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ger Ebert最权威的大拇指--纵览美国电影评论 |
送交者: 2tup 2005年07月04日18:05:25 于 [新 大 陆] 发送悄悄话 |
罗杰·伊伯特(Roger Ebert), 全美最富盛名的影评人, 这个老家伙损人的境界一流, 也是美国有史以来第一位获得普利策奖(The Pulitzer Prize, 1975)的影评家。他毕业于伊利诺大学(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自1985年起为芝加哥太阳报(Chicago Sun-Times)撰写专栏影评。他的影评长年来被广泛引用,并印在许多DVD的封面,作为对购买者的指引。大抵很少有影评人能走到这一步,他已经成了一种标准。而他自己主办的最受忽视电影节 (Roger Ebert's Overlooked Film Festival)也办到了第7届,作为一个非赢利性的个人电影节,它得到了美利坚航空公司、西北航空公司、芝加哥太阳时报、伊利诺大学等等各界人士的赞助和支持。
如果您是一位影评家,刚刚看完一部精彩的影片,趁着余兴未消,为你的报纸或杂志撰写了一篇激情澎湃的评论,结尾时您情不自禁地赞叹道:Thumb up ! (举起大拇指)。您放心,编辑一定会在发稿前,将您的“拇指”“砍”去。这是什么原因呢?看完这篇文章你就知道了。 美国的电影工业之所以称霸全球,除了其健全的市场流通体系,强大的资金支持,先进的科技制作水平,完整的人材机制等以外,全面而多层次的电影评论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为电影工业在艺术和商业市场之间把握着平衡尺度。 大多数将看电影作为消闲娱乐的观众是不关心电影评论的,铺天盖地的电视报纸广告、明星脸谱以及PR公司制作的八卦绯闻,是人们选择看什么电影的最直接动因。但是,即使你没有看过完整的电影评论,也还是不能逃脱评论家对你的影响。广告中穿插着的“精彩绝伦”,“扣人心弦”一类的溢美之词都是出走影评家之手。这些援引的“赞美词”鼓动效应非常大,以至于去年曾出现一些电影的发行商在电影广告中加入了一些莫须有的影评家的词句,例如,在纽约地区刊登的广告上写着“旧金山某报某某”说,而实际上根本就没有旧金山某某报纸,或该报没有叫这个名字的评论员。这个事件被揭发出来后,好莱坞并未受到多么严厉的批评,却使得原本就不大在意影评的观众们更对之不感兴趣了。 然而,美国大大小小的媒体,包括报纸、杂志、电视台,甚至社区报纸和大中学校的校报,都有专门的电影评论专栏。那么,他们的读者是谁呢?影评的目的又是什么呢?让我们来分别看一看。 美国专业的电影报纸和杂志有几十种,最有名的恐怕是Variety, Movieline, Premiere 等,这些媒体的读者主要是业界人士,包括编剧,导演,制片人,剪接编辑,摄影师等。在这些刊物上出现的影评大多专业性技术性较强,如探讨一些剪接上的次序问题,导演的手法和电影语言的运用,成本预算和实际支出产生差异的原因,剧本改编原作的不同侧重,等等。当然,也有一些电影拍摄过程中的内幕。对于电影思想性的讨论往往是对导演和编剧的直接采访,谈论拍摄影片的初衷、演员的选取和进程中的调整,对有志于导演和写作剧本的人来说,阅读这类文章会受益至深。 商业报刊杂志的影评大约分成两类。其中大多数属於第一类,为电影发行作推广宣传,是美国庞大的电影工业中市场营销的一部分。 报纸杂志为了争得电影发行商在自己的刊物上登广告,当然要为电影说一些好话,于是便会雇用一些写手,专门唱赞歌。很多影评人是刚出大学的毕业生,或是临时捉笔的自由撰稿人。这类影评大多见诸于电影公演前那一周,有着一种共同的模式,一般不会将电影的故事情节完整揭开,不过是蜻蜓点水,说到关键处收住,留下悬念,吸引读者走进影院。影评也不会很长,更偏重吹嘘一番演员的演技,或粗论一下导演与以往作品的突破,大多没什么独到的见解,评论也未见深刻。然后,“精彩绝伦”“本年度最佳喜剧”一类的溢美词汇便漫天飞起来。稍一留意则不难发现,一些媒体上的“本年度最佳”会反复出现多次,反正读者也不在意,只要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提高了电影的上座率,就达到目的了。 另一类影评家也是在这些报纸杂志上发表评论,却是在电影的商业性和专业性之间,从艺术性和观赏性上对影片做出全面的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他们不受报纸本身商业利益的限制,因而这类影评往往相对公正,论述严谨,对成功的影片分析透彻,对粗制滥造的影片也毫不留情。这类影评家为数不多,顶多在一些一流大报或电视台有一两名,却是领导美国电影评论界的主力。他们的文章对于提高观众的欣赏力,监督电影工业不至过份商业化,以及提醒电影人不至过分自我欣赏而脱离观众起到极大的作用。 说起这类影评家,就不能不提到美国影评界最权威的人物,芝加哥太阳报(Chicago Sun-Times)的著名评论家Roger Ebert。您肯定在报纸上或电视广告上见到或听到过“Two Thumbs Up”, “Thumbs Up” ,“Two Thumbs Way Up” 之类的评语,别小看这些大拇哥,它的权威性毋庸质疑,一部被Ebert的拇指举过的影片,不仅可以使其商业效益倍增,更可以使之成为全世界大大小小的电影节上的追逐的目标。 正象我在文章开头提到的那样,这个拇指是别人不能举的,Ebert将其拇指注册了商标,大概的意思是,谁要是也想在报纸上举举自己的指头,得向他交钱才行。 Ebert毕业于伊利诺大学(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在校期间就获得了全美大学报纸专栏作者大奖。毕业后曾报名参军去越南前线,因体重超重未能成行。美国失去了一名战场上的炮灰,却成就了一位高水平的电影评论家,他后来为太阳报撰写电影评论二十来年,自称看过8,000 多部电影,不仅受邀成为许多电影节的评委,也是美国有史以来第一位获得普利策奖的影评家。 (2003年才由华盛顿邮报(Washington Post)的Stephen Hunter 打破他成为唯一的获奖影评人。) 他和另一位影评家Gene Siskel共同建立的Siskel & Ebert品牌不仅成为许多地方报纸转载的专栏,还被电视台邀请制作成每周一次的专题评论节目,芝加哥市政府为表彰他俩的贡献,特地决定将一条街道以他俩的名字命名。 Siskel几年前去世后,Ebert又找到了另外一个搭档,但他们的评论风格并没有改变,依然是在全面评论影片中,搭档侧重电影的通俗性商业性,Ebert侧重艺术性和人文性。这并不是说Ebert不评论商业电影,而是他对待商业电影和艺术电影有着不同的评论标准。特别是一些低成本制作的独立影片,若不是被他挖掘出来,很可能会成为被人忽视或遗忘的牺牲品。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2003年Sundance电影节上,华裔导演Justin Lin用了自己五张信用卡透支五十万美金拍摄的影片“Better Luck Tomorrow” 普遍不被看好,评论界认为影片描写的第二代华裔移民不符合美国人眼中的“模范公民”形象。Ebert看过影片后,力排众议,反驳别人“为什么要将一个族裔脸谱化?”他认为影片很真实,而且,科班出身的Lin有着很好的电影感觉,从而使得该片不仅被时代华纳的MTV收购,而且在全国艺术影院得到放映,取得了将近四百万美金的票房成绩。 对于一部电影的评价,本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影评家自己的生活阅历决定了他对影片见解的深度和侧重,而观众则从与自己口味相适合的影评人那里得到对影片的评价,做出自己的选择。尤其是平日工作繁忙的人,面对每个周末推出的众多新片子,借助影评家们的介绍,可以帮助自己取舍。 Rbert的电影评论少有晦涩的学院派词汇,没有高深的主义理论,以最平常的语言,论述电影的文化价值。他推崇电影语言的创新和电影故事的思想性,侧重深入的人性刻划,对于好莱坞一些胡编烂造的东西,他会给予不留情面的批评,Two Thumbs Down 也是时常用到的。这种不被商业效益所左右的评论,加上他自己从生活和电影中得到的艺术积累,使得他的评论分析中肯,不因导演是名家而手下留情,也不因初试身手的新人而敷衍了事,所以在行业中享有绝对的权威性。 Ebert的电影评论可以在他的网站上读到,此外,他每年都会将自己一年来评论的电影编辑成书,读者可以从他的总结中找到自己漏看的好影片。我曾一度经常读他的影评,现在读的不多了,但是,在周末选择电影时,看到有他举起大拇哥的影片,我一般都会去看,很少失望过。 在报刊杂志媒体上写影评的人很多,每个人的评论方法和标准不甚相同,侧重点也不一样。这样一个健全而多层次的评论界,使得美国电影工业在商业和艺术,通俗和高雅之间求得平衡,不至于在商业上走得太远而哗众取宠,也不至使电影人过分追求自我意识而失去观众的支持。至于每个观众喜欢什么样的电影,喜欢什么类型的影评家,那当然是各取所爱的事。我自己喜欢的影评家,除了Ebert以外,还有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的A.O. Scott,和Good Morning America电视节目的Joel Siegel。
|
|
|
|
实用资讯 | |
|
|
一周点击热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复热帖 |
|
|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
2004: | 问苍天 天生我材何处用 | |
2003: | 献给美国---七月四日 | |
2003: | 女人為什么指責男人心花﹖ (ZT) | |
2002: | 关于毛片的回忆 [zt] | |
2002: | 清华园里曾念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