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給中國電影人的啟示 |
送交者: ZTer 2006年02月06日15:06:45 於 [新 大 陸] 發送悄悄話 |
2006年1月31日,第78屆美國電影藝術學院奧斯卡金像獎的提名在比弗利山塞繆爾-戈爾德溫劇院揭曉,華人導演李安的力作《斷背山》獲得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男女配角在內的8項提名,成為最大的熱門。而在英國,由李安執導的《斷臂山》,獲得象徵英國版奧斯卡金像獎的“英國電影電視藝術學院獎”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男女配角等九項提名,僅次於政治驚悚片《疑雲殺機》的十項提名。就算這些提名一個獎也拿不到,已經讓李安榮光了。已經為華人電影人爭了光。之前,也就是2006年1月28日,第58屆美國導演工會獎 (the Annual Directors Guild of America Awards)在洛杉磯舉行。李安憑藉《斷臂山》獲得最佳劇情片導演。在之前,李安憑藉這部電影已經獲得了第62屆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獅獎等等。這些獎項,都是李安抽給中國電影人的響亮耳光。然而,中國電影的萎靡不振能夠只怪中國電影人嗎?不能。中國電影人有責任,而中國的電影體制有更大的責任。 前幾天,李安到台灣出席“斷臂山”首映,與觀眾敞開心扉大談中國電影的發展,《斷臂山》的同性話題。現場氣氛十分火爆。據台灣媒體報道,李安在談到中國電影時講:“年輕人不要妄自菲薄,全世界講華語的人比講英語的多4倍,我雖在美國念書,在美國拍片,但一向以華人導演自居,中國電影努力了一百年,還有更多的一百年要努力。”
我在給《時代影視》雜誌撰寫的新片評論中,在介紹李安的《斷臂山》時寫到:明明是兩個男人之間的情感壓抑,竟然被李安拍得感天動地,無論男女,只要看過這個電影都會被“震”一下。和先前預料的一樣,《斷臂山》有獲得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的足夠實力,結果,《斷臂山》擊敗了喬治;克魯尼的《晚安,好運》而奪得最佳影片金獅獎。誠如影片中所展現出的偉大愛情一樣,李安是一個偉大的導演,他嘗試“以東方人的角度表現西部牛仔之間的兄弟情誼”,特別是在長達七年沒有人看中這部作品的情況下,李安捕捉到了它的價值之所在,明明是一部很美國的電影,結果為加拿大增了光。 而在本屆奧斯卡中,原本信心十足渴望角逐最佳外語片獎的2005年度大片《無極》竟然連提名都沒有選上,陳凱歌導演聽到這個消息時,心裡的滋味不是太好吧? 自《無極》一上映,罵聲就不斷,但我一直中立地觀看了3遍,雖然我不否定陳導對於《無極》付出的努力與心血,但對《無極》在市場營銷方面的“燒錢”行為以及泛濫的特技表演感到傷心與無奈。難道只有大量的特技才叫大片嗎?這是陳凱歌包括張藝謀的通病,他們只在乎特技而忽視了情節。好萊塢電影的特技那是世界第一的,你拿一部小兒科似的特技表演去拿獎,那不是班門弄斧嗎?至於未獲提名也就不足為奇了。 通過李安導演的《斷臂山》,又印證了電影的真諦——電影的根本是故事,這是枝幹,是脊梁,倘若樹缺少了樹葉它照樣可以生存,但缺少了枝幹必死無疑;人也一樣,人可以少胳膊少腿,但不可以少脊梁,我見過少胳膊少腿的人照樣生存的,但沒有見過沒有脊梁照樣活得活蹦亂跳的。所以,陳凱歌最大敗筆在此。 其實,我覺得電影的高票房並不是哪一個導演或者演員就能抗得起的。畢竟,現在看電影可不像以前目光狹窄,只能搬個板凳到村里去看露天電影,已經過了那種陽光燦爛的日子,特別是商業片,拍得不好觀眾是絕對不領情的。所以,不管是香港電影還是內地電影,都是華語電影,希望華語電影多出一些精良的、有想法的、敢做敢為的後起之秀。不是一個兩個,而是一大群。中國人這麼多,難道卻這樣的人才嗎?不缺!缺的是機制。整體的、統一的電影市場機制。香港好一些,但好東西太少了,人心浮躁了。內地的機制基本跟不上,很扯電影大繁榮的後腿。中國電影需要一個寬鬆的市場機制,給中國電影人足夠的發展空間,正視中國的社會生存環境,少給一些電影套上政治的色彩和政治性的條條框框。動輒上綱上線對於中國電影沒有任何好處。電影的上映應當是市場行為,而不是政治行為。 另外,在中國電影體制尚不完善的時候,中國電影人更應努力,拿出中國電影人的實力以及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壤所哺育的智慧,拍出屬於中國特色的電影表現形式,不要跟風外國電影,外國土壤和中國土壤的成分不一樣,只有堅持中國特色,像韓國電影那樣,堅持本民族的特色,那才能走出一條豐收的中國電影之路。 我不厭其煩地重申:中國電影不要太注重特技,不要不惜花幾千萬做特技,好萊塢的電影特技世界第一了,中國電影就不要玩特技了,拿着玩特技的中國電影到美國參加比賽,那不是自殺嗎?別說奧斯卡了,就連金球獎上,《無極》和《功夫》也是全面失利,不也太正常了嗎?李安的《斷臂山》玩特技了?沒有。故事講得好啊。結果,金球獎最佳劇情、最佳導演兩項大獎全部給了李安。這說明了什麼?值得中國電影人好好思考啊。 希望李安的成功,希望李安的巴掌能讓中國的電影人警醒。 我看到有人說:中國電影已死,還有人說香港電影已死。這是悲觀者的悲觀心態,他可能身在電影圈,知道一些黑幕,那也很正常,不僅僅是電影圈有黑幕,所有的行當都有黑幕,都有不正當競爭和讓你看不慣的人和事。太正常了。但無須以一個悲觀者的心態去對待發展中的事物。中國的電影是在發展中,她沒有經歷高潮,沒有經歷巔峰,所以,她的輝煌還在未來。香港電影的輝煌也只是屬於上個世紀的一次小的高潮,不是巔峰。未來的路,未來的世界電影之林必有中國電影的一席之地。 中國電影尚未成功,中國電影人仍需努力。所有關注中國電影的各路仙人一起,努力吧。
|
|
|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