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裁有獨裁的好處? |
送交者: 打魚人 2005年06月26日16:59:59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
獨裁有獨裁的好處? 評張五常《獨裁、民主、市場》 近日,不甘寂寞的張五常先生又發雄文《張五常:獨裁、民主、市場》,這篇文章區區不過2000言,對張先生這樣的“大家”來說,實在只算得上一篇小文,說它是雄文,蓋因其發出了振聾發聵的聲音——獨裁有獨裁的好處!
精明的張先生知道自己在說什麼,知道這樣的說辭會引起多麼大的反感,將可能面對多麼大的詰難,所以他在說話的同時,已為自己挖好了抵擋磚頭的防空洞,為自己精心選擇了一個措辭——獨裁有獨裁的好處,恍眼一看,這個命題並無大錯,是啊,從邏輯上講,凡事都有兩面性,即便臭????也還是可以肥田的,說獨裁有獨裁的好處何錯之有呢?果真如此的話,張先生豈不是說了一通正確的廢話?
事情遠不象書房裡的邏輯那樣簡單,凡事都不能脫離具體的環境條件,象“民主”、“獨裁”這樣時代旋律上的關鍵音符更是如此。自人類社會進入21世紀,民主浪潮已成風卷之勢,無論是價值觀的認同還是力量的消長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與之相對的一方已悲悲戚戚龜縮進了最後的堡壘,意識形態一敗塗地,道義上眾叛親離;苟延殘嘬,旦求自保無可奈何的成了頭等大事,早已沒有了“恩澤五洲”的銳氣,雄心勃勃起家卻落得個孤家寡人,四面楚歌,這是何等悲切感傷啊!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呀,收拾人心是多麼需要理念的支撐啊!這個關頭,張五常們即便是留有餘地的聲援都是至關寶貴的,無異於雪中送炭。既然獨裁有獨裁的好處,那麼,只要幹得好,好處是可以做大的,大到好過民主自然也是完全可能的,獨裁者們又可以欣欣然了。這可不是誇大其詞,張文所要表達的正是這個意思。
雖說張文處心積慮變作花樣謳歌獨裁的好處,但其論點依然是老調,如果說還有點創新的話,那就是把老調彈得更遠。張文的一個主要論點是獨裁比民主更有效率,獨裁能辦大事。引用的是對個案的描述,並就兩種社會形態下的個案進行了對比,結果是獨裁辦成了,民主辦不成,至於辦成後是對還是錯,張先生語焉不詳,刻意迴避了這個關鍵之所在。當然,我們能夠理解張先生為什麼對這個關鍵問題避而不談,實在是因為張先生也難以面對諸如頤和園、金字塔、大煉鋼鐵、全民抓麻雀等等大手筆。張文里,反正是獨裁雷厲風行能成大事,民主程序繁臃,如小腳女人,成不了大事。就掐頭去尾的個案而言,張先生的說辭幾乎沒有明顯的紕漏,誰說不是呢?嘿嘿,民主連大事都幹不成,看誰還敢說民主的好話?黑白一下子就顛倒了,張先生要的就是這個效果,這個把戲玩的足夠大吧,把戲是怎樣玩成的呢?
這裡,張先生玩了一個以點代面,以個案代全貌的把戲。就某些個案而言,在短時期內要回答民主好還是獨裁好,還真是個難題,誰也駁不倒誰。是不是由此攪混了水就從此沒有定論了呢?非也。為了便於說明問題,在此借用一下物理學中的一個著名理論,叫“測不準原理”,說的是在基本粒子領域,某一單個事件在什麼時間、什麼地點發生是不可預測的,是測不準的,單個事件是偶然的,無規律的,規律只反映在對大量事件概率統計,大量事件的概率統計是有規律的,可預測的。分析社會形態,完全可以借用物理學的這個原理,就社會形態而言,個案是偶然的,大量事件則是有規律可尋的,東德與西德、北韓與南韓、東方與西方所表現出來的總體狀態,就是大量事件所反映出來的統計規律,孰優孰劣?昭然若揭。
張文還列舉了一個令人大跌眼睛的例子——賭馬,說是像賭馬那樣下注,以較少錯為贏,他的錢會押在獨裁那一邊。不得不說張先生作為一個經濟學家犯了一個不應有的常識錯誤。眾所周知,賭博的基本目的就是要讓多數人出錯,少數人獲益,基於這個目的設計的賭博機制決定了多數人永遠不可能正確,在賭博開始之前就註定了多數人失敗的命運。在賭博面前,民主不但不可取,簡直就是失敗的同意語,根本不是民主與獨 裁誰出錯的幾率小的問題,張先生的表述不過是委婉的說法掩人耳目蓋住馬腳罷了。至於正確的少數人究竟落在誰的頭上?我想所有的獨裁者都會當仁不讓的,獨裁者們無一例外的自我吹噓已經勿庸質疑的證明了這一點。張先生把一種特殊設計的註定多數人失敗的賭博機制推廣於分析社會形態,這哪裡是說獨裁僅僅是有好處?簡直是獨裁永遠立於不敗之地。可以高呼獨裁常勝,獨裁萬歲了。張先生引用賭博這樣的特殊案例來影射整個社會層面,這太荒謬了吧?箇中道理咱老百姓不知道,張先生不該不知道吧?張先生玩咱老百姓玩的太過頭了吧?
平心而論,就掐頭去尾的個案而言,除了那個賭馬,張文的經濟學分析總體上還是合理的,只是作了一些隱晦的留有餘地的傾向性暗示,並未留下明顯的把柄,畢竟張先生也是一位有面子的學者,自抽耳光的滋味不好受。張文的要害是玩了一個以個案代全貌,偷梁換柱的邏輯把戲,以個案的不確定性影射全局的不確定性,這樣一來,水攪渾了,在理論邏輯上為獨裁留下了生存空間,為獨裁開脫的目的就算達到了。即便這樣,張文仍然選擇了一個莫陵兩可,可進可退的措辭,由此可看出張先生的刁滑,他不僅玩了一把讀者,也玩了一把獨裁者。
相信熟悉張五常先生的人大都讀過《賣桔者言》,這本書裡,張先生著文娓娓道來,何等精緻飄逸,細緻入微的論述了私有產權比公有產權更有效率,私有產權邊界清晰,能夠有效的防止搭便車,而這些對外部權力的干預都是排斥的,因而對來自於公共權力的獨裁干預也是排斥的。怎麼時隔數年,張先生又彈起了獨裁有益的調調,為獨裁張目起來了呢?不是我不明白,實在是張先生變得太快,一個耄耋老者,生活富足,名望地位都不缺,何以至此?莫非張先生害怕被人遺忘要搞出點動靜讓人不斷提及?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04: | 從鄧小平的“貓”到溫家寶的“貓” | |
2004: | 放棄台灣 | |
2003: | 南亞重新擺平,中國趁勢抽身 | |
2003: | 拙劣的泥瓦工-孫志剛案件題外 | |
2002: | 近距離透視中共元老薄一波 | |
2002: | 泰森為什麼咬耳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