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哲學與科學方式的確立(一) |
送交者: 王榮江 2005年12月14日20:59:42 於 [新 大 陸] 發送悄悄話 |
【提要】 近代科學的思維方式是在逐步擺脫由古希臘哲學形成的理性至上的“本質先於存在”的本質主義認識路線轉向“經驗至上”的“存在先於本質”的存在主義認識路線的過程確立的,其中,基督教信仰為這一轉向提供了契機:奧古斯丁的“相信以便理解”為後一種認識路線提供了必要前提,而托馬斯的“存在先於本質”的思想對後一種認識路線的確立起到了關鍵的作用。後來的學者正是沿着這一思維方式前進,並最終結出近代科學這一碩果。 【關鍵詞】 近代科學 思維方式 基督教哲學 本質與存在 理性與經驗
希臘哲學的思維方式[1]並沒有達到預期的目的,反而導致一種懷疑主義的後果。這種本質主義的認識方式,輕視感覺經驗的外部世界,試圖通過人的邏輯理性去把握事物背後不變的本質。近代科學認為,事物背後的不變的本質其實是不存在的,人們只能在現象的經驗範圍內通過數學的量化處理來把握現象之物。從希臘的本質主義的思維方式向近代科學的經驗主義的轉變,基督教哲學起了關鍵性的作用——是基督教哲學的思維方式使希臘哲學走出困境並最終導致了近代科學的產生。
一 希臘哲學的思維方式及其後果
希臘哲學是以米利都學派的“萬物的始基是什麼”這一提問方式開始的。這種提問方式蘊涵着認識的一種思維方式,首先是預設了認識的兩個基本前提:一是相信人的理性認識能力,以不可懷疑的方式確立了人對萬物認識的至上能力;二是相信紛繁複雜的現象背後有一個不變的可以認識的本質實在。在此基礎上,哲學的根本任務就是找到通過人類理性獲得的關於事物本質知識的路線,即如何獲得關於事物本質的知識。米利都學派之後的哲學家都是沿着這樣的思維方式向前發展的。 畢達哥拉學派在米利都學派思維方式的基礎上為人們提供了一條認識路線,通過對萬物的幾何結構或形式的認識來獲得關於事物本質的知識。這種本質不僅指事物所保持的形狀,而且是給予事物以特殊性質和彼此區別的那種東西。這種對數學的重視過分強調抽象的數及其關係對世界的本質意義,表現出捨棄現象而追求其背後本質的認識方式。巴門尼德在思維與不變的本質存在之間確立了同一性,認為真理之路就是理性思維去獲得不變的本質存在的道路。這種不變的本質存在,在柏拉圖那裡就是他試圖獲取的理念。這種通過理性的思維去把握事物背後不變的本質存在的思維方式就形成了西方本質主義的認識路線,這樣的認識路線使感性的現象世界受到輕視,而執著於觀念中的理想對象的本質實在,它實質上是在思維與事物在觀念中的理想對象的實在之間建立了一種嚴格的邏輯推理關係。於是,“思想要比感官更高貴,而思想的對象要比感官知覺的對象更真實”[2]。 這種理性至上的本質主義,默認並強化了思想本身的可靠性以及認識對象的可能性[3]。作為一種思維方式,它顯示着自然界中的合理性和邏輯的必然性——合理性成了實在的標準,而觀察和實驗都處於次要的地位。其根本特徵在於,認為自然中的事物都是合乎理性的,如果我們對一事物不能形成一種不變的本質觀念,這一事物便不存在,也不能形成關於對象的知識。這樣,人類理性就成了存在的真實性的衡量尺度,思維與存在在本質的意義上被同一,一切現實事物在思想中的存在比在時空中的存在更為真實。這就是一條本質先於並決定存在、存在等同於本質的從本質到存在的“本質主義”認識路線:只要把握了事物背後的所謂抽象的不變本質,就認識和把握了現實存在的事物,從而達到認識的目的[4]。 這樣的認識方式試圖在人的理性思維中理解存在,即“理性給自然立法”。那麼,它的理論根基或出發點是什麼呢? 既然本質主義捨棄了真實存在的現象世界,那麼,唯一可以作為這種思維方式之前提的就是不證自明的公理。但這樣的不證自明的公理,經過希臘思想家的不懈努力,不論是柏拉圖的理念論還是亞里士多德邏輯學,最終都沒有得以確立。於是,希臘思想家沿着這樣的思維方式試圖尋找一種自足的概念作為推理知識的前提,用“邏各斯”來解決如何獲得事物本質知識的這一希臘哲學的核心問題[5]。然而,問題不僅沒有得以解決,反而在希臘化時期導致一種普遍的懷疑主義。這種懷疑主義作為希臘思想的遺產,以其應有的慣性釋放出來,並達到空前的活躍,從而成為一種普遍的生活方式。於是,希臘思想終因對理性的執著而陷入困境。 如果說人類理性不能通過對事物背後的本質把握來獲得知識的話,那麼,我們通過感覺經驗能達到這一目的嗎? 答案似乎是不可能的,因為希臘的本質主義認識方式正是看到了感覺經驗的紛繁變化才試圖走本質主義的認識路線的。希臘思想家的上述努力和這種努力所帶來的後果已經證明,此路不通,人們只能走另一條路線。
二 基督教哲學解決希臘哲學問題的思維方式
當希臘哲學所追求的確定的不變本質知識最終不能達到時,導致了希臘化時期對知識的普遍懷疑。在面臨生存危機的世界主義時期,人們因內心的不安而變得無所適從。正是這時,基督教從猶太教中分離和發展起來,並最終在羅馬帝國確定了自己的地位,同時也逐步顯示了這種信仰在人類生活和思維中的巨大作用。實際上,它為一種新的思維方式提供了契機。在這種宗教信仰中,不僅人類趨向善的目的性以及道德標準的絕對性,而且,現實世界的實在性都在對唯一上帝的信仰中被給予了。按呂樣的說法:“對上帝的信仰同時意味着:(1)現實世界是唯一的世界而且也是真正現實的世界,因為它乃是由上帝親自所造;(2)人天生犯有罪惡.因而贖罪的道路就只在於此生此世的奉獻;(3)道德上的善只能由上帝規定.因而任何惡行都必將受到懲罰。在此.基督教的徹底一神論杜絕了人們無論是對自然還是對道德標準的任何懷疑的餘地,無條件地投入生活即是上帝所設定的絕對命運。”[6] 對人類而言,其思想不能沒有確定的前提。如果人類理性不能確立這一前提,感性經驗必定有它的真實性,而這種真實性完全可以通過人對上帝創世的信仰來達到它的確定性。因為上帝乃是純粹的現實性,它所構想和創造的一切都是現實的,而這種來自萬能上帝的現實性也就確保了感覺經驗存在的確定性,所以,基督教的傳入,一方面為當時羅馬帝國的芸芸眾生填補了生活的精神空缺,另一方面也為克服希臘哲學中的懷疑論給出了新的契機[7]。這樣,人類思想和生活的出發點及其內在動力不是在希臘智慧的知識中得以確立,而是在對上帝的信仰中得以確立。 這種從理性的確定性到通過信仰上帝來達到感覺經驗的現實確定性有一個不斷的發展過程。這裡只對奧古斯丁和托馬斯阿奎那及其之後的唯名論的思想進行闡述,以探明基督教信仰的思維方式對近代科學思維方式的影響。 在基督教與希臘哲學的接觸中,奧古斯丁是一個里程碑式的人物。正是他為柏拉圖的知識概念重新給以基礎,從而使得希臘思想在基督教的信仰中成長起來。他首先解決的是由柏拉圖極端的本質主義所導致的懷疑主義這一根本問題,提出“相信以便理解”作為思想的必要前提。 作為生活在公元四世紀的人,奧古斯丁站在兩個時代的交界上看到了希臘理性至上給人類帶來的生活和思想上的困境,認為:“理性本身是世界上最成問題、最含混不清的東西之一。理性不可能向我們指示通向澄明、真理和智慧的道路。因為它本身的意義就是含糊不清的,而關於它的來源則籠罩着一片神秘——這種神秘只有靠基督教的啟示才能解決。”[8]也就是說,理性要完成自己提出的任務,不可能只是訴諸自身及其能力,還必須靠超自然力量的幫助,靠神恩賜的力量。在奧古斯丁看來,一個不接受任何事情為真的人是不可能採取任何行動的,任何懷疑與批判都是以某些無可置疑的前提為出發,哲學前提只能是信仰的對象。就信仰本身來說,信仰並非無思想的盲從,它是以相信權威為前提的思想,若無被信仰的前提,也就不會有對信仰的進一步思考和理解。他說:“有些東西必須在相信上帝之前被理解,但是,對上帝的信仰幫助一個人理解更多。……另一方面,有些事情必須先被相信,然後才能理解,正如先知所說:‘除非你相信,否則你將不會理解。’因此,心靈由相信進而理解。”[9]這樣,信仰為理解開闢道路,是思維的起點,人的思想從這裡出發進行智慧之旅。如果沒有信仰,人們勢必放棄尋求知識的努力。因而,在對上帝及其創世的信仰中就構成了認識和獲得知識的先在條件。奧古斯丁給“信仰”下的定義是:“以贊同的態度思想”[10]。因而,他堅持“信仰以便理解”的基本立場並不是絕對的:在信仰之前,也需要某些程度的理解,否則人們將不會“以贊同的態度思想”;在信仰之後,更需要對信仰作更深入的理解。 奧古斯丁根據個人皈依基督教的經驗充分肯定了人的日常感性知識的確定性,認為即使最初步的認識——感覺——也是可靠的,但感覺的作用只是把事物的外形呈現給我們,並不能要求感覺提供它們所不能提供的東西,更不能要求感覺提供判斷真假的標準。他提出“我懷疑,故我存在”的命題,通過人活着及其懷疑的活生生的事實來反駁普遍懷疑的不可能。他把人們獲得知識的能力分為感覺和理性兩種,認為認識是一個從感性到理性的由低級到高級的過程。他說:“很明顯,有形事物被身體感覺所感知,身體感覺不能感知自身;由感覺不但可以感知被身體感覺所感知的有形事物,而且可以感知身體感覺自身。理性卻認識所有這一切,並且認識自身。”[11]因而,奧古斯丁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感覺經驗的可靠性及其在認識中的作用:一方面是上帝的全能性確保着作為認識出發點的感覺經驗的實在性,另一方面是人自身的自我意識確立了感覺經驗的確定性。 應當看到,奧古斯丁的直接目的是為宗教信仰服務的,在具體的認識中,他還是沿襲了古希臘思想的本質主義認識傳統。也就是說,他的“相信以便理解”僅僅是給人的思維一個思想的前提。不幸的是,這種前提的更深刻的內涵只有在人們對身外的感性世界充滿求知慾望時才能顯示出它的重大意義。從理性至上發展到信仰至上,這一急劇轉變掩蓋了人們對這一前提的充分認識和理解,一切都是為了信仰。 在奧古斯丁之後.西方思想史上的又一次重大變革是從托馬斯·阿奎那開始的。托馬斯是神學的集大成者,但“他的立場是主張哲學消融在神學之中的保守立場與主張使哲學與神學徹底分離的激進立場的折中”[12]。他已明確區分哲學和神學是兩門不同的科學,兩者是以不同的方式探求真理。這實際上就是承認哲學家可以按照人類理性探尋真理[13],從而為哲學從神學中解放出來走上自身的發展開闢了道路。 當然,一種哲學走上自身的發展道路並不意味着它必能結出豐碩的成果。托馬斯的偉大之處還在於,他尋找到一種不同於傳統的認識方式,為後來科學的獨立發展奠定了思想基礎。——這就是他的關於“存在先於本質”的思想。 十三世紀下半葉,伴隨着對亞里士多德哲學研究的深入,“托馬斯創造性地發揮了亞里士多德實體論的‘存在優先’的基本原則,扭轉了長期存在的形而上學中的柏拉圖主義的傾向”[14]。根據趙敦華教授的研究,托馬斯批判了傳統的本質先於存在、決定存在的觀點,按亞里士多德的現實與潛在的關係理解存在與本質的關係,認為:本質在未獲得存在之前只是一種潛在,一種可能性;存在是某種現實性的活動,“因為一事物並不因其潛在而被稱作存在,它的存在基於它的活動這一事實”[15],並且這種活動的現實性也決定了存在的最高的完善性,而不是像傳統所理解的存在如何與原初質料一樣是最不完善的[16],因為活動總比潛在更完善,若無具體存在,本質就不會被理解為任何現實的東西。因此,存在高於、優於、先於本質,本質依賴於存在,沒有存在就沒有實在的本質。 這樣,“托馬斯顛倒了傳統哲學中存在與本質的位置,以一種存在主義代替本質主義”[17]。這種反傳統的認識方式具有重大的認識論意義。就認識方式而言,既然存在是一種現實性的活動,它高於、優於和先於本質,具有最高的完善性,因而完全沒有必要與抽象的本質發生聯繫而增加自身的完善性,存在有着自身的原因和確定性。這樣,人類也就沒有必要捨棄現實性的活動去追求現實活動背後的人類理性虛構的本質,而應着眼於現實性的活動,從存在的現實性中認識和把握事物,存在是第一原則。相應地,對這種現實活動的存在的認識就必須以感覺經驗為基礎,而不是追尋現象背後的抽象本質,這就為以後唯名論的復興以至科學思想方式的最終產生打下方法論基礎。這就是從原來傳統的本質優先、把存在等同於本質的本質主義認識路線轉變為存在優先、存在不同於本質的從感覺經驗中把握現實存在的“存在主義”認識路線。 這樣的認識方式在當時以及以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並不是清楚地顯現出來的,但它伴隨着唯名論的復興及其對自然研究的深化最突出地表現在十四世紀牛津大學和巴黎大學的一些著作家對物理學的研究中。伽利略沿着這些著作家的思維方式前進[18],從而做出了物理學上的巨大貢獻。這樣的認識方式在牛頓的經典物理學中得以確立,並最終在康德的哲學中得到進一步的強化和發展。 |
|
|
|
實用資訊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04: | 走馬觀花,歐遊散記(二)在羅馬,照羅 | |
2004: | 斯坦福女MBA網戀記 | |
2001: | 當我吃着熱湯麵的時候 | |
2001: | 中國的飲酒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