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哪位还对【花非花】介个词牌不熟悉的,请读俺草成的这个简介。
白居易有一首《花非花》的自度曲,是这样写的: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查其格律大致是这个样子滴(在韵脚保证的情况,应该还能更灵活些):
平平平,仄平仄(韵)。
中仄平,平平仄(韵)。
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中平平仄仄(韵)。
声调铿锵有致,韵味十足,用这个小词牌接龙会灰常有趣。可以全部写在标题栏里,差一个字,只要第一行的“花非花雾非雾”连着写就能放下了。
强烈地建议大家在接龙中模仿白老第一行两个“非”字的句式,即“花非花,雾非雾”这个调调,因为它很朦胧。相信大家都知道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还有公孙龙子的“白马非马”啥的。其实“名”不过是“实”的代号,若咱们老祖宗当年给“花”起的名字不是“花”,而是“丑”,那么今天人们肯定就把“花”称为“丑”了,可见“名实”的关联不过如此。另外,白老词里的“花非花”是比喻的极致,近乎于禅:花固然美丽,但那只是盛开的时候,可枯萎了涅?还美丽吗?所以陆游说:“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其实只说对了一半儿,花死了,“香”也是留不住滴。
(当然上面这首词从外表上看是美好的,其实它是白老回忆一位歌妓的诗词,唐代时兴客中招妓,或应酬,或慰枕,总是避免不了的,当以历史眼光对待。想一想落魄寒酸如李商隐,都周旋于歌妓之间,只有穷到李贺“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的地步,才能“洁身自好”。白老这首诗说得形象啊:半夜时分,酒正上头,朦胧的她来了。是花吗?是雾吗?天刚刚近晓,朦胧的她又去了。揉揉眼,就像一场梦,啥也木有。这时天已经大亮了,朝云都飞走了,飞得干干净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