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
万维读者网 > 新 大 陆 > 帖子
人们为什么相信特异功能
送交者: 晒太阳 2005年12月20日21:33:35 于 [新 大 陆] 发送悄悄话

 意大利著名记者皮耶罗·安杰拉在《特异功能揭密》一书中谈到人们为什么相信特异功能。
  他指出,这首先是信息的作用。大多数报刊,为了商业的需要,盲目地刊登一些荒诞的传说,使公众获得错误的信息,从而造成一种轻信的气氛,更广义地说,造成非理性主义。
  例如,1977年3月两驾大型客机在加那利群岛特内里费岛的跑道上相撞,死亡500多人,成为航空史上最大的空难。各大报纸争相报道,说在7天前美国大学生李· 弗里德预见了这次空难。据报道,他给校长7张小纸片,放入信封,由校长锁在办公桌中,钥匙放在保险柜中。7天后,在电视摄像机前他将信封打开,向人们展示这7个预言,全部都预言对了,其中包括有关飞机失事的预言。这不真成了未卜先知的特异功能吗?
  安杰拉就此采访了这位大学生。这位大学生说,他这样做是为了寻开心,他并非是预言者,他的这一试验是献给著名的魔术师霍迪尼的。而这一“戏法”(古典的调包计),几乎被所有报道这一消息的报纸说成真正的预见,有的甚至添枝加叶,信口雌黄。
  很多人都相信这种消息,把它铭刻在自己的脑海中,作为确实存在预见的特异功能的“佐证”,之后,他们更加轻信其他奇异的传授。
有时人们故意编造“动人的故事”,却忽视那些构成“反面故事”的某些消息,包括更不愿意刊登这种“反面故事”的消息。
  其次,由于在科学知识尚存有广袤未知的领域,而借助于“特异功能”则可以对这些未知的东西给予“解释”。因此很多人甘愿相信“特异功能”,宁愿信其有,不愿信其无。他们的目的并非想核实这些事物是否真实,这些现象是真的还是幻觉,而是对未来抱有希望,为了听到神奇的事物,为了了解充满神秘和魅力的范畴,了解未来的事物。
  科学尚不能回答人们忧虑的问题,不能像伪科学——所谓的灵学那样令人完全得到安慰,也不能使人具有惊人的本领,而灵学却说人能具有这些本领,例如遥视、意念传递、能流治病、意念搬运、预卜未来等。不言而喻,在这种情况下,某些人走捷径而避开困难之路的愿望是很强烈的,他们宁愿相信灵学的外力邪说,而不相信科学。
  今天,灵学企图把自己装扮成新科学,以新的伪装来推销过去的一切旧信仰。当然,任何科学的态度,都是尽力寻求各种可能性。但是,他们的职责是,应证实人们那些推翻一切已知定律的说法是否建立在认真的观察和明显的证据基础之上。如果没有这些证据,就不能允许声明特异功能是一种科学事实。
每个人都可能需要一定的安慰,但不能把这种安慰当成科学事实,不能把非理性的东西与理性的东西混为一谈。
  第三,人们所以相信特异功能,是因为有一种倾向想把人们“相信的”东西作为人们“知道的”东西,认为它具有科学真理性。现在的问题恰恰是要把人们“知道的”与人们“相信的”区分开来。科学家们认为,除了方法论、监督和这些现象是否具有的可重复性同各种歪理邪说进行一般争论之外,由于越来越多的人相信特异功能,引起了一个更普遍令人担心的问题:即一种非理性的、经常是反科学的思维方法正在传播,同正确的研究问题和做出决定的方法相悖的思想正在发展。
  实际上,我们不能允许这种非理性的方法来解决我们现代生活中的问题,否则,我们真会变成技术夜幕人,并越来越把我们的行为建筑在感情上,而不是建筑在自觉的选择上。
  因此,今天有些人积极投入这一战斗,反对传播企图加强非理性信念的信息和各种歪理邪说。这些人想知道真相,宁可失去某些幻想,也不想蒙在鼓里。这是由于他们认为,知识的刺激是非常强烈的,宁愿放弃迷信带来的安慰,而不愿放弃对我们周围和我们自身这个神奇世界的探索。
  如果在近百年内真的发现了特异现象,国际科学界毫无疑问地会承认,但这种情况从未发生。这正像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丹尼尔· 博韦特最近由一些权威科学家签署的声明中所说的一样:“尽管我们任何人都不抱有成见,但谁也未能直接观察到这种现象,也没有获得有根据的消息,说明以科学的方法证明这种现象存在的企图获得了微小的成果。直至今日,国际科学界信任的任何出版物,都没有证实有关特异现象的说法。换句话说,没有任何证据说明这种现象的存在。”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4: 中国都市白领之加拿大轨迹(三)
2004: 在梦的远方
2001: 何谓日常生活——以昆明为例
2001: 挪威的杂草,挪威的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