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大雅里的周朝历史(二):公刘
时光隧道向前延伸,《生民》之后,下一篇记载周族历史的诗是《大雅·公刘》。又一个历史丰碑似的人物和一段重要的周族史实以诗歌的形式跳跃出场。
《生民》里后稷的后代延续到了一个叫做公刘的部落首领的时候,在公刘的带领下,发生了一次大的迁移,移居到豳(读音斌)地。这里公是尊称,刘才是名字,公刘即刘公。一般认为“豳”是今天的陕西旬邑、彬县一带,在西安和邰地的北边,距离西安约100多公里。
相比于《大雅·生民》的神话色彩和跌宕起伏,异像纷呈的描写,《大雅·公刘》则更多的是平实的叙述,生动细致地再现了周族迁移到豳地的过程。这次迁移为什么重要呢?历史学家们的解说是到了豳地后,公刘带领周人致力于农业,开创了让周族兴旺发达至关重要的时期,按照史记的说法,“周道之兴由此而起”。
《大雅·公刘》一共有六段,每段十行,结构上整齐干净,时间脉络清晰。诗的每一段都以“笃公刘”为起句赞美公刘。“笃”字普遍译为品德高尚忠厚老实。笔者倒是有些好奇这个“笃”字会不会也蕴含体格健壮之意。
诗的第一段讲述了迁移前的准备。公刘带领族人储备好粮食,装入口袋里,再扛上武器,就出发了。在那个时代,出门备上武器是必须的,无论是对付野外的动物, 还是需要对付其他部落的攻击。之所以迁居,是因为公刘“匪居匪康”,“匪”同“非”。对于这四个字,后人有两种完全不同的解释。一种理解为公刘居安思危,不沉湎于舒适生活。另一解则是说周族人在当地过得不好(非康),这才决定迁移,后一种解释似乎更合符后面要提到的迁移的原因。文言文的极度简练给后人诠释留下了太大的空间。
第二段,到了豳地,考察了那块平原,发现新地方草木丰茂(既庶既繁),众人皆满意,不后悔跋涉迁移 (既顺乃宣,而无永叹)。公刘一身宝石美玉披挂,四下探查,登高望远,领袖形象呼之欲出。
第三段讲述在京师选址盖房,第四段赞美公刘建城后饮宴之乐,第五段勘阴阳,察地理,找水源,设立军队,第六段开矿种田冶炼,兴建城市,使周族物阜民康。至此,完整呈现了周族迁移和在豳地建筑城池的全过程。
此诗最早记录了风水勘舆(相其阴阳,观其流泉),冶炼金属(取厉取锻),也记录了家畜养殖(执豕于牢)等等人类活动,提供了当时的生活方式,习俗,生产力和社会发展情况, 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这就是史诗或者诗史最有意义之处。当后人吟唱这样的文字时,除了感受诗人表达的情愫外,还能读到鲜活的历史。后世的诗人们也沿用了这样的诗史手法,例子繁多,不胜枚举。比如杜甫的三吏三别再现了安史之乱时民不聊生的状况,曹操的《蒿里行》实录了汉末重大纷繁的历史事变和社会面貌。
作为历史记载,读者很容易想到好几个重要问题。一是这首诗是什么时候写的?是迁移时记录的吗?二是公刘究竟距离后稷几代?三是为什么要迁移?
关于诗的写作年代,尚有争议。多数研究者认为这首诗歌是西周初期周族后人追述纪念前辈之作,所谓“诗人歌乐思其德”。也有学者认为《公刘》是周人初迁豳时的旧作,因其记叙得极为细致真实。
公刘究竟距离后稷几代? 据《史记·周本纪》,公刘的父亲叫做鞠,是不窋的儿子,不窋是后稷的儿子,如此,公刘就是后稷的重孙,距离后稷仅仅三代。但史记的《刘敬叔孙通列传》又清楚记载公刘为后稷的十几世孙,明显有矛盾。另外,史记和汉书都提到公刘所处的时代是夏桀时期,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曰:“公刘避桀居豳”,将公刘与夏桀并提,他们当处于同一时代, 也就是夏朝的末期,距离生民里提到的第一代后稷所处的尧舜时期应该有好几百年了,怎么可能是后稷的重孙?对此矛盾的合理解释是"后稷"应该是管农事的官职,尧舜时期任命了第一位后稷,以后这个职位便世袭了下来,公刘应该是后代后稷的重孙,距离第一代后稷是十几代了。
为什么要迁移呢? 简而言之,为避夏桀时世乱。还有一个重要猜测是戎狄入侵,不得已只好迁居。《史记·周本纪》有:“不窋末年,夏后氏政衰,去稷不务,不窋以失其官而犇(奔)戎狄之间”。翻成白话文,就是说夏后氏政治衰败,不再设有农官,也不鼓励务农,公刘的曾祖父不窋失去了后稷的官职,便带领他的周族人流浪在少数民族部落之间。《国语.周语》中也载有:“及夏之衰也,弃稷不务,我先王不窋用失其官,而自窜于戎狄之间”。不窋自窜于戎狄之间,据记载是在甘肃庆阳附近,称为北豳,那里尚有不窋故城。《史记·匈奴列传》又有记载“夏道衰,而公刘失其稷官,变于西戎”,说的是直到公刘都没有恢复后稷这个官职,周人处于戎狄之地,甚至被视为戎狄之人。若是这样,似乎诗的第一段的“匪居匪康”应该是过得不好的意思才更合逻辑。周族一直都饱受戎狄的威胁,公刘十世之后,古公亶父也因为躲避戎狄而又迁到周原(陕西歧山),当然这是后面一首史诗《緜》的内容了。
随之而来值得争议的史实是,究竟公刘是从哪里迁移到豳地的? 如果按照后稷被封在邰(即下图中的陕西武功),其后人也居住在邰而推, 公刘是从邰地迁移到豳(旬邑,彬县),是往北迁移。但如果周人在迁豳前窜于戎狄之间,公刘时期周族就不在邰地,而是在西北方甘肃庆阳一带,那么公刘是带着周人从北边往南迁徙到豳地。笔者更倾向于赞同后一种,即是往南迁移,因为戎狄在西北方。后世古公再次率周族迁移,躲避戎狄,到了岐山,更是在豳地的南方。
网上淘来,经笔者修改后的示意地图
公刘率周人迁移到在豳地后,恢复了后稷的务农本色,安居乐业,发展周族,在豳地延续了十代,直到古公亶父。周人在豳地的生活被记载在诗经的十五国风里,就是风诗里的豳风。豳风流传下来共有七首,其中最耀眼的一首就是《豳风·七月》。这首最长的风诗在整部诗经里都算是非常耀眼之作。在不需要阅读圣贤之书的今天,那句“七月流火”也广为人知。经过电视节目的炒作,对于普罗大众而言,是否理解这个用语几乎成了有无文化的标志。《豳风·七月》这首诗里的“七月流火”是天气转凉的意思,而不是从字面上理解的炎炎夏日。这里的“火”指的是大火星,也叫心宿二(见下图箭头所指,天蝎座的阿尔法星)。诗里的七月是夏历七月,相当于阴历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说的是阴历七月大火星西移,天气转凉,要忙着制冬衣了,这里的"流"是向下移动的意思。现代人借用或者错用七月流火,多半是想到阳历七月,酷暑火烹。
图中箭头所指即是心宿二,也就是大火星,古时有专门的官员观察此星,编制历法,称为火正
在笔者眼中,《豳风·七月》是一首美丽的农事诗,如画卷一般地展示了当时的农夫生活和他们的喜乐忧愁,既有大量的关于农夫一年四季辛勤劳作的描述,也有明快喜悦的生活画面,是先周的另类"清明上河图",农事的百科全书。这首诗在考古学上很有意义,范文澜先生在《中国通史》中引用《豳风·七月》来考证先周的奴隶制和封建制的开始。阅读这首诗,几千年前豳地的田园风光和农人活动历历在目,展示了公刘迁移对周族后来兴旺发达的影响。
附录
大雅·公刘
笃公刘,匪居匪康。廼埸廼疆,廼积廼仓;廼裹餱粮,于橐于囊。思辑用光,弓矢斯张;干戈戚扬,爰方启行。
笃公刘,于胥斯原。既庶既繁,既顺乃宣,而无永叹。陟则在巘,复降在原。何以舟之?维玉及瑶,鞞琫容刀。
笃公刘,逝彼百泉,瞻彼溥原,乃陟南冈,乃觏于京。京师之野,于时处处,于时庐旅,于时言言,于时语语。
笃公刘,于京斯依。跄跄济济,俾筵俾几。既登乃依,乃造其曹。执豕于牢,酌之用匏。食之饮之,君之宗之。
笃公刘,既溥既长。既景廼冈,相其阴阳,观其流泉。其军三单,度其隰原。彻田为粮,度其夕阳。豳居允荒。
笃公刘,于豳斯馆。涉渭为乱,取厉取锻,止基廼理。爰众爰有,夹其皇涧。溯其过涧。止旅廼密,芮鞫之即
白话译文( 百度百科)
忠厚我祖好公刘,不图安康和享受。划分疆界治田畴,仓里粮食堆得厚,包起干粮备远游。大袋小袋都装满,大家团结光荣久。佩起弓箭执戈矛,盾牌刀斧都拿好,向着前方开步走。
忠厚我祖好公刘,察看豳地谋虑周。百姓众多紧跟随,民心归顺舒畅透,没有叹息不烦忧。忽登山顶远远望,忽下平原细细瞅。身上佩带什么宝?美玉琼瑶般般有,鞘口玉饰光彩柔。
忠厚我祖好公刘,沿着溪泉岸边走,广阔原野漫凝眸。登上高冈放眼量,京师美景一望收。京师四野多肥沃,在此建都美无俦,快快去把宫室修。又说又笑喜洋洋,又笑又说乐悠悠。
忠厚我祖好公刘,定都京师立鸿猷。群臣侍从威仪盛,赴宴入席错觥筹。宾主依次安排定,先祭猪神求保祐。圈里抓猪做佳肴,且用瓢儿酌美酒。酒醉饭饱情绪好,推选公刘为领袖。
忠厚我祖好公刘,又宽又长辟地头,丈量平原和山丘。山南山北测一周,勘明水源与水流。组织军队分三班,勘察低地开深沟,开荒种粮治田畴。再到西山仔细看,豳地广大真非旧。
忠厚我祖好公刘,豳地筑宫环境幽。横渡渭水驾木舟,砺石锻石任取求。块块基地治理好,民康物阜笑语稠。皇涧两岸人住下,面向过涧豁远眸。移民定居人稠密,河之两岸再往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