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為什麼要回國創業?就是會下蛋的那隻公雞的理由:憋不住了。放眼世界,機會最多的地方應該就是咱們經濟發展最快的中國。中國的市場讓藍眼睛都看綠了,咱們本鄉本土的還不趕緊抓住這個機會?米最近回國忙活了幾次,有了一些體驗。來和“海歸前”們分享一下。先說經歷的一次專家評審。
專家評審是在一家飯店舉行。米和主持人早早來到包間,等待各路專家駕臨。等的時間一長,禁不住就有些緊張。米出國多年,不知國內學術界已經發展到什麼境界。等專家紛紛亮相以後,更是大氣不敢出。主持人介紹米是海外學子,米趕緊點頭哈腰,專家一個個面無表情,高深莫測。沒有談話的興趣,甚至沒有眼光交流。米也只好低頭沉思,不敢套磁。想來也有些灰心,出國前米是國家重點科研課題的負責人,被人尊稱為專家也不覺得臉紅。沒想到出國戴了博士帽,幹了十來年尖端課題,倒是從國內專家混成了“海外學子”。
說是專家評審,可是開會以後專家才在現場拿到米的計劃書,只幾分鐘後就紛紛放下計劃書,一付瞭如指掌的樣子。輪到米介紹項目,所有專家立刻都把手機拿出來,估計不會認真到錄音的地步,應該忙着是發短信還是看郵件,完全是日理萬機的樣子,米剛開始,其中一位就非常禮貌的道歉,出去打電話了。米估計別人也堅持不了多久,趕緊不見好就收,幾分鐘就結束。然後靜候專家的提問。
國內的專家果然和過去不同,整個過程基本只有一個問題和專業有關。就是這一個問題,也把米問的張口結舌。一位專家很認真的問,你這個項目是不是達到世界水平,可以填補國內空白?米暈!好半天才回到米出國前的思維。想當初承擔的國家重點課題,就是這個水平,課題國家驗收,就是這個標準。為了招待參加驗收的記者們,除了準備禮品包以外,反覆說明的就是這個高度。但是出國以後,發現所有人的課題都是開創性的,人人都在做新理論或者開發新技術,米一不小心也發表了幾篇獨一無二的文章,也弄了幾個國際專利,所以完全忘記了什麼是世界水平,什麼是國內空白了。感覺親切呀,又回來了。
專家的其他問題都是關於商業的運作,看出來國內的專家已經不專攻學問了。這符合經濟現實,是好事。但是,當學術專家問出投資家的問題時候,實在是很難回答的。最後把米殺了的問題是:在做這個項目的時候,你的風險是什麼?米無語。米放棄國外的事業,帶技術,帶訂單,帶客戶來到你的地頭創業,你還問米個人有什麼風險?國外的投資人我也接觸過。人家才不關心你個人的風險。他們關心的是否可以有回報。不會因為你自己不怕死,他們就陪着你拼命。不知道比爾蓋茨創業時是不是抵押了家裡的房產。看看上市公司的高管天文數字般的工資,你以為投資人傻呀。我只好誠心誠意的告訴他們,我可以確定這個項目如果失敗了,我不會有任何好處,但是我也確實沒有個人的風險,如果你們認為這個項目有市場前景,可以為帶來回報,請支持,如果對這個市場沒有把握,請考慮你們的風險。我相信這是請各位專家評審的原因。
專家討論的時候我就迴避到樓下研究菜單了。國內的吃真可稱為文化。那菜式----,打住,這裡談吃就俗了。還是回到國內的學術界。簡單說,海歸在國內成功的比例和你在國外發表的文章數量成反比(沒有能力發表文章除外)。因為國內真正的科技精英集中在國外封鎖的領域,比如航天,軍工,飛機等。這個領域國外限制發表文章,沒有東西可以抄襲,全靠真刀實槍的干。另外就是從國外產業公司的人才,國外基本不發表文章,但是有真才實學。這種人回國是如魚得水,就是要當心不要變成工業間諜。如果你一天到晚發表文章,估計回國以後也就是接着發表文章,可能成為大師級的人物,和創業沒有什麼關係。
專家終於討論完了。一臉嚴肅的魚貫而出,沒有眼光交流,更沒有虛情假意的告別。急匆匆的走了。要說現在的知識分子就是不俗,美食佳餚也留不住。恭喜那些已經被米選中的魚蝦逃過一劫。專家在機會和風險中選擇了風險。我也慶幸再也不用和這些專家打交道,太沉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