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梅玉
紀曉嵐寫有一首《戒後》詩,中有四個“莫”字,所以也叫《四莫》詩。詩云:
貧莫斷書香。
富莫入鹽行。
賤莫作奴役。
貴莫貪賄贓。
紀曉嵐認為,即使再窮,也要讀書。只有讀書明理才能保持高貴的品格。
紀曉嵐還勸告那些想富的人不能通過為富不仁來致富。在清代,管理鹽務的官和鹽商為了撈錢,往鹽里摻水摻雜,敲詐勒索,鹽行在當時已經成了取財無道的代名詞。
“賤莫作奴役”:紀曉嵐指的不是做粗工,說的是不能因為地位低下,做事就不分是非黑白的遵從。
“貴莫貪賄贓”:權高位顯,萬不可索賄貪贓。
紀曉嵐為官50年,官職屢升,權高位顯,貴不貪賄亦是其做人的一貫宗旨。他的弟子陸平泉被派到貴州就任,到貴州後,致書向老師紀曉嵐問安,並致歉因路遠無法送禮物。紀曉嵐接信後,便寫了一首詩,對弟子不送禮十分讚賞。詩中說:
一札迢迢自日南,
只將倰刺貯空函。
老夫得此心原喜,
知汝居官定不貪。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與紀曉嵐交往甚密的朋友,也都是如此,如朱璉,他是乾隆十三年(1748年)進士,後為體仁閣大學士,也是“半生唯獨宿,一世不貪錢”。另外,紀曉嵐的密友劉墉與他父親劉統勛均為相國,死後亦“室無長物”。劉統勛死後,乾隆見其如此清廉,也不覺大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