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
萬維讀者網 > 新 大 陸 > 帖子
華裔醫生告訴你 美國醫生怎樣給病人看病
送交者: 憤怒的綿羊 2015年04月21日23:38:30 於 [新 大 陸] 發送悄悄話

這2年因為體檢和一些小毛病,中國美國的醫院都沒少跑。在中國看病時,有時會有醫生問,美國醫生怎麼給人看病。今天看到僑報網上有一篇美國華人醫生寫的文章,作者是是美國華裔醫生高磊,來自美國路易斯安那州Ochsner Clinic心臟專科醫生,他在中美兩種制度下都工作過,他認為,中美的醫療各有千秋,但從規範完善和人性化的角度上,美國的醫療體系是領先的。特地轉過來給想了解的朋友們看看:


一、接待病人時間不得短於20分鐘

我們診所給我的規定時間是看一個新病人用40分鐘,看一個隨訪老病人是20分鐘,而且期間的一半時間要用於病人教育預防諮詢。朋友們眨眨眼睛說,如果在國內也這麼看病人,一則時間上不可能,二則後面排隊的病人都要來打你醫生了。現在國內門診醫生一天大致看70到100個病人。聽說有手腳快的,一天看150個門診。我是驚嘆了,一天8小時,150個,怎麼看下來的?

二、醫生的主要職責在門診

在美國,醫生的主要時間是在門診。我的一個月中大致一周時間在醫院,另外三周在門診。在醫院是處理急性發病,迅速救治,對症下藥,很多疾病都是在2-3天后可以出院。住院周期很短。例如,沒有併發症的急性心梗,放支架後48小時出院。一個做開胸心臟搭橋手術的病人,平均術後4-5天出院。

三、儘量為病人節省開支

出院後的門診是隨訪治療的主要環節。這樣的醫療結構恰恰是為了節省醫療開支,避免院內併發症的發生及加快病人的康復。在費用上,比如,美國心電監護病房一天的費用大致在2000到3000美元左右,還不包括診療費及藥費。是不是還不如住個總統套房來的舒服。出院後請個家用護工,上門護士治療和物理治療師的服務,這樣一天的費用也不會達到病房的一半。縮短住院周期,降低費用,醫院高興,病人高興,保險公司更高興。

在美國,看門診是需要醫療保險的。每次門診病人根據各自不同的保險負擔一定的COPAY(按照保險規定每次看病的自付費用),一般在20-40美元。門診也有自費病人,但是費用很難承擔。看我心臟科的門診自費病人需先繳納500美元的預付。每次我看到這樣的情況,我都會叫病人去 CharityHospital(慈善醫院或診所)或我們稱的公立醫院,那兒的門診可以是免費的。以往很多診所都不收Medicare和 Medicaid(美國的兩種針對老人和低收入的政府保險)的病人,因為聯邦醫療對醫生的Reimbursement(償付費用)很低。

四、及時處理病人諮詢和檢查結果

在美國,醫生一天看完病人並不是一天工作的結束。整個一天我需要回復很多病人的來電和處理各個病人的檢查結果。我們診所強調病人的來電要在1小時內回復。病人的病情變化或要求藥方Refill(藥方的聯繫處方)都會通過我的護士轉到我的電腦上。我會及時的給病人打電話或告知我的護士如何處理。門診每次看病人都會有開一些相關的檢查。如果是複雜病情的檢查我都會預約病人下次門診時討論。大多檢查我認為沒有必要回診所的又是病情相關的,都會在結果出來後打電話通知病人。多的時候一天有8到10個電話結果通知。病人在電話上也會提出問題我們一一解答。曾經有一個病人的結果是周五晚上出來的,是正常結果,但是我知道病人很關心,打了一天的病人手機和宅電都沒人接,最後是周日下午打通,原來病人出去郊遊了。

五、用電子技術處理病人信息

在美國,醫院和診所都在大力推廣電腦化。奧巴馬醫療改革的一個方面就是醫療信息的全面電子化。從2014年開始,沒有實行電腦化的診所和醫院將受到經濟上的懲罰。全面電腦化方便了醫生,也方便了病人。我們整個系統有8個醫院,有統一的電腦系統聯網。病人可以免費註冊到我們的系統。

通過註冊後,病人有自己的網頁。可以查看到各個門診的時間表,選擇最佳適合時間預約就診,亦可在網上反覆取消再預約。病人所有的檢查結果都會直接顯示在病人的網頁上。通過網頁病人也可以給自己的醫生留言或要求諮詢,醫生都會在最短時間回復或回電。目前我們診所已經開始open note,就是病人看完醫生後,醫生書寫的病歷會自動傳輸到病人自己的網頁上便於病人查看

對於醫生,所有病人信息都在電腦上,查看方便。就是病人不在我們系統的醫院或診所看病,如果另個單位用的是同一電腦系統(例如,Epic是個很廣泛應用的醫療電腦系統),經過病人同意,病人的信息很快便可傳輸到我的電腦上。沒有以往等Fax的煩惱。就是我沒有電腦在身旁,用我的iphone也可以進入我們的系統查看相關資料。由於信息電腦化,所有我開的檢查的結果都會傳輸到我的電腦。有不正常的結果我會及時發現並做出處理。醫療的全面電子化無線化增強了病人與醫生間的聯繫,而且進一步避免了醫療差錯的發生。

六、病人滿意度已經與醫生的收入聯繫

在美國,各個醫療診所都在積極促進醫生和整個診所的病人滿意度。病人來看醫生一方面是尋求對疾病的醫治,另一方面也是得到一種服務。醫療重點在病人而不是醫生。病人可以選擇醫生而醫生不能選擇病人。診所作為一種服務機構不能承擔因醫生或其他工作人員的服務質量而減少病人的後果。每月有專業的調查機構會向你的病人發出調查表格統計對醫生乃至整個診所的評價。病人滿意度已經與醫生的收入聯繫,並且不達標的醫生也會下崗。病人滿意度差的診所,可想而知,會在醫療行業激烈的競爭中被淘汰。

本文原載於《醫學界》,作者:高磊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4: 慢走美國13,漫步華盛頓
2014: 慢走美國14,東行漫記.
2013: 年年歲歲花相似——社區春景(組圖)
2013: 郭靜塵:親歷唐山大地震 逃生救人
2012: 禪心師關於法身頗瓦法的修法講話
2011: 美國的人才與搶食的雞
2010: 美國生活之. 找房、租房、搬家 (三)
2010: 2010最新美國留學費用一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