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
萬維讀者網 > 新 大 陸 > 帖子
義和團的愛國精神必須肯定--兼評多維錢文軍文章
送交者: km 2006年03月30日14:52:30 於 [新 大 陸] 發送悄悄話

義和團的愛國精神必須肯定----兼評多維文章“到底應該如何看待義和團?”(作者
wenjunq) (“近代史上最撲朔迷離的義和團戰爭”(作者錢文軍))

“到底應該如何看待義和團?”大約二個月以前在多維發表。我寄了下面的反駁稿件
去,多維編輯和我通了幾個電子郵件後不了了之。前二天多維發表了“近代史上最
撲朔迷離的義和團戰爭”,作者錢文軍。錢文軍和wenjunq是一個人,在華夏知青和
老三屆論壇文章不少,我對他多有批判,不過他從來不加理睬。根據我對“到底應
該如何看待義和團?”的印象,“近代史上最撲朔迷離的義和團戰爭”和“到底應
該如何看待義和團?”似乎完全一樣,至少基本一樣,所以我的存留的反駁稿
子同樣可以用在後一篇文章上。大吃一驚之下我向多維作了詳細申訴,但多維沒有
答覆。過了一天,“近代史上最撲朔迷離的義和團戰爭”從‘來稿’一欄不見了,
再過一天,又出現在‘深度文章’,所以我得以把它附錄下來。

---------------------------------------------------------------------------

粗看之下,WJ(wenjunq)的“到底應該如何看待義和團?”一如其以往大作,洋洋灑
灑,引經據典,鏗鏘有力。然我也是一如以往,發現在其漂亮文筆之下,邏輯大有
問題。下面我對其文作相應逐段提出看法。因為和多數讀者一樣,筆者完全外行,
沒有資料。所以這裡我的推敲、商榷且完全基於WJ的說法、資料。

“。。。都不現實,因為這是基於中國政府還能繼續生存下去”是否可以理解為瓜
分中國?WJ意思當然是不能。然我認為這裡面意味是明顯的,因為要取代中國政府,
只能武裝干涉,而一旦如此,中國就已經是案上魚肉,差別就是誰來吃的問題。而
其他國家基於不能少一杯羹的心理,所以急於點穿(而且也多少算一種支持),即表
示:看,人家已經說穿了,我們當然就不得不跟進了! 德國外交大臣勃然大怒,為
什麼?WJ似乎認為這表明是否定這種解釋,這樣想好像很自然。但是,如果其他各
國的解釋是錯誤的,德國人根本不用着急。恰恰相反,正是因為其他各國解釋是正
確的,大臣才急,才怒。怒在克林德第一個冒頭,顯得比其他各國反應更強烈。第
一個撲上去,獵到目標,擔了名聲,肉卻得大家平反,這不是外交敗筆,又是什麼?!
所以,這不過顯示西方各國狼子野心昭然若揭,而克林德只是帶頭捅穿而已。至於
WJ鐵口斷言:‘事實上,至今也無任何證據那幾個國家意圖“瓜分中國”’,我不
知道他是什麼意思。可能是指最後沒有軍事長期占領,就像英國對印度那樣。如果
這樣,對‘瓜分’的理解可能就過於狹義了。列強最後放棄全面占領中國原因一定
不少,中國人的反抗精神讓他們心驚肉跳很可能是之一。但有一個刺刀下的聽命政
府難道不比自己統治強多了?而且在多國列強情況下,有一個奴化的政府是西方最
佳選擇。哪個條約每個列強不插一腳?鄰近的日本、俄國不是大有動作?其他列強
不正是因為不能容忍他們獨霸才全力阻止的麼?難道這還不叫‘瓜分’?

義和團迷信落後是事實,但談什麼封建或者反封建都是不着邊的。義和團開始是反
清的。為什麼反我不清楚,是為了除滿興漢,甚至就是農民起義?還是因為清朝對
外過於軟弱、而義和團本來只是為了排外?但無論如何,自有原因。至於這段WJ扯
上大躍進、馬克思,更加不着邊際了。

“東南互保”當然事實,但WJ想拿來說明什麼呢?說明那些開明,而那些主戰派
‘腐朽透頂頑固’?很明顯,這裡面的差別主要是:慈僖以為可以擊敗洋人,而
‘開明派’比較了解情況,知道不可為之,不肯以卵擊石,他們知道慈僖不過是一
時糊塗,到最後洋人拿捏一切的時候,慈僖就會醒悟,反過來感謝他們那些違抗聖
旨的朋友。而且,慈僖雖然利用義和團抗擊洋人,到頭來還是要剿滅義和團的,因
為說到底,在主子眼裡,義和團畢竟就像農民起義軍,‘開明派’也是懶得玩先支
持讓其做大再費力剿滅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再者,雖然是有主戰派和議和派之分,
但以此劃開明、腐朽透頂頑固就搞笑了。那些主張開戰朋友,洋人來後都被慈僖下
令砍了腦殼,也算‘腐朽透頂頑固’的代價了?自然慈僖是在洋人壓力下,不得不
砍,但肯定有些真的愛國人士丟了腦袋。
洋人的目的,難道就像現在布什要中國民主一樣,清除了中國的腐敗?非也!而是
清除了抗外的愛國勢力。然而,在WJ眼裡,投降,就是開明,反之,就是‘腐朽透
頂頑固’。這當然也是WJ多年的一貫立場,比如和他對中國朝鮮參戰的否定態度一
脈相承的。

這一段非常自相矛盾,義和團到底有沒有殺洋人?估計是有,如果是,也要分慈僖
開戰前,還是後,因為如果是後,那完全是慈僖的責任。義和團扒鐵路,殺‘二鬼
子’等愚昧野蠻事是不少的。這一方面說明中國農民的客觀落後,但難道沒有其他
原因麼?西人有沒有做過壞事?從而激起憤怒?很多文章都提到了某些西方人士的
惡行。不然,世界上難道真有無緣無故的恨?賽珍珠的父親是一個規矩的傳教士,
他們不是沒有遇到這種仇恨和恐懼(賽珍珠後成了最熱愛中國的美國人)?而且扒鐵
路、電線杆,也有可能是戰爭需要,類似抗日中的鐵道游擊隊。‘阿拉伯的勞倫斯’
中偉大的勞倫斯主要戰績也就是在炸鐵路中完成的。至於奧國使館不下殺手,顯然
是在敵強我弱情況下,儘量少刺激對方而已。而WJ給人的錯覺可能是:洋人愛惜義
和團的生命,甚至在自身危急情況下。
總之,在已經燃起仇恨的心理基礎上,在文化、科技水平極度落後情況下,中國農
民作出瓜分、激烈、愚昧的行為幾乎是必然的。而核心問題是:仇恨心理是怎麼產
生的?總不是大清中宣部的結果吧?

這一段更精彩了。沒有武裝侵略,就沒有侵略,這就是WJ的邏輯。而俄國趁中國災
難之際打劫掠地,WJ居然也能怪在義和團身上!愛美憤青的邏輯總歸是:挨打是你
活該被打,如果你老老實實,就不會有燒圓明園那樣的事,所以現在責任全是你的。
照此辦理,現在美國打過來,即便不打民主、自由、解放大旗,責任還是必須怪在
有人(‘痞子’)在煽動‘愛國’,或者,WJ連這個名聲大不願給,只簡單以‘仇洋’
蓋之。

學習西方是對的,必須的。但不等於放棄反對侵略,贊成侵略,美化侵略。慈僖鎮
壓改革,不是因為反對改革,而是恐懼改革派要奪她的權。事實上慈僖自己也在不
斷改革,只是步子不如光緒派快。慈僖反西方,原因不是怕改革,甚至不完全是怕
大權旁落,而是作為一國之尊受了洋氣,其實也是中國受了侵略、欺負的必然結果。
慈僖不同於李鴻章的主要地方是:不知道西方槍炮的厲害。再仔細看歷史一下!慈
僖是西方一貫所恨,光緒乃西方一貫所親,然為什麼洋人拿捏一切的時候,仍然扶
持慈僖,讓光緒仍然為奴?這最好的證明了:你可以親西方,但西方絕對不會親你。
西方(現在主要是美國)用各種方式鼓勵你親西方,灌你自由、民主、平等迷魂湯,
決不是真的關心你自由、民主、平等,而是要扶植代理人。‘寧與友邦,不與家奴’
的慈僖既然已經全面投降,真心要中國獨立、強大的光緒(雖然也是真心親西方)其
實才是西方要排除的。
當然,光緒可能多少想藉助西方之力趕走老佛爺,擺脫兒皇帝位子。然他根本不了
解西方。但這不奇怪,別說他,就是WJ,還有許多其他中國‘民主人士’現在也是
這樣,根本不了解西方、美國,而幻想西方民主救世主,更被布什廉價迷魂湯所惑
而不可救藥。

無論義和團如何落後、野蠻、愚昧,它是中國人民在列強侵略下,民族精神的最起
碼反映,而且是自發的。陳獨秀、李大釗、魯迅、胡適等人對義和團的否定說法只
是強調了其落後一面,這是不奇怪的,因為中國當時急需科學和進步,當時中國的
獨立優秀知識分子認為最重要和迫切的是要引入西方先進的東西,而義和團正好是
反其道而行之的,至少表面上反映出來的完全就是這樣。反過來,他們並不認為當
時民族自強精神是最重要的,而且即使需要民族自強精神,也根本不需要靠宣傳義
和團,再說,客觀上義和團也沒有帶來什麼好結果,所以從他們的角度怎麼看義和
團都沒有價值。然而,他們畢竟不是在從歷史、社會根源性上全面地探討義和團問
題,所以也根本不會涉及到西方身上去,探討什麼反帝不反帝。然我們現在對冰點
的袁文進行探討的時候,對義和團全面評價,再片面引用他們的片言隻語就完全誤
導了,因為沒有人否認義和團的落後之處,而這絕對不等於義和團應該、甚至必須
全面否定。因為這民族精神一否定,什麼都沒有了,髒水和孩子一起倒掉了。不但
中國人民幾百年受侵略史一筆勾銷,對現今世界形勢的分析更要處於錯誤和混亂之
中。本質上說,義和團的被砍頭,和抗日女戰士從容就義沒有差別。還有很多人拿
義和團和紅衛兵相提並論,但那更是完全錯誤的。紅衛兵是一開始就被徹底引導了,
義和團則完全是自發的,即使後來被慈僖利用,也不過是互相利用而已。義和團或
許可以稱為憤青,但紅衛兵上來就是受騙工具。

當然,肯定義和團的根本精神,不等於全面肯定義和團極其行為,肯定它的許多落
後、愚昧、野蠻一面,比如什麼戲劇紅燈照,一面倒的吹捧,也是一種片面性的錯
誤,從這個意義上,作為學術探討的一個角度,袁文不是沒有可取之處。然如果就
此跳到另外一個極端,錯誤就更嚴重。而現在對袁文的批評,對義和團基本精神的
肯定,我認為是作為一個中國知識分子,甚至作為一個人,哪怕是外國人,最起碼
的良知。雨果、馬克思、馬克吐溫等西方知識分子當時對中國人民反抗侵略,對西
方列強的入侵,都是持這個最基本立場的。馬克吐溫當時收到的關於義和團信息可
以想象如何負面,然他仍然大義凜然的說‘我也是義和團!’。如果他們知道中國
有那麼多WJ那樣的‘知識分子’,真不知道要作如何感嘆!當時的馬克吐溫就能以
一個知識分子的起碼直覺表明立場,而現在WJ的看法卻反倒是:‘最撲朔迷離’。
而實際上,顯然,西方作為理虧者,只能閃爍其辭,吞吞吐吐。然我們不能理直氣
壯,那就太可笑了,太可悲了。中國古人尚知子為父隱,我們現在炎黃子孫,對先
輩的偉大精神,在中外反動、黑暗殘酷剿殺勢力下犧牲的先輩,如果沒有最起碼的
同情、客觀的認可和肯定,難道沒有一點愧對先祖麼?甚至,你還能被稱為是一個
-----人?

-------------
近代史上最撲朔迷離的義和團戰爭

作者:錢文軍

  人類近代史上最撲朔迷離的一場戰爭就是義和團戰爭,一百餘年來,世界各國
無數學者競相研究,依舊沒有公認的結論。例如美國基辛格講座教授相藍欣,廣泛
收集了中、英、法、意、日、俄等國公私檔案、文件甚至私人信函,面壁十年有餘,
依然不敢斷言全部弄清楚這場戰爭的來龍去脈,只是提出他自己的看法:“我認為,
主要原因是中外雙方在交流方面的誤解和一系列由此引起的非常事件。”但他認定:
“中國的一些教科書曾將它描述為中國人民抗擊帝國主義的英勇壯舉,而清廷迫於
人民壓力也進行了反抗,這種說法則根本站不住腳。”(參見:《義和團戰爭的起
源》,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第358頁、第6頁)

  即便是當事人,許多事情也未必都說得清楚。例如,德國公使克林德在1900 年
5月26日公使團聯席會議上說:“這是瓜分中國的開始。”這是中國學者們很愛引用
著名的事例,例如王樹增所著《1901年》第二章第八節就用這句話做題目,本節最
末一段:“在得知各國軍隊已經向北京進發的時候,克林德顯得格外興奮,他說:
‘先生們,這是瓜分中國的開始。’”(《1901年》,上冊,第 247頁)張海鵬在
《反帝反封建是近代中國歷史的主題》裡也稱:“德國駐華公使克林德在各國公使
決定調兵的集會上說過‘這些行動就是瓜分中國的開始’。” 他們在這裡都玩了個
巧妙的時間遊戲,那天尚未發生“各國軍隊已經向北京進發”這樣的事情。公使團
決定向大清國總理衙門提出調兵進京請求的時間是5月29 日,豐臺車站被義和拳搗
毀之後。而且,克林德根本就沒有說過上述話語,他的原話是:“期望中國政府采
取有效行動或調兵進京護館的想法都不現實,因為這是基於中國政府還能繼續生存
下去。”他這句話被英國公使竇納樂向首相稟報為:“克林德用的語言在我看來只
有一個意思求求即瓜分中國的時機已經到來。”而日本公使西德二郎也稟報說,他
認為克林德的意思是:“中國問題的實質是一場革命。公使們應該從現在就討論如
何瓜分中國的方案。”克林德的“話語”被各國傳到德國,外交大臣勃然大怒,立
即命令克林德就未經政府允許所發議論做出解釋。克林德則認為是公使團在陷害他,
情緒激動地花了兩天時間向德國政府辯誣。可德國政府依舊嚴厲指責他,即使按照
他的原話也是不允許的,因為它會使別國誤認為德國將在中國採取比別國更激烈的
行動,這歪曲了德國政府的立場。事實上,至今也無任何證據那幾個國家意圖“瓜
分中國”。

  史料是有真假的,打個比方,現在才過去不到五十年,大躍進究竟餓死人與否
就已經爭論不休;如果再過去三百年,那時的歷史愛好者舉證說:“我們的祖先畝
產稻穀萬斤不算事,最高曾達十三萬斤!”並且可以拿出1958年的各種報刊來舉證,
很好,一定會鐵證如山。此類歷史是非儘管留給各國學者們去探討,我們只採納各
方面研究的合理結論,摒棄各類謊言。問題在於,當“冰點”刊載了袁偉時教授2002年
的一篇文章之後,立即遭到查禁。這就成為另一個問題:自從 1949年以後,各類教
科書一律把義和團描述成抗擊侵略的民族英雄,一代又一代中國青少年接受著此類
教育,並形成他們的歷史觀。剛有一點不同聲音就遭查禁,這事情就有點費解:馬
克思主義里並沒有書報檢查制度的論斷,恰恰相反,馬克思寫了《評普魯士最近的
書報檢查令》,裡邊說:“書報檢查制度骨子裡隱藏著一種用任何法律都無法消除
的根本缺陷。”“整治書報檢查制度的真正而根本的辦法,就是廢除書報檢查制度,
因為這種制度本身是惡劣的”,不過馬克思緊接著說道:“可是各種制度卻比人更
有力量。”(載甘肅人民出版社《告別烏托邦》,中冊,中文翻譯自《馬克思恩格
斯全集》1975年歷史考證版,第一卷第一部分)不過列寧說:“從來也沒有一個馬
克思主義者把馬克思的理論當作甚麼必□普遍遵行的哲學歷史公式,當作一種超過
對某意社會經濟形態的說明以外的東西。” (《列寧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
版,第57頁)於是就必不奇怪,只是說它是原則恐怕難以成立,既然那個主義並非
“必須普遍遵守”,又怎麼能算原則呢?現在據說在胡總書記的干預下,“冰點”
已於3月1日復刊,並刊登了張海鵬批駁袁偉時的文章,據說這只是一個新開端,一
次大批判的新開端。奇怪的是,義和團堪稱封建迷信的登峰造極之物,它把中國曆
史中沉澱的所有污穢全都攪和到自己身上,何以張先生會把“反封建”的桂冠扣在
義和團頭上?

  那麼我們無妨看看當年的官員們又怎樣?著名的“東南互保”是無法否認的歷
史了,這個名單上有盛宣懷、張之洞、劉坤一、許應□、王之春、余聯沅、松壽等,
其實還有兩個更著名的人物榮祿、李鴻章。正是這批滿清最開明的洋務派大臣,利
用他們把持的南方各省軍政大權,拒絕了朝廷命令他們協助義和團滅洋的詔書,而
這次拒絕,最關鍵的轉折就是榮祿通過袁世凱打給張之洞、劉坤一的電報,這個電
報讓他們不要理會北京來的詔書。細節我們不必羅列,當一國所有開明大臣都無視
“國難”,任憑八國聯軍剿滅“抵抗侵略”的義和團時,可見這支烏合之眾占多少
理。須知,他們當年可不是憑歷史資料來判斷是非的。而清廷里所有主張官、團合
力滅洋的,全都是腐朽透頂頑固派。這個基本事實至少可以佐證,他們跟義和團一
樣,都是些禍國殃民的罪魁禍首。今日那些文人,例如張海鵬等,以其筆墨為以慈
禧太后為首的義和團勢力歌功頌德,至少可以借用一個成語:近墨者黑!

  在這些人士的反駁袁偉時的文章里,有一個論據被反覆提起:就是說,到八國
聯軍打進來,義和團並沒有殺一個洋人,只是打殺中國教民。張先生稱:“據美國
歷史學家施達格研究,在‘1900年5月31日之前,在整個義和團運動中,在中國的任
何地方,沒有一個外國人是死在拳民手上的;惟一的一個就是卜克思先生在山東的
遇害’。”(張海鵬:《反帝反封建是近代中國歷史的主題》)“到6月13日為止,
拳民對外國人的生命和財產沒有造成多少危險,對他們的生活也很少騷擾,他們的
打擊目標主要是教民。”(《義和團戰爭的起源》第272頁)德國外交大臣布洛夫1898年
也向首相報告:“幸運的是,中國秘密社團的打擊目標並不是我們的傳教士,而是
教民。”看來至少某段時間內確實如此,但我們還是會納悶:在張先生和他的同志
們眼裡,難道中國人就不是人?他們的命不值錢?口口聲聲稱頌民族主義的文人,
卻對義和團殺戮同胞甚至不放過婦孺的暴行歌頌不已,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態。反之,
當事人美國使館衛隊長邁耶斯說:“當時我們意識到這些主動剿殺拳民,拯救教民
的行動會更加煽起仇洋情緒。但當我們看到渾身受燒傷和砍傷的教民不斷地逃到使
館區時,我們這些血肉之軀不能不向他們提供幫助,並將其他的教民從惡魔般的拳
匪手中解救出來。”(同上書,第275頁)一支號稱抗擊外國侵略的武裝力量,沒殺
洋人卻專殺自己的同胞,而冒險救援中國教民的卻是那些洋人,這能說明什麼?更
有甚者,例如馮克誠、田曉娜等編撰的《中國通史全編》,乾脆稱:“一小撮認賊
作父的漢奸教民‘二毛子’”。6月13日,奧國使館衛隊用馬克沁重機槍驅散圍攻使
館的拳民,他們把準星調高,結果自然是沒有人被打死,而義和團乘機宣傳說他們
“刀槍不入”。並從此日開始,以焚燒教堂和民居、大規模捕殺中國教民為攻擊手
段,如此“民族主義”,未免有些滑稽。

一個最基本的事實是:鴉片戰爭時沒見義和團;英法聯軍時沒見義和團;倒是並無
列強武裝入侵的時候卻冒出來一個“抗擊帝國主義侵略”的義和團了。即使是1898年
3月德國以武力相威脅簽署的《膠州灣協定》,使德國獲得99年租借權事件,也因
“巨野教案”引發。一句話,不是侵略戰爭引發義和團,而是義和團引發八國聯軍
入侵。我們不得不提到一個相關話題:正是趁著義和團引起的戰爭,沙俄軍隊在
“江東六十四屯”屠殺中國居民,並侵占了那裡3600平方公里的領土。如果連帶
“庚子賠款”,義和團戰爭給中國帶來的只有災難!如今某些文人們秉承文革精神,
大肆吹噓義和團如何,其實不過沿襲著毛先生那個“痞子文化”,從文革的報紙上
抄一些文字來炫耀。例如“愛國主義”,意大利公使薩瓦戈在義和團勢頭正旺時向
羅馬報告,他認為儘管中國百姓仇洋情緒極高漲,但並無“愛國”心態,中國人對
於歐洲人的“祖國”概念一竅不通,“沒有人願意為中國做出哪怕是一點犧牲,愛
國心在中國並不存在。”假如義和團屬於“愛國”行列,那他們的總頭子慈禧太后
就是“愛國主義”的領袖!

  還有,義和團爆發地為山東、河北、山西等華北各省,而這些地方恰是孔教之
根據地。相反,對於孔教淡薄之東南各省,卻積極聯保,拒絕捲入因荒唐引起的義
和團戰爭。說沒有文化衝突因素恐怕只是一相情願。1898年春德國租借膠州灣時,
幾個德國兵搗毀了一座孔廟裡的幾尊泥胎塑像,消息傳到北京,康有為嚎啕大哭,
弄出個“公車上書”來。據現在學者們考證,那“書”並沒有“上”,清宮檔案里
別的文書汗牛充棟,唯獨沒有“上書”的任何記載,其實康只是派了個門生拿這
“書”去上海的租界裡發表而已。細節我們不去理它,至少看出來,近代中國的一
切先進,都滋生於租界裡,共產黨也不例外。

  同一件事情兩種反應,康氏這邊呼籲改良,動員光緒皇帝變法;義和團那邊革
命,濫殺中國教民以逞英雄。對這兩種不同的反應,康有為等主張變法,學西方的
先進體制,於是遭慈禧太后無情鎮壓,六君子血灑菜市口;義和團則全力“扶清滅
洋”,堅決捍衛傳統,於是慈禧太后喜上眉梢,不惜向西方十一國宣戰。可算涇渭
分明,一眼就能看明白這是一次進步還是守舊的分歧,嚮往進步的總是採取溫良恭
儉讓的改良方式,而頑固守舊的則崇尚暴力.

  本來,關於義和團戰爭的評價,中國歷來有識之士皆嗤之以鼻,陳獨秀、李大
釗、魯迅、胡適等等無一例外。唯有那些“只唯上,只唯書,不唯實”的人士,才
會慷慨激昂地拿聖旨嚇人。袁偉時教授的文章寫作於2002年,幾年前它就遭遇了毀
譽參半的評論,據說曾有一些來自官方的誇讚。然而舊文重發,卻株連了一個專刊。
有人說誇讚義和團是百年來的陰影,其實不是,它僅僅是近半個世紀以來以強權橫
加之偏見。捍衛毛澤東的遺產還是開拓創新,是這次“冰點”事件的實質,我覺得,
這個“冰點”以大批判為復刊禮節,似乎又嗅到了《海瑞罷官》時空氣里的味道,
至少,它是與和諧社會沒多大關係的。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5: 美國外籍護士行情看漲 護士起薪高達8萬
2005: 文強口述自傳 第二十五章 戰地軼事
2002: 舒晉瑜:“圍城”內外的思索——作家眼
2002: 人在新加坡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