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
万维读者网 > 新 大 陆 > 帖子
永不反省的绿色智慧
送交者: viewer 2007年11月28日15:25:36 于 [新 大 陆] 发送悄悄话

永不反省的绿色智慧


作者:yellowcow

事实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但这标准对环保分子却用不着。例如,环保分子常说地球越来越热,但事实却是现在的温度比“中世纪温暖期”仍要低,加上冷气的发明,中暑热死的人其实是越来越少;环保分子认为应用化学农药最终会危害人类健康,但其实现代人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长寿和健康;“全球暖化”令农作物失收吗?现代的农产量过剩得要“反倾销”;早在上世纪初便有人指能源和各种资源会在短期内用光,结果呢?已知而未被开采的资源比以往更多,而且不断地有新的发现。

环保分子所提出的种种“危机”,到最后为什么往往总是经不起简单的事实检验?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环保分子对“资源将被耗尽”有一种非理性的恐惧。尽管换了包装,现代环保主义与十九世纪初马尔萨斯的“人口论”一脉相承,都认为人口膨胀到最后必然会破坏地球,耗尽所有资源,却忽略了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其实就是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

人口无疑是不断增长,能源也是越用越多,但环保分子设想的大灾难却从来没有出现过。相反,随着科技的进步,人均寿命越来越长,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足,现在一个普通平民百姓所拥有的物质,就算以往的帝王也享受不到。在工业化的过程中无疑会产生污染,但当工业化提升了人民财富之后,先进国家的环境和空气,其实都比以往更加清洁。

事实上,没有什么比贫穷对环境造成更大的破坏。很多第三世界国家人民,还是倚靠烧木来烹食和照明,随处垃圾也没有现代化的设施去处理。保护环境其实是一个管理上的问题,最终有赖现代科技去解决;而现代科技的发展,又与自由的市场经济息息相关。

可是,环保分子却从来不会因此而作出反省。他们不相信人类的智慧可以解决问题,反而认为人类本身才是问题的根源 ─ 是一种令“地球先生”生病的病毒。像Paul Ehrlich般环保人士,便认为全球人口最好维持在约十亿至二十亿之间,才能够“可持续”发展下去。最近,甚至有书籍描绘这个世界如果没有人类之后,将会需要多少时间才可以复原。没有人类的世界,似乎才是许多环保分子心中的“理想世界”。

由于对人类智慧的不信任,你会发觉社会越是进步,环保份子的抗争便越是激进。由于认为现代科技是破坏地球的元凶,环保分子“拯救地球”的方法,是要透过政府的禁制和限制,“净化”人们的消费行为。

无疑,现代生活有其不足之处,但这世界从来就不是完美的,只能透过人的智慧及市场的运作不断作出自我改善。最大的问题是,现代环保运动的本质是悲观的。在西方富裕社会的环保分子不但对现代文明和制度带给我们好处视而不见,反而会因为自己身处一个发达社会而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内疚和自责。

事实上,现代环保运动的发源地正是西方的富裕社会,支持“环保”最落力的,往往都是一些中产以上的富裕阶层。这些人嘴里说着“环保”,过着的却是豪宅加轿车、环游世界各地度假等真正消耗资源的生活。为了纾解心中的内疚,他们会强烈支持征收胶袋税、鼓吹价钱昂贵的有机食物、以及付款“中和”自己引发的二氧化碳排放。这些所谓“环保”行为,其实对环保没甚帮助,但却会把物价推得更高。不过反正他们有的是钱,多付少许便可冲走罪恶感,继续安心消费,还可以对其他低消费但不对“环保”pay lip service的人加以指责,何乐而不为?他们从不去反省这种伪善的绿色智慧。

可是,物价高了,最终受苦的却是处于弱势和贫穷的人;最讽刺的是,真正生活朴素的平民百姓,每天还要看着那些过着富裕生活的“环保分子”在电视里虚伪地告诉大家:现代生活其实是不环保的,朴素的生活才是一种美德!

11 月19日: Recycling plastic is not as green as you think
11 月20日: Energy-saving moves could add to emissions
11 月21日: UK Rail industry admits that it’s often greener to travel by car
11 月21日: Walking to the shops ‘damages planet more than going by car’
11 月21日: Kyoto projects harm ozone layer
11 月23日: Eco-nonsense: Women who won't have babies - because they're not eco friendly
11 月25日: Eco-nonsense: The French are using horses to pull schoolbuses and to collect refuse
11 月26日: Mad Science: Astronomy will destroy the universe

推荐阅读:

Returning humanity to a dark age of inequality and stagnation[ 右派网 http://www.youpai.org ]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5: 多学科学知识最重要
2005: 基督教在近代数学兴起中的作用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