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
萬維讀者網 > 新 大 陸 > 帖子
突出重圍
送交者: win8 2003年02月20日08:55:39 於 [新 大 陸] 發送悄悄話

  2002年是中國手機行業極不尋常的一年。這一年,國產品牌手機在國內市場的占有率突破了30%,這標誌着民族通訊產業已經不斷發展壯大。作為國產品牌手機的領頭羊,寧波波導股份有限公司在2002年12月手機累計產量率先突破1000萬台,並連續三年保持國產品牌銷量第一。波導何以取得了如此輝煌的業績?2003中國手機市場誰主沉浮?帶着這些疑問,我們走進了波導公司。

  (一)

  趕超強者,必須要有超過強者的更快速度。“波導”屢屢抓住機遇,先人一步,靠着如戰鬥機般的速度,從重重包圍中一飛沖天——

  1992年的秋天,徐立華等幾位來自天南海北的年輕碩士,手拿“研製開發中文尋呼機可行性報告”,在浙江奉化郊外的幾間民房裡開始了艱難的創業歷程。至1998年,波導尋呼機銷量達102萬台,占全國20%。衝破了洋品牌包圍圈的“波導”,一躍成為全國最大的尋呼機自主研發生產基地。然而,正是在這樣的顛峰時刻,波導人看到了尋呼機市場的萎縮態勢,毅然決定上馬手機。

  其時,摩托羅拉、諾基亞、愛立信等洋品牌手機一統國內市場。不僅如此,當年與“波導”一起拿到生產許可證的其他8家國產手機廠家,7家是上市公司,一家是原電子部的下屬研究機構,當中還不乏海爾、康佳等家電業巨頭。

  身遭國內外兩重競爭強手圍困的弱旅“波導”,面臨着接踵而至的困難。技術是橫亙在面前的第一道難題,品牌、市場也都成了繞不過去的坎。

  這時,徐立華等作出了一系列大膽的超常規舉動,在洋品牌的軟肋上重拳出擊,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核心技術上,波導沒有一味強調自主開發,而是與當年世界第六大手機生產廠商法國薩基姆公司合作,引進成熟的產品技術、生產工藝和質量保障體系,以最快的速度拿出了手機成品,目的是為了迅速形成成熟的產品,率先搶占市場。

  品牌宣傳上的超前意識也給波導帶來極大的品牌效應。1999年,波導在資金非常緊張的情況下,貸款4000餘萬進行廣告宣傳,聘請國際明星李玟駕駛戰鬥機在中央電視台黃金時間為波導“吆喝”。後來又斥巨資冠名“北京波導足球隊”、“波導戰鬥隊”,再到借奧運會、十強賽、世界盃等體育盛事造勢,讓“手機中的戰鬥機”這一口號響徹全國,波導手機品牌搶先為人所知。比較現在的手機廣告大戰,要達到同樣的效果可能要多花上億元。

  針對中國市場特點,波導摒棄了洋品牌普遍使用的代理制,首創了“自主營銷渠道,服務銷售終端”模式,手機上市之初短期內迅速在全國建立了28家銷售公司,300多個辦事處,5000多人的“子弟兵”。波導式的自建銷售渠道後來為幾乎所有國產品牌手機所效仿,也使得以波導為代表的國產品牌手機快速占領了二三級城市,繼而向中心城市挺進,形成了“二三級城市向中心城市包圍”的勢態。

  難題一一破解,“波導”開始“垂直起飛”。2000年,“波導”產銷手機92萬台;2001年產銷手機282萬台;2002年產銷手機突破700萬台,連續三年保持國產品牌手機銷量第一,2002年開始躋身國內手機市場前三甲。

  (二)

  處處快人一步的速度讓“波導”站在了國產品牌手機的最前端。而“波導”戰機自身的強力引擎,則為高速飛行提供了原動力——

  關於合夥制民營企業,企業界流傳兩個“不過三”的說法:一是合伙人不能超過3人,超過了就要打架;二是合夥時間最多不能超過3年,因為合伙人往往“可以共苦但不能同甘”。在“波導”,這兩個規律卻雙雙被打破了,創業團隊至今已經走過了整整10年的合作之路。

  歷久彌固的凝聚力內生出強大的牽引力,成為了波導戰機的強力引擎。而強大的自我武裝則為“波導”十年來的快速飛行提供了恆久的“耐力”。

  這樣的強筋壯骨在“波導”企業形態的演變上表現得淋漓盡致。1992年成立時“波導”是一個內部股份制鄉鎮企業,“波導”由此起步。1994年,中外合資奉化吉通波導有限公司成立,與香港公司合資的一年,讓“波導”學會了大規模生產管理的能力。1995年,與奉化大橋鎮共同出資成立奉化波導有限責任公司,作為民營企業的“波導”再一次獲得了飛速發展動力。1999年,轉產手機讓波導面臨巨大的資金缺口,當年,“波導”與寧波電子信息集團重組為有多種所有製成份的股份制公司——寧波波導股份有限公司,次年,波導成功上市,

  在技術領域,“拿來主義”的模式讓“波導”迅速實現了手機的批量生產,與時同時,“波導”投入大量資金與國內外研發機構合作進行自主開發,力求掌握核心技術,積蓄長遠競爭力。3年來,“波導”在全國各地建立了5個研究院(所),擁有了300餘人的研究隊伍,其中博士近20人,碩士200餘人。這支隊伍保證了“波導”技術在國內甚至國際的領先地位。

  2002年,年產能達2000萬台手機的波導工業園區正式建成。在一片空白中強行起飛,依靠速度和力量從夾擊中騰空而起的“波導”戰機,如今又開始勾畫新的藍圖:到2012年“波導”成立二十周年時,銷售額超過100億美元,成為國內一流的企業。從10年前生產尋呼機,到3年前轉產手機,波導始終覺得處在國內外同行的重重包圍之中,一刻也不得閒暇。即使是現在,儘管“波導”已穩居國內市場前三甲,但與摩托羅拉等世界級巨頭比,差距還很大。原先的“前有強手,後有追兵”的競爭格局依然沒有改變,“波導”還遠未到可以坐下來休息的時候。

  徐立華說,我們正是不停地搶抓機遇,與時俱進,靠着戰鬥機一樣的速度和力量,“波導”飛出了重圍;要實現下一個十年目標,我們必須不斷創新、不斷抓住新的機遇,以更快的速度昂然飛翔。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2: 無私的?不道德的?瘋狂的?ZT
2002: 清醒與寬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