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
万维读者网 > 新 大 陆 > 帖子
华人在美国职业场上,还是要悠着点!
送交者: 夜之流星 2010年10月07日23:22:43 于 [新 大 陆] 发送悄悄话
和国内相比,海外职业场是要简单自由多了,老板一般不摆谱让你拎包、开门的,公司里,除了老板、总工、项目经理(主管),就是你了。办公室政治虽然有,但华人一般主做技术,埋头做好本职工作,升迁到中层,也不用趟那滩混水。所以只要保证上班八小时,下班后,全是自己的时间;逢年(圣诞)过节,也不用拜访送礼、上下打通关系,总是一家人其乐融融,轻松的无聊。

有点上进心的,就来它个"骑驴找马",手上的工作先混着、做跳板,找到更好的公司、更高的薪水,一封辞职信,老板、主管,拜拜了,您呐!工作不顺心的,也可有"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豪情壮志,受你老板、主管的窝囊气,门儿都没有!但是昨天发生的一件事情让我感到:在美国职业场上,还是要悠着点,对老板、主管还是要哈着点儿的。

8年前,点COM泡沫破裂后,我所在的公司解体了,解雇了大半人员。上周当年的一个哥们打电话问我老板的电话号码,因为他在美国的公司垮了,重新找工作时,对方需要推荐人。其实那兄弟在我公司工作连一年时间都不到,这些年又在美国辗转了几家公司,我想对方大概不会当真,要推荐人不过是走个形式罢了。

没承想,对方的HR人员竟然三番五次地打电话找我老板(但都没找到)。老板根据其电话留言,找我问了一大堆问题。什么技术能力如何?项目完成情况如何?这还好说,因为当时的项目是做出来了,只因点COM的破灭才使项目流产的。团队合作精神如何?个人的智力能力如何?这个我就难回答老板了。

华人移民工作中比较吃亏的一点,就是技术好、语言差,属埋头苦干的。但夜行多闯鬼,每当遇到一时攻克不了的技术难题时,团队里能说不能干(至少是不愿意干)的西人就来了:Did you turn on the power? Is the wire connection right? How about the principle 101 in textbook?... 仿佛是在跟一个不懂电的人讨论问题。本来已经很心烦了,再给人这么一添乱,火气大的人就控制不住了,英语礼貌的表达方式就更不着边了。这西人又特别会察言观色,看你不耐烦,也不太跟你争,不说你彻底得罪了人,但"没有团队合作精神"的高帽子你是带定了。有时也别说,人忙昏了头,也会出不插电源之类的错,所以十次有一次,还真给多嘴的西人说对了。

该兄弟当年在我公司里也算是项目经理,因技术问题,和老板、总工有过几次类似的争执,所以老板对他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智力不会打高分的(因为争论不清,就不会认为你聪明)。但好歹也不能害了这位兄弟,咱得替他美言几句,但说得太好,老板又不会采纳,只有争取让老板在他自己的打分基础上再推高一点,争取打个良好吧。

目前该案例的最终结果还不清楚,但却给我提了个醒。这8、9年在该小公司里混,虽然没混到什么前途、钱图,但至少技术上觉得公司离不开我了(错误的想法),就常跟老板在技术和产品发展方向上,争得吹胡子瞪眼,老板很不爽,我则有些阿Q似的爽。估计老板和我讨论前同事的推荐话题,也有间接敲打我的意思。

嘶...呀!可不是吗?!北美虽不象中国那样有政工干部,有个人档案跟着你走,但这推荐人制度,比档案制度还缺德。档案若出了问题,你还可走关系把它调出来,把不好的记录抽出来。正因为如此,一般写档案的人也不会太为难人,万一你三十年河西,发达起来了,白纸黑字的档案,不是引火烧身吗?但前老板、前主管在电话里说的家长里短,无凭无据,你怎么控制?况且快十年的事情了,怕你早已忘得一干二净了,结果你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

这里的老板不是支部书记,公司是他的命,所以他用人多半会慎重又慎重。这里的HR人员,是靠此吃饭的专业人士,所以他们一定会把你调查的清清楚楚。先前也知道一个案例,是我常来往的一个远亲,他幸运地在微软谋得一职位,他曾经心有余悸地说:妈的,调查的真仔细! 连我在华中理工大学读博士的事情也查出来了,幸亏在简历里没有过多地韵色。

只是这次是亲身经历,所以比较有感触:西方社会的发达,绝对不是靠所谓的个人自由。如果大家都象嬉皮士那样,抱着吉它、毒品和性,没有家庭、四处流浪、天马行空,确实是很有个人的自由,但如此这样,那来今天西方社会发达的物质基础。况且这样的个人自由,其实很没有个人尊严、既不舒服又损害健康(折寿),并不是大部分人(特别是华人)想要的。

西方社会是建立在大多数人是中产阶级的基础之上的,想有房、有车、有家庭,就要有个好工作和稳定的收入,想有个好工作,就要先有个好的推荐。所以是学生的,要在大学里好好学习。正在工作的,要做好本职工作,平时好生应酬着老板,也不能因为工作和同事发生人际间的冲突(工作不过是谋生的手段,也不能太当真)。这样将来才不会为推荐人而发愁。

家有家规,国有国法,职业场上的推荐人制度,就象一根隐形的锁链,把西方绝大部分中产阶级,牢牢地、服服贴贴地圈在社会各个方面的劳动岗位上,成为一颗颗永不生锈的锣丝钉:你有换工作的自由,但必须好生工作,并服从社会的基本准则。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9: 讲一下为什么美国医疗费那么高?
2009: 绝美景观!世界十大地质奇迹巧夺天工
2008: 谁应该为次贷风暴负责?
2008: 肯尼迪梦想的国家vs.奥巴马的国家
2006: 《政治指南针》的有趣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