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福利制度(外一篇)
2019年07月12日《人民日報》發表文章《不應盲目追求西方福利制度》,批評西方福利制度,並指出了這種制度的兩種副作用。文章說:“這種福利制度是普惠性的,也就是說,它不太具有甄別性。不管是什麼理由導致的貧困、失業或疾病,符合標準的人口都將得到補貼。儘管它看起來公平,對縮小社會貧富差距有一定幫助,但副作用也很大。”
文章指出了高福利的兩個副作用:一是在獎勤罰懶方面作用不足,容易使人產生惰性,使得國家的生產力和整體勞動積極性下降;二是高福利必須高稅收,高稅收導致生產力的積極性下降、企業成本增高,從而使國家經濟發展延緩……
這個批評不無道理。多數西方國家福利太好,高稅收高福利,確實會產生這些副作用和弊端。然復須知,現中國情況恰與西方相反,高稅負低福利,而且是超高稅負而極低福利。許多弱勢群體,生活、醫療、讀書、就業都缺乏基本保障,所謂的福利,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好有一比,在福利方面,西方是暴飲暴食,營養過剩,應該節制減肥;吾國是攝入不足,瘦骨嶙峋,必須補充營養。故對於現中國,“不應盲目追求西方福利制度”的提醒或警告,簡直毫無心肝,無異給弱勢群體雪上加霜。它只能讓統治階級更加理直氣壯地忽略福利保障制度的建設和健全,放棄政府應負的責任。
我在《關於稅負痛苦指數》指出:“論顯性稅負之高,中國大陸排第二或許沒錯。但論稅負痛苦指數,中國大陸絕對全球遙遙領先,非法國所能望塵。論稅負痛苦指數,應該把大陸人更加大頭的隱性負擔考慮進去。在大陸,如果說貪腐僅僅是最末端的分贓方式,稅負就僅僅是最末端的剝削方式。福布斯的統計完全忽略了中國大陸的經濟制度。本來,只有私有制才有收稅的合理性。大陸實行的則是公有制,土地、經濟、各種自然資源的大頭早已收歸國有。在此基礎上,再收稅,就沒有合理性,何況實行超級高稅負。國民負擔之沉重,痛苦指數之高企,豈是高稅負的私有制國家所能比擬。”
根據高稅負與高福利相互配套的原則,中國人民的福利應該超級好、超級高、遠遠高出西方各國才是。即使“不應盲目追求西方福利制度”,也必須建立真正的、健全的福利制度。至少可以向新加坡學習,將全民就業作為整個福利制度的起點,幫助貧困人口提高就業技能,提供必要的教育和醫療制度保障。2019-10-29
德字八義
道德一詞多義,不同的語言環境有不同的含義,或指外在規範,或指內在修養,或指形而上的“性與天道”。道、德二字皆多義。茲簡單羅列德字八義。
一指天德、天性、德性、道心,即王陽明“生天生地,神天神地”的良知,即《論語》中子貢稱不得而聞的“性與天道”的性,即《大學》“明明德”的明德。這個德,是天賦予於人、人秉之於天的,具有先天性、形上性和本源性。
鄭玄、朱熹、王陽明都對“明明德”的明德作了本源性的理解。鄭玄註:“明明德,謂顯明其至德也。”朱熹註:“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虛靈不昧,以具眾理而應萬事者也。但為氣稟所拘,人慾所蔽,則有時而昏;然其本體之明,則有未嘗息者。故學者當因其所發而遂明之,以復其初也。”王陽明說:“天理即是明德,窮理即是明明德。”(《傳習錄》)
《繫辭傳》曰“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之大德即天地之性、天地之心。《周易文言傳》曰:“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雲,意謂大人之德與天地之德合一。朱熹註:“人與天地鬼神,本無二理,特蔽於有我之私,是以梏於形體而不能相通。大人無私,以道為體,曾何彼此先後之可言哉?”這裡“以道為體”的道,就是天德、本性。
二、品格、品行義,中性詞。《論語述而》:“德之不修,學之不講。”《尚書?咸有一德》:“德唯一,動罔不吉;德二三,動罔不凶。”《詩經衛風?氓》:“士也罔極,二三其德。二三,變化不定、反覆無常的意思。
德,又特指美好的品德和行為,即美德善行義。《康熙字典》:“凡言德者,善美,正大,光明,純懿之稱也。”《尚書?臯陶謨》:“九德,寬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亂而敬,擾而毅,直而溫,而廉,剛而塞,彊而義。”《洪範》:“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剛克,三曰柔克。”《周禮地官》:“六德:知、仁、聖、義、中、和。”
三、通得,獲得義。《老子四十九章》:“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四、恩惠、施捨義。《康熙字典》引《玉篇》:“德,惠也。”《尚書盤庚》:“施實德於民。”《詩經?小雅》:“旣飽以德。”《管子心術上》說“舍之之謂德”。
《管子》原文談論道德,值得參考,特錄於左:“天之道,虛其無形。虛則不屈,無形則無所位,無所位,故遍流萬物而不變,德者,道之舍,物得以生生,知得以職道之精。故德者,得也。得也者,其謂所得以然也。以無為之謂道,舍之之謂德。故道之與德無間,故言之者不別也。”
於道而言,是舍之之謂德,德者道之舍;於物而言,是德者得也,得乎道之謂德。舍和得,相輔相成,兩面一體。
五,感激義,感恩曰德。《左傳成三年》“王曰:然則德我乎。”疏:“德加於彼,彼荷其恩,故謂荷恩爲德。”
六、登高、上升義。《說文》:“德,升也。”《易剝》虞本:“君子德車。”
七、善敎義,包括文化教育和道德教化。《禮記月令》:“孟春之月,命相布德,和令,行慶,施惠。”註:“德謂善敎。”
八、幸福義。《禮記?哀公問》:“君之及此言也,百姓之德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