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曹雪葵杭州阿立
萬維讀者網 > 詩詞歌賦 > 跟帖
再貼的原因
送交者: 犀利 2009月02月09日12:30:06 於 [詩詞歌賦] 發送悄悄話
回  答: 將進酒 大西線歌 (舊作)犀利 於 2009-02-09 12:20:03
中國旱情發展,受旱面積達1.61億畝,437萬人飲水困難。中國水利部官員2月7日表示,將通過下調黃河上游水,甚至北調長江水,保證受旱農田的灌溉用水需求。()


中新網報導,遭受旱情的中國農田數量,還在不斷上升。中國水利部的官員七日表示,將通過下調黃河上游水,甚至北調長江水,保證受旱農田的灌溉用水需求。至
六日,遭受旱情的農田數量,已更新至一億六千一百萬畝。如果把去年冬天東北、西北、華北三地的一億四千萬畝干封地也計算在內,中國遭受旱情的耕地已超過三
億畝。()


與此同時,發生飲水困難的人口、大牲畜的數量,也已分別擴大到四百三十七萬人和兩百一十萬頭。北方冬麥區,是中國夏糧的主產區。其中,黃河流域的河南、山東等省,都是小麥的主產省。在這些地區,一億五千多萬畝農田受旱,三百九十四萬畝乾枯。()


為了提供更多的灌溉用水,黃河幹流上的大型水庫—小浪底水庫每秒鐘的下泄流量,已從兩百九十立方米增加到七百立方米。在此次抗旱中,黃河流域已調動了五十多億立方米水,灌溉農田。()


據黃河防汛抗旱總指揮部的消息,由於降水稀少、持續乾旱,黃河幹流龍羊峽、劉家峽、萬家寨、三門峽、小浪底五大水庫的可調節水量,比去年同期減少了三十多億立方米。其中,在此次調水中名聲顯赫的小浪底水庫,可以調節的水量比去年同期減少了一半多。()


為了能灌溉更多的農田,一些地方甚至動用了軍隊,清理、開挖河道、水渠里的淤泥;一些官員走入田間地頭,督促農民節約用水,防止大水漫灌。今後,隨着氣溫回升,還會有更多的北方農田需要灌溉,用水需求料將增加。()


對此,中國水利部防汛抗旱辦公室副主任張志彤表示,氣溫回升、灌溉用水需求增加,原先冰封的黃河河段也會開河,內蒙古河段的蓄水將被下放。河南、山東等地的用水供給,也將增加。()









在江蘇北部,可以通過北調長江水,滿足用水需求。除了來自黃河、長江的地表水,一些農民也會抽取地下水、灌溉農田。他也同時坦陳,如果幹旱持續,一些山丘地帶的農田灌溉將面臨更大考驗。這些地方的人口、大牲畜飲水,也會比較麻煩。()


報導說,截止2月6日20點,全國作物受旱面積1.61億畝,有437萬人、210萬頭大牲畜因旱發生飲水困難。這些受旱地區多數是冬旱與春旱相連,特別
是北京、河南等地竟然出現了超過100天不下雨的現象,北京最多有105天沒有任何降水。多數受旱地區基本上達到30年一遇的標準,在一些特別乾旱的區
域,包括河北南部、河南、安徽北部等局部地區,乾旱的程度達到50年一遇。()


全國防汛抗旱總指揮部抗旱一處處長張家團介紹,產生今年與眾不同的大旱主要原因有這樣幾個:第一個原因就是去年的受旱區要過去集中,目前全國有15個省市出現不同的旱情,受旱的區域主要集中在西北東部的一些區域,目前占全國面積的95%,其中冬小麥是93%。()


第二個原因就是現在受旱的面積總量大,現在主產區6個省達到40%—70%多,面積達到了5300多萬畝。第三個原因就是部分地區出現的飲水困難問題還是比較突出的,有的超過了100多天無降水,有的地方出現了同期最小值。()


面對特大旱情,我國2月4號啟動二級抗旱應急響應,第二天,也就是2月5號就升級為一級抗旱應急響應。這也是我國首次啟動一級抗旱應急響應。我國在應對洪
澇旱災工作中,按嚴重程度和影響範圍分四級編制應急響應預案,其中一級為特別重大,二級為重大,三級為較大,四級為一般。()


在國家防汛抗旱應急預案中,對四級響應行動的具體內容、分工與責任做出了明確的規定。等級越高的響應行動,決策會商的級別就越高,防總各成員單位投入的力
量就越大,對於響應行動的時間要求也越緊迫。啟動一級抗旱應急響應也說明目前旱情之嚴重以及國家對抗旱的重視。全國防汛抗旱總指揮部抗旱一處處長張家團介
紹說,多個省市發生重大乾旱是啟動一級抗旱應急響應主要依據。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8: 雪梅香 當前情狀 應Blue Ivy 之邀
2008: 西江月 詠史 杞梁妻
2007: 再別故鄉情 (改後重貼)
2007: 日出, 在西嶽
2006: 花雨
2006: 恭賀新禧!
2005: 七律 和吳宗
2005: 感春(次韻吳宗《慶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