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青年也上山下鄉
美國青年,特別是優秀的青年,比如說從名校畢業的青年,常常喜歡到基層,到貧苦的地區去鍛煉一段時間。用我們熟悉的語言來說就是上山下鄉,不過他們是自願的,也有少數人一直就堅持了下去。Teach for America就是一個例子。不少藤校的畢業生自願去貧苦地區教書。個人曾在中國最窮最山和最邊遠的地方插隊十年,一個體會是如果一個人沒有真正在底層生活過,是不會真正地和全面地了解社會的,. 現在,在任何國家,依然有很多為基本生活而掙扎的人們.當年老毛讓我們下去,政治因素不談,從好的方面來想,也有讓青年鍛煉的一面,不過10年,是太長了一些。再回來讀物理,諾獎是拿不到了,英語也不可能很好。好歹混了一個博士,但論壇上不認識我的人,沒有一個人相信。打假打了五年。還有人說,知青回憶過去,首先應該恨,這是很極端的說法。我從來就沒有恨。生活,其實就是一種經歷。結果不是最重要的。下鄉,回憶起來,也有很多意思。不就是沒有拿諾獎嗎?大多不下鄉的人,也都沒有拿到。
當然,任何人都嚮往富裕的生活,老美也一樣。但老美對任何自食其力的體力工作,或者說下賤的工作,比老中要有尊重的多,也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很多老美青年,在過渡時期,去做一些體力活,他們沒有覺得有什麼低人一等的地方。老中喜歡攀比,比學校,比房子,比車子,比錢多,比地位,但從來沒有人比為社會為社區做貢獻,老中的文化是,做貢獻只能偷偷去做,說出來好事就成了邪惡。就如上網不能實名一樣。這跟美國的文化也是不一樣的。我們醫院的義工,每年都發證章,上面刻有你做了多少小時,做得多,是一種榮耀,讓別人知道,並非什麼可恥的事情。任何事情,老中首先是往壞的方面去想,比如我上面說的美國青年也上山下鄉,老中可能首先想到的是鍍金。鍍金,也可以說是一面,但還是有另一面。現在的青年,當然有很多優點,但缺乏鍛煉,沒有經歷過苦難。是一個不足之處,上山下鄉,就是補上這塊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