不识的贫下中农根本就读不懂《商君书》,就是我们这些文革中毕业的高中生们,也看不明白《商君书》。我在镇里找到了两个高中生,还有于成玉,组成了一个小组。我们先买书,然后,找到了《新华字典》,《辞海》,《辞源》,就一个字一个字地抠,一天抠下来,也抠不明白几个字。有时候,单个的字全明白了,但合在一起,这整个一句话的意思还是弄不懂。没关系,我们早就下定决心了,一定要弄明白,写出批注。

这件事进行了几个月,没有什么大的进展。正在这时,又传来了毛主席的最新指示,又要评什么了,一会儿水浒传,一会儿资产阶级法权,我就开始了新的学习,自己认真地学完了,然后到社员中宣讲。


4

在这期间,辽宁省里的刊物《辽宁青年》和丹东市委办公室都调过我,但都被镇党委拒绝了,说我是镇里重点培养的年轻干部,要在基层好好锻炼一下。

一九七五年春,按照毛的最新指示,丹东市筹建成立“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简称“丹东共大”),丹东市委宣传部的核心人物宋军极力推荐我去任教。

于是,市委调我到“丹东共大”工作,担任政治系教师。

这一次,孙淑英书记亲自找我谈话,她说,小范,本来想让你在基层多锻炼锻炼,上两次都顶住了,但这一回顶不住了,因为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是新生事物,是毛主席领导的教育革命的一个伟大创举,所以,虽然我们舍不得,但还得同意上级组织的安排。

她嘱咐我,千万不要骄傲。

就这样,孙淑英在我十九到二十岁期间,把我推上了人生的一个大舞台。而对我来说,从三岁起就是农民户口的农民。现在,终于有了一个机会,不再是一辈子种地的农民。

从此,告别乡村。

 

2007.9.13初稿

2024.6.14 修订


1973.2 IMG_1373.JPG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23: 百越家園凝聚的群體及培養的社會管理精
2023: 1151(图文)这在今天的中国是完全不可
2022: 无论走什么道路都不能走马路----东海客
2021: 命运掌握在每个人自己手里----东海客厅
2021: Dark Matter, a movie
2019: Hillbilly Ele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