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七言絕句作法舉隅》,每天學寫一首:56法之11
《七言絕句作法舉隅》 第11法
此第11法,前一二句鋪墊,第三句須用“為問、試問”等字引領,而第四句中則須有“無、幾、何、誰”等字眼與第三句結合形成問句。第四句可以“真正”提問,此時句尾用問號;也可“以問作答”,用句號結尾。請細看例詩即知:
一:第四句“真正”提問
1- 秋浦途中(唐·杜牧)
蕭蕭山路窮秋雨,淅淅溪風一岸蒲。為問寒沙新到雁,來時還下杜陵無?
2- 蝶三首 其二(唐·李商隱)
長眉畫了繡簾開,碧玉行收白玉台。為問翠釵釵上鳳,不知香頸為誰回?
二:第四句“以問作答”
3- 寓懷(唐·高駢)
關山萬里恨難銷,鐵馬金鞭出塞遙。為問昔時青海畔,幾人歸到鳳林橋。
4- 柳仲郢(宋·呂陶)
方當炙手已寒灰,倚伏循環可動懷。試問華堂歌舞妓,幾人曾以玉為釵。
5- 又和景文韻(宋·蘇軾)
牡丹松檜一時栽,付與春風自在開。試問壁間題字客,幾人不為看花來。
三:也有因詩意的需要,關鍵字在句中的位置也有不同:
6- 登仙奕山(宋·盧侗)
畏對青山老一秋,逢春又向碧岩游。憑空為問蓬萊客,何物能消萬古愁。
7- 壁老求笑庵詩二首 其一(宋·陸游)
台省諸公六出奇,江湖狂客一生痴。無人為問淨光老,撫掌掀髯端為誰。
跋:《七言絕句作法舉隅》的作者是馮振心。簡介:“馮振心先生(1897年——1983年),名振,號“自然室主人”,素有“廣西才子”之稱的。他17歲學詩,是我國有卓著成就的教育家、出類拔萃的中國古典文學專家、傑出的近代現代詩人,有《自然室詩稿與詩詞雜話》等著作傳世。當其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任教於上海大夏大學時,著《七言絕句作法舉隅》一書,“就七言絕句之作法不同或大同而小異者,略分如干類,先博舉其例,而後綜籀其法”,授於門生,周振甫、馮其庸鹹得其惠。”
《舉隅》從古人七絕中歸納出56種寫法,雖然拘於構思形式,習作純熟後,也能悟出作七絕的精神追求。俺記不清什麼從網上搜到這篇好文,自己也沒有興致跟着學寫。今日又看到,想起以前曾在詩壇介紹過,但沒介紹完。可又記不住介紹過多少,乾脆從頭來,陪着大家再來學寫。一天一到兩首,一個月,學完。俺吧,每天從《舉隅》中摘錄一兩種寫法貼來,大家讀完古人例子後,自己找題目寫一首。多寫不限。要求:一定要嚴格按照《舉隅》所介紹的方法來寫,否則就毫無意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