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古典詩詞譯成英文真那麼難嗎?對這個問題俺的回答是:
用英文來解釋一首漢語古典詩詞的含義並不難,若把它翻譯成一首英文詩可就難了。學過英文的詩友都知道,用英文作文章和寫詩也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英國人當然也不是生而詩人,也得專門學才行。無論用哪種語言寫詩,詞句都得精煉雅致,還要合轍押韻,適合吟誦歌唱。請看英國詩人Tobert Bridges這首詩:
spring goeth all in white,
crowned with milk-white may;
in fleecy flocks of light,
o'er heaven the white clouds stray;
white butterflies in the air;
white daisies prank the ground;
the cherry and hoary pear,
scatter their snow around.
上面這首詩是隔句押韻,韻式為ABABCDCD,共換了四次韻腳。讀來旋律起伏,韻味盎然。而它的意境更美,用白色作為全篇的主色調,以渲染春的清新和純潔。
把一首漢語古典詩詞譯成英文,還要譯成一首英文詩,這個要求被稱為“雅”,是翻譯界對譯文所提出的三個標準之一,即“信達雅”。而“雅”則是其中最高層次的要求。
但是,譯文只盲目追求“雅”還不行,還要不背離原文。否則,若把原文的“贊春”譯成了“悲秋”,那麼譯出來的英文無論有多美都不可以,因為“悲秋”並非原作者所言。這個標準就被稱為“信”,它是“信達雅”這三個標準中最基本的要求。當然了,天下沒有完全相同或對等的兩個事物,漢語和英文的字詞也是如此。所以,允許譯文有一定的靈活性才算公平。個見以為,漢語古典詩詞譯成英文,其失真程度若不超過30%就不算“失信”,應為原作者所接受。(如翻譯散文的話則要求還要高,失真度不超過5%;普通文章不超過1%,而科技文章則不允許有絲毫的失真!)
有人說:詩詞翻譯可以允許“再創作”,對此俺絲毫不敢苟同。人家漢語說了: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
若譯成:
unable seeing you for a second makes me feel like dying.
可以嗎?不可以。有人質疑了:“不都是愛得要死要活嗎?腫麼不可以?”因為英文沒譯出漢語原文的比喻方法。強調“在看不見愛人的情況下相同的時間覺得像長了許多,即‘一日不見、如隔三秋’”是原詩的比喻方法,更是原詩之所以成為詩的一個要素(否則寫成“愛得要死”不是更省事),若英文譯不出這個比喻就算“失信”,而這首新譯出來的英文詩再譯回漢語時,必會面目全非。
非常偶爾的,用自身語言中的成語或名句來對譯另一種語言中的成語或名句,只要所表達出的含義幾乎完全相同,也無可厚非,但這必將要求譯者具備語言高手的能力。如莎士比亞的名句
Love is blind.
譯成了
情人眼裡出西施。
字面含義雖不同,但表達出的內涵卻更美。需要明了的是:天底下這麼湊巧的事並不多,還是踏實地字斟句酌地翻譯最好。
接下來說一下咱們詩壇前日翻... “慢!”嗯,介是誰在喊哪?“還沒說那個‘達’字呢?”
對!翻譯標準中是還有個“達”字,不過涅,這“達”字其實是跟着湊數的,咱們中國人喜歡“事不過三”,所以說起話來總喜歡三個字扎堆兒:天地人,日月星,“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哈哈。“信達雅”也是這麼出來的。啥叫“達”?就是“句子通順”。想想看哪,若連英文句子都寫不通順,還翻譯啥漢語古典詩詞啊?
趕緊書歸正傳,話說咱們詩壇前日翻譯了一幅對聯:
幽懷託泉石
樂事在桑麻
此聯是豌博貼來詩壇的,註明為“釣魚臺養源齋對聯”。為方便詩友們翻譯,俺還以個見把這幅對聯注釋了一番:
幽懷託泉石,
--- “託”是寄託的意思,是把自己的襟懷(內心的理想追求等等)通過某種事物來體現或宣泄,如喜歡高潔的會種植蘭花,追求古雅的會吟詩、作畫、撫琴等等。那麼“泉石”意味着什麼?意味着“出世”的情懷,因為真正的“泉石”絕不會存在於喧囂的市井之中。你得離開人多的地方到山裡去。那麼“泉石”具體是什麼?在深山危崖上垂着的一道瀑布的景象即是!這個畫面就是個最典型的象徵,象徵着遠離人世的秀水青山。那麼在鬧市中比如在自家後院整出個小水池,中間弄個小假山,也可以算“泉石”。其實無論什麼只要能象徵你心中的寄託即可,甚至你在喧鬧的酒吧里喝一個Scotch on the rocks,只要它有寄托在,它就是你的“泉石”。“幽懷”則可以理解為“幽靜深遠的情懷”。“懷”大約等於“feeling”或“mind”或“thought”或“cherish”這類英文字。有了前面這些理解,如果想把這句古漢語首先翻譯成現代漢語就很容易了,但:譯成了現代漢語反而失去了它的文采,這,就是古漢語的魅力!
樂事在桑麻。
--- “桑麻”是田園生活的雅稱。桑自然是養蠶,麻是搓麻繩、織麻布等農家活計。“樂事”字面上是享受快樂的事。其實這句的“樂事”所體現出來的是一種思想上的解脫,間接渲染的是對追名逐利的厭煩:追名逐利四肢不累,但內心累;干桑麻活計四肢雖累,可內心卻灑脫清爽。
雖然上面說過譯成現代漢語會喪失原對聯古漢語的文采,還是先費力不討好地翻譯出來,權充譯成英文時的參考:
想起(看到)(山中的)蒼崖飛瀑,頓覺(頓讓)我內心更清靜悠遠;
干一點兒(養蠶織麻的)農活,(名利皆忘,)真得樂在其中。
其實對這幅對聯每人都可以有自己不同版本的理解啊,只要對其內涵沒有誤解即可。
一語未了,某人已搶先翻譯出來了:
幽懷託泉石
Whenever mountains and its waterfalls come into my mind,
how peaceful and relaxed I feel;
樂事在桑麻
Silkworm and hemp farming are so enjoyable,
since life in the country is always carefree.
翻譯得根本不像詩嗎?就像給對聯加個註解賽的。不由質問介是誰翻的?咦?腫麼像是俺自己寫英文時好添油加醋的習慣涅?哈哈。俺的英文是二把刀啊,因為俺們居住海邊小國,英文並不是俺們的日常用語... 不管腫麼說了,反正還有英文高手的翻譯在下面。
先看豌博的譯文:第一稿:
幽懷託泉石
Nature with rocky springs conferring the inner peace of mind,
樂事在桑麻
Simplicity like mulberry and raw fiber nourishing joy of a kind.
很精煉!不是嗎?再看他第二稿:
幽懷託泉石
A stony creek elicits peace of mind;
樂事在桑麻
Joy belongs to life in a countryside.
哇!這也太精煉、太詩詞了!字數跟原對聯比也差不多。個見以為堪稱蓋帽兒!
下面還有綠島兄的譯文,忠於原文,富於想象,也很精彩:
幽懷託泉石,
The sound of spring-water flowing on stones lets me relax
樂事在桑麻。
Sericulture and hemp-farming give me joy
“Sericulture”這個字俺不認識,查字典才知道是“養蠶”,哈哈。俺真得惡補英文。(另譯文第一句,“lets”似有筆誤)
接着還有文思兄的譯文:
幽懷託泉石,
Relax in imagination of the quiet creek,
樂事在桑麻
Enjoy the daily life in the countryside.
必須大讚一個!比較原對聯不難看出,譯文既點明了表象,又為讀者蘊含了寓意。也堪稱蓋帽兒!
接下來是職老的譯文。第一稿:
幽懷託泉石,
The rock holds my deep mind of spring
樂事在桑麻
like the oak tree make me joyful life
無論對原對聯的理解還是英文的渲染都能看出功力,字數也幾乎與原聯相同。雖未能像豌博和文思二人妙手偶得,也很精彩。
第二稿:
幽懷託泉石,
holds icy straight rock Wisky
樂事在桑麻
enjoy burnt oak barrel Brandy
不知腫麼,也許是太追求簡煉了?覺得還是第一稿更好些。豌博也評論說:“太誇張也不是翻譯,無以評說,乾隆也看不懂哈哈”
看完了上面這幅對聯的不同譯文,不知諸位讀者對“信達雅”這三個要求有沒有進一步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