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高考官员眼中的中国高考:既敬佩又同情! |
送交者: 金歌 2010年06月10日20:47:22 于 [新 大 陆] 发送悄悄话 |
由美国ACT湖南特许国际学校与美国高考机构ACT-GAC中国总部共同举办的美国大学(中国)巡展在长沙首度举行,因为这是首次全部由美国知名大学组团来湖南招生,该次展会吸引非常多学生和家长的关注。记者也趁此机会就中美两国高考的差异采访参加活动的美国高考ACT中国区GAC课程学术总监AnnZheng女士。在这位美国高考官员眼中,她特别敬佩中学生的勤奋和认真,也同情他们的单色生活。 在中国家庭一切为高考让路,在美国高考只意味着一个周六的早起 非常熟悉中国教育体制的Ann感觉,在中国,高考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在美国也有类似的考试:ACT和SAT,目前全美所有四年制大学都同等认可这两个考试。这两种考试虽然很重要,但和中国高考相比,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我不止一次地听见美国学生这样说:‘明天是ACT考试吗?哦,天哪,我忘了,那我明天得早起了。’” 这意味着,在美国许多学生都不怎么为考试做准备。ACT 和SAT的考试通常都是在周六,因此,这是他们必须要早起的惟一一个周六,同时也是惟一一个去学校的周六。Ann认真地说,“我想美国学生也许通过不了这么难的中国考试。” 对许多中国学生说,当他们在上高中,尤其是在准备高考时,家长们会为他们做任何事。Ann说,在北京,我看到许多家长站在高中门外,等着接孩子回家。在美国,如果父母这样做,学生一定会被同学嘲笑。更有甚者,中国父母在家中打扫、做饭、给孩子送饭,做一切事情为孩子创造时间学习。“这很不可思议,但却是中国很常见的场景。”她感叹道。 在中国为了进重点学校,在美国真想再做一回孩子 在看过中国学生对考试和学习的过分关注后,Ann问自己为什么?经过对中国教育体制的了解,答案是进“各级重点学校”。为什么他们这么强烈地想进重点呢?重点学校的教育会好得多吗?是为了面子吗?是因为今后能得到更高的收入吗? 在英语中,我们总说: “天啊,真想再做一回孩子!”许多人怀念儿时和高中的时光,对他们而言,那是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我简直不能想像,当许多中国人回忆往事时,会说:“天啊,真想再回到高三!”或者“天啊,真想再做一回一天到晚学习的学生!” 我很同情中国学生,但很怀疑是否值得这样努力。这是最好的一条路吗?难道这就是生活的全部吗?我们爱学习,不是因为我要参加考试,而是因为知识就是力量。但我同样喜欢野营,和朋友一起玩,做社区义工等等。学习应该努力,但同样应该享受生活,因为我们相信生活是美丽的。 我非常敬佩,同时也以一种敬畏的心态去看待中国学生的勤奋和认真。然而,我同时为他们感到惋惜,因为在美国文化体系中,他们错过了生活的美丽。 现在,能让我感到最开心的就是,中国的这些年轻人正通过美国ACT在中国开设的官方教学学校努力发挥潜能,为赴美留学做好全面准备,同时让生活充实和快乐。 在中国高考一考定终身,在美国想考就考直到满意为止 中国高考之严苛和神圣,是ACT、SAT等全球其他所有考试概莫能比的。中国高考的“一考定终身”,改变了多少学子的命运。 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高考似乎还留有几缕古代科举的印痕。在等级森严的封建时代,科举制赋予平民金榜题名、分享特权的梦想。而在贫富、城乡差别依然存在的当代中国,高考也以一种相对公平的方式,让弱势群体的子女有机会改变命运和身份、跻身精英阶层。 至于美国,无论是ACT,还是SAT,都只是各大学在录取新生时的参照考分之一。ACT每年举行5次,成绩两年内有效,只要交几十美元报名费,学生想考就考,直至考出满意的分数为止。 在中国反复做题获得应试技能,在美国自我重塑并非只有上大学 中国学生从小在以“考试至上”的教育体制下成长,他们从反复做考题中获得应试技能,并以此对付美国“高考”,即便得了满分,也不值得大惊小怪。Ann认为。 不过,美国“高考”确有值得中国“拿来”的地方。从其考试形式、内容、高校录取标准到所宣导的多元、开放的教育理念等均值得借鉴。 美国梦的核心是“自我重塑”、“你的过去并不预定你的未来”。这与中国的“书中自有黄金屋”、“教育改变命运”等传统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妙。 不同的是,美国的“自我重塑”途径和方式很多,并非只有上大学一种。美国以教育的多元化、国际化、灵活性,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机会均等。其理念有助于培育富有人文关怀、公民精神的年轻一代,有助于提升国民的整体素质。 |
|
|
|
实用资讯 | |
|
|
一周点击热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复热帖 |
|
|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
2009: | 以预测未来走向闻名的Celente的专访 | |
2008: | 荒谬的汪精卫‘圣者’论 | |
2007: | 秋千的故事 | |
2005: | 美式幸福秘笈适合我们吗? | |
2005: | 辍学现象:美国博士生教育的难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