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曹雪葵杭州阿立
万维读者网 > 诗词歌赋 > 帖子
浅谈格律诗词知识(转载)
送交者: 半江红 2012年04月28日03:12:09 于 [诗词歌赋] 发送悄悄话

【教程】浅谈格律诗词知识(转载) 教程      /天外来客  

浅谈格律诗词知识

/编 山 水

写古体诗词必须按谱守律。你既然标明了律诗或是词牌,你就应该严格按照其规定来写诗填词。因为诗词的音乐美感和视觉美感就在其律格中,而且别人也会按照你所标明的诗词的类别去审视、去欣赏的。如果你不能严格按照格律规范写诗填词,你就不要标明具体的律诗或词牌。

下面谈谈格律诗词应该遵守的规则,既有教科书的玉律,也有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平仄

平仄是诗词格律三大要素中最重要的要素。古往今来诗人们把四声分为平仄两大类,《平水韵》等古韵把平声归于平,而仄就是上去入三声。现在入声在普通话已经没有了,融入了其他声韵。《中华新韵》则把阴平和阳平归于平声,把上声和去声归于仄声,很好区别的。

平仄是格律诗词的脊梁。平仄和押韵同属听觉艺术,如果让这两类声调在诗词中交错着,那就能使声调多样化,而不至于单调。在平仄相间的句子里由于读音上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形成了进行性音乐效果,有一种美感。 古人所谓声调铿锵,虽然有许多讲究,但是平仄谐和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平仄在诗词中交错可以概括为两句话:
   
1)平仄在本句中是交替的;
   
2)平仄在对句中是对立的。

二、押韵

押韵是格律诗词的三大要素之一。押韵的目的是为了声韵的谐和。同类的韵音在同一位置上的重复,这就构成了声音回环的美。

诗词中所谓的韵,根植于汉语拚音中的韵母。凡是同韵的字都可以押韵。所谓押韵,就是把同韵的两个或更多的字放在同一位置上。一般总是把韵放在句尾,所以又叫韵脚

现在写诗词有新韵旧韵之分。旧韵书有多种版本,但常用的是《平水韵》。新韵书常用的是《中华新韵》。

创作旧体诗,提倡使用新韵,但不反对使用旧韵。但在同一首诗中,对于新旧韵的不同部分不得混用。使用新韵的诗作,一般应加以注明。

旧体诗的标志并不仅仅是韵,而是体式,风格、神韵等诸多方面。韵仅仅是其中一个形式因素,而且不是决定因素。《平水韵》,是以宋音为依据划分的。时过迁,代有新韵,这是历史的必然规律。其实,古和今是相对的,《平水韵》对于宋以前的古音来说,也是今韵;与《诗经》《楚辞》,相去甚远。

旧韵与新韵主要有两点区别,一是旧韵有入声字,二是旧韵划得较细。新韵以普通话为依据,普通话里没有入声字。

一般说来,新韵比旧韵要简单、宽泛,且容量大,这对于繁荣诗词创作应该是有促进作用的。但这并不妨碍继续使用旧韵,这就是今不妨古的原则。而且,即使使用新韵,也可以使用比《中华新韵》更严、更细的韵目,这就是宽不碍严的原则。

三、对仗

对仗又叫对偶,即出句与对句形成平仄对峙、结构对应关系,从而产生抑扬顿挫,朗朗上口的美学效果。

(一)对仗的内容

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一是修辞方面,即词性相同或相近的词才能对仗。例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虚词对虚词、实词对实词、代词对代词、数量词对数量词、方位词对方位词、叠字对叠字等等。名词还可以分为若干小类,如天文、地理、人伦、器物、时令、文学、宫室、衣饰、草木、鸟兽等等。工整的对仗,不仅要词性相同,词类也要相同。

二是语法方面,即结构相同或相近才能对仗。如主语对主语、谓语对谓语、宾语对宾语、定语对定语、状语对状语、补语对补语等。例如:杜甫《登高》中的颌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从修辞方面看,无边不尽是副词对副词,落木长江是名词对名词,潇潇滚滚是形容词对形容词,也是叠字对叠字,是动词对动词;从语法方面看,无边不尽是定语对定语,落木长江是主语对主语,潇潇滚滚是状语对状语,是谓语对谓语。

  (二)对仗的位置

律诗的对仗位置是在颌联和颈联上,除此之外也有首句或末句对仗的,但要求是颌联和颈联必须对仗,起码颈联要对仗,否则就有违律诗之规。绝句可全对仗,也可全不对。词的对仗位置可根据词谱的规定。

(三)对仗的形式

1、工对

所谓工对,是指词性、词类、语法、句式结构都很工整,而两联的句式结构又不雷同。如上面所举的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就属工对。不仅词性词类,语法句式工整,两联的句式结构又不雷同:

颌联是: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即2221结构;

颈联是: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即2212结构。

严格说来,工整对仗的颌联、颈联的最后三个字结构是不应该一样的。

又如唐温庭筠的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此联数丛沙草万顷江田都是偏正词组,群鸥散一鹭飞都是动宾结构。不但如此,都是数类对数类,是鸟类对鸟类。可谓工整极了。律诗对颈联的工整对仗要求比颌联要高。

写诗在对仗上能做到工整固然好,但也不必过于追求,以致影响内容的表达。初学者能够做到词性相对就可以了,要逐步提高,循序渐进,不必想着一蹴而就。

2、宽对

一联之中,只是词组或词性相对,不讲究类别的、或句中的主要成分能对仗的,称为宽对。初学者宜为之。

例如: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动词,来对形容词,就属宽对。

又如: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录江山是并列结构,我辈是偏正结构;是动词,是副词;胜迹是名词,登临是动词。这就属于极宽了,应该尽量少用。

3、流水对

所谓流水对,就是出句和对句表达的是一个意思,上下两句是一整体,缺一不可,同时也不可颠倒。从语法结构上看,有时出句只是一个分句,但两句字面完全相对。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出句是一个目的状语,显然不能独立成句,只有和对句结合起来,才能达到完整的意义。又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也属流水对。初学者不宜驾驭流水对。

对仗还有借对交错对省略对倒装对句中自对等,以后有时间再说吧。

(四)对仗的作用

对仗最本质的作用,是给律诗增加了听觉上的音乐美和视觉上的形式美。对仗由于两联的内容都比较相对的完整,具有相对独立性,因此,它可以离开诗体而单独使用和存在。逢年过节,红白喜事,常常可以看到诗中的对仗句作楹联、喜联、挽联等。所以古人在学律诗时,先学写对子。音韵、平仄都有书可查,唯对仗须用心揣摩。由此可知,写好对仗句,是写好律诗的基本功之一。

(五)对仗的优劣

对仗就其句意来说分正对反对串对

正对是上下联互相补充,如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反对的意思一正一反,如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这里有幸无辜忠骨佞臣都是反义的。

串对是一句话分成两半说,上下联的意思一般不会重复。流水对一般都是串对。

《文心雕龙》说:反对为优,正对为劣。 就是说对仗以词意相反为上,词意相近为次,词意相同为劣。

四、诗词中应注意的事项

1、对仗不能合掌

所谓合掌,是指在对仗两联或其中一联的出句和对句中,虽所言事物有别,但用词语意重复,犹如两只手掌合拢了。就是说,一联中出句和对句内容不能重复或者相同。例如:下面一副对联就是合掌的:长空展翅,广宇翔云。广宇,就是长空;翔云就是展翅。下联的意思完全是重复上联的。这样,八个字中,四个字就算白用了。

上下联的意思完全相同的情况,相对地说要少一些,但部分词语意思相同者,则时有所见。例如:神州滋雨露,赤县灿春花。 此联后三字,上下意思有别,但赤县就是神州的另一种名称,上下意思又雷同了。这种部分词语在意思上的雷同,也是合掌,也应当避免。但这种合掌,常常被人忽略,一些长于撰联的人,有时也在所不免,这就更应引起注意了。

又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也是合掌。蝉噪、鸟鸣的效果都是反映环境更加幽静,而愈-更静-幽本身就是同义词。

再如宣尼悲获麟,西狩涕孔丘也是合掌。宣尼、孔丘本是一个人,悲与涕同义。获麟与西狩是同一件事。

正对是合掌最容易出现的场合,正对要求上下联互相补充,稍不注意,语意就重复了。

  为了加强对合掌的认识,现将《楹联报》王妄君戏拟之《合掌对两串》转录如下。这两串合掌对拟得很好,很有启发性:

  〖其一〗

  瞧对看,听对闻,上路对启程。后娘对继母,亡父对先君。醪五两,酒半斤,扫墓对上坟。乞援双瞎子,求助二盲人。岳父有因才枉驾,丈人无故不光临。十分容颜,五分造化五分打扮:两倾姿色,一半生就一半妆成。

  〖其二〗

行对走,跑对奔,早晚对晨昏。侏儒对矮子,傻子对愚人。观浪起,看波兴,闭户对关门。神洲千载秀,赤县万年春。国士无双双国士,忠臣不二二忠臣。大德似天高,天高加一丈:恩深如地厚,地厚减千分。

这两则每句的前后字词如在诗词中相对,就是合掌。以此类推吧。

2、避免重复字

在一首诗词中,前面已出现的字后面再次出现,称为散字重复,有损诗词的格调,这是格律诗词中不允许的。如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金山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首诗里,山、水、军、千四字重复。虽然是毛泽东所写,但也犯忌了。

但是如果有修辞效果或体现艺术性的重复,是可以的。如寻寻觅觅,凄凄惨惨戚戚、这里的重复字是允许的,且是好句。

3、防犯孤平和三仄三平(对律诗而言)

孤平就是全句除去句尾的韵脚字外,只剩下一个平声字,就叫犯了孤平。

三仄三平是指出句结尾连用三个仄声字叫三仄脚,对句结尾连用三个平声字叫三平脚,都是律诗的忌讳,应当杜绝。

4、避免非韵脚同音字

在不是韵脚处的尾字不要用与韵脚同韵的字,否则,就不能突出韵脚的韵律美感了。

5、避免韵脚字异音同

应尽量避免完全相同音的字落在韵脚,如中、钟、忠,最好其中一个用在韵脚,不要同音多用。

五、拗句

什么是拗句?在格律规定可平可仄之外的字位,若更动了平仄,便出律了,这样的诗句叫做拗句

另外,拗句还有一种特定的平仄格式:
  在五言平平平仄仄这个句型中,可以使用另一个格式,就是平平仄平仄;七言是五言的扩展,所以在七言仄仄平平平仄仄这个句型中,也可以使用另一个格式,就是仄仄平平仄平仄。这种格式的特点是:五言第三四两字的平仄互换位置,七言第五六两字的平仄互换位置。注意:在这种情况下,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必须用平声,不再是可平可仄的了。例如:

月夜/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这首诗里第三和第七句原应该用平平平仄仄的,这里都换上了平平仄平仄了。

又如:   []杜荀鹤《山中寡妇》中的第七句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
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尽尚征苗。
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斵生柴带叶烧。
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第七句原应是中仄平平平仄仄,这里成了中仄平平仄平仄

这种特定的平仄格式也可以认为拗句之一种,在唐诗里已是普遍现象,但是,它被常用到那样的程度,自然就跟一般拗句不同了。

六、拗救

律诗中出现了拗句,一般要补救,这就是拗救。拗救一般有三种方法:

1、孤平拗救。在五言平平仄仄平和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句式中,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必须用平声,否则叫做犯孤平。但是,如果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用了仄声,就要在五言第三字(仄平平仄平)、七言第五字(仄仄仄平平仄平)用个平声字作为补偿,也就没有毛病了。这是本句自救。  

2、特拗必救。在五言平平平仄仄和七言仄仄平平平仄仄的句式中,若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用仄声,那么五言第四字、七言第六字必须改为平声,成为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这也是本句自救。

3、大拗必救。在出句五言仄仄平平仄和七言平平仄仄平平仄句型中,五言第四字、七言第六字用了仄声(或三四两字都用了仄声),就在对句五言的第三字、七言的第五字改用平声来补偿。这样就成为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七言则成为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这是对句相救。
  如: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在第三句应该是仄仄平平仄,第四句应该是平平仄仄平,但是白居易第三句却是仄仄平仄仄,犯了孤平大拗,但他在对句中进行了救拗平平平仄平

又如: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第一句应该是仄仄平平仄,第二句应该是平平仄仄平。但李商隐却把第一句写成了仄仄仄仄平,在第二句补救平平平仄平

4、半拗可救可不救。

在该用"仄仄平平仄"的地方,第四字没有用仄声,只是第三字用了仄声。七言则是第五字用了仄声。这是半拗,可救可不救。出句七言平平仄仄平平仄的句型,如第五字拗(平平仄仄仄平仄),可以在对句七言第五字(仄仄平平平仄平)用一个平声字补救。这属于半拗,可以不救,但是一般都补救。

由此看来,律诗一般总是合律的。有些律诗看来好像不合律,其实是用了拗救,仍旧合律。这种拗救的作法,以唐诗为较常见。宋代以后,讲究音律的诗人如苏轼、陆游等仍旧精于此道。我们写诗,尽量不要用拗句。但是,知道了拗救的道理,对于唐宋律诗的了解,是有帮助的。

律绝诗里可以有拗句,但词里不允许有不合词谱的拗句。

 

 此文转自: http://www.52shici.com/member_blog_detail.php?mem_id=854&id=37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1: 七律:心曲
2010: 【五言】 观赏朱熹《城南唱和诗卷》真
2009: 《虞美人》 抒怀
2009: [七绝] 巢中雀儿
2008: 一剪梅 零丁洋
2008: 七绝 一首
2007: 七绝-----吸尘器
2007: 采桑子 四月雨 (旧词修订重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