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
萬維讀者網 > 新 大 陸 > 帖子
名家雜談:細說南北ZT(2)
送交者: bigtime1 2003年01月09日17:29:54 於 [新 大 陸] 發送悄悄話

宋詞元曲,看似一脈相承,實則大相徑庭。一雅一俗,貌合神離。

北人不可語詞,南人難能唱曲。這“曲”是曲藝的曲,並非說南人連個民歌小調什麼的都唱不好。南方的戲曲曲藝,極受方言區域限制。

如越劇,外地人覺得輾轉纏綿實在好聽,不知她唱什麼都聽得止不住淚流滿面,但即使聽得淚流滿面也仍不知她到底唱了什麼。這就是為什麼南戲始終贏不了北曲,除非它敢於北方化、通俗化,由陽春白雪變為下里巴人,如前面說的京劇。北方本土特產相聲、快板書、大鼓書、評書,倒是不受語言限制,不用變就可以風靡全國。


用一種文字記錄多種語言,是漢字的最大特點。據說陳誠曾開過一個方言的玩笑,說抗戰怎麼打這麼久?因為日本人越打越多,——有的地方說“一本”,有的地方說“二本”(湖北),有的地方說“四本”,有的地方說“七本”,最多的地方說“十本”.英美國家說得勉強像“九本”.日本人自己說是“你本”,這個“你”有點接近吳方言的“二”,相當於用吳語說“二本”.所有這些發音相似或迥異的方言,都用一個“日”字來表示。


有歷史學家認為,漢字是使中國分裂後終歸能夠重新統一的一種凝聚力。有道理,卻非絕對。使用漢字的越南,從中國分離出去了;使用漢字的朝鮮,到底沒能與中國統一;至今仍在使用漢字的日本,也沒實現它“統一中國”的宏願。倒是先前並不使用漢字的滿州、吐蕃、西域,今天成了中國的一部分。美國和英國都使用英文、英語,說分家就分家了,沒見到什麼凝聚力。你可以說它們相隔重洋,扭不到一塊,那麼美國和加拿大呢?


南人的發明

南方比北方溫暖、濕潤,陽光充足,植物豐茂,是中國早期文明的發源地。前面已經說過,農業遠遠領先於北方。北方文化開始超越南方,大約以黃帝為標誌。從那以後,北方尤其中原一帶成了中華文明的代表。不過,南方並未一蹶不振,相反總是在文明的各個領域露出頭角。


傳說黃帝令倉頡造字,倉頡大約是北人。字造出來了,可往哪兒寫?現在發掘最早的中國文字是甲骨文,也就是刻在龜甲和牛骨上。

龜主要產於南方,牛倒是南北都不少,尤以南方更多,黃牛水牛都不缺。從古文字應用和發展所需的材質來看,南方比北方具有優勢。春秋戰國時,出現了竹簡。這竹子又是南方的物產,可以推斷髮明用大量的竹子來寫書的一定是南人。竹簡不光在取材的方便與數量上遠勝於甲骨,而且使文字不再作為吃肉啃骨頭的副產品,孔夫子做學問也盡可以“遠庖廚”了,還使那些圖畫似的甲骨文、金文一變而為篆書。

一直到三國,篆書仍被當成傳統的標準漢字。竹簡之外還有絲帛,桑蠶的主要產地在長江流域。據說毛筆是北人蒙恬的發明,他出生齊國,又為秦朝大將,但迄今考古發現的毛筆實物,最早的三例都是從戰國楚墓中發掘出來的,時間比蒙恬要早得多。蒙將軍只是首創用兔毛作筆罷了,當然這也很了不起,能文能武的。“竹帛煙銷帝業虛”之後,人類文明史上最重要的書寫工具造出來了,那就是紙。紙的發明者蔡倫,南方桂陽(湖南(林阝)州)人。蔡倫造紙的原料用樹皮、麻頭、敝布、魚網,這堆亂七八糟的東西裡面,至少有兩樣是南方特有的:麻頭和魚網。今天宣紙仍主要產於南方,最著名的當然是安徽涇縣。

東晉發明黑火藥,南宋發明火槍、火銃、火箭。活字印刷術的發明者畢升籍貫無考,但宋代商業書坊的基地在南方,尤其集中在江浙閩一帶,第一部用活字印刷的書也是在潭州(長沙)出版。還有指南針,其原理、製作由沈括的《夢溪筆談》首先提出,他是錢塘(杭州)人。


南方除了“四大發明”,還有三“C”:綢、茶、瓷。桑蠶據漢代及以後的文獻說是黃帝元妃嫘祖發明的,不確。北方出土的最早的蠶繭是在仰韶遺蹟中(1926年,山西夏縣),南方出土的最早的絲織品是新石器時期的遺蹟中(1958年,浙江吳興),南早於北。有些書籍反而據此說北早於南,完全沒有道理,除非我們承認蠶繭是絲織品製作成的。茶葉不用說了,只說瓷器。浙江上虞、寧波、慈谿、永嘉都發現了漢代瓷窯,後來更多的瓷窯廣布江浙湘鄂蜀贛閩粵等南方諸地,至唐代傳至西方。在英語中,中國與瓷器是一個詞,有愛國者以為這是西方人對中國的蔑視和污辱:怎能將我泱泱中華大國比作易碎的瓷器呢?其實西方人是耳聞中國(秦)在先,目睹瓷器在後,是以中國之名喚瓷器這稀世之寶,而非用瓷器之名狀中國之脆弱。唐代的中國一點都不像愛國者們的心理那樣易碎,西方人羨慕都羨慕不過來,蔑視你幹嘛?倘若豆腐先於瓷器傳到西土,沒準中國與豆腐就是同一個詞了。順便說一句,這豆腐也是南人發明的(西漢淮南王劉安,江蘇豐縣人),雖說大豆的主要產區在北方。南人發明的豆類製品還有豆醬、醬油、豆皮、腐竹,……一直到臭豆腐。豆腐類食品不僅豐富了飲食,更為素食者提供了蛋白質的主要來源。在原創地印度衰落的佛教能夠在東土長久不衰,豆腐的功不可沒。


北人發明豆汁兒,就是將南人發明的豆漿弄餿了喝,極具風味。

為什麼豆漿也要南人來發明?因為豆漿要用磨子來磨,這是南人用的東西。北人不用磨子,用碾子干碾。不過北人發明了吃素油,首先是麻油,南人起先吃不慣,後來跟着吃,就慣了,這是宋代的事。


北人諸子勝巧匠

青銅時代的鼎盛在北方,北方因地域乾燥,挖出的青銅器皿一件一件既多又完整。南方就不行了,鏽蝕殘破往往不便於器識,除非有保存較為完好的墓葬。即使如此,南方出土的珍品也足以令北人過目不忘,如寒光閃閃的越王勾踐劍。南方楚國擁有的銅,不會比北方少,才能夠毫不客氣地“問鼎”中原。楚國最早發明滲碳鋼技術,以打造鐵兵器。吳國鑄劍大師干將,越國鑄劍名匠歐冶子,曾為楚王打造“龍淵”、“泰阿”、“工布”三柄鐵劍,聞名於北方各國。至戰國時代,北方的韓國才造出名噪於世的鐵劍。荀子評議楚國的兵器之鋒利:“慘如蜂蠆”.中國古代的兵器,大多都是南方發明,或由南方完善。不過這些兵器,並沒能阻擋北人一次又一次的進攻。到了宋金時代,南人只好以頭軀迎敵:“金有狼牙棒,宋有天靈蓋”,這已經相當於“用我們的血肉築成新的長城”了。


北人最重要的發明是馬鐙。現今發現最早的馬鐙,是1973年在赤壁對岸烏林出土的東漢晚期的銅馬鐙,及甘肅武威南灘魏晉墓出土的鐵馬鐙。南方不出產馬,騎士遠遠少於北方,將馬鐙的發明權歸於北人是有說服力的。別看這玩藝兒不起眼,它的發明對於人類軍事史的意義,絕不在飛機、大炮和坦克之下。馬鐙大大促進了騎術的發揮,戰鬥力驟增,使北方騎兵對南方步兵從此處於絕對優勢。而此技傳到西方,立刻仿造,促使歐洲形成特有的騎士制度及騎士精神。


先秦時代,南方重科技,格物致用;北方重思想、學說,選用人材。諸子百家,大都出於北方:魯國的孔子、曾參、子思、墨子、尸佼,齊國的管仲、晏嬰、孫武、孫臏、淳于髡、尹文、田駢、魯仲連,東周洛陽人蘇秦,鄒人孟子,宋國的莊子、惠施,晉國的史墨、魏舒,魏國的李悝、楊朱、張儀,趙國的慎到、公孫龍、荀子,韓國的鬼谷子、韓非,衛國的吳起、商鞅,鄭國的列子、子產、申不害。只有老子是楚國人。戰國末期楚國還出了一個跑到北方去的(曷鳥)冠子,他是道家學說的繼承人。今天看來,一個老子即完全可與北方諸子匹敵,雖然他對當時社會的直接影響太小,又主張無為而治,與世無爭。

楚威王曾厚幣迎聘老子學派的莊子,但他“不願為有國者所羈”,拒絕了。楚國獨霸南方,地大物博,惟楚有材,然而“楚材晉用”,人材外流的情況是很嚴重的,留在本國的或外來的人材也遭受迫害。和氏璧的故事,伍子胥的故事,吳起的故事,張儀的故事,李斯的故事,屈原的故事,楚國流傳下來的儘是這些令人遺憾的故事。


相比之下,楚國偏於重用干將、莫邪、歐冶子、公輸班一類能工巧匠。魯班為楚國設計製造舟船,在對越戰爭中發揮神效。他又發明一種雲梯去攻打宋國,不料被他的魯國同胞、主張“非攻”與“兼愛”

的墨子抵擋和說退。可惜楚國一直到亡都不明其理。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南方一度流行楚文化熱,不知對兩千多年前繁榮發達的楚國亡於秦有何反省?


秦漢魏晉,北方一直是文化中心。三國蜀漢雖說“人和”,人材其實遠不及北方魏國。建安風骨,竹林七賢,皇帝、皇子都吟詩作賦,文化得不得了,豈是前後兩篇出師表可比。諸葛亮舌戰群儒的時候就說,咱們不玩這個。他七擒孟獲得手,把人家的香蕉都砍了,全種上莊稼。到了晉代,北方的文化開始縱酒,清談,放浪形骸,專門玩諸葛亮不玩的那種玄的。結果八王之亂,永嘉之禍,文化重心被迫南移。


南北朝時,北魏嚮慕漢化,“盛修文教,縉紳碩學,濟濟盈朝,縫掖巨儒,往往傑出,其雅誥奧義,宋及齊、梁不能尚也。南北所治,章句好尚,互有不同。”(《隋書·儒林傳》)與此同時,佛教在中國盛興。南朝梁武帝信佛,虔誠到非要辭去皇位去當和尚不可。菩提達摩跟他講佛,談不攏,便跑到北朝的少林寺去面壁,一坐九年,是為禪宗的東土初祖。北魏名著《洛陽伽藍記》,記北朝都城中大的寺廟幾十座,場面壯麗,金碧輝煌,氣勢蓋過南朝。北方還流行造像,開鑿了莫高、龍門、雲岡三個大石窟群,北方再一次成為文化中心,首先是佛教中心。達摩的禪宗在北方傳了五代,成為中國影響最大的佛教教派,後一分為二,即以五世禪宗弘忍的大弟子神秀為首的北方禪宗,以承繼弘忍衣缽的慧能為首的南方禪宗。神秀沒衣缽而富有學問,仍“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當上了唐王朝的帝師。慧能大字不識幾個,口稱“本來無一物”,卻偷似的懷揣了衣缽躲去南方。

北禪主張漸悟,南禪主張頓悟,簡稱“南頓”和“北漸”.北漸漸漸在唐末衰落;南頓則流傳至今,南宋時還東傳日本,發展成為日本禪。


總的來說,北人不重技術發明,斥之為“奇技淫巧”.但北人創造了中國的典章制度,歷史上各時期的政治體制,影響較大的改革方案,大都是北人或北方政權制定的:建立分封,建立中央集權,建立九品中正制,建立科舉制,建立後宮制,建立太監製,建立外藩制。

北人利用南人的技術,北學為體,南學為用。北人規定穿什麼樣的衣服,是峨冠博帶還是胡服褶褲,是右衽束髮而不是南方的左衽披髮,還發明和推廣婦女纏足。北人用紙幣,開銀行,設鏢局,行跪拜大禮。

北人定祭禮,鑄九鼎,立祀廟,修長城,鑿石窟,造佛像。北方留給後代的是龐大的都城,威嚴的皇宮,氣派的陵寢;南方只能留下精緻的園林,黑瓦白牆的小鎮。


南人北人,誰主沉浮

再來討論南人朝代與北人朝代。注意,不是討論南朝、北朝。


北人朝代:黃帝-夏商周-三晉、齊、魯、秦、燕、宋-秦-新莽-魏晉-十六國-北朝-隋唐五代-宋、夏、遼-金-元-清-民國(北洋政府)。


南人朝代:炎帝-楚、吳、越-漢-吳、蜀-東晉-南朝-十國(除北漢)-南宋-明-民國(國民黨政府)-人民共和國。


說明:南北分裂時,無論建立者是南籍或北籍,北方政權歸為北人朝代,南方政權歸為南人朝代,如三國建立蜀國的劉備,東晉的建立者司馬睿,雖都是北人,但其國在南方,應為南人朝代。南北統一時,則無論國都在南在北,皆以建國者的原籍劃分,如漢、明等朝在北方建都,但開國皇帝是南方人,故歸為南人朝代。


北人朝代,秦(滅周起)50年,新莽15年,魏晉至元末1148年,清初至北洋政府倒台312年,凡1525年。


南人朝代,兩漢三國472年,東晉南朝272年,十國87年,南宋152年,明276,南京政府至二十世紀末72年,凡1331年。


南人朝代與北人朝代,相差不過一百多年,年代竟然如此接近。

秦以前,東周南北諸侯國家長期並存,時間上也基本並列。只有夏、商、西周一千餘年的北方朝代,可與南方遠遠地拉開距離。北人朝代年代較為連續,南人朝代的年代則比較破碎,原因是幾次南北分裂都以北方統一南方告終。南北統一時的南人朝代,除了個別的短暫的情況外,幾乎都建都北方。這樣不出三代,其帝王的南人身份就難免發生變化。幸虧我們只問王朝的出處,不追究每代帝王孰南孰北。一般來說,開國皇帝的風格,其建立的體制、章法,對後世皇帝的影響往往極為深刻。如李淵的通達,趙匡胤的寬容,朱元璋的忌刻,造成唐王朝的開放、宋王朝的優士和明王朝的專制。當然這不是絕對的,更不能以血統論名之。朱元璋的繼任者建文帝,就比他那嗜殺的祖父厚道多了,不過明王朝到底還是他四叔朱棣那種皇帝吃得開。風氣、體系可以因襲,也可以改革變化,這裡只是強調肇始者的作用罷了。中國王朝多重視守成,認為“創業難而守成更難”,循祖宗的法度,蕭規曹隨,也就是“按既定方針辦”,能不變都不變,穩定壓倒一切。


除了開國之君,朝廷中方針大計的主要設計者和執行者亦值得注意。楊劍宇編著《中國歷代宰相錄》,盡列史籍上留下記載的宰執上千人,並為數百位著名或有影響力者作傳。其中自秦至清的南人宰相195名,北人469名,北人占絕大多數。南北籍之比,具體到每朝為:秦(1:1),兩漢(10:52),魏(1:10)、蜀(2:4)、吳(8:2),西晉(0:17),東晉(2:17)、十六國(0:5),南朝(20:23)、北朝(0:58),隋(1:7),唐(8:61),五代(0:21)、十國(17:12),北宋(17:27)、遼(0:23),金(0:35)、南宋(22:6),元(0:28),明(61:21),清(25:44)。


秦代兩位名相,一南一北:李斯是楚國人,趙高是趙國人。李斯的出生地為今日之河南上蔡,是自然地理的北方,但楚國卻是南方國家,按前面提到的南北劃分原則,他應算做南人。漢是南人建立的朝代,立朝之初起用了幾位南方籍宰相,他們都是跟着開國皇帝打天下的勛臣,而其後幾乎盡用北人為相。兩晉只有南渡後的兩位南人宰相,其餘全為北人。隋唐兩代,南人所占比例還是太小。完全由北人(及胡人)擔任宰相的朝代是:西晉、十六國、北朝、五代、遼、金、元。

這幾個朝代,西晉和元是統一時代的大王朝,其餘均為分裂時代的純北方政權。三國時魏國司徒陳矯,是中國歷史上南北大分裂時北方政權中唯一一位重要的南方籍宰執。而分裂時代的南方政權,北人宰執仍能夠發揮着相當大的作用,如三國時的蜀、吳,東晉,南朝,殘唐十國中的南方九國。


北宋的南北比例不再懸殊,說明北方在文化重心上已不復絕對的優勢。宋太祖、太宗兩朝宰相趙普是北人,“杯酒釋兵權”的謀劃者,但書讀得太少。太祖因痛感對於南方文士的需要,平南後大批起用南人,名臣輩出。南宋是最重相權的朝代,南人當宰相竟大大超過北人,文化中心也終於隨着北方領土的喪失徹底南遷。北人張(山聶)詩嘆:“我宋用人,亦雜南北。唯南多士,櫛比周行。北客凋零,曉星望月。”《宋史·陳亮傳》:“公卿將相大抵多江、浙、閩、蜀之人。”北人被普遍認為勇有餘而智不足,即所謂“南怯北勇,南智北愚”,大抵自南宋始。故北人想出人頭地,只好從軍,立功升遷,形成“南政北軍”的格局。經過一百多年,北人的後代逐漸演變成為南人,整個南方也就淪為蒙古鐵蹄之下。


元末南人反攻成功,建立明朝,朝中政治人物多出於南方。昔日稷下學士、建安文人、洛陽才子匯集的北國風光早沒了影,在通往北方的路途上,擠滿了進京赴考的江南才子。兩百多年的科舉試中,南人占壓倒優勢。而南方籍帥才名將也占多數,這是與此前歷代大不相同的,如徐達(開國)、戚繼光(抗倭)、袁崇煥(抗清)、吳三桂(投清)、鄭成功(攻台)等。但除了帝王將相,明代還有一大左右朝政的政治勢力,即太監集團,人數多時竟達十萬之眾,又占據大內,並組成恐怖特務組織錦衣衛,故明朝又稱歷史上最大的太監帝國。太監絕大多數是北人,晚明以江南士人為主的東林黨與以魏忠賢為首的閹黨之爭,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是南人與北人之爭。當然,投靠閹黨的南人也不少,如楚黨和浙黨,如安慶文人阮大鋮;而宦官中,亦有支持東林黨人的秉筆太監王安,他是保定人。唐時,太監主要出自福建、廣東、廣西等南方諸地。宋代太監極少,也未有過宦官之患。元以降,太監基本上出自北方。元明清建都北京,太監是皇帝身邊的人,應會說北方話,便於服侍和傳達聖旨,還必須熟悉北方的氣候與生活習俗,“厚重少文”又“忠心耿耿”.

南人後來居上

激烈、長久的黨爭消耗了王朝的氣數,一直持續到明亡、清兵入關之後。本文開始提到的清初時南黨與北黨的較量,便是這種黨爭的余焰。“在攝政王多爾袞執政的頭幾年中,‘南人’與‘北人’的區別變得極為明顯了,而省份的區別則已不為人注意了。同時,南人與北人的競爭,也取代了曾經引起官僚黨爭的‘清流’與‘濁流’的衝突。例如,浙江海寧名門的後裔、有名的降人陳之遴,在當時就這樣說過:‘南北各親其親,各友其友’.”(魏斐德《洪業——清朝開國史》)滿清占領北京,首先依靠北人官僚,山東、北直隸(河北)、河南、山西等省籍的明臣,成了第一批歸順者,尤以山東籍降臣為眾,北方局面迅速被清廷控制。但多爾袞要的是整個中國而非僅占領北方,雖優寵北人,卻也對南人擺出唯材是用的姿態,陳名夏、陳之遴、金之俊等江南籍降臣都官居相位(大學士)。他們偏重選拔起用南人官員,在朝中結成南黨,終於為清廷所忌,懲處了二陳,南北黨爭自此平息。有清一代,在用人參政上南北平衡,歷史上只有北宋一朝差可比擬。


儘管如此,南北雙方的文化差距不減反增,南人的地位越來越高。

蔡冠洛撰《清代七百名人傳》(1936年),打破一般正史主要為高官顯爵作傳的章法,分政治、軍事、實業、學術、藝術、革命幾大類編,共收清代有影響的名人(除皇帝外)714人,包括南人475名,北人234名,外國人5名。北人中以原不屬於中國而又占居統治地位的滿洲籍人最多,為128人,另外還有蒙古11人。如僅以傳統意義上的北方即華北地區計算,則所收北人竟未能過百,僅為南人的五分之一。


大一統的清朝,入關之初就有南北之分:一個迅速歸順的北方,和一個持續數十年難以平定的南方(南明王朝、三藩反叛、台灣軍政府)。南明史可法在揚州向清廷提出“劃疆而治”,北方歸清朝,南方歸明朝,為多爾袞所拒。到了晚清,再次面臨南北分裂:太平天國。

當年鐵蹄橫掃中國無敵手的八旗軍早衰敗不堪,不得已以南制南,用湘軍、淮軍打敗了裝神弄鬼的南方“天朝”.又以南人收復新疆,組建海軍,——北洋水師的將領多為福建人。北方拳亂,八國聯軍入侵,慈禧太后出逃,南方輿論認為北方已亡:“存我中國者,其惟南方乎!”提出“保南存國”,“南北分疆而離立”.(劉學照《上海庚子時論中的東南意識述論》)辛亥革命,南方諸省紛紛響應,宣告“獨立”,在南京成立臨時國民政府,如果清廷拒不退位,“南民北清”相持對峙,分裂局面勢不堪設想。袁世凱“竊國”稱帝,又是南方起兵討伐,又差點釀成南北分裂。民初有一副對聯,嘲笑當時南爭北斗的政治亂象:


民由是也,國由是也,何分南北?

總而言之,統而言之,不是東西!


清亡以後,南人繼續保持對全國的影響力。在長達數十年的軍閥混戰、抗日戰爭、國共內戰中,左右各派政治勢力消長的軍事力量不可小覷。即以國共兩大陣營而論,國民黨政府授銜上將,包括特級、一級、二級、追贈上將,及中將加上將銜,至1994年共二百餘人,其中北人53人,南人165人。南北比例為3:1.共產黨政府授銜的元帥、大將、上將,及紅軍、八路軍時期未授軍銜的高級軍事領導人,至1988年共191人,其中北人33人,南人158人。南北比例幾乎為5:1.(據《中國國民黨二百上將傳》及《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卷》)總的來說,國共兩黨原本都是南方“亂黨”,曾相互合作北伐。孫中山在廣州“另立中央”,自任“非常大總統”,與北洋政府對抗。國共反目成仇,共產黨從南方拉起一支隊伍轉移到北方,先在陝北,進而華北,然後東北,發展壯大成國民黨的強敵。三大戰役結束後,國共最後一次和談,即“北平談判”,國民黨政府擬議“劃江而治”,蘇俄斯大林也有這個意思,將中國以長江為界分為南北兩半。結果和談破裂,渡江戰役打響,北方再次統一南方。


北方代表中國

中國文化、經濟的重心在中至晚唐最後一次大舉南移,此後再也沒有北返。而中國從古到今,除了明初兩代皇帝加國民黨政府一共短暫的五十餘年,北方幾乎一直保持着政治中心的地位。即使在東晉南北朝及宋金對峙時代,北方也比南方更具有政治上的重要意義:它結束分裂,選擇中國的統一者,它確定與周邊相鄰國家、地區與民族(西域、吐蕃、西夏、蒙古、朝鮮)的關係,它應付一切來自傳統中國疆域外侵略威脅,它把外來民族一股腦兒同化成中國人,它規劃未來中國的版圖。總而言之,北方決定中國的大勢走向,南方只是北方的附庸和後院。


我們老愛說,中國古代有四大發明,反倒讓西方國家利用了來打我們。沒錯,是這麼回事,但怎麼不再繼續深入地想下去。四大發明都是南人發明的,象徵中國傳統物質文明的瓷、茶、綢都出自南方,南方還是糧、棉的主要產地,“兩湖熟,天下足”,為什麼南方沒能成為中國的中心,不能代表中國,反倒一次次被北方征服、統一、主導,讓北方代表中國,成為中國的中心?問題出在哪裡?難道一副馬鐙,真的能使南人對文明的所有貢獻黯然失色?


我以為,北方是民族及文化融合的一大基地,這是它始終能在氣勢上壓倒南方的一個最重要的原因。


前面討論的南方方言的複雜,很形象地說明了這一點。先秦時代的百越民族,沒能像中原及周邊區域的諸侯國那樣,由華夏諸族相互融合成漢族,即專家們所說的“最純正”的中原漢族;反而更加分裂,成為相互間連語言都無法順利溝通的幾個族系,沿襲至今。有趣的是,中原的“純正”漢族逃到南方,也沒能促進各系的融合,仍驕傲地固守誰也聽不懂的祖宗腔——客家話。可以想象,南人們各自操着“法語”、“德語”、“意大利語”和“西班牙語”去和講着“統一英語”

的北人抗爭,在文化上會處於一種怎樣的態勢。


反觀北方,總是在融匯、統合、包容。那些進入中原的外來民族,都無一例外地完成了漢化:匈奴、氐、羌、鮮卑、柔然、突厥、契丹、女真、蒙古、色目、滿洲,以及帶有歐洲人種特徵的“羅馬人”,甚至包括世界上最難被同化、連希特勒的種族大屠殺都不曾使其屈服改變的猶太人,他們也在中國北方融入了漢族,儘管留在那裡的“純正”

的漢人已經稀少到幾近於沒有。而南方,保留了中國最大的少數民族群,幾千年都沒有太大的改變,“五十六個民族”,這裡占了族數和人數上的絕大多數。即連身為“漢族”的大部分南人都未能徹底“漢化”,包括能說好“九聲”卻說不好“四聲半”的廣東人,包括被考證坐實為“純正”漢族的客家人,“漢語”(普通話)講得還不如北方的滿人、回人,甚至不如與漢人混居的蒙人、藏人。漢顏焉能不汗顏!


能吃會喝,能說會道

從飲食方面亦可見一斑。都知道南人善吃,尤以廣東人“什麼都敢吃”,我相信第一個吃螃蟹的中國人也一定是他們。但敢吃不等於能吃。南人吃大米,吃了至少九千年,你叫他吃麥麵,連吃三天就受不了。北人碗裡五穀雜糧吃嘛嘛香,這才是真能吃。茶葉是南方物產,傳到北方,雖說北人茶品不及南人精細,花茶、大碗茶什麼的,畢竟成為風尚。大北方各少數民族,更創造出奶茶、酥油茶的喝法,兼享南北物產之精華。北方的牛奶,卻始終未能在南方普及,甚至編造出酥酪吃多了“汗不得出”以至“病多難治”的中醫理論。宋元以前南人吃豬肉北人吃羊肉,後來北人發現豬肉好吃,於是牽豬趕羊,都吃上了。你到北方農村的院落里轉一轉,隨便就能找到一頭獨行特立的豬。而南人至今吃不慣羊肉。北人的拿來主義,顯然比南人的排拒主義要大氣。


北人雖“短於文”卻“長於說”.陳名夏文章做得不賴,講錯一句話送了命。馮銓文章不如他,卻會講話,“一心事二君”之類,故能全身而退。北人常出能說會道之輩,那種“北人嘴鈍口訥”的印象,實在錯得離譜。京油子,衛嘴子,北京人“什麼都敢說”,侃爺“功夫全在一張嘴上”,“侃暈了算”,貧嘴張大民,“我是流氓我怕誰”……。最典型的是相聲,簡直就是京津人的專利,外地人只能聽,學不來那一口京片子。所謂“痞子文學”的玩語言,不是玩文本的敘述語言,玩的是口語對話,大量唇槍舌劍、戲謔調侃、逗趣耍貧的對白,如同相聲或輕喜劇,還是以“說之長”掩蓋“文之短”.中國古代巧言令色的說客,油嘴滑舌的弄臣,滿口諛詞的太監,巧舌如簧的縱橫家、詭辯家、清談家,數來數去差不多都是北人。魏國人張儀有一張好嘴,在楚國鬱郁不得志,被懷疑偷了和氏璧打個半死。其妻垂淚,他問:“我舌頭還在嗎?”妻逗笑了:“還在。”他說:“舌頭在便是本錢,不愁發不了跡。”果然後來在秦國拜相,靠的就是那條三寸不爛之舌。

南方追求“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境界,崇尚“大音稀聲,大巧若拙,大辯若訥”,“道可道,非常道”,講不出道理的道理最好。申包胥到秦國乞師救楚,嘴笨說不動秦哀公,只好立於庭中大哭七天七夜,感動秦君出兵。


我倒不認為,長於“說”有什麼不好,只要不是強詞奪理、過於油滑和光說不練。能說會道終歸是一種優秀素質,“茶壺煮餃子,有貨倒不出”的“沉默的大多數”未必值得欣賞。古希臘古羅馬的演說家,在歷史和文學上的地位都是很高的。演說和雄辯,奠定了古民主制的基石。中國上千年的科舉制是以文取仕,實際取捨繫於一人兩人:考官或皇上。現代民主制則很大程度上是以言取仕:競選宣言、電視辯論、議會演說、記者招待會,……競選人必須面對民眾、媒體、對手,過不了“說”這一關成不了一個好的政治人物。現代司法也離不了說,法官一般從優秀律師中選任,而出色的律師除了大量的案頭文件準備,主要得憑藉法庭上即興發揮的高度的語言技巧,詢問、反詰、陳述、邏輯、乃至語氣。宗教亦如此,藏傳佛教、天主教的領袖,都必須是語言上的高手,擅長講經、布道,否則難堪大任。西藏以轉世方式相傳的歷任達賴喇嘛,即使在親政數年後,仍須通過一次次嚴格的考試:當着數千僧人的面,與各大寺最出色的學者進行每次數日的辯論。這比在大學做學問拿博士,也要經過的口語答辯難多了。私下裡破萬卷書、引經據典、行文嚴謹、深謀遠慮固見功力,眾目睽睽之下依然口若懸河、旁徵博引、信手拈來、妙語連珠更令人折服。這是人類社會的共同經驗。中國人歷來提倡“敏於行而訥於言”,但畢竟還有諸葛亮這樣深得人心的人物形象,他的特點恰恰是“拙於行而巧於言”,坐着輪椅搖搖鵝毛扇,卻能舌戰群儒、罵死王朗。


繞來繞去,又回到說上來了。本篇題為“細說”,其實只能算“雜說”.既然雜說,也就只能說個大概,有的地方說得粗,有的地方說得細。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我一直以為,南北的區分,及南人北人的異同,既可劃得很細,亦可劃得很粗。有時千里之別,有時毫釐之分,不可能絕對化。清末民初文化大師辜鴻銘,嘗自稱“東南西北人”.他生於南方(馬來西亞),居於北方(也卒於斯),學於西方(留學歐洲),娶於東方(日本太太),通十餘種語言,你能用南人北人來簡單歸類麼?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2: 觸目往事——袁崇煥紀念堂卷首寄語---
2002: 巴列維的惡夢-歷史在中國會重演嗎(Z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