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
送交者: 永信法師 2006年01月26日15:50:29 於 [新 大 陸] 發送悄悄話 |
一看到這題目,有人就會說了:又是老調重彈。是的,確是老調重彈,因為 這個老調值得重彈,必須重彈,要經常彈。不彈不行。這個老調不彈,學佛就會 走彎路,甚至走邪路。現在的人,尤其年輕人,一提起學佛,就想到坐禪,什麼 數息觀想呀,什麼四禪八定呀,境界觀前呀,空心空佛呀,一大堆。實際上,追 求這一大堆東西本身就是妄想,是求,是貪,與佛教基本教理背道而馳。現在的 人為什麼會對佛教抱着這樣的妄想?實在是這些凡夫俗子的生活舊習氣使然。他 們的生活舊習氣是,肚子餓了,不是填飽就夠,而是要吃魚吃肉,越多越好,不 怕吃剩一桌子;穿衣服,不是穿暖就夠,而是要穿外國名牌,越貴越好;如果有 煩惱痛苦想學佛,就要成老佛爺,羅漢菩薩都不要。這些人貪哪,還有痴哪、慢 哪、疑哪,等等。我們學佛,正是要改掉這些舊習氣,要從根本上改掉這些舊習 氣。打坐、念佛,只是學佛的外相。如果沒有平時日常生活中積累的福德,即使 打坐時能入定,可是一做事老毛病又犯了。要從根本上改掉舊習氣,那麼我們就 從根本做起。我們的根本在哪兒?就是我們的六根所在的地方。我們佛教為什麼 要把眼、鼻、耳、舌、身、意稱為六根?就是因為六根是我們日常生活的基礎, 就象樹木的根部。所以,我們從根本做起,就是從我們的日常生活做起,就是從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做起。我們常說“六根清淨”,就是要求我們淨化我們 日常生活污染,只要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心行淨,那麼我們的意念就自然而然地隨 着淨了。只有我們的心行意念內外都淨,我們的內心就安寧坦然,無牽無掛。六 祖在《壇經》裡說:“外不著相為禪,內心不亂為定。”一個人能做到於內安寧 坦然,於外無牽無掛,這就是禪,這就是定。因此,我們要學佛修行,要改變俗 世舊習氣,就是從日常生活中做起,就是從“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做起。這是 從根本上保證我們的學佛修行成就,實是學佛的正道、大道。大概是“諸惡莫作, 眾善奉行”看上去太平常了,不象四禪八定、止息觀想、三密相應之類神兮兮, 有看頭,於是人們就輕視它。人們學佛更象是來看戲,而不是為了了脫生死。如 果真是這樣,那就是人們信願不正;信願不正,學佛必走邪道。一個人信願正, 而輕視了“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就會走彎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看 上去平常,實際上教理很深。按照教理,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所作所為,就是我們 內在起心動念的外在表現;反過來也一樣,我們內在的起心動念,就是沒有表現 出來的行為。外在的行為與內在的心念是沒有區別的。我們平時坐禪時的幾禪幾 天,境界功夫,實際上與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心行福德相應的、對等的。一個人平 時心行福德高,他坐起禪來境界就高;如果一個人平時孽障深重,他坐禪坐一輩 子也沒有境界。我們平時經常說修證功夫,就想到坐禪已坐到哪禪哪天,這都想 偏了,真正的功夫,是我們平時的行善積福積德。我們平時行善做好事,修三十 七道品,六度萬行,並不全是求外在的福報,而是“自淨其意”。許多人都把“ 自淨其意”理解為坐禪或念佛功夫,我認為不對,“自淨其意”應該就是指“諸 惡莫作,眾善奉行”的功夫。我們平時說的修行,我認為“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是正行,坐禪念佛之類是助行。我覺得很多人都低估了十六字偈中“諸惡莫作, 眾善奉行”的深意。“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不僅與六祖《壇經》裡的根本思想: “行正即是道”相契,也與“以戒為師”是同義的,意思完全一樣。作惡犯戒, 有善不行也犯戒。有人把“戒、定、慧”無漏之學理解為:戒是持戒,定是坐禪, 也是錯了。“戒、定、慧”無漏之學真正含意是由戒發定,由定發慧,也就是說, 持戒功夫到了,即“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功夫到了,就自然而然發定了,就自 然而然發慧了。這裡的“定”,不指坐禪入定。坐禪入定不是佛教本身,外道也 坐禪入定。坐禪入定對於我們只是一種助行而已。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確實是釋迦本尊大慈大悲,為
在這裡,我又想到了六祖的《壇經》。後人讀《壇經》,一般都很在意《壇
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
但是,令我感慨的是,禪宗發達以後,特別是唐朝以後,參禪之風大盛,人們一
這是我們佛教界的悲劇。佛教的基本被拋棄了,而去追逐那些細枝末節。實
說通及心通,如日處虛空。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05: | 風情(三) | |
2005: | 左右派的三個根本分歧 | |
2004: | 女人何苦要結婚 | |
2004: | ZT--嘿嘿,看周圍環境是怎樣將單身男女 | |
2003: | 揭露文學城女ID破壞別人家庭的醜惡行徑 | |
2003: | 後悔到美國留學定居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