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
萬維讀者網 > 新 大 陸 > 帖子
周恩來與毛澤東的關係—與潤濤閻商榷歷史
送交者: 南泥灣 2006年01月31日15:23:29 於 [新 大 陸] 發送悄悄話

2006-1-30

潤濤閻在天下論壇“周恩來與毛澤東的鬥法淺析”一文中,從8個方面闡述毛澤東與周恩來的關係:(一)周恩來失敗的關鍵一役;(二)毛澤東軍事政變奪了周恩來的軍權;(三)原本的五個野戰軍;(四)周恩來反對打過長江的動機;(五)想幹掉周恩來的高崗自不量力;(六)周恩來不保彭德懷;(七)周恩來協助毛澤東幹掉林彪;(八)林彪死後,周恩來欺負毛澤東。

他的結論反映在結束語中:“ 毛澤東與周恩來二人鬥爭中有互相利用,互相利用中有殘酷的明爭暗鬥。毛澤東靠殺一儆百以保自己的權威,他殺的從來都是自己的嫡系來儆對手。到最後必然成為孤家寡人。二人難分勝負。但有一點是肯定的:他們兩人都是歷史的罪人。他們倆,缺一人,中共的江山恐怕難以打下來。”

從各種角度對周恩來的個性進行探討,這是很好的嘗試,但我對其中幾點有異議,以下是我的看法:

1. 潤濤閻在闡述“(一)周恩來失敗的關鍵一役“中是這樣說:“毛澤東利用朱德這套戰術使蔣介石對中共的四次圍剿都沒有成功。周恩來看到有失去軍權的危險,便直接領導由劉伯承指揮了第五次反圍剿。劉伯承這川中名將不理會毛澤東的游擊戰術,而搞他擅長的陣地戰,結果幾乎被繳滅。其實周恩來和劉伯承都知道毛澤東的游擊戰是對付圍剿的上策,但出於政權的考量,他們只能放棄。結果紅軍不得不大逃亡,後來美名曰長征。”
言外之意,想說明第五次反圍剿時周掌握軍權,是周領導的。

實際情況並不是這樣,秦邦憲(博古)接替1931年9月赴蘇聯任中共駐第三國際代表團長的陳紹禹,成為中國共產黨實際最高領導人,頭銜為中央政治局常委。1932年,畢業於伏龍芝軍事學院,實際部隊經驗只為伍長的李德作為共產國際派遣的軍事顧問來到中國。1934年5月成為中國共產黨最高領導層三人團的成員之一(另兩位是博古和周恩來),由於博古不懂軍事,有是28個半布爾什維克之一,對共產國際派遣的軍事顧問李德信任的很,所以李德制定作戰方針和部署,負責指揮第五次反圍剿。

1935年1月遵義會議時被剝奪領導權。1935年1月於長征途中在貴州省遵義召開,在組織上,張聞天替代博古總負責,周恩來在軍事上最高負責,毛澤東被選為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進入中國共產黨最高權力圈, 成為中國共產黨實際最高領導人,掌握了實權。從此開始了中國共產黨的毛澤東時代開始了。

從另一方面,如果是負責的領導人,那麼作為軍事失利的主要承擔者,毫無疑問會議後會被撤換,否則會不是白開了。實際結果是張聞天替代博古,毛澤東代替李德,保留周,這不正說明周不是軍事失利的主要領導者嗎?

2.潤濤閻在闡述“(二)毛澤東軍事政變奪了周恩來的軍權”這樣敘述:“第一方面軍到達遵義,毛澤東就趁機奪了周恩來的軍權。這無疑是周恩來一生中最痛苦的時刻也是政治上最大的挫折。周恩來為何乖乖地交出了軍權?因為政治歷來是實力的較量。因為遵義會議是沒有預先安排突然召開的,尤其是其它部隊和黨的領袖們不在場舉行的,所以,遵義會議是徹頭徹尾的軍事政變。由於劉伯承指揮的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使他灰頭土臉,長征中遠沒有林彪的部隊威猛。尤其是毛澤東有彭德懷和林彪兩縱,周恩來只有劉伯承一縱,實力的較量,周恩來只好交權。”

這個說法出入太大。

首先,遵義會議不是預先安排的會議,沒錯。但突然召開是由先例的,1927年在漢口召開的“八七”會議,撤換了陳獨秀,由瞿秋白領導,也是突然召開的。

其次,遵義會議的召開有必然性。

蔣介石的第五次反圍剿在德國顧問的指點下,採用步步為營的堡壘戰術,穩紮穩打,紅軍在李德指揮下死拼,損失慘重,蘇區逐步縮小,不得已只好放棄,匆忙撤退,進行長征。紅軍從江西瑞金出發,共10萬人。帶着笨重的印刷機等,頭頂有敵機轟炸,後有追兵,前進沒有明確的方向,完全是潰退且無章法。湘江惡戰,紅軍損失過半,剩下不到4萬人,各級軍官對領導十分不滿,要求撤換。1935年1月15日至17日,紅一方面軍長征途中解放了貴州遵義,於是順道於當地舉行會議,地點在遵義城琵琶橋(後改名子尹路、又改稱紅旗路)東側87號。這是相對安定的一個時期。

隨時有危險的軍事行動可不是兒戲,誰指揮得好,打贏了,自然會佩服。尤其在沒有方向的軍事行動中,誰都不知道怎麼打,但湘江一戰,中央紅軍損失過半,大家起碼知道這樣不行,在誰也不知道該怎麼辦,毛提出一個方向和大政方針,大家就按他的試試。遵義會議毛挨個說服周,王稼祥,張聞天等,撤換了李德和博古。

再次,定義為軍事政變,必須有軍事脅迫。沒有任何資料表明有人受到軍事脅迫。遵義會議是中共中央政治局的一次擴大會議,大部分政治局委員和候補委員都出席了會議。參加會議的有政治局委員博古、毛澤東、周恩來、朱德、陳雲、洛甫,政治局候補委員王稼祥、劉少奇、鄧發、凱豐,紅軍總部和各軍團負責人劉伯承、李富春、林彪、聶榮臻、彭德懷、楊尚昆、李卓然,中共中央秘書長鄧小平、軍事顧問李德和翻譯伍修權。

會議開了3天,爭論比較激烈,但基本是正常程序。改變了原來的三人團領導,增補毛澤東為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形成了以張聞天、周恩來、毛澤東等人的三人團領導集體,毛澤東恢復了對紅軍的領導權。林彪在後來毛的“弓背”行軍路線不滿時,還提出撤換毛。
3.對於 閻文(八)林彪死後,周恩來欺負毛澤東的說法,網友km認為:“周並不想欺負老毛,周本質上不是那種會犯上作亂朋友,而是特別忠誠的,也沒有野心。但老毛也不是好欺負的,老毛的主要權力:軍權,情治權,警衛權到死都沒有放鬆過。雖然,軍權有所削弱,但再削弱,以老毛威望,不可能有人動手,想都不敢想。林彪是異數,是狗急跳牆,沒有辦法,只好以卵擊石。”

3 .我同意km的觀點,林彪死後,周沒有欺負毛澤東。

從1935年後,周基本上唯毛所從,沒有提出過明確的反對意見。如果考察黨史,毛澤東的地位和影響力的形成主要在和國民黨殘酷鬥爭中發展形成的。 生死存亡關頭,軍事指揮藝術和政治策略居首要地位。遵義會議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毛最多是出謀劃策者,決策者可聽可不聽,甚至於有段時間排斥在紅四軍的領導權外,周的地位高很多。周在遵義會議是主動支持毛,確立毛的領導地位。在一群走投無路的失利者來說,誰都可以試,發現還是毛的軍事對頭,從而確立了他的領導地位。周意識到自己只是將才,只能作為毛(帥才)的。遵義會議後毛的戰法勝多敗少,而且有章法,這是周等不及的地方,從而心悅誠服。

周是有毛的得力輔佐人才,是毛的助手,周也是沒有野心的總理,有野心和私心的人不會嘔心瀝血,而會保養得很好。 周在黨內不結派,沒有山頭, 4個野戰軍中沒有實際軍權,周是毛的競爭對手的話,也不需要3天關門親自寫檢查,也不會手術之前把着手術室門喊:我不是叛徒!周倒是幾次被毛欺負,違心作檢查。

4.在跟貼中老閻說“周恩來韜光養晦,他沒機會幹掉老毛”,可有證據表明周恩來企圖幹掉老毛?我也不同意老閻的“觀點與大眾的觀點一致,沒有價值,因為真理永遠掌握在少數人手裡,大多數人只能看到皮毛”這個說法。

總之,我覺得潤濤閻“毛澤東與周恩來二人鬥爭中有互相利用,互相利用中有殘酷的明爭暗鬥”關於兩人關係的最後結論,證據不足。因為“明爭”的話起碼要有周在公開場合言語或文章與毛爭鬥的證據,無論是公開的書本還是私人傳記,現在看來,還沒有。

歡迎砸磚和轉貼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5: 觀眾專家導演三堂會審 《漢武大帝》
2005: 一個非戲說的版本: 宋朝政治體制
2004: 得到快樂的簡單方法(ZT)
2004: 畫家章祥福與毒梟昆沙的故事(英文編譯
2002: (ZT)羽醇﹕狡猾的儒商
2002: 北京搖滾、商業、小資 (Z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