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看了去年大陆拍摄的电影《高考1977》。这部影片以文革后恢复高考为题材,虽然拍得比较粗糙及概念化,但由于这是承载着一代人集体记忆的话题,看后不免让人感慨万千。想当年我虽然未曾上山下乡,但中学毕业后被分配在自己不喜欢的单位工作,与千千万万同龄人一样,感到前途茫茫。77年恢复高考时,利用每天8小时工作之余的有限时间,不分昼夜拼命复习,没有老师辅导、没有高考教材,全凭一颗红心两只手,硬是在千军万马中挤过独木桥,现在想起来还是悲喜交加。

77年恢复高考后,除了艺术院校类及体育专业外,考试分为理工科与文科两大类,报考理工科就不能报考文科。我最喜欢的是数学,报考时自然是理工科,但读中学时没有好好学过物理化学,记得那时上的所谓化学,叫做“农基”,即农业基础课;物理叫“工基”,即工业基础课。高考时,物理化学虽说是合在一起考的,难度不算大,但对我来说,化学的分子式简直就是天书,勉强得了六十几分,结果没有考上。半年后再考,只能改考文科,一举中的,成了78届中的一员。

中国的历史,从清末废除科举后,百余年来,社会思潮是朝着重科学轻人文的路一直走下来的,学校教育尤其如此。所谓“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说法深入人心。学校里最聪敏、最有才华的学生,绝大多数上大学时所选的专业是理工科,选择文科的简直就是异数。所以,中国的大学理工科汇集了最优秀的学生,顶尖大学理工科毕业生到国外留学,往往也成为该学校的优秀生。

理工科专业大学毕业生不断减少(美联社图片)

理工科专业大学毕业生不断减少(美联社图片)

与中国情况不同的是,理工科对美国高中学生的吸引力大大不如中国学生。在美国,有一个通用名词“STEM”,这个词是由“科学Science、技术 Technology、工程 Engineering 与数学Mathematics”的第一个字母组成的,这个词所指的范围,基本上就是中国的理工科。据六月份的《财富》(Fortune)杂志报道,2005年有近280万人拿到高中毕业文凭,其中报名进入大学读书的有180多万人。在这180多万2005级大学生中,只有不到28万人选读“STEM”专业,而在2009年毕业时,他们中间最后拿到“STEM”专业学位的不到17万人,只占2005级学生总数的9.4%,不到2005年高中毕业学生总数的6%。

对于选读理工科专业的美国学生越来越少这样一个趋势,有人归因于中学教育的失败,有人归因于大学课程的枯燥乏味,也有人归因于学生的懒散与缺乏刻苦精神,但迄今没有具有说服力的结论。由于学习理工科的学生太少,不但对美国社会的科技创新有深远影响,而且短期来说,也已经出现这方面人才短缺的情况。据《财富》杂志统计, 2007年美国人获得的计算机相关学位,比2004年减少了约27%。目前许多与电脑有关的工作,由于美国国内缺少这方面的人才,不得不由从印度、中国来的人担任。全美保险公司(Nationwide Insurance)有雇员3万6千多人,但他们位于俄亥俄州哥伦布市的公司总部,却因为无法找到足够的高端电脑管理人才,不得不到印度去招聘。美国学生中的优秀人才,最喜欢读的专业是工商管理、法律与医学。据宇航工业协会(the Aerospace Industries Association)的资料,美国的大学每有一名物理博士毕业,相应的就有50名工商管理硕士及18名律师拿到毕业文凭。

面对如此局面,奥巴马总统在今年早些时候宣布联邦政府将投入2亿5千万资金,帮助各级学校招聘数千名数学及科学老师,加强中小学在数学及科学方面的教育力度。此举是否能够增强美国学生对理工科的兴趣还是未知数,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加强数理化教育对美国社会将是有益无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