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
萬維讀者網 > 新 大 陸 > 帖子
聖誕節來臨,美國處處都是“絕望的主婦”
送交者: 憤怒的綿羊 2009年12月23日00:17:44 於 [新 大 陸] 發送悄悄話
美國股市創下14個月的新高,通常股市上漲幅度與美國人的消費意願呈正相關。如今,卻發生了逆轉。即使在今年聖誕購物狂歡節來臨之際,美國人的購物願望出奇的低,處處都是精打細算的“絕望主婦”。

  新華網說,路透最近的一個調查顯示,只有35%的受訪者稱會在聖誕後一周購物,這個比例甚至比一年前38%的數字還要低,而在過去十年間,通常 48%-55%的人有節後一周購物的計劃。一項更廣泛的調查則顯示今年只有49%的消費者購買了節日賀卡,較去年53%的數據略有下降。

  消費者的這種克制,來源於經濟危機過後心理上的不安全感。在危機中失業的人,仍然對那段煎熬記憶猶新,當然不會大筆開支。在危機中工作無虞的人,每周都發現有朋友或熟人剛丟了工作,不會再買負擔不起的東西。

  流行美劇《絕望主婦》中,主人公之一,美國小鎮紫藤巷的“絕望主婦”勒耐特,在丟了工作之後,真的絕望了,因為家裡的儲蓄最多能夠4個月的日常開銷。另一個“絕望主婦”,在遭到勒索之後,發現家裡的備用資金沒有超過1萬美元。

  比起資產和日常的消費水平,很多中國家庭比不上這些“絕望主婦”,但是比起備用資金,大部分中國家庭的儲蓄應該可以支撐1至2年,明顯都超過這些“絕望主婦”。

  在經濟疲軟期,消費者會傾向於向下消費,也就是消費一些低價替代品和生活必需品。瑪莎百貨等高端百貨商店銷售量降低,但以沃爾瑪為代表的超市連鎖卻銷量見好。上季度,沃爾瑪的銷售業績淨增長10%。

  美國消費者過去20多年來一直對高價新奇產品以及諸多奢侈品購買興趣頗濃,現在這種興趣正面臨挑戰,那廠家還會投入巨資去搏一下前景尚不明了的新產品麼?

  金融危機,給美國社會帶來的不僅僅是失業和經濟衰退,更有心理上的創傷,需要時間來撫平,但時間也會改變很多。如果上帝下次再見到美國老太和中國老太,他會不會發現靠一輩子儲蓄終於買了房的是美國老太,終於還清貸款的是中國老太。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8: 金融危機,還是金融戰爭?
2004: 這個世界很無奈: 認清我們的世界
2004: 浮生若茶、世事若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