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筪语屑(1)十二正经及其络穴并主证之歌诀 |
送交者: 苏小白 2016年04月28日15:02:12 于 [诗词歌赋] 发送悄悄话 |
药筪语屑
十二正经及其络穴并主证之歌诀
世为混浊一片,分清浊二气,清气上升为天,天为阳;浊气下沉为地,地为阴;阴阳相搏生人。天地人,三才。人得阴阳二气所化生,阳阴二气在人体须平衡,平则和,和则无恙。不和则病矣。
人体为一股气血也。 气即为阳,主功能;血即为阴,主有形。血提供营养物质,气化生营养物质。气血运行畅通,则无疾患。气血运行,按中医理论,便离不得经络也。经者,经脉;络者,络脉。今先谈经脉之十二正经也。
何谓十二正经? 即手三阳经、手三阴经、足三阳经与足三阴经。气血是循经首尾相连,如环无端,在经脉中运行的。手三阴经,是从胸走手;手三阳经,是从手走头;足三阳经,是从头走足;足三阴经,是从足走至胸腹。按子午流注来言,即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其中胆行子夜,心行正午。按《灵枢 经脉》篇,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臂内侧行于手少阴经、手厥阴经之前,下肘中,沿前臂内挠侧缘入寸口,上鱼,循鱼际,终于大拇指端,其一支脉出列缺直上二指端与手阳明大肠经相接。肺经入穴为中府,出穴为列缺;列缺为络穴,也为八脉交会穴,通任脉,主证呼吸气短,尿频遗尿,手腕手掌部发热。肺经主证歌诀云:
肺经主病八大证, 咳喘咯血缺盆痛。 胸部胀满肩背痛, 咽喉肿痛循经痛。
手阳明大肠经起于二指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第一、二掌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拇长伸肌腱与拇短伸肌腱之中)即阳溪穴,沿前臂外挠侧缘直上,过肘外,上臑外前廉上肩,过肩髃穴,经肩峰,上出大椎之穴,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其支者,从缺盆上颈,经面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止于鼻翼两边迎香穴。入穴为合谷,出穴为迎香。是十二正经中,入穴与起始穴不一的一条经脉。络穴为偏历,入耳中,连宗脉,主齿痛、齿冷与耳聋。大肠经主证歌诀云:
大肠主病十大证, 鼻衄鼻涕与齿痛。 咽喉肿痛连颈项, 泻泄腹痛与肠鸣。 下利赤白莫忘了, 还有大肠循经痛。
足阳明胃经起于鼻翼旁,上行鼻根部,旁交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下关穴)循发际,至额颅。 其一支也,从大迎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 其二支也,即直行脉,从缺盆直下,经乳头,下挟脐,入少腹侧气街中。 其三支也,即胃下口支脉,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再下行髀关,抵伏兔,经阴市,过梁丘,越犊鼻,循胫骨外侧前缘,过足三里,下足跗,至第二足趾外侧端。 其四支也,从足三里别出,进入趾中指外侧。 其五支也,从足冲阳穴别出,入足大趾内侧端,接足太阴脾经。 胃经入穴为承泣,出穴为冲阳。络穴为丰隆,主癫狂,音哑与咽喉肿痛。足阳明胃经主病歌诀为:
胃经主病十四证, 发热发狂与水肿。 肠鸣腹胀胃脘痛, 口歪呕吐易饥饿。 咽喉肿痛流鼻血, 还有胸腹循经痛。
足太阴脾经起于足大趾内侧隐白穴,沿大趾内侧赤白肉际,上行内踝前,经小腿内侧胫骨后,于内踝上8寸交出足厥阴肝经之前,经膝,过大腿内侧前缘,入腹,属脾,络胃,上膈,挟食管,连舌根,散舌下。 其支脉,从胃上膈,流注心中,接手少阴心经。入穴为隐白,出穴为大包。络穴有二,一曰公孙络,二曰大包络。脾之大包络,主遍身之酸疼,四肢松软无力;公孙络主霍乱,呕吐。脾经主病歌诀云
脾经主病九大证, 嗳气呕吐胃脘痛, 腹胀便溏兼黄疸, 身重无力舌根痛, 还有太阴循经痛。
手少阴心经起于心中,是十二正经惟一一条起始部位在自身脏腑的经脉,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 其一支也,从心系挟食管上行,连系目系。 其二直行脉也,从心系上行至肺,下出腋下(极泉穴),行臑内侧后缘,走手太阴、手厥阴之后,至肘窝,沿前臂内侧后缘,经通里,过神门,上手掌,出于小指挠侧端。接手太阳小肠经。入穴为极泉,出穴为少冲。通里是络穴,主胸膈涨满,不能说话。在十五络穴之中,与足少阴肾经络穴大钟,同为直剌法,剌0.3-0.5寸。其络脉不联系肺,循本经,到心,连舌本,系目系。心经主病歌诀云:
心经主病九大证, 心痛心悸与脅痛。 失眠盗汗手心热, 咽干口渴臂内痛。
手太阳小肠经起于小指外侧端,沿手背尺侧过后溪,越尺骨茎突,沿臂外尺侧过小海,沿臑外尺侧,出肩关节部,绕肩胛,交会大椎,下入缺盆,络心,循食管,下膈,入胃,属小肠。 其一支脉也,出缺盆,上颈,经颊,至目外眦,转入耳中。 其二支脉,颊上支脉,从颊上分出,上行目眶下,抵鼻旁,至目内眦,接足太阳膀胱经。入穴少泽,出穴听宫。络穴支正(腕背横纹上5寸,阳谷与小海连线上),主病候为关节纵缓,肘部痿酸,皮肤生疣。小肠经主病歌诀云:
小肠主病七大症, 目黄面肿与耳聋。 少腹胀痛咽喉痛, 肩胛还有循经痛。
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目内眦睛明穴,上额,与督脉交会于百会穴。 其一支脉也,从头顶至耳上角。 其直行脉,从头顶入络脑,回出项部,分开下行。一支沿肩胛内侧,夹脊旁,至腰中,入脊边筋肉,络肾,属膀胱;一支从腰中分开,向下行过臀部,入腘窝。 其三支脉也,即后项支脉,通过肩胛内缘直下,经臀部,沿大腿外侧下行,与腰部下来的支脉合于腘中,往下过腿肚内,出外踝后方,沿第五跖骨粗隆,至小趾外侧端,接足少阴肾经。 入穴睛明,出穴至阴。络穴飞扬,主鼻塞鼻衄鼻涕与背痛。膀胱经主病歌诀云:
膀胱主病十大证, 癫痫疟疾先分明。 小便不通又遗尿, 迎风流泪兼目痛。 鼻塞流涕流鼻血, 项背腰臀肢后痛。
足少阴肾经起于足小趾下,斜向脚心涌泉穴,出舟骨粗隆下,沿内踝后,进入足跟,上行小腿内侧,出腘窝内,向上沿大腿内后缘,通过脊柱,属肾络膀胱。 其直脉,从肾向上通过肝,上膈,进入肺中,沿喉咙,夹舌根。 其支脉,从肺出,络心,注胸中,接手厥阴心包经。 入穴为涌泉,出穴为步廊。络穴为大钟,主尿潴溜,心烦胸闷,腰痛。 肾经主病歌诀云:
肾经产病十四证, 尿频遗尿与遗精。 月经不调或阳萎, 气喘咳血咽喉肿。 舌干水肿足心热, 下肢无力腰脊痛, 还有股内后缘痛。
手厥阴心包经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膈,历络三焦。 其一支脉者,循胸出胁,下腋三寸(天池穴),上抵腋下,循臑内,行太阴、少阴之间,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 其二支脉者,从掌中劳宫穴分出,循第四指,出其端,接手少阳三焦经。 入穴天池,出穴劳宫。络穴为内关,也为八脉交会穴通阴维脉,主心烦、心痛。 心包经主病歌诀:
心包主病九大症, 心痛心悸心烦从。 癫狂肢急手心热, 面红胸闷腋下肿。
手少阳三焦经起于小指次指之端(即第四指指端,关冲穴)上出两指之间,循手表腕,出臂外两骨(尺骨与挠骨)之间,上贯肘过肘尖,循臑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阳之后,入缺盆,布膻中,散落心包,下膈,循属三焦。 其一支脉也,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系耳后,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颊至目眶下。 其二支脉,即耳部支脉也,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前,交颊,至目锐眦,接足少阳胆经。 入穴关冲,出穴耳和髎。络穴外关,也为八脉交会穴,通阳维脉,主肘关节拘挛,肘关节驰缓不收。 三焦经主病歌诀:
三焦主病十大症, 小便不利与水肿。 耳鸣耳聋耳后痛, 腹胀颊肿咽喉肿, 目外眦痛循经痛。
足少阳胆经,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经之前,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阳经之后,入缺盆。
其一支脉也,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
其二支脉也,别锐眦,下大迎,合于手少阳,抵于目眶下,下加颊车,下颈合缺盆以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胁里,出气街,绕毛际,横入髀厌中。
其三直脉也,从缺盆下腋,循胸过季胁,下合髀厌中,以下循髀阳,出膝外廉,下外辅骨之前,直下抵绝骨之端(悬钟穴,即八会穴之髓会穴),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趾次趾之间。
其四支脉也,别足跗足临泣,入大趾之间,循大指歧骨(第一、二跖骨之间)内出其端,还贯爪甲,出三毛,接足厥阴肝经。
入穴童子髎,出穴足临泣。络穴为光明,主下肢瘫痪,不能站立。
足少阳胆经主病歌云:
胆经主病九大症, 口苦目眩外眦痛。 头痛颌痛缺盆痛, 胸胁腋下肢外痛。
足厥阴肝经,起于大趾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腘内廉,循股阴,入毛中,过阴器,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鼻咽部),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
其一支脉也,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
其二支脉也,即肝部支脉,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
入穴大敦,出穴期门。络穴蠡沟,主阴痒,阳强不倒,疝气。
肝经主病歌诀云:
肝经主病十大症, 咽干呕逆小便拥。 遗尿疝气精神病, 头痛腰痛少腹痛。 还有胸满要记清。
2016/4/28,磨砚斋。
|
|
|
|
实用资讯 | |
|
|
一周点击热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复热帖 |
|
|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
2015: | 五绝.哪知孙辈腐--上平十三元 | |
2015: | 五绝.落花流水季--上平十灰 | |
2014: | 以拙作为牛,自为庖丁,讨论一番七律 | |
2014: | 【宴清都】(程垓体)游春随笔 | |
2013: | 跟着杜老学骑驴:【七律】功夫之王李小 | |
2013: | 身无半亩忧天下,读破万卷交古人 | |
2012: | 也别红版主 (飞燕入群格) | |
2012: | 浅谈格律诗词知识(转载) | |
2011: | 七律:心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