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歷史中有一個難題,就是李密為什麼死抱着洛陽不放,而不直接攻取長安。一般
認為這是李密的一個重大失誤,而原因是李密對洛陽的幾個大糧倉情有獨鍾。不過我在這
個問題上一直持有異議,當時缺少資料,所以爭論也一時無法達成一個共識。現在我對此
問題的思索也算有了一些進展,在此就做一個詳細論述。
首先必須說明一點,李密並非毫無戰略眼光的庸才,他早已認識到先入關中的重要
性。當他還是楊玄感的謀士時,向楊提出的上中下三策中的中策就是遣精兵襲擊長安,
其次才是攻打洛陽。但為什麼最後先入長安的是李唐,而李密卻一直在洛陽毫無動作呢
,這其中確實有很深刻的原因。
我們先來看看李淵太原起兵之時的中原形勢。李密自楊玄感兵敗後,經幾年的流浪
,最後投靠了翟讓的瓦崗軍。當時的瓦崗軍還是占山為王的草寇,只有部眾萬餘人。在
李密的領導下,打敗了隋名將張須陀,占領虎牢關,收降了秦瓊、程咬金、羅士信、柴
孝和、裴仁基父子等勇將。這時的瓦崗軍已具備了一定實力,李密也成為了軍中的實際
領導人,但瓦崗軍畢竟是組織鬆散的農民軍,與李淵的正規部隊無法相比,而且洛陽尚
有二十萬隋軍,所以此時瓦崗軍顯然還不具備入關的實力。但就在這時,李淵起兵了。
李淵起兵的同時,隋煬帝下了一道命令,命隋將霍世舉等率關內軍增援洛陽,這一
舉動削弱了關中隋軍,進軍關中第一次對李密來說成為可能。李密的部將柴孝和也勸他
率精銳入關,留翟讓守洛口。李密的回答是:我欲入關久已,但部下大多為山東人,不
願西入關中,諸將又都出身群盜,如果貿然入關,一旦遭遇挫折,很可能全軍解體,令
其霸業毀於一旦(李密分析的很有道理,但還有一層原因可能他沒有說,就是如果讓翟
讓守洛口,李密是很不放心的)。此後不久,瓦崗軍遭到了一次嚴重的失敗,李密中箭
受傷,進軍關中的計劃只能擱置。
那麼,李密的理由,到底有沒有道理呢,我們可以看看李淵自起兵到占領長安的這
一段時間內的動作。李淵的部隊大多是正規軍,組織嚴密,其部將也多是自己的親戚或
親信,但他起兵後的第一件事就是穩定後方。先討伐了不服管理的西河,之後又與突厥
簽訂了互不侵犯,然後又命其子李元吉守太原,這才率三萬精兵西進。縱是如此,在途
中還有兩次差點犯下重大戰略失誤,如果不是李世民百般勸說,唐軍恐怕不是中途退卻
,就是師老城下,很難在半年內迅速攻占長安。
現在我們再來看看李密,李密沒有太原那樣的堅城作為根據地,而且面對的是隋軍
主力,所以他的後方是很不穩固的。而他的部下之中,翟讓還沒有死,他在軍中還頗有
威信,秦瓊、程咬金、裴仁基父子出身軍官,正統觀念較強,並不可靠,單雄信是牆頭
草,徐績不是親信,所以這些人中沒有一個人能夠將根據地加以託付。除了這些人,其
他人又很難獨當一面,所以如果真要入關,就必須冒後路被斷,遭到隋軍前後夾攻的危
險。一旦敗陣,後果不堪設想。在這種情況下,任何一個指揮官都不會貿然行事的。所
以說李密放棄這次進攻關中的機會,應該說是一個明智的決定。
至於有說李淵出兵前給李密的書信中卑躬屈膝,這顯然只是一個權益之計
,李淵是怕李密壞了他的好事,當然要厚加安撫,但這並不表明此時李密入關就一定有
利。其實如果此時瓦崗軍入關,不僅前有長安隋軍,後有洛陽王世充,而且李淵也不會
放過他們,這次行動最終結果很可能是損人不利己,即李密入不了關,李淵也入不了關
,雙方都損兵折將,但李淵即使敗了至少還有個太原可去,而李密很有可能落一個全軍
覆沒的下場,就象邙山之戰的結果一樣。權衡利弊,李密是不可能放着洛陽一帶剛打下
來的大好局面不管,一門心思去冒這個險的。
但半年後,歷史又一次把機會擺在了李密面前。此時宇文化及殺死隋煬帝,準備率
軍西歸,有人認為這時李密最好的決定就是放化及軍西進,然後跟在其後面入關。
這確實是一個誘人的計劃,它到底是否可行呢,我們再來看一下此時的天下大勢。
這時關中的主人已經是李淵了,但他正面臨西方薛舉的威脅,薛舉有謀略,又有謀
士郝元相助,部下驍勇,其勢不可小覷;李密此時已經殺死翟讓(但在此事件中得罪了
徐績),鞏固了統治,同時在與洛陽軍的戰鬥中屢屢獲勝,隋軍實力已經大大削弱,而
瓦崗軍的實力已大大增強,眾至三十多萬,占領了河南大部分郡縣,如果李密與宇文化
及聯合,對李唐確實是一個極大的威脅。宇文化及部眾十餘萬人,主要是隋煬帝的禁衛
軍,表面上是要返回長安,實際上是走到哪算哪。如果李密讓開一條路,讓這個燙手的
山芋橫衝直撞,不論它是西進洛陽,還是北上長安,都會給李密的敵人造成損失,對李
密是很有好處的。
不用說,李密也肯定想到了這一點,此時他唯一顧慮的就是宇文化及的名聲實在太
壞了,他不僅陷害忠良,還弒君奪位,各路反隋義軍恨他,就連正統隋軍也欲殺之而後
快。如果李密與此人聯合,顯然會喪失民心,也容易引起部下諸將的不滿。李密出身官
宦世家,正統觀念是很強的,對宇文化及這種亂臣賊子是極為痛恨的,加上他此時軍勢
正盛,如果主動示弱,讓路給一個人人痛恨的奸賊,這顯然是他不能接受的,於是經過
深思熟慮,李密初步決定抗擊宇文化及軍。
就在李密和化及軍交戰之際,洛陽隋皇泰主的一紙詔書到了。原來洛陽方面也很害
怕宇文化及,所以文官元文都、盧楚等人建議招安李密,讓他抵抗宇文化及,這樣他們
就可以坐山觀虎鬥了。李密接到詔書後大喜,他心中已有了一個偉大的計劃。李密當然
知道洛陽方面是在利用自己,但他決定將計就計,首先向洛陽方面表示臣服,並通過殲
滅宇文化及軍獲取他們的信任。李密本來就是隋朝公卿,他的部下也有很多是隋朝舊將
,現在回歸朝廷,率軍平叛,也沒什麼不自然的。一旦李密得到了洛陽方面的承認,就
可以以隋的討逆大將軍之名堂堂正正地進軍關中,不僅免除了後顧之憂,也師出有名。
等攻下長安之後,洛陽的那些隋朝殘餘,還不任他處置。
不能不說李密這個計劃比單純放宇文化及入關要高不少。放宇文化及入關,不僅要
背負一個壞名聲,而且實際上還是要與李淵決一死戰。宇文化及部乃烏合之眾,化及本
人更是一個窩囊廢。他們至多只能起到消耗唐軍的目的,真正的決戰還要瓦崗軍來完成
。關中險峻,如果唐軍據險固守,瓦崗軍能否速戰速決還未可知。而另一方面,李密最
擔憂的後方問題還是沒有解決,洛陽軍隨時有可能襲擊他的後方。雖然這時候瓦崗軍的
實力已經大大增強,但李淵、李世民父子也絕非原來鎮守長安的那些隋將可比,鹿死誰
手,猶未可知。對李密來說,一旦戰敗,仍然可能導致全軍崩潰,滿盤皆輸。所以與其像賭
徒一樣的乾坤一擲,不如選擇進可攻退可守的穩妥辦法。
接下來的日子裡,李密完全依計行事。他連敗宇文化及軍,每戰得勝,都遣使向洛
陽報捷,哄的隋朝君臣高興不已,元文都、盧楚等人都認為李密是真心投誠,每日歌舞
相慶。皇泰主封李密為太尉、魏國公、東南道行軍元帥,計劃一旦李密平定化及軍,就
讓他入朝輔政。不久,李密擊破化及軍,就在他志得意滿,準備進入洛陽之時,卻發生
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
王世充,一個李密一直忽視的人,卻命中注定地要成為他的剋星。王世充本胡人,
原為江都留守,後被煬帝調來防守洛陽,先後與瓦崗軍大小百餘戰,雖敗多勝少,但屢
敗屢戰,在軍中頗有威信。李密的奇謀雖瞞地住整個洛陽,卻瞞不住王世充。世充深知
一旦李密入朝,對他將大大不利,即使李密不念舊惡,對他手下留情,元文都、盧楚這
些文官也一定會利用李密排擠他,到那時,洛陽城內就無他容身之地了。於是他散布謠
言,說李密入朝後,一定會對洛陽軍痛下毒手,使得各軍人心惶惶。元文都等人聽到謠
言後,知道是王世充所為,決定先下手為強,殺掉王世充,不料計劃泄漏,王世充盡殺
元文都、盧楚等政敵,掌握了洛陽大權。李密聞報後,知道自己聯合洛陽方面的計劃已
經失敗,於是返回金墉城,着手準備與王世充的決戰。
接下來,就是著名的邙山之戰了,關於此戰我要仔細分析,因為一直有一種時髦的
觀點,認為李密由於與宇文化及大戰,致使精銳盡喪,最終導致了邙山慘敗。為了搞清
楚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弄清兩件事:一、瓦崗軍在與宇文化及的大戰中到底損失有多大
?二、邙山之敗到底是因為兵力不足還是有其他原因?
第一個問題比較麻煩,因為史書上的記載有很多前後矛盾之處。從李密與宇文化及
的交戰過程來看,李密是一直以守為主,雙方正面交鋒只有童山一戰。如果說瓦崗軍有
損失,那主要也就是在這一戰中損失的了。但究竟損失多少,史書上卻沒有記載。等到
邙山之戰即將爆發之際,史書上卻突然冒出一句:“密破宇文化及還,其勁卒良馬多死
,士卒疲病”,如此突兀之話,實在令人奇怪。綜合分析起來,比較合理的解釋是:瓦
崗軍在與宇文化及的戰鬥中確有損失,而且損失不小,但筋骨未傷,主力尚存,加上宇
文化及戰敗後,其部下猛將陳智略、樊文超等率精銳數萬降李密,所以從數量上看,瓦
崗軍相對洛陽軍仍然占絕對優勢,這點從邙山之戰瓦崗軍戰前會議上單雄信的一席話可
以得到驗證:“兵法曰‘倍則戰’,況不啻倍哉”(可見此時瓦崗軍兵力是洛陽軍數倍
)。但在質量上,瓦崗軍損失比較大,士卒們剛經過惡戰,十分疲憊,需要休養,戰鬥
力自然大打折扣,這可以說是與宇文化及交戰帶給李密最大的損失,而這個損失只需要
一個月的時間就可以恢復。所以我可以斷言:雖然瓦崗軍在與宇文化及的交戰中有所損
失,但這個損失絕沒有大到能夠影響邙山之戰勝負的地步。
第二個問題就很好回答了,只要看過史書的人都知道,李密的邙山之敗是敗在了輕
敵上。王世充為了邙山之戰可以說是殫精竭慮,想盡了辦法;而李密確為眾將所惑,沒
有接受裴仁基避其鋒芒、直搗敵後的戰略,冒冒然地與王世充打野戰,結果正中對方下
懷。其實,以當時瓦崗軍上下普遍具有地那種驕躁輕敵的性情,即使兵力再多,將士再
勇,恐怕也難敵王世充的智謀。
之後的事大家都知道了,李密兵敗,瓦崗軍瓦解,剩下唯一可以依賴的就是駐守黎
陽的徐績,但李密在殺翟讓之時曾誤傷徐績,恐其挾怨報復,不敢往之,不得已之下只
有降唐。但降唐之後不受重用,又屢受猜忌,密憤而復叛,但不久即中唐軍埋伏而死,
時年三十七歲。
好了,說了這麼多,也該總結一下了。經過以上的仔細分析,我們可以得出以下幾
點結論:
1、關中雖好,但也不是隨隨便便就可以入的。如果滿腦子只想着先入關中者為王,不考
慮周圍的實際情況,那入關之路很有可能就成為一條不歸之路。
2、李密之所以沒有入關,決不是簡單的因為捨不得河南的大好局面,而是有很充分的理
由的。李密所採用的先穩定洛陽再進軍長安之策雖不一定是上上之策,但也絕對算不上
戰略失誤。孤注一擲,率精銳北上入關這個想法,在當時的情況下,並不是李密最好的
選擇。
3、如果讓李密、李淵互換一下角色,那我可以斷定:李密一定也會直取長安,而李淵也
一定會經營河南,決不會在後方不穩的情況下進軍關中。所以他們倆之間不存在謀略高
低之分,只是各自所處的環境不同罷了。
4、李密的失敗,除了運氣的原因外,在於他自視太高,過分輕視了宇文化及、王世充等
貌似弱小的敵人。我們設想一下,如果李密接受了裴仁基的建議(他自己也知道這是一
條妙計,但不知怎麼沒有接受),那就很有可能取得邙山之戰的勝利,進而攻取洛陽。
等到李密穩定了後方,那他隨時都可以直取長安,那時的天下大勢就很難說了。而我們
也許就不會再去討論“李密是否應該先入關中”的問題了。
讀唐書《李密傳》的一個突出感覺就是,造化弄人。論兵法戰略,李密決不在李世
民之下,然李家半年即取長安;而李密數十百戰不能取東都,及邙山兵敗,數十萬大軍
一朝即作鳥獸散,密周圍除王伯當外,竟無一個可信任之人,而唯一一個能助他東山再
起之人——徐績,又偏偏不為李密所信。及至降唐後旋又復叛,雖有奇襲桃林縣之奇謀
,奈何大勢已去,終中伏而亡,實在令人扼腕嘆息。也許正如新唐書《李密傳》所說,
“其才雄不可容於時”也。
作為本文的結尾,不得不提一下一個小插曲:當公元618年12月李密於熊兒山為唐將
盛彥師伏殺時,宇文化及,這個才能不及李密萬一的無能之輩,卻在聊城裡舒服地作他
的大許皇帝,整日裡花天酒地,醉生夢死,直到兩個月後,才為竇建德所殺,歷史有時
候也真會開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