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
万维读者网 > 新 大 陆 > 帖子
小班好,但不是越小越好
送交者: 郭静尘 2014年01月28日19:03:21 于 [新 大 陆] 发送悄悄话
 

大约十几年前的一天,我和夫人去参观位于市中心的一所蒙台梭利(Montessori)私立学校。在老师给我们介绍了蒙台梭利的历史,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后,我们参观了各个年级的教室。在最高年龄组十二到十八岁的班级里,只有六个学生。一男一女两个大孩子像是到了快上大学的年龄了,而最小的一个大概刚从小学升上来。看到这样的景象,我顿时有种浑身发冷的感觉。先抛开蒙台梭利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不说,就是这样的班级,我是决不会把我儿子送到这里来的。要是你每天来到学校,就是与同样的几个人在一起,而且几个人的年龄相差这么大,那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呢?大概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花钱买罪受吧!按我的想法,这还不止是受罪的事,要是耽误了孩子的教育和成长,那损失就大大的了。

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虽然受到了老师足够的关注,可能享有更多的教育资源,但孩子失去的可能更多。比如说,孩子没有机会学会与同龄的孩子相处,从而没有机会发展与人相处的技能;孩子没有机会参与课堂讨论,从而激发主动学习和思考的习惯;更重要的是,孩子在学校无法交到朋友,大概也没有什么乐趣,这漫长的岁月该如何度过呢。

最近读到Malcolm Gladwell 的书《David and Goliath》,里面讲到了班级的大小对学业成就的影响。Gladwell用一根抛物线解释了班级人数与学业成就的关系。其逻辑用中文的俗语来说,就是过犹不及或不要用力过猛。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如果班级人数过多,教师分给每个学生的时间就要减少。大众的常识是,似乎是班级里的学生是越少越好。用抛物线来说明,就是随着班级人数的减少,教学环境是越来越好, 曲线呈上升趋势。但这条线不会一直升上去。到了一定的数量,曲线会在一定的区间内成为水平线,也就是说,减少学生人数(也可以说是增加教育资源投入)并不能使教学环境变得更好。在北美现有的教学方式下,如果班级人数过少,教学环境反而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即当班级人数继续减少时,曲线开始向下走。从总体上看就是一条抛物线,班级的人数太多或太少,都不是最好的教学环境。那什么是最佳的班级人数呢?Galdwell询问了许多美国和加拿大的教师。这样的问题当然没有一个确定的数目作为答案。有的教师喜欢人多些,有的则喜欢人少些。大致的区间在18左右。班级太大的缺点是显而易见的。但人数太少的问题在哪里呢? 在北美的教育中,课堂讨论是教学非常重要的一环,当人数太少时,要使讨论热烈,充满生气就难了。人少时思路受限,讨论的质量也会降低。有研究认为,一个学生的表现与他周围是否有同样水平的学生有关, 特别是比较差的学生。你需要你周围的学生能够问你想要问的问题,担心你所担心的事情,这样你就不会感到孤独。而当一个班人太少时,你找到这样的人的机会就变小了,周围的人都显得比你聪明。这就会影响这类学生的信心,对成长产生负作用。

Gladwell是个记者和畅销书作家,而不是一个教育专家。用抛物线来说明班级大小同教学效果的关系其实只是Gladwell认可的一个观点。在几百个有关的研究中,大约有15%的研究认为是学生在小班会做得更好,而这一区别具有统计学的显著性;而另有15%的研究结果与其正好相反,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结论。另有20%的研究认为班大班小没有统计意义上的区别。其余的研究则不能得出任何统计学意义上的结论。如何解读和应用这些研究成果却同政治紧密相连。一般来说,政客们大多会引用班级大小无关紧要的研究,这样就不用多雇用教师,从而不增加教育支出;而私立学校和教师工会会支持班级越小越好的研究,私立学校要推销自己,招收更多的学生,工会要为教师说话,班级小,教师工作负荷小,还可增加人员。

也有人认为,小的班对幼儿园和三年级以下的学生,以及学习差,特别是有学习障碍的学生是有显著好处的。另外,当学生人数减少时,教师仍会沿用原来教大班的方法,而把因学生人数减少所剩出的时间用来休闲,那学生就不会因小班而受益。但在一个专门对有学习障碍的学生特殊教学的学校里,其教学本来就是个性化的。当老师能有更多的时间分配到每个学生时,学生受益应是明显的。在中国,因教学方法和和教学理念的不同,对班级大小与学业成就的关系也会同北美不同。所以,对班级大小的认识,确实是见仁见智,因人而异。受教育资源的限制,中国的学校的班要大得多。其实,在中国讨论减少班级人数的话题应该更有现实意义。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3: 美国人如何应对流感爆发?
2013: 美国大学招生时看重学生哪些品质?
2011: 在家门口遇到一位美国骗子
2010: 美国医生为什么可以赚高薪(zt)
2010: you g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