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是誰
(
要想知道耶穌是誰,得知道《聖經》是什麼書。
聖經是一本歷史書,是一本哲學書,更是一本道書。
初接觸《聖經》,比如過聖誕節,比如一個5歲的小孩,他聽到的是“聖經”故事。
聖經故事記載了人類歷史上的一些歷史事件和傳說事件。但是聖經的作者不是為了記錄歷史而記錄歷史的,他們是要傳播一種認識,一種理念,一種信仰。他們用這些故事來傳播這個信仰。
在看《聖經》的時候,如果你總是對《聖經》“故事”本身問題種種那你同一個5歲小孩一樣。
比如瑪麗亞怎麼會處女懷孕生子。耶穌自己願意死怎麼還說猶大出賣他,等等。
等一個5歲小孩長到25歲,他就看到了《聖經》的故事背後有哲理,比如耶穌可以拿10張餅餵飽3000多人是一種比喻。這個比喻就象揚志遠得了100萬美元的風險投資,把yahoo 變成億萬資產的大戶,100萬養活20個人,但是到了揚志遠手裡就能養活2000人。
《聖經》裡的哲學問題很多枝條伸展在很多領域,人們只要一翻開聖經就能找到解釋你疑問的答案。但是聖經的哲理又是不連續的,不關聯的,對立的,或者矛盾的。在面對不能解釋的“聖經哲理”,基督徒的做法是不理解也執行,在強烈的信念里理解。這個信仰之所以能夠在有很多疑問中還能經久不敗,是因為後來的信眾所遇到的問題和困境都在聖經里給出了先例和解決辦法。比如,王二在中共的統治下不敢公開承認自己是基督徒,說他從來沒看過聖經。可是他私下裡卻在學習彼得,彼得也3次不認耶穌,但是還是得到神的寬恕和中用依然成為忠心使徒。比如基督徒趙四,在中共統治下也教他的學生說基督教是邪教。但是他回家也禱告,說耶穌知道猶大出賣他,但是耶穌還是原諒他,赦免他,並且還要救贖,主一定會寬恕他的出賣和膽怯。於是心裡上更加堅定對耶穌的信仰。任何人都可能在聖經里找到合適自己的哲學和生存的範例及指引。這就足夠了。但是如果統編看聖經,聖經邏輯不完整,有很多處又是前言不搭後語。甚至矛盾。最令人費解的就是聖父聖子聖靈3位一體。
像這樣的費解的“聖經哲學”可能困惑一個25歲的信徒30年,(或者3年)或者一輩子,但是多數信徒只要能找到對自己生存危機的解答就足夠了,這是聖經對信徒的全部意義。至於費解的哲學(邏輯)問題,沒有必要疑問,因為聖經哲學能夠解答人的疑惑,只要信就能得救。信就是唯一的最終的解答。
所以一個門外人從認識聖經故事到認識聖經哲學是一個學習的過程,認識聖經哲學到用他解決生存疑惑是一個認識過程。從對聖經哲學完整性的質疑到接受聖經全部哲學是信仰過程。
聖經能夠解決生存中的思想和心理困惑,但是在很多人看來不能解決人對聖經哲學本身的疑問和困惑。比如三位一體,用聖經的話有點說不清楚了。
其實聖經對三位一體的答案也是非常容易理解和接受的,聖經對三位一體是直接定義的
並且要求人們在認識聖經哲學之前就“默認”三位一體的概念。三位一體不是對聖經哲學求證的結果,而是一切聖經哲學的基石。是要默認的公理。只有這樣才不會對聖經哲學和聖經故事有矛盾的疑問。
怎麼“默認”聖父聖子聖靈是三位一體呢?打個比方,在幾何學裡,有這樣三個概念,線,面,體,我們習慣認為,體比面大,面比線大,但是如果用點來測量,線面體一樣大,因為他們有相同的點數。但是這個“一樣大”是在無限的時候才成立。如果我們給“點”加上“限度”一個點是一,10個點是線,100個點是面,一萬個點是體。那麼在有限的時候,線面體是包含關係。
所以在無限的世界裡,用“靈”衡量,聖父就是聖子就是聖靈,但是耶穌以人的方式降生就是給靈設“限”了。這樣,習慣看來聖父包含聖子包含聖靈。認識聖父聖子聖靈就是認識無限有限的概念,而認識有限無限的過程就是 體會“道” 的本質的過程。聖經也是一本道書。如果一開始就能體“道”,聖經哲學就在你面前展示了完美的圖畫。這個圖畫就是正反相得益彰的太極圖。而多次反覆用來講述這個“哲”理和“道”理的故事就沒有那麼重要了。這些故事反而真的只有歷史價值而沒有信仰價值了。所以不論耶穌是不是處女所生,他有沒有和蒙大拿的瑪麗亞結婚,猶大有沒有出賣耶穌都不那麼重要了。這些故事是用來講述“道理”的。莊子為了講述“道理”就常常編造一個“後山無人”這樣的人名來。而其實我們是沒有必要調研這個“後山無人”是不是存在。如果真要調查,它就屬於研究史學行為而跟?叛雒還叵盜恕N頤遣換崴擔芯勘礱鰲昂笊轎奕恕比肥盪嬖冢剮綻蠲摹>退底用凰盪恚郵堋H綣芯勘礱鰲昂笊轎奕恕備靜淮嬖誥退底鈾盪砹耍喚郵堋?
透過《聖經》故事認識聖經哲理,透過聖經哲理體會“道”。耶穌是 “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