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
萬維讀者網 > 新 大 陸 > 帖子
我和FBI特工們的見面記(後記)
送交者: 大胖球 2005年01月17日10:37:25 於 [新 大 陸] 發送悄悄話

CINDY再也沒來過電話. 後來DAVID來過一次電話, 確認我的工作地址和家庭地址, 並對我跟他們的約談再次表示感謝. 過後不久, 我就離開了美國來到了加拿大.

後來911發生的那一天, 我因為聯繫不上在曼哈頓的親戚朋友, 就給DAVID打了電話詢問當地的情形. 這是我撥NY, NJ和長島地區唯一能撥通的電話. 他已經忘了我是誰了, 還問我如何知道他的電話的. 我泛泛地說跟他見過一次面. 他的聲音讓我又想起了他的MIB的奇特裝扮. 他口氣還是很活潑雖然帶着一些焦慮.

他雖然沒想起我是誰, 還是很耐心地給我講了講曼哈頓的情況, 跟電視上的報道差不多. 他問了我親戚朋友的工作地點, 安慰我說他們肯定不會有問題的. 只是因為堵車(地鐵和火車基本都停止運行了), 他們回家可能會很晚. 我禮貌地對他表示了感謝, 就掛了電話. 他的平靜的聲音大大減輕了我對親戚朋友的擔心.

DAVID和TOM的裝扮雖然跟MIB裡面的兩位主人公一模一樣, 但在我的心裡, 我卻很少把他們聯繫起來. 在我心目中, DAVID和TOM更接近的是金庸俠客行中的張三李四兩個人. 一個高, 一個矮. 一個胖, 一個瘦. 一個話多, 一個沉穩. 一個笑呵呵的, 一個很嚴肅. 他們說的話, 你不知道真假. 甚至連名字, 也十分得不可靠.

總的來說, 我對他們兩個是很佩服的. 我感覺他們比CINDY要強很多, 至少是老到多了.

我寫此文的目的是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到過美國的中國人至少有十幾萬人. 按照DAVID的說法, 至少有上千人被FBI仔細盤問過. 可是至今為止, 我在網上一篇關於該主題的文章都沒有看見過.

這畢竟是個很讓人忌諱的話題. 我根據自己的體驗, 相信很多被FBI盤問過的人, 心裡或多或少都會有些不舒服. 因此, 我寫出來, 讓跟我相似不走運的人們, 心理上能得到點安慰. 畢竟, 有很多人跟你們有着同樣的經歷的.

我寫此文章的另一個目的, 是讓將來被FBI盤問的人, 心理上先有個準備. 如果你不想泄露中國的情報的話, 你需要知道, 你面對的對手是身經百戰的高手. 至少, 我希望, 這篇文章能起到點知己知彼的作用.

有人問我這是不是個我聽說來的故事, 甚至有人懷疑這是我翻譯來的文章. 我可以在這裡嚴肅地說, 這篇文章寫的完全是我個人的真實經歷, 沒有任何的藝術誇張. 是我自己一個字一個詞的記起來然後輸入電腦的. 至於DAVID和TOM的MIB裝扮, 聽上去好象跟演戲一樣, 但完全是真正發生的事實. 他們為什麼那麼穿? 我想可能是當時MIB整鋪天蓋地地做廣告, 火爆上演的原因. 他們也許是MIB的FAN, 也許是某種心理戰的體現, 我就不得而知了. 一個很容易犯的邏輯錯誤是, 某個被FBI約見的人看見的FBI AGENT穿着很平常的衣服, 從而說我寫的是編造的. 我想這其中的邏輯錯誤, 我就不用多解釋了吧.

下面是我的一點個人想法.

美國對孫子兵法的推崇是人所共知的, 很多電影電視裡都提到過. 但他們對孫子兵法的理解則早就脫離了停留在理論上空談的階段.

很多人說, 中國的技術落後於美國甚多. 美國沒什麼好值得了解中國的. 這是根本錯誤的想法. 中國跟美國如果現在發生全面對抗, 美國取勝應該是情理之中的. 但關鍵問題不是美國能不能贏, 而是美國能花多大的代價贏. 這是關鍵中的關鍵. 美國必須要了解中國目前的技術水平, 才能根據相應的弱點加以利用.

另外, 現代技術雖然發生突然飛躍的可能性不大, 但如果發生了, 後果可能是完全料想不到的. 假設說, 中國突然在人工智能方面產生了突破, 而美國不能及時了解跟上的話, 美國現在的優勢完全可能一夜間化為己有. 而基因改造, 激光技術等等前沿科學的進展, 美國是希望能永遠獨占鰲頭的. 領跑畢竟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

我後來轉向大規模數據採集和分析的領域工作過一段時間. 有句話說, 知識就是力量. 但是知識從哪裡來? 99%的知識是從數據中來的. 美國的間諜組織CIA叫做中央情報局不是沒有道理的. 美國花大力氣, 驚人的金額努力去做的, 就是更好的採集數據和分析數據. 我個人認為, 離開了數據情報的優勢, 美國對中國的優勢將會下降95%.

美國對情報工作的重視是驚人的, 工作的進行也是腳踏實地, 兢兢業業的. CIA和FBI經常成為電影或電視中被抹黑或嘲弄的對象, 主要原因可以被電影RECRUITER中的主人公說的一句話所歸納, "我們(CIA)的成功是默默無聞的, 我們的失敗是轟動一時的." 911之後美國沒有發生大規模的襲擊的主要功臣是情報收集者的出色表現.

而我們, 作為美國的競爭者, 完全不應該被CIA或FBI在電影或電視中無能的假象所蒙蔽. 美國的警察大多數是很普通的人, 甚至是笨 蛋占多數, 而FBI或CIA的成員無一不是精英中的精英.

我最佩服的, 不是他們在各方面的專長(TOM的中文, 物理知識, DAVID的計算機水平, 二人的心理學知識, 詢問的技巧都是驚人的專家級別), 而是他們的敬業精神. 他們熱愛美國, 熱愛這個工作. 他們可以說是全心全意地為這個工作而努力. 我可以看出他們為此充滿了自豪.

DAVID多次跟我說過, 他不過是做他的JOB而已. 他也需要休息, 跟老婆親熱. 對長距離奔波發牢騷. 他的目的, 我想是為了讓我同情他, 甚至跟他共鳴, 從而解除我的警惕心. 這不過是心理戰的傑出應用.

他們的收入相對來說是不高的, 大約是六到九萬美元年薪的樣子. DAVID和TOM來跟我這樣的無名小卒談話, 可見級別應該是最低的AGENT. 他們的工資應該是在上述範圍的低端. 以他們的水平, 這麼低的工資可以說是大大委屈了. 沒有一種精神, 沒有自豪感, 沒有動力, 他們是不會長期在FBI工作的.

最後是我對數據採集分析的看法.

我當時覺得我說的, 全部是公開的事情(能在公開的雜誌或報紙上找到的), 或者是我認為關係不大的跟我個人有關的(例如, 我當時的收入, 我對中國吸引人才政策的看法和我短期的計劃等等).

現在回頭來看, DAVID和TOM還是從我這裡得到了很多有用的信息. 有一些是統計上的作用. 例如, 他們通過對近千名或幾千名在美中國人對中國吸引人才政策的看法的回答, 能知道中國政策的有效性如何. 這個結論是有相當準確性的. 而中國則很難得到甚至接近該準確性的結論. 為什麼? 因為美國的統計是在他們認為有代表性的人群中得出的結論. 這些人應該是中國最希望吸引的人, 也算是美國最關注的人.(嘿嘿, 有點自吹嫌疑, 不過, 他們如果認為我沒什麼用處, 完全可以在統計的時候把我的回答刪除掉, 所以上面的論點仍然成立).

而中國得出的結論, 只能是在已經回國的人中得出的, 相對來說, 代表性是大大得不如.

另外呢, 他們雖然沒有從我這裡了解到新的情報, 但可以拿來確認其他的情報來源的準確性. 例如, 通過對我了解863計劃的程度的認識, 他們可以看出我們國家對863計劃的重視程度. 這是報紙上的報道所不能提供的. 而我不知道97X計劃的事實, 他們可以知道該計劃的保密性到底如何.

最後, 我還為他們提供了數據間的關聯. 這是我事先所沒有想到的. 數據, 尤其是海量數據, 如果沒有有效的關聯和分析, 基本上是一堆沒用的廢物. 所以, 數據間關係的建立是分析數據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而我的回答則能幫助FBI做到這一點.

例如, 我覺得我們導師來過美國N次, 美國情報機關必然對他瞭如指掌. 可是, 我沒想到的是, 即使是我指出他是我導師這一點, 就為FBI幫了不少的忙. FBI對我的導師的了解原來只能停留在他發表的論文, 在國際會議的發言或對他的介紹上. 現在, 他們可以通過對我的研究方向的了解, 推論出我的導師的興趣領域. 而這的確是很有用的情報(從他在863中的作用來說). 當然, 這些情報本質上也許一點用處也沒有, 我只是舉個例子來說明從數據關聯上推出新情報的可能.

在結束本文之前, 我想說明的是, 不是說給FBI提供的情報就一定對中國不利. 畢竟如同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一樣, 國與國之間, 溝通是基礎. 兩個大國之間, 如果相互間完全不了解對方的意圖和決心, 那才是最危險的事情.

FBI約談在美中國人, 可以說是他們的職責. 他們不一定是完全抱着邪惡的用心或目的來的. 很多統計上的需要也是他們約談的目的之一. 而這些統計對他們更好的了解中國是有幫助的. 而這種幫助在某種程度上對兩國都有好處.

我說上面話的原因, 是希望被約談過的朋友或將來被約談的朋友, 不要過於有心理包袱. 約談本身不是我們的選擇, 我們也沒有被進行過反盤問的訓練, 大家只要按照COMMON SENSE來回答, 至少不要主動地泄露機密情報, 我想我們就對得起我們自己的良心了.

謝謝大家.

(全文完).

給新大陸的朋友們專門寫的一句話: "拋棄幻想, 奮勇前進". 嘿嘿.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4: 紅色間諜“前三傑”和“後三傑”--談國
2004: 泡妞的五重境界 ZT
2002: 錯過風和(zhuan)
2002: ZT 法國《電影手冊》評2001十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