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东西,不是看它的性能,也不是看它的价格,而是看它的性价比。
拿国家人口说事,也不是看它的面积,也不是看它的人口数量,而是看它的人口密度
而人口密度,也不能只看以面积计的人口密度,称为人口的数学密度
还要看它的生理密度与农业密度
生理密度指适合于农业用地的单位面积上的人口数。这个数字反映了人口对生产食物的土地的需要和人口与食物的生产的关系。
农业密度是一项表达人口与农业,特别是食物产量的关系比较密切的指标。它是表示一地区内总的农田数与农民数的比例。
中共对于民主,无论是高级别的专家领导,还是低级别的跑腿混混,一律拿人口说事,说中国人口多,不好办。
持这种说词的,要么是大老粗,要么是伪装成大老粗。
因为任何人稍作了解就会知道,中国不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数学密度)最大的国家,也不是生理密度最大的国家,更不是农业密度最大的国家。讲到政治与生活,只拿人口说事而不拿人口密度说事,如同买东西只拿价格说事,不拿性价比说事。这种人不是大老粗就是伪装成大老粗。
中国基层当差的跑腿的小警察大老娘们,可以说是大老粗,动不动就是中国人口多,如何如何。
但是,温家宝也动不动就拿中国人口说事。这只能说他是伪装成大老粗
同时,从广东太石村事件可知,温家宝对中国农民的伪善。民主的本质是公务情况(公务信息)的民主,是公务尤其是帐目的公开透明,民主的本质决不仅仅是普选公投。温家宝不仅不讲公务的公开,而且连对中国农村(比如广东太石村)普选的作弊,也装聋作哑。可见在中国农民的心灵与道义遭受蹂躏的时候,温家宝撕开了他那温情脉脉的面纱,露出了狰狞的面目---眼睁睁地看着中国农民的心灵与精神道义遭受蹂躏而不闻不问。
不仅人口数量问题不是拖延建立民主制度的借口,而且,人口密度问题更不是拖延建立民主制度的借口,而人口质量问题,又绝对不是拖延建立民主制度的借口。因为中共在一九四七年以前的新华日报解放日报上,己经把这事说得够透彻了。大家以"新华日报 民主"为关键词在google中一查就完全清楚。难道现在的中国人口质量还比一九四七年以前的还差?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不仅仅是温家宝如此,对于中共从上到下的伪善与伪装成大老粗,辩论与批判是毫无用处的。只能以武器的批判代替批判的武器。
====================
世界上的陆地面积为14800万平方千米,以世界50亿人口计,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33人。
但是,世界上实际人口的分布是很不均匀的。
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为摩纳哥10000人/平方公里,其次是新加坡6750人/平方公里。
2004年统计显示澳门每平方公里为19048人。
香港的猪笼寨又叫九龙寨城,是香港殖民地时代位于今九龙城区的一座围城,于1993年被拆卸。
在拆毁之前有50000多名居民,占地面积0.026平方公里,人口密度1900000每平方公里,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方。
摩纳哥人口密度为13757人/平方千米
新加坡人口密度为3953人/平方千米
孟加拉国人口密度为625人/平方千米
蒙古的人口密度约为1人/平方千米
中国仍为世界上人口最多也是世界上人口密度较高的国家之一
每平方公里的平均人口密度为134人。
但分布颇不均衡:
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密集,每平方公里超过400人;密度最高的江苏为 600人/平方千米
中部地区每平方公里200多人;
西部高原地区人口稀少,每平方公里不足10人。密度最低的西藏只有1人/平方千米
北京市市区的人口密度为571人/平方千米
市内的宣武区人口的密度达34140人/平方千米
远郊的门头沟区则只有192人/平方千米。
人口密度(2000年)
地区 人口密度
总计 132
北京 823
天津 886
河北 359
山西 211
内蒙古 20
辽宁 290
吉林 146
黑龙江 81
上海 2657
江苏 725
浙江 459
安徽 429
福建 286
江西 248
山东 579
河南 554
湖北 324
湖南 304
广东 486
广西 190
海南 232
重庆 375
四川 172
贵州 200
云南 109
西藏 2.1
陕西 175
甘肃 56
青海 7.2
宁夏 108
新疆 12
排名 国家/特殊行政地位的地区 密度
澳门特别行政区 18324
1 摩纳哥 16620
2 新加坡 6389
- 香港特别行政区 6317
9 台湾(中华民国)633
12 南韩 491
18 日本 337
19 印度 328
25 以色列 302
27 菲律宾 292
31 越南 253
33 英国 243
34 德国 230
40 意大利 192
41 朝鲜 190
54 中国(不含香港、澳门) 136
59 泰国 127
61 印尼 126
- 欧盟 114
68 法国(本土地区) 110
92 乌克兰 78
112 伊拉克 59
125 阿富汗 46
178 俄罗斯 8
193 蒙古 1
一般把人口的密度分为几个等级:
第一级 人口密集区 >100人/平方千米
第二级 人口中等区 25~100人/平方千米
第三级 人口稀少区 1~25人/平方千米
第四级 人口极稀区 <1人/平方千米
从世界人口密度图上可以看到,
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在亚洲,其中有日本、朝鲜、中国东部、中南半岛、南亚次大陆、伊拉克南部、黎巴嫩、以色列、土耳其沿海地带;
在非洲有尼罗河下游、非洲的西北、西南以及几内亚湾的沿海地区;
在欧洲,除北欧与俄罗斯的欧洲部分的东部地区以外,都属于人口密度较高的地区;
在美洲主要是美国的东北部、巴西的东南部,以及阿根廷和乌拉圭沿拉普拉塔河的河口地区。
人口密集地区的总面积约占世界陆地的1/6,而人口则占世界总人口的4/6。这些人口密集的地区也是世界工、农业比较发达的地区。
从全球来看,亚洲人口最多,达26亿,占世界人口58%;大洋洲最少,只有0.23亿,仅占世界人口的0.5%;
介于其间的为欧洲、非洲、北美洲和南美洲。
按国家为单位来看,到1990年,超过2亿人口的国家有中国(11.3亿)、印度(8.5亿)、美国(2.5亿)
必须指出,人口密度这一概念虽然现在应用得比较广泛,它把单位面积的人口数表现得相当清楚。但是,这一概念也有不足之处。
例如,它考虑的只是陆地土地的面积,并未考虑土地的质量与土地生产情况。
以我国的情况来说,江苏人口的平均密度约为600人/平方千米,而西藏的平均人口密度为1人/平方千米。从数字上看,会认为西藏人口稀少,江苏人口过密,同时,也会想到西藏土地在供养人口方面还有很大的潜力。其实,情况往往并非如此。西藏地区是海拔平均4000米的高原和山地,耕地只限狭窄的南部河谷地区等,实际耕地面积很有限;高原上的草场,由于干寒,产草量很低,单位面积的载畜量也很有限。相反,江苏位于长江入海处,有大片的长江三角洲平原,开辟成的水网农田的生产力很高,所以有效的耕地面积远远超过西藏。因此,改用其他表示人口密度的方法,其中有:
生理密度(physiological density)
农业密度(agric-ultural density)。
而把前面以面积计的人口密度,称为人口的数学密度(arithmatic density)。
生理密度指适合于农业用地的单位面积上的人口数。这个数字反映了人口对生产食物的土地的需要和人口与食物的生产的关系。
埃及的生理密度大体上是1475人/平方千米,而数学密度是42人/平方千米。
日本的生理密度大体是2380人/平方千米,而数学密度是 315人/平方千米。
这种差异反映出许多国家的国土大多是不适于农业的土地。
农业密度是一项表达人口与农业,特别是食物产量的关系比较密切的指标。它是表示一地区内总的农田数与农民数的比例。这个数字充分表现出一个地区的农业生产的效率。在经济发达的国家,由于多采用机械,使用劳动力比较少,农业密度就低。农业密度低说明每个从事农业的人口能供养较多的非农业人口,说明可有更多的劳力从事其他产业。
埃及与荷兰,两个国家的生理密度比较接近,但其农业密度差别较大,埃及比荷兰大6倍。这说明埃及与荷兰都缺乏耕地,但农业生产技术和生产效率,荷兰要比埃及高得多。
再从美国与日本两国的情况看,它们的生理密度相差悬殊,这说明美国的农业用地比日本大得多。而美国和日本的农业生产技术也有差别,美国实行的是大规模,机械化程度很高的大农场经营制,日本农业用地少,生理密度很高,实行的是兼业性的小农场制度,实施精耕细作。尽管机械化程度也有相当水平,总的说来还是不及美国,故其农业密度比美国高得多。
排名 国家/特殊行政地位的地区 密度
澳门特别行政区 18324
1 摩纳哥 16620
2 新加坡 6389
- 香港特别行政区 6317
- 直布罗陀 4289
- 加沙地带 3823
3 梵蒂冈 2093
7 孟加拉国 1002
9 台湾(中华民国)633
10 瑙鲁 621
11 毛里求斯 603
12 南韩 491
- 约旦河西岸地区 407
15 荷兰 395
16 黎巴嫩 367
17 比利时 339
18 日本 337
19 印度 328
20 马绍尔群岛 325
21 卢旺达 320
22 萨尔瓦多 318
24 斯里兰卡 305
25 以色列 302
27 菲律宾 292
31 越南 253
33 英国 243
34 德国 230
38 巴基斯坦 202
39 尼泊尔 196
40 意大利 192
41 朝鲜 190
53 尼日利亚 139
54 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含香港、澳门) 136
55 瓜地马拉 134
56 摩尔多瓦 131
57 科威特 131
59 泰国 127
61 印尼 126
63 阿尔巴尼亚 123
64 波兰 123
65 乌干达 115
66 葡萄牙 114
- 欧盟 114
67 斯洛伐克 111
68 法国(本土地区) 110
69 匈牙利 108
73 古巴 102
78 奥地利 97
79 罗马尼亚 94
82 土耳其 89
87 希腊 80
92 乌克兰 78
112 伊拉克 59
125 阿富汗 46
178 俄罗斯 8
193 蒙古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