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厦门游记(四)惠安女及其奇特的婚嫁习俗 |
送交者: 玉清清 2006年11月16日14:38:39 于 [新 大 陆] 发送悄悄话 |
早年厦门游记(四)惠安女及其奇特的婚嫁习俗 2006-11-15 18:41:56 走在厦门的大街小巷,常常看到一些有着奇特装扮得女子,她们都带着竹斗笠,用花布把面孔遮得严严实实,只露两只眼睛在外面,身上的衣服多是蓝色的斜襟长袖短褂,短到肚皮都露出来,比现在流行的露脐装尺度还大点,偏偏裤子的裤脚又肥大的离奇。我好奇的问表哥,这是哪个少数民族阿?表哥说:“这就是出名勤劳的惠安女,不过不是少数民族,是汉族。表哥饶有兴趣地给我介绍起来: “惠安女就是福建省惠安一带出来的汉族女子,她们的服饰 在当地通俗的说法就是 “ 封建头 ( 或民族头 ) ,民主肚,节约衫,浪费的裤 ” 。 。 惠安女的头部被头笠和头巾包裹得仅露出一张脸——“封建”;而腰、腹部却暴露无遗——“民主”。大筒裤的裤脚宽达 0.4 米——“浪费”;而上衣却短得连肚脐也遮不住——“节约”。 我仔细观察那些惠安女的服饰,只见那些 惠安女上身穿的“节约衫”富有装饰性,胸围、袖管收缩紧贴着胸部和手臂,充分衬托出身上的曲线;衣袖长仅至小臂的一半,袖口滚接二环节,一环为黄或金黄色,一环花布,袖口为十二厘米左右;衣长仅至脐位,衣沿是大幅度的椭圆形,向外弯展至袖拢,使腰间五彩塑料丝裤带和银裤链显耀示人,又可避免劳动时弄脏衣沿衣袖。布色则多蓝、黑色二色。据说惠安妇女的婚装则用全套黑色丝绸衣服。 据表哥说未婚的惠安女的腰带,男人是不能碰的,如果碰了,她又看上了你,你就非娶她不可了。 表哥还给我说了当地非常奇特的婚嫁习俗。 当地女子的婚嫁以媒妁之言父母之命为主,当然现在也会征求一下当事人的意见,但此为副。惠安女,一般到了十来岁,天葵至,就已经订婚成亲,她们结婚三天以后就要回娘家长住。一年里只有春节,清明,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 ),冬至,农忙的时候回丈夫家。 每年只有十几天是住在丈夫家过夜的,过完夜就回娘家居住,这种情形直到女方怀孕为止才可以常住丈夫家。这种男人长期在外捕鱼,打工,女人在家从事副业和农业,从而形成的长住娘家的习惯。
惠安女最擅长的手艺是 “影雕”。这是一门传女不传男的技术。惠安女要经过三年学绘画,三年学“影雕”的苦学历程。才能胜任工作。惠安女“影雕”的工具就是一枝三十公分左右,硬度极大的称为“金刚钻”的铳子。所用材料则是打磨光滑的各色石材,一般为黑色。参考资料则是绘画作品、人物照片等。一般的方法是在石材上用笔勾出轮廓,然后镌刻。技术熟练的则直接在石材上创作。常规手法是用左手在前面托住金刚钻,以保证用力方向,右手前后抽动。通过铳点的轻重、疏密而表现出不同的人物和景物形象。一般30公分左右见方的人物肖像作品,7天即可完成,而价格仅120多元。“影雕”作品以黑色为主,也有彩色的。“影雕”是景点、宗祠、庙宇的重要饰品,特别是纪念碑、纪念堂、影雕历史事件等,已是必不可少的艺术形式,同时也是游人广为青睐的纪念品。 惠安女虽以惠安为名,但已分布福建沿海各地。在福州、厦门、泉州、彰州,到处可见她们的身影和作品。在感叹其勤劳、勇敢、聪慧之余,也真切地希望她们将 “影雕”这一传统工艺发扬光大。 常在厦门街头巷尾的建筑工地看到两个惠安女挑着一大方的一米多的石条,或一个惠安女挑着扁担的两头都是石子等,干着很多男人干的重活。 看得我是张口结舌,同样是女子,她们的肩膀怎么那么的能负重? 人的潜力又是多么的匪夷所思。 作为一个受现代男女平权思想的熏陶的我,多少对惠安女的婚姻生活方式还是有一定的不能理解,如果我生长在那样的一个环境,我会怎么样? 就以我目前的思想来说,一定会逃的远远的,远离开那种古怪的婚俗,但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许如果你从小接触到的所有人都是按这种方式生活的,那么,你也不会觉得有什么奇怪的。 也许“存在就是合理“这就是最好的解释吧。 |
|
|
|
实用资讯 | |
|
|
一周点击热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复热帖 |
|
|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
2005: | 佛学里常说的“三界”:欲界、色界和无 | |
2005: | 小要理问答:神是怎样的神? | |
2003: | 移民美国后,我父母沦为穷人?! zt | |
2003: | 为什么西方女人不喜欢中国男人 zt | |
2002: | 活在美国——灯红酒绿 | |
2002: | 闲侃好莱坞电影里的中国女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