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曹雪葵杭州阿立
萬維讀者網 > 詩詞歌賦 > 帖子
受益終身的啟蒙教育 - 龍江路小學五年記 (續完)
送交者: 秋韻 2020年11月09日08:06:36 於 [詩詞歌賦] 發送悄悄話

記得當年我們也有家庭作業,是課堂教學內容中必要的練習與鞏固。我下午回家第一件事便是做作業,一小時左右就能完成。有時我們也會相約去同學家做作業、玩遊戲。那時沒有電視電腦手機可玩,我家有台熊貓牌收音機,收聽少兒節目“小喇叭”是重要的娛樂,媽媽為我們訂的期刊“兒童文學“、”少年文藝”是僅有的兩種課外讀物。後來我們發現住家大院辦公樓里有一乒乓球檯,於是那裡也成了課後的活動場所。在物質生活貧乏的年代,只有音樂學院的子女有條件從父母那裡學習器樂,班裡有位男同學被要求跟他父親學小提琴,記得我看過他的日程表:早上拉琴、下午拉琴,晚上拉琴,周日也拉琴(那時只有周日一天休息)!

 

學校負責孩子的教育,孩子負責自己的學習,是那個時代的特點。不僅學校的班主任到學生家訪問,同學們記得數學老師、音樂老師也曾經家訪過。除了查看每學期的成績單與老師評語,父母基本不過問我們每天的細節,也從來沒有給過我們具體指導,除非我們提出需要幫助。記得有一次爸爸幫我背乘法口訣表,背不下去時我開始流淚,爸爸說:“背嘛,哭什麼。” 這是記憶中學習上和爸爸唯一的一次互動。媽媽更是早出晚歸忙自己的工作。1948年四川大學教育系畢業、從事教育工作的她,從未過問過我們教課書的學習。良好的學習習慣、自主思考的學習態度,這或許恰恰是成功教育所追求的。

 

當年龍小的老師們兢兢業業教書育人幾十年,想來也早已退休。記憶中的他們是: 校長謝國光,教導處吳主任,體育老師常思淼,美術老師彭先誠(彭老師離開龍小多年,現在是四川省著名畫家),自然課老師溫樹安。1965年春節,特級教師袁麗華妝扮成聖誕老人,用她字正腔圓的普通話向同學們祝福新春,一開口便被同學們認出引來鬨笑。誰能想到,三年之後的“文革”中,袁老師不幸被迫害慘死,年僅38歲。這是龍小歷史上永遠的傷痛。

 

20172月,我在回成都的飛機上巧遇同鄉,一位帶着幼女出國旅遊的年輕父親。聊到我16歲下鄉後便離開故鄉,越走越遠,他問道: “你在北京上哪個大學?” 我遲疑了一下,答 XX”,他驚訝了,又問:“中學呢?” XXXX”,又是一聲驚嘆,他想了想,再問:“哪個小學呢?” 啊哈,這位同鄉提醒了我,讓我意識到這是一串閃光的校名,而龍小,便是起點。

 

龍小是我的母校,也是我家姐弟的母校。姐姐在龍小上六年制,與五年制的我同時畢業,兩個弟弟也先後上了龍小,我們有着或共同或各自的龍小記憶。或許有一天,我們姐弟4人能一起回母校參加校慶。

 

2020年,是實驗班的同學們從龍小畢業55周年紀念,五年一貫制早已普及多年,龍小也已有了分校。得益於上世紀八十年代改革開放浪潮的推動、不斷地與時俱進,龍小在成都市教育界的聲名更是如日中天。如果說,當年的我們在遭受 “文革 “十年對學校教育的摧殘之後,尚能依憑龍小給予我們的信念和知識,自律自強、勤學不倦,成為各行各業的有用之材,那麼,基礎教育質量的重要,教師對學生欣賞鼓勵的重要,普通孩子可以培養成為正直善良、能經風雨、健康快樂的社會良材,就是龍江路小學教學成功的最好證明。

 

本文撰寫過程中,龍小實驗班(5.2班)同學提供了寶貴的記憶與幫助,在此一併謝過。

 

秋韻 2020.10.21 於美國諾城


0%(0)
0%(0)
  叩謝各位鼓勵,很多人沒有耐心讀長文啦!  /無內容 - 秋韻 11/11/20 (245)
  羨慕羨慕羨慕!我只記得一些趣事,故  /無內容 - queen 11/09/20 (335)
  秋韻溫馨回憶,校名處處閃光!  /無內容 - 杭州阿立 11/09/20 (323)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9: 《阿立秋詩集 3》園園美聲朗誦
2019: 【七絕】共游賭城老鷹岩有感
2018: 雪花落下的時候(阿立嫂攝影)
2018: 支頤窺月齋閒筆(摘選)
2017: 【七絕】秋葉金陽 題雅雲美圖
2017: 《七絕.題雪草金松美照兼和綠島、曹兄
2016: 北密秋色行 (5)灣區賞秋又婚禮 牛排鮮
2016: 〈五言〉桃園晨
2015: 訴衷情.哀思縈繞夢魂中-1976年舊作
2015: 立冬 同韻四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