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
萬維讀者網 > 新 大 陸 > 帖子
報稅死線的掙扎——山姆大叔“萬稅”(上)
送交者: 高伐林 2011年04月15日15:20:15 於 [新 大 陸] 發送悄悄話
  哪個社會都免不了稅。傳說中的中國古代井田制,一片田畫個井字分成九塊,中間那一塊的收穫交公──那就是稅。聽起來簡單明了,而且才九分之一,肯定比美國人的稅負輕得多。稅收,不僅是美國立國之基,還是美國開國之始呢。但是,一年一度的報稅,對眾多美國人來說,活活是焦頭爛額的噩夢


◆高伐林


  高按:4月15日是美國報稅截止日。不過今年例外,推遲了三天。
  我想起來我1996年為中國大陸媒體寫過一篇長文,用輕鬆筆調向國內讀者介紹美國徵稅、交稅、避稅的林林總總,可以拿出來應景。
  這篇文章,我自己也沒有料到,竟然是我獲得稿費最多的一篇,從1996年到2000年,前後在海內外發表了六七次。雖然我每次都向我要這篇稿子的媒體聲明過:這篇稿子已經於×年×月在××報刊發表了。他們卻說,沒關係,反正那家報刊跟我們媒體的讀者不重合。最有趣的是,弄斧到班門,此文竟然被一家中國稅務部門辦的雜誌看中,一定要刊登。而且,他們後來給的稿費還最高,竟然給了兩千多元人民幣——那是2000年,還沒有其它哪家報刊有這麼高的稿費呢;不像今天,不少家財大氣粗的報紙、雜誌,給專欄文章定的稿費標準就是一字一塊,千字千元。
  從獲得稿費的意義上,我第一得感謝國內官方對媒體的管制,以致與海外媒體市場兩相隔絕,讓我多了一份生計;第二得感謝當時國內的中文互聯網還剛剛起步——在今天,就沒有這麼好的運氣了!
  記得當時有位文學界的朋友曾經告訴我,作家劉心武,曾經有過一稿40多投,全部投中、獲得大筆稿費的紀錄,不知是真是假。
  因為此文當初是應約給國內媒體寫的,國內當時對徵收個人所得稅又剛剛起步,所以此文也頗帶從ABC講起的色彩。現在國內民眾與所得稅打交道已經很多了;而海外讀者讀來,更可能覺得這篇文章過於膚淺。不過,我還是貼在這裡,留一個歷史的記錄吧。


  美國的郵局歷來招罵。其實郵遞員和郵局職員個個都和藹熱情,但是和別的民營企業一比,這國營的郵局確實差距明顯:開門時間短上一截,你上班他上班,你下班他也下班,碰到個名不見經傳的節就放假。但是每年有一天──唯一的一天,郵局一定異乎尋常地從早晨開到半夜12點。這一天不是聖誕夜,不是國慶節,也非除夕,而是4月15日:美國的個人所得稅報稅截止日。
  報個人所得稅,與郵局有什麼關係呢?有直接關係:美國人報個人所得稅,都是把報稅表、交稅的支票,用郵件寄到聯邦稅務總局(國稅局)和州的稅務局,都得和郵局打交道。(直到網絡興起,網上報稅的日漸增多,才緩解了郵局的壓力。——高注

掙扎在報稅“死線”上

  “截止日”,英語“Deadline”,直譯是“死線”──年年的個人所得稅報稅截止日,對美國人來講可不就像“死線”一樣?據統計,這一天是美國人全年中請病假不上班的人數最多的一天。
  4月15日這天,各大小報紙頭版統統會是粗體大字:今天是報稅最後一天!不過,新世紀的第一年特殊,4月15日趕上是個星期天,於是按照法律,“死線”推遲一天。對於許多美國人來講,真是有接到特赦允許多活一天的快活,顧不得去想4月16日的報紙頭版,粗體大字依然咄咄逼人。(今年,更是寬限了三天——國稅局發言人馬克·漢森解釋,4月16日是“解放紀念日”Emancipation Day,是紀念林肯總統1862年解放奴隸的歷史性決定的國家假日,政府部門通常休假不上班。今年4月16日適逢星期六,假日移到星期五4月15日。所以報稅截止日就順延至假日過後的第一個工作日4月18日。——高注
  許多地方報紙上,也會登出郵局在這個“死線”日子的服務與雜耍項目。
  雜耍?可不是!咖啡點心招待是最一般化的;門口安排些職工裝成大郵筒,或者戴高帽子穿星條褲扮作“山姆大叔”,或者豎起一幅兩三人高的報稅表,這也都手法陳舊。我手頭的資料中,1996年,在紐約市的郵局,著名的玲玲馬戲團的大象和小丑被邀來表演節目,還有五千份頭痛藥、解酸劑和食品免費奉送;舊金山等地的郵局年年提供冰淇淋;費城、新奧爾良市、維吉尼亞州瑞奇蒙市等地的廣播電台捐了一些匹薩餅、郵票及運動衫,交到郵局轉贈給報稅者;那一年克林頓訪問加州西沙加緬度市,大加讚揚一種紅番椒,郵局就想出一個噱頭:納稅人最後一天到郵局,能有口福吃到所謂“總統紅番椒”;最絕的是,馬薩諸塞州春田市在每年報稅截止“死線”都開派對,當地商人捐了意大利通心粉和肉丸子,還有一個保留節目:數名郵政分局局長來個小組唱,歌名是《郵局搖滾》。離我們家近在咫尺的紐約斯泰登島上的郵局,請了護士為納稅人量血壓……五花八門,不一而足。
  年年“死線”的半夜出門看熱鬧,已經成了我的慣例。今年(2000年)4月16日晚上11點多,我又開車出門。離我們家不遠的郵局關門了,但門口掛出了大字告示:
  “如果你的稅表一切就緒,裝進了信封,貼足了郵票,請扔進郵筒──雖然明天送走,但是信封上保證會蓋上4月16日的郵戳;如果你必須要到櫃檯辦事,那麼本地區開到深夜12點的郵局在××街××號”,云云。
  我掉轉車頭直奔那家郵局而去。遠遠就看見那家郵局燈火輝煌,進去出來的車真不少。門口站了五個職工,不停地吆喝着接過稅表。原來這幾個人權當“活動郵筒”:其中有人專接報聯邦稅的,有的專接報州稅的,納稅人如果填好封好了,車都不用下,搖下車窗遞給他們就走人。我進到裡面,裡面更是熙熙攘攘:櫃檯前排成長龍,郵局職工應接不暇。一邊的桌上咖啡熱騰騰,點心香噴噴,還有專人在這裡幫忙一筆一划地填寫報稅表──天哪,真有這麼急時抱佛腳的!
  4月16日午夜過了,對於美國人來說,一年一度的報稅,活活是焦頭爛額的噩夢,總算熬過了這道“死線”!

收稅:開國之始,治國之基

  交稅,確實是美國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一件常事。營業稅、環保稅且不用說了,人死了有遺產稅,高的達50%;向人饋贈禮品價值超過一定金額有贈與稅,買了房子要交地產稅;一般打工族、無殼蝸牛,也幾乎天天要零敲碎打地交稅──買東西,要繳交易稅:結帳時收銀員一按鍵,屏幕上跳出的是加上交易稅的金額,新澤西稅率一般是6%(現在已經漲到7%了——高注),有的州高達8~9%;我所住的新澤西,到商店買食品倒不用交稅,但是進餐館吃飯要加上稅,哪怕買個最便宜的漢堡包,標價59分,售貨小姐一邊遞到你手上,一邊就伸手向你要64分。
  最重的、跟我們利害關係最密切的稅,就是前面所說的,幹活掙錢要交個人所得稅。一般老闆在發薪水的支票給職工時,就已經按法律規定預先代扣了,與支票附在一起的報告單上一項一項全列得明明白白:聯邦稅、州稅、社會安全金,有的地方還要收市稅,七七八八,差不多有25%的錢,影都沒見就轉到國庫里哪個角落去了!不少華人剛到美國,因沒有工作許可,只能找那些肯通融的華人老闆,請他們不發支票而發現金,就可以逃過銀行的監管,不用交稅,也不會留下自己非法打工的記錄──其代價是只好忍受老闆將工資壓得低低,受到慘重剝削。
  哪個社會都免不了稅。傳說中的中國古代井田制,一片田畫個井字分成九塊,中間那一塊的收穫交公──那就是稅。聽起來簡單明了,而且才九分之一,肯定比美國人的稅負輕得多。
  有一次我採訪著名的美籍華人陳香梅,她非常認真地告訴我:“美國的國家為什麼管理得井井有條?最重要的一條,他們把怎麼收稅安排得非常嚴密,這就是基礎。這一條經驗非常值得向中國介紹。”當時我口裡沒有說,心裡頭有點犯疑惑:美國治國的要務不是三權分立、互相制衡,不是自由經濟、科技領先,而是收稅?後來聯想到美籍華人歷史學家黃仁宇反反覆覆強調的“數目字管理”,覺得陳香梅女士這話還真有道理。試想,人民既然為了自己的利益,成立了一個政府來管理公眾事務,總得掏腰包來支持這個政府的運轉,支持公眾事務項目吧?如果不建立起一整套嚴密、公平、有效率、有監管的收稅制度,不僅國家沒了收入,而且人心不服,什麼國家強大、社會穩定、人民安寧,豈不全成了沙上大廈、空中樓閣?
  稅收不僅是美國立國之基,還是美國開國之始呢。美國這個國家的發端,都可以說是肇始於稅收問題。這裡的孩子們從中學美國歷史的課堂上,就了解了其先民是為了抗稅才興兵要求獨立的:
  1765年,英國在北美殖民地頒布印花稅法,嚴令所有報刊、執照、小冊子、商業文件、法律文件甚至畢業文憑,總之一切印刷品上,都必須繳錢貼上“印花稅”,這種盤剝舉措,激起北美人民強烈反對。這年10月在紐約舉行了“反印花稅大會”,各地也風起雲湧抗議示威,英國不得已廢除了這一稅法。隨後,1767-1968年,英國又頒布三次唐森德稅法,對輸入殖民地的紙張、玻璃、顏料和茶葉課稅,引起又一陣風潮,最後英國又不得不廢止該法。1773年,英國又頒行茶稅法,幫助東印度公司將茶葉直接運到波士頓等地向北美殖民地傾銷,這下鬧大了,波士頓等地人民反抗,英國要鎮壓,矛盾越來越激化,最終導致了北美的這十來塊英國殖民地上的臣民聯合形成自己的政權,揭竿而起,1776年正式成立了美利堅合眾國……
  當年先賢從不滿和反抗英國國王不合理不公平的徵稅苛政,才宣布獨立;美國建國都跟稅收有這樣的淵源,舉國上下能不關注稅收的合理和公平嗎?

只有死神和稅吏躲不掉

  美國人雖然為稅而起兵獨立,但反的並不是稅,而是不公平不合理的稅。有句美國笑話說:“人這一生,只有死神和稅吏是躲不掉的!”可見他們對交稅儘管心不甘情不願,但無可奈何還得接受的心態。也正是這種心態,使他們強烈關注收稅的公平合理性。稅不可不收,不可多收和亂收。
  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可真難乎哉!
  美國國稅局總部的大門上,銘刻着20世紀初大法官奧利佛·賀姆斯的名言:“繳稅是我們為文明社會付出的代價。”在每年春上報稅的高潮期間,這更是國稅局長一再引述的口頭禪。這句話說得很精彩,很響亮,也不能說不正確,但是一些研究組織最近公布調查報告,顯示這個代價已變得何等昂貴。就拿我所住的新澤西州來說,1996年統計,納稅人在每天八小時的工作中,平均有3小時零1分鐘是為繳付聯邦和州稅幹活;照另一種算法,平均每個人一年中從元月1日干到5月18日,都是在替政府賣命,其他時間才是為自己謀福利!
  手頭正有一份前美國總統克林頓和前副總統戈爾的報稅表,可以作一個有趣的例子。一般人的報稅交稅,屬於私人的財務機密,只有本人和稅務局知道,外人不得與聞,但公眾人物就不一樣了。美國法律規定,自總統、副總統以降,包括內閣成員、州長在內的省部級高幹,以及參眾兩院議員等民意代表,每年都必須向媒體和公眾公開自己的報稅記錄,讓百姓看個明明白白。我手上這一份是白宮1995年公開的克林頓趕在截止日期之前完成的稅表,前一年兩口子總收入為263,900美元──其中總統薪水20萬美元,自己的財產增值了38,000美元,利息和紅利21,000美元(其中包括一個成立了73年的“第一夫人零用錢基金會”給希拉里的12,000美元);另外第一家庭還有一些小額“外快”,像克林頓上電視得報酬1,421美元,第一夫人過去為哈佛大學所寫文章的版稅收入259美元之類。總統及夫人一年曾給28個慈善團體及教會捐款3萬美元,這類捐款,只要接受捐贈的機構是經由政府批准列入免稅名單的,捐贈者可以從其收入中刨去不報稅──美國人稱之為“抵稅”。這樣算下來,總統夫婦應納稅55,313美元;將這個數字與他平時領工資時已被預扣的稅金相抵,總統發現他還應該從國稅局收回14,418美元。
  還有總統當年15歲的的女兒切爾西呢?總統那一年為她開始單獨報稅,切爾西前一年收入為6,678美元──主要是克林頓那一年去世的母親在遺囑中載明,將她自傳的版稅歸這個孫女所有。切爾西報稅911美元。
  副總統戈爾的稅表也由白宮同時公之於眾。副總統的薪水比總統要少,有零有整:171,500美元。但一貫關心環保問題的戈爾前一年出版了一本暢銷書《地球在存亡邊緣》,版稅收入達到了22萬多美元。他們兩口子比第一家庭掙得多得多,對國庫的貢獻也大得多:1995年收入414,705美元,納稅142,688美元。納稅的金額相當於收入的35%。這也真夠受的!
  35%並不算最高的,高到50%的大有人在,尤其是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硅谷為代表的“知識經濟”,其英雄豪傑日進百金,年進百萬,給美國的稅賦貢獻自然也就水漲船高。一般工薪階層和所謂白領,當然沒有這麼高,但是25%到28%,卻是普遍水平。你就不難想象,為什麼美國人千挨萬挨,拖到了“死線”最後一刻了!

累進稅制的“塔克拉瑪干”

  或許有人會問:你不是說,老闆在發工資時已經代為扣繳了職工的個人所得稅了嗎?國稅局早已把每人的那一份拿到手裡了,到了4月15日還讓大家忙乎個什麼勁?
  這也確有原因。前面說過,美國人特別重視稅賦的公平合理,經常挑剔;政府呢,既然有英國國王推行不得人心的印花稅、茶稅丟了殖民地的前車之鑑,也為了不斷地平衡調節各個行業、各個階層的利益,生怕落個不公平的名兒,對美國的個人所得稅如何收,每年都有越來越細的規定出台。
  美國的現行收入稅並非單一固定稅率,而是累進計稅,是要根據你一年所有各種收入的總額來結帳計稅的。發工資時扣繳的稅,只是按你這一份工作、這一段收入來預估的。沒幹兩月被辭退了呢?企業倒閉你失業了呢?收入就波動很大了。
  我剛來美國時,對華盛頓一位專門從事報稅業務的會計師朋友曾經這麼調侃:幹嗎你把你的業務說得那麼神乎其神?幹了多久、領了多少錢,公司都有記錄,一目了然嘛,到年底結帳就得。
  他笑笑說:如果你屬於單純上班階級,就相對簡單。但如果你攢了幾年錢,攢多了要投資,就有了投資紅利收入;投資收入的稅務會計就複雜多了,稅率各不相同;假如你又有錢投資房地產,要麼你收房租,要麼你要把房子脫手賺回來,怎麼報稅又是一門大學問;假如你還有錢買退休金,把退休金拿出來去買股票,或者買債券,這些盈利收入如何報稅又是另外一個大學問……
  我笑說:我來美國才多久?哪有這麼多錢!
  會計師說:好,你沒有多少錢,那你會心裡琢磨着多掙些錢吧?你上班掙一份薪水,覺得這一個收入來源不夠你開銷,於是你另外干起了第二第三職業:或者是再去應聘拿一份工資,或者是作中間人得佣金,或者爬格子掙報刊的稿費或者掙出版社的版稅,你搞發明,申請了專利有了技術轉讓的收入,你到服務行業幹活得了小費……就算你什麼都沒有干,但你撞大運買獎券中了彩,哪怕只是四等獎五等獎呢,或者,連獎券也不買,你在銀行里存款,總有利息吧?利息也得報稅……
  會計師最後正色說:我這裡說的,還只是收入如何統計填報,這還是一小頭呢!
  我聽得發呆。但後來我在美國呆長了,就知道了他沒有誇大其辭。事實上情況更要複雜得多。僅舉一端吧,我好幾年在新澤西家中上班,可給我發薪水的公司卻在加州硅谷,聯邦稅雖然只報一次,但州稅呢,既要報本州的,還得報加州的。
  稅務機關總有一種“化簡為繁”的本事,為了公平合理,不得不每年在補丁上加補丁,那些密密麻麻的稅法規定,令人“回頭下望人寰處,不見長安見塵霧”,簡直是一個橫無際涯的八卦迷魂陣,“塔克拉瑪干”的意思是“進去出不來”,美國的稅法才更是進去出不來──僅一本聯邦稅法,就有1,378頁,分成1,563條款;1999年的稅務規則,又有6,500頁之多!
  (寫於1996年4月。2000年修改


  相關文章:

  “風水”輪流轉,如今到洋家

  美國與中國的地名與名人比較

  人到九旬,可以做出什麼貢獻?

  九級地震若在身邊爆發——美國佬救災記

  對所有讀者敞開大門的公共圖書館

  總統節漫談美國總統紀念館和總統排名(組圖)

  世無英雄——目擊耶魯給小布什頒發榮譽博士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0: Earthquake Relief
2009: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2008: 中國, 你還沒有那麼強大
2007: 酒的典故(2)-不拜將軍
2007: 誰會正當防衛?
2006: 實現美國夢之後,我為什麼回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