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生在美就業出路全面解析 |
送交者: 金歌 2011年07月27日23:46:00 於 [新 大 陸] 發送悄悄話 |
大多數中國學生在留學美國之前,都期望畢業後能留下來先工作一段時間,即使不打算在美國打拼出來自己的天地,也會希望在美國先積累一定的工作經驗。想知道抱有這種心態的學生所占的比例,問一下旁邊出國圈的學生們便可窺見一斑。 那麼結果顯而易見,中國人口多的優勢使得中國人的競爭場所轉移到了美國。這就從一個方面回答了我們的下一個問題:在美國找工作是順理成章還是難如登天? 在美國找工作容易嗎? 據國際在線報道,破壞力強大、波及範圍廣大的經濟危機使得在美就業顯得更加的僧多粥少,失業率的上漲使得更多的美國本國人加入到找工作的行列中,而與美國本國人競爭,留學生憑的是什麼? 近年來美國海歸是不是越來越多?隨處可見的新聞都在向我們傳遞着這個信息。這從另一個方面替我們回答了問題。在美國待下去的不易迫使留學生回國尋求突破。 在中國,本科畢業後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於是去讀碩士增加自己的競爭力;誰想到碩士畢業後還是找不到理想的工作,然後又去讀博士。 然而我們必須要了解的一點是,這條法則在美國不適用,在美國總體上的就業,研究生是不如本科生的。在美國,本科畢業後基本上大部分的學生選擇了就業。而且美國的文化也並不像中國一樣,對學歷有着盲目的崇拜,更多注重的是個人能力,只要你能表現出你的價值, 那麼你就可以被錄用。而碩士或博士就業不如本科的最重要一點是,大部分的工作並不需要技術含量那麼高的人員去從事,僅僅有本科的知識就足以勝任。 第二個方面,美國的教育體制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研究生不如本科生好就業”這一現象。整體來說, 美國的教育體制與我們有着很大的差別。在中國大部分的學校里,碩士生是通往博士道路的必經之路,可以說,是階梯性的,無法跨越的。而在美國,一個本科生是可以直接去讀博士。很多時候我們國內的學生管這個叫直博。實際上這是錯誤的說法,雖然在直接讀博士的過程當中,會與很多的碩士生一起讀一些課。但本質上還有很大的區別的,一般來說,美國的碩士教學的定位是培養那些高級的技術型人才;而博士生的定位是為了培養創造者,也就是說致力於做研究的人。所以所謂的直博學生省略了變成技術性人才的機會,在將來的就業中即使進入企業工作,多數能做的也是Research“研究”類的,而非技術性的。 例如,在A學校讀本科的本科生,和另一個在B學校讀的研究生,同時去了C學校的PhD,在理論上畢業時間是一樣的,然而將來的就業面是不同的,了解了這一點,希望對正在糾結到底申請博士還是碩士的學生有所啟發。 從這樣不同的定位教育目的來說,我們可以看出研究生院就業的一些端倪。高級的、技術型人才(重點在高級的),在大部分公司里,所占的員工比例比較低,所以在應聘相應的職位的時候機會也相應的並不多。而做研究的PhD的話,職位就少之更少了。所以為什麼在坊間一直流傳PhD找不到工作的原因我們就找到了,因為真正需要PhD去應聘的職位太少了。 以上這些就是研究生在美國就業的一個總體情況。 什麼專業在美國好就業 一般來說中國人容易在美就業的專業都是技術含量高的專業,比如說理工科;或者數理含量比較高的專業。 為什麼會這樣呢?縱觀華人在北美的歷史,最終能夠立足的人,都是依託於自身的技術優勢,並且從事一些美國人並不樂於從事的職業。簡單點說,第一,立足於自身的技術;第二,為他人所不為。 顯然大部分選擇文科及商科的學生並不具備這兩點優勢。第一, 文科和商科是美國人優勢之所在。以商科為例,美國人的那種外向的性格讓他們在這個行業當中更容易立足。而中國人,哪怕性格再好,放在美國人堆里也很難出類拔萃。文科類專業也是如此,比如說,作為中國人,你的母語不是英文,你要跟美國人咬文嚼字,那需要多大的能耐啊。放眼望去,在中國的老美越來越多,可是像大山這樣能用中國話掙錢的有幾個? 第二點,一般來說美國人是不願意從事數理含量比較高的工作的。就好象眾所周知的一樣, 美國人數學差。同時美國人也不願意從事枯燥的重複的技術性的工作。他們的特點和優勢在於他們在技術領域裡的創造性和想象力。而中國人的特長是有了方向之後的實施。所以這就是為什麼,理工科的學生尤其是工科的學生更容易就業的原因。 可是我們知道,專業的選擇並不是由我們自己想怎麼選就怎麼選的,有很多的因素制約着我們的選擇,其中最大的三塊:本科所學課程;相關背景(研究背景、社會活動、實習等);興趣愛好。這三個因素直接導致我們很難在專業的選擇上有突破性的改變。 如何在夾縫中求生存 聽起來,留學生已經被逼到了絕境中,如何在絕境中尋求突破,在夾縫中求生存,是坐以待斃還是奮起反抗,這些問題擺到了面前,當然我們就要想辦法去克服。 一、帶薪實習的機會告訴了我們什麼 在美國提供給學生的帶薪實習的機會分為兩種:CPT(Curricular Practical Training)和 OPT(Optional Practical Training)。我們不能簡單的把CPT看作是打工,它的本質是算學分的課程,OPT則是畢業後的帶薪實習。並且有很多CPT會付工資。 然而CPT給學生帶來的價值很多時候並不是工資那麼簡單, 很多同學通過CPT的機會最終拿到這個公司的OPT。而OPT是拿到工作簽證(H1B)最重要的一步。 所以這個機會告訴了我們什麼呢?第一,有意向在美國工作的學生,在選擇學校的時候,這一點是一個很重要的參考因素,因為並不是所有學校都會開設這樣的課程,比如說Boston College 的 Accounting 就沒有提供CPT的機會。第二,進入學校入讀之後,如果有機會可以做CPT,那麼毫不猶豫的抓住機會。 二、就業的順序 總體來說,畢業生可以直接申請H1B,也可以申請OPT,這兩者之間沒有明確的先後順序。但是H1B每年都有相應的配額,一般來說每年大概在6萬5左右的名額,而申請者很多時候會達到18-20萬。 所以毫不誇張的說,取得H1B很多時候是靠“抽籤”的,而並不是靠優秀程度。因為並不是所有的公司都有資質幫助你申請H1B,這個很好理解, 就好象說在北京有的公司能幫助你解決戶口問題,有的公司不能。 在這種情況下,OPT的價值就體現出來了。 三、關於OPT OPT對學生的價值不言而喻, 不僅僅是取得H1B的重要通道, 還是在美積累工作經驗的少有途徑。OPT一般來說期限是12個月,也就是說,如果在這期間內,沒有辦法拿到H1B至少你還積累了一年的工作經驗。 如下圖所示,在一個學生畢業前90天內即可去申請OPT,但是必須在畢業前3周提交申請。而OPT開始的時間一般是在畢業後60天內。但是, 請注意, 對於同一個學生來說,每個Degree Level 只有一次OPT的機會, 換句話說, 如果你在美國先讀了一個Master, 然後申請了OPT, 那麼在OPT結束後你又讀了一個Master那麼你就不能再申請OPT了。而如果這個時候你選擇是繼續讀PhD, 那麼在PhD結束後你還可以繼續申請OPT。 如上我們所說的OPT時長僅僅是對於普通專業的學生,但是對於STEM專業(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mathematic)的學生來說,順利找到OPT的工作,就可以申請把OPT延長至29個月,所以STEM學生都能有2年抽H1B的機會。這樣就大大增加了拿到H1B的機會。從這點也可以印證我們上面所說的在就業方面,理工科更有優勢的觀點。這也說明其實美國政府也是歡迎有技術能力的外國人在美國的工作的,另一方面也可以說, 美國政府也在保護本土人的就業環境。 四、地理位置的選擇 為了在夾縫中生存,可以提前做好各種準備。於是有的學生說,在選擇學校的時候, 選擇一個偏僻的地方吧,選擇一個中國人少的地方吧,這會有利於未來的就業,因為中國人在一起會產生惡性的競爭,這樣的想法對嗎?肯定是不對的! 其實越是中國人多的地方才好。為什麼? 試想一下,如果一個地方中國人很少,或者說外國人很少,那麼他們看待外國人的眼光是怎樣的呢?雖然這裡談不上種族歧視,但是他們畢竟是不了解外國人的,不知道外國人的能力是怎樣的,不知道外國國人的思維方式是怎樣的, 所以肯定在使用外國雇員的時候會更非常謹慎。而反觀中國人多的地區, 外國人多的地區,那邊的雇主對外國人很熟悉了, 對外國人沒有太多的疑慮, 所以在使用外國人的時候, 就跟使用本土人一樣自然。 同樣的,外國人多的地方,公司在幫助外國人處理簽證問題的時候會有更多的經驗。比如說, 他們更清楚如果申請H1B的簽證, 他們更知道如何處理OPT, 他們會有經驗很豐富的律師幫助他們的雇員去處理簽證事宜, 這樣在客觀的情況下, 他們的通過幾率也就越大。 而在這些國際學生非常多的學校里,通常會有很多的活動,就是那些你的師哥師姐找到工作之後的經驗分享,如何運用自己的優勢去立足於美國,而一般這些學校的中國學生學生會都人數眾多,資源也眾多。反觀那些中國學生少的地方,本身就兩個半人,還有什麼可分享的呢?還有什麼資源呢? 國際學生多的地方, 通常都是那種比較發達的地區, 而國際學生少的地方通常都是那種欠發達地區。而在做H1B或者OPT的時候, 不同的公司拿到的名額是不太一樣的。也就是說有的公司是要高於30% 這種平均水準的。比如說Oracle, H1B的通過率就超過平均水準一倍左右。與此相反肯定有大量的公司在平均水準以下。 而且Oracle這樣的公司也不會開在特別偏僻的地點。 同樣的, 大公司里的絕對名額也比小公司多很多。 比如說, Microsoft一年有2500左右的H1B簽證的持有者。 通過以上的對比,我們知道,無論什麼專業總體在美國就業的難度之大, 應該是出乎我們大部分人的想象的。可以說,美國的工作是相對好找的,而簽證是難拿到的。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10: | “中國製造”這隻蝴蝶還能煽起多大的風 | |
2010: | 做人,還是做恐懼的華人? | |
2009: | 美國向左,瑞典向右 | |
2009: | 哈佛的規則和潛規則 | |
2006: | 殺蔣兇手:加拿大工作經驗! | |
2006: | 7月5日日本提案和7月15日安理會決議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