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了,去附近醫院掛個號打個點滴,是我們再熟悉不過的流程。但對於美國人來說,生病了,出趟國,在接受治療的同時遊玩一番,反而是更省錢的選擇。
據《紐約時報》報道,隨着本國醫療費用的上升,越來越多的美國人正前往海外進行手術。邁克爾·紹彭(Michael
Shopenn)為了置換髖關節,2007年在美國的手術費用達到近10萬美元。而在比利時托爾豪特的一家私立醫院,算上全部的藥費丶醫生診費和來回機票費,這筆費用是13660美元,僅為美國國內就醫費用的1/7。
無力購買醫療保險,或醫療保險未覆蓋高額手術費用,促使着美國人轉向外國尋醫。儲文健康分析公司(Truven Health
Analytics)提供的數據顯示,在美國,一個髖關節置換手術的平均費用從2001年的3.5萬美元漲到了2011年的6.5萬美元。而歐洲國家整體醫療費用偏低,即使是歐洲頂尖醫療機構的治療費用,也比美國醫院收費低廉。
近年來,醫療旅遊發展方興未艾,越來越多的就醫者根據自己的病情,選擇合適的目的地,在旅遊的同時接受治療。東南亞國家如泰國丶新加坡等地,由於風景優美,物價便宜,醫療配套設施齊全,成為大批醫療旅遊者的首選。許多國家以其特色項目吸引就醫者,如馬來西亞體檢費用較為便宜,在韓國美容整形則相當流行。熱門的旅遊醫療項目還包括蒸氣浴丶水療丶日光浴丶健康檢查等。
現在,更多歐洲醫療機構加入了旅遊醫療的大軍。《紐約時報》報道,5年前,大多數美國人會選擇東南亞或墨西哥等地,現如今,許多人選擇前往歐洲,那裡頂級醫院的醫療費用往往只是美國收費的一小部分,相關配套服務向專業化發展。如果有美國人有意向前往歐洲醫院就醫,會有專門的私人協調員幫忙聯繫醫院及醫生,安排旅行計劃。
醫療旅遊跨醫療服務和旅遊兩個行業,涉及衛生丶藥監丶旅遊丶工商等多個部門,近年來已成長為全球增長最快的新產業之一。
“對醫療旅行企業來說,提高患者治癒率丶為患者進行評估丶對行程進行規劃和給予後續跟蹤服務是最基本的幾項服務。” 歐洲醫療旅行公司創始人蒂姆·維克納爾(Tim
Vicknair)總結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