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皂罗特髻】这个词牌非常特别。首先因为他是苏东坡为了搞笑而创始的词牌,其次是,词牌中第一个四字句要重复出现七次。查资料发现,古人中跟着填这个词牌的人并不多。注意到没有?“皂罗特髻”这个名字是不是也很特别?接着查资料,得到如下解释:
龙榆生《东坡乐府笺》:“易大厂云:‘皂罗特髻,为宋代村姑髻名。’录以待考。” 此说应当是有根据的。苏东坡应是去过某地,此地民风淳朴,妇女们都以皂罗特髻为美,久而久之,男女间的情歌有以皂罗特髻为名的,作者便模仿此调戏作一曲以自娱。
皂罗特髻:“皂罗”是一种轻薄的黑色丝织品,特别适于做扎头的丝带,是宋代最常见的头饰用品之一。
“特”即特立、特起、高耸之意,“特髻”就是高高的发髻,这是宋代相当时髦的一种发式。
以上为龙榆生先生的注释。
查到【皂罗特髻】词谱为:双调八十一字,上片九句四仄韵,下片六句三仄韵。附如下(例词为苏东坡的《皂罗特髻》):
采菱拾翠,算+似此佳名,阿谁消得。
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韵A)。
采菱拾翠,称+使君知客。
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韵A)。
千金买、采菱拾翠,更罗裙、满把珍珠结。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韵A)。
采菱拾翠,正+髻鬟初合。
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韵A)。
真个采菱拾翠,但+深怜轻拍。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韵A)。
一双手、采菱拾翠,绣衾下、抱着俱香滑。
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韵A)。
采菱拾翠,待+到京寻觅。
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韵A)。
不难发现,这个词牌所谓的“谱”,其实就是照抄苏东坡原作的声调,一字不改。如此则非常死板不说,也不符合诗词的基本声韵原理。容俺给它润一下,诸位戏称“胡杨谱”可也:
采菱拾翠,算+似此佳名,阿谁消得。
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韵A)。--- 四字句首字为仄时,第三字须平,下亦如之。
采菱拾翠,称+使君知客。
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仄(韵A)。
千金买、采菱拾翠,更罗裙、满把珍珠结。--- 建议后面的七字句写成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以别下片第四句而生变化。
平平仄、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仄(韵A)。
采菱拾翠,正+髻鬟初合。
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仄(韵A)。
真个采菱拾翠,但+深怜轻拍。
中仄中平中仄,中+平平仄仄(韵A)。--- 前面一句第三字为仄时,第五字应平。
一双手、采菱拾翠,绣衾下、抱着俱香滑。
中平仄、中平中仄,仄平仄、中仄平平仄(韵A)。
采菱拾翠,待+到京寻觅。
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仄(韵A)。
借着这次闲侃,咱们再一起赏析一下苏东坡这首《皂罗特髻》如何?
话说苏东坡被贬黄州,生活自然没有京城舒适了。有次到江对岸的武昌,太守朱寿昌便热情设宴招待他。考虑到苏东坡乃风流才子,席间就唤出两个歌女,一个叫“采菱”,一个叫“拾翠”,来为他唱歌祝酒。而且还想到苏东坡离京城已久,居然别出心裁地让她们二人先打扮成京城流行发式!这个发式正是这“皂罗特髻”。苏东坡太感动了,于是即席填词,写了这首《皂罗特髻》。词中的“采菱、拾翠”只有按所言之二位歌女来解,才能与全篇诗意融合。逐句赏析如下:
《皂罗特髻》是这首词的题目,后来才变成了词牌名,正是苏东坡见景生情用它为题,可见风流才子之一斑!
采菱拾翠,算似此佳名,阿谁消得。
--- 仅“阿谁消得”一句足证“采菱拾翠”指的是歌女,而非水中采菱角、岸边摘花草也。
采菱拾翠,称使君知客。
--- “使君”是谁?太守朱寿昌也。这句隐含感激之意。
千金买、采菱拾翠,更罗裙、满把珍珠结。
--- 此句渲染“采菱拾翠”这两位歌女的高贵,也是侧面地给朱寿昌脸上贴金。
采菱拾翠,正髻鬟初合。
过片:
真个、采菱拾翠,但深怜轻拍。
--- 哈哈,这苏东坡,居然出咸猪手了。
一双手、采菱拾翠,绣衾下、抱著俱香滑。
--- 越写越不像话料,“抱著俱香滑”都敢写,估计业已微醺。哈哈
采菱拾翠,待到京寻觅。
--- 这句啥意思啊?难道采菱和拾翠,两位美女“抱著”都“香滑”了还不满意?还要到京城才能寻到真美色?非也。他说的是“皂罗特髻”,即:到京城才能看到地道的“皂罗特髻”的发式。这一句他没忘了要显摆他自己才是京城吃过见过的人,口吻颇为小资。
俺费力查还有诗友补充找到四首前人所填之《皂罗特髻》,也列出来供感兴趣的诗友参考:
一:还是苏轼的:
膠鬟拢罢,称滑笏吴绡,摺成如水。
浅縆素额,更斜遮蝉翅。
重窥镜、非关怕冷,上头初、爱道随时世。
最宜淡泞,恁略施珠翠。
还把、一痕绵擘,衬微微红起。
春愁困、莫教半卸,到残妆、秀晕分明是。
碧烟抹断,看两蛾尤细。
诸位发现了什么没有?第一个四字句的“膠鬟拢罢”居然没在词里重复出现!可见古人为诗词多不为格所拘,而已言志抒情为要。
二:清代诗人丁澎
为伊瘦损,怕红消翠减,被人猜着。
为伊瘦损,渐腰围如削。
春来了、为伊瘦损,春去也、只恨东风恶。
为伊瘦损,怎怨伊情薄。
真个、为伊瘦损,悔当初轻诺。
偏道是、为伊瘦损,千行泪、禁得涓涓落。
为伊瘦损,待怎生抛却。
这首第一个四字句的“为伊瘦损”却依谱重复了七次。个见:咱们今人学填宋词还是要严格遵谱,该重复的不可省事。诗词固然是玩弄文字的游戏,但只有遵守规则,游戏才好玩儿。不是吗?
三:皂罗特髻 题越州吴伯憩新词即用东坡起句(清·丁澎)
采菱拾翠,傍越殿寻春,清歌徐度。
何似吴均,善作多愁赋。
浣纱畔、雕栏倚遍,携红袖、潦倒旗亭暮。
莫怜眉妩,恐琐窗人妒。
如听哀筝夜话,向谁行幽诉。
鸳管写、乌丝百尺,待归去、都付双鬓女。
红牙轻按,唱彻愁春句。
请注意,这首第一句的“采菱拾翠”后面也没有重复。
四:皂罗特髻(近现代·汪东)
蚁争触战,叹流徙、蒸民血填沟壑。
蚁争触战,任此生、销铄庭槐下。
蚁争触战,到斜阳、一梦终难觉。
蚁争触战,逞霸图王略。
谁道蚁争触战,向而今、偏恶百千载。
蚁争触战,看青史覆辙资嚬噱。
蚁争触战,问甚时休却。
这首则断句不同,但字数还是一致的。
知道其他古人所作之《皂罗特髻》的诗友,请不吝补充为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