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
萬維讀者網 > 新 大 陸 > 帖子
個體的理性與集體的不理性
送交者: 劉孟奇 2007年04月10日11:50:12 於 [新 大 陸] 發送悄悄話


假設在一個農業社會中,你努力耕種的成果,絕大部分會被鄰居搶走,而且這個社會的司法懲罰或道德勸說,無法有效保護你的收成。這會產生什麼結果?答案很可能是:你和你的鄰居一起餓死。因為與其從事“看得到、吃不到”的耕作,你可能會“理性的”一開始就連種都不種,甚至一起加入低成本的劫掠行為。結果是,每個人“理性的”決定,會讓整個社會沒有人耕種,當然就沒什麼可吃,也沒什麼可搶。這樣的社會縱使沃土千里、風調雨順,恐怕也難逃饑荒的命運。

換句話說,一個無法產生正確誘因的制度,會讓個體的理性選擇變成集體的不理性處境。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缺乏智慧財產權的保護,絕大部分的人都會“理性的”等待免費收割別人的創意,而不會徒勞的投入資源、發展創意。結果是,就算這個社會充滿IQ超過一百八的天才,也不會有多少的創新發明出現;或者是這些創新發明都會變成“獨門秘方”,一直到失傳為止。

從這個角度來看,當我們看到集體的不理性結果時,解決之道可能不是去譴責個人的“不理性”,而是要找出:到底制度中出現了什麼錯誤的誘因,讓個人的理性選擇如此不如人意?

舉例而言,長久以來,在地方選舉中,賄選一直是個不能輕忽的問題。如果買票能大幅提高當選的機會,而且查賄很難抓到確實據證,就會有人試圖買票。但是從另一方面來看,被買票的人為何要把票投給買票者?難道這些人只為了那區區蠅頭小利,就出賣自己“神聖的一票”?這些人真的無知或冷漠,以致於不知道、不關心出賣自己這一票會產生何種後果?

我的觀察是,可能恰恰相反,這些接受賄選的選民,其實相當在意自己這一票所產生的影響。只是他們身處的環境之中,公部門對於規則的解釋與執行,相當“具有彈性”、經常“因人而異”。針對同樣一件事情,能不能做?做了以後要面對怎樣的風險?承擔怎樣的成本?能得到哪些收益?在很大一部分視你的身分而定——你是誰?你的保護者是誰?他跟你的關係為何?他夠不夠力?

在這種情況下,當樁腳把“走路工”發到選民手中的時候,他其實是在傳遞幾個重要的訊息:我跟這位候選人的關係匪淺,所以他肯把這一大筆錢交給我發放;以後有問題的話,只要找我,就可以召喚到所需的保護;這位候選人把這麼多的錢投入我們這個區域買票,也就是他在我們這裡投入很高的固定成本,為了鞏固他的地盤,他將來一定會優先照顧我們這個區域的利益。如此推算,買票者給的錢越多,這一票投下去的價值越高!

如果被買票者不是無知與冷漠,更不是為了小錢而“出賣神聖的一票”,則用“理性投票,選賢與能”的訴求,想要遏止賄選之風,收效當然有限。如此,真正解決問題的關鍵,恐怕是要建立一個明確的規則與公平透明的執行環境。當人們不再需要召喚保護者的時候,買票自然會因為失去作用而銷聲匿跡。


【作者劉孟奇,中山大學政治經濟學系副教授】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6: 創業有成-紐約房客故事之二
2005: 為什麼買“東西”不買“南北”?
2003: 日本女人是集現代和傳統雙重弊端的極端
2003: 迷失[譯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