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
萬維讀者網 > 新 大 陸 > 帖子
瓦斯彈: 在硅谷當“的哥”的日子(上)
送交者: 瓦斯彈 2008年12月06日12:07:20 於 [新 大 陸] 發送悄悄話
在硅谷當“的哥”的日子(上) 感恩節後回到公司上班,我就覺得氣氛不對,大家一個個都臭着臉沉默着。幾天后,果然又有一批人被LAID OFF 了。對這次經濟危機,瓦爺雖然不能說高枕無憂,但倒是從容了許多。記得上次IT 泡沫時,爺才來美國沒多久,根基淺,水平差,一旦被裁,就再也找不到活了。那時,我領了一年的失業金,天天在家打遊戲,嘗試用最快和最慢的方法統一中國無數次,總算也沒虛度了光陰。早期來美的中國人都有打餐館的經歷,瓦爺餐館經驗全無,所以連bus boy 的工作都輪不上。 一次偶然的機會,有個開“差頭”的活兒,我向來enjoy driving, 而且具有空間想象力,認路特有天賦,這個工作好,適合爺,於是我就成了硅谷“的哥”。 在美國,人人都可以有車開,誰還會打的呀?“差頭”公司是怎麼生存的?在街上常看到出租車,駕駛員有許多是包着頭巾阿三,到底是哪些人在從事這個行業?抱着這些疑問,我見了工。 老闆是個在香港長大的上海人,說廣東話,剛從一個美國白人老頭手裡買下一家出租車行,正招兵買馬,看樣子是要把原來老頭手下刺頭的司機都換掉。在辦公室也碰到了那個老頭,老頭紅紅的臉,說話捲舌的厲害,呼嚕呼嚕聽都聽不清,據說他在這個城市經營出租車行業很多年了,叫車的電話號碼也有了一定的知名度,有了固定的客人,可能這就是公司售值的所在。 要做“的哥”,是要一些手續的,首先要有乾淨的DMV記錄,其次要做尿液檢查,看你是不是吸毒,最後的哥還要到市警察局辦執照,按他們的說法,的哥只能在領過執照的城市接客人,但目的地卻沒有限制,為了有更多的客人,的哥不得不辦至少兩三個城市的執照,亂七八糟的費用加起來,竟也有三四百美刀,執照每年還要renew,吃這口飯也不容易呀。 每天的收入,當天結帳不過夜,的哥和公司對半分,後來我知道這是可以談的,不過爺是個新手,也沒把開“差頭”當成職業,所以並不計較。另外,車由公司提供並維修保養,汽油費由司機自己付,稅務自理。可以選白班或晚班,每天工作12小時,早上和晚上6:00交接。 我跟老闆車跟了一天,一是熟悉城市交通,二是學習當“的哥”的規矩。看上去,生意還不錯,我觀察了一下,他有一半的業務是接到電話去拉人的,另一半是固定客人,到了時間就去接人,沒有一單是招手客人。我想起來80年代初,在上海家裡有什麼事要用出租車,都是打電話預約的,大概灣區出租車也是這麼經營的吧。 的哥每接到客人,都要用步話機通報,到了目的地也要通報,這樣值班的就可以根據情況調度。每個司機用代號互相稱呼,為了在步話機通話中保持吐字清晰,代號是由有爆破音的字母和數字組成,瓦爺的代號叫“K95”,九五至尊麼,我本來想用“K74”,被老闆當場否決,“That means die for sure in Chinese. ”和我一同加入的新司機還有另外3個人,第一個像是印第安人,長得很瀟灑,扎着個長長的馬尾辮,神態安詳自若,說話慢條斯理,很有學者氣質,代號“K101”;第二個也是個老中,以前是個壽司師傅,前幾年買了房子和一把手槍,房子漲了不少錢,最近和飯店老闆打官司,告老闆偷漏稅,因為不想閒着,所以也來玩玩,代號K26;最後是一個左手有殘疾的白人女子,沒和她說過話,代號記不得了。 (待續) 瓦斯彈 於後花園 亭子 2008.12.06
0%(0)
0%(0)
  好看,我得追着看。  /無內容 - 牢頭 12/13/08 (158)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7: 有這樣一種愚昧...
2006: 遊船樂事
2006: 虛驚一場
2005: 聖靈光照
2005: 我的救恩見證
2004: 解讀“陌生的美國”
2004: 千萬別拿自己當回事兒: 我在北美的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