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以後中國人口平均壽命突然增加的真相(摘要) |
送交者: Robert 2019年11月16日14:56:52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
作者:磐石 這裡的宣傳及其既得利益者的輿論喜歡說:“新中國的建立使得我國人口的平均壽命從解放前的35歲延長到1957年的57歲,到1981年延長到67.7歲,在不足十年內把平均壽命提高了20年多”,以此來表示新中國取得的成績,顯示國民黨統治的糟糕,而就這個成績而言,這的確是人類歷史上驚人的偉大成績,以前要提高這樣的幅度需化時間是按千年計的,一個社會政治組織執政的政權,一個新政府能取得這樣巨大的成績它究竟做了什麼?是否有了歷史裡程碑意義的創造和發明?但是無論誰去尋找這個創造發明都是找不到的,因為是沒有,可見到的只是新中國是基本上沿習蘇聯的管治模式,而且政治上動盪不已,有左反右反的政治運動而發生的殺戮,有大饑荒造成的餓殍數千萬,文革的武鬥仇殺等等都使到非正常死亡的人口時常暴增,這卻是減少了新中國的人口平均壽命的。 先看看數字的問題,解放前中國人口平均壽命35歲是怎樣得出的?按照1949年世界人口平均壽命是47歲,當時的發達國家的是65歲,中國比世界平均的竟少了12歲,但1949年以前的幾十年中,中國一直在打仗,國家不統一沒安定是無從去搞什麼人壽統計的,這“35”歲是否參考了20世紀初某些地區的例如什麼中國農民壽命表摘要、某人的家譜壽命表和日本人水島治夫的滿洲居民壽命表之類得出的?這個就不知道了,但可以肯定的這不是一個精確的統計數字,而是一個有政治目的的估計,這個數字越小,則新中國的成績越大。 1949年到1980年,中國人口增長的重要原因是,人均壽命的提高導致的。
解放前人口平均壽命低是必然的,因為經歷了中國統一的戰爭、抗日戰爭和國共內戰等等不斷的戰爭,在人們互相砍腦袋、社會生靈塗炭時期人的壽命怎能不低?所以無法去預期人壽和統計人壽的,到了國共內戰時期,中共要革國民黨的命,國民黨罵中共動亂破壞,國家好比在瓷器店內一個人造反而另個人則武力制止而打了起來,把瓷器店打個稀巴爛一樣,事後造反的卻說這就是你經營瓷器店的結果,這顯然有失公道了。因此應該區別開來,要確定是35歲這個數字,須明確這其實亦是一個戰爭時期的數字,是國家破壞時期而不是建設時期的數字。 如果地球只有中國這一個國家,施政有這樣的成績或者都可以歸掌權者,但是中國只是地球其中一個發展中的國家,一直與外界往來和受影響以至被改變,例如被侵略蹂躪,而49年前數十年來得到多個國家的金錢武器糧食醫藥等等的援助已成了習慣,新中國剛成立時,這時期西方的文明正席捲全球無堅不摧,並且風頭正勁,這時,特別是其能夠挽救人的生命和保護人體健康的西方醫學和醫藥設備的文明,是所有的落後國家特別是在安定發展中的國家無法抗拒的,新中國成立後,西方的醫學、醫療、醫藥、設備及其傳染病的預防、文明衛生的生活習慣等等,被加速吸收而在劇烈地改變新中國,掀起了大規模群眾性的愛國衛生運動,移風易俗,掃蕩了中國古老的陋規惡習,那時的說衛生、愛清潔口號就沿用至今,從此大大地改變了中國社會的醫療衛生狀況,降低了疾病和死亡率,例如傳統上造成產婦和嬰兒死亡率很高的接生婆接生,其一盆開水,幾塊反覆用的髒布和生鏽的剪刀而導致感染率很高的情況得到了避免。 由此可見,是西方醫學和醫藥設備的文明使新中國人口壽命猛然增加了20多歲,而且不但是惠及中國,其實是使世界的人口平均壽命猛增20多歲(該時期一些國家的戰爭、種族屠殺、自然災害、饑荒和瘟疫等等都不能掩蓋這個事實),而延長壽命最關鍵的其中一項,是藥物“抗生素”的發現和應用,首先緣於英國科學家弗萊明的偉大發現,發現了青黴素抗菌的特效,到了1944年美國能夠生產出來廣泛應用,直到1958年時已發現和生產應用了紅黴素、金黴素、氯黴素、創黴素、土黴素和卡那黴素等等一系列的抗菌素,而且新產品以還在不斷地增加,以美國為首的先進國家建立了大規模的抗菌素製藥工業,將藥物供應全世界,適逢中國內戰結束而加快了這類特效藥在大陸的推廣,中國除了進口藥品就是進口原料藥簡單地加工成製劑來應用,而新中國一成立第一個五年計劃時就由蘇聯援助建立了華北製藥廠,這是蘇聯援建156個重點項目之一,使用了德國的設備而實現了用量最大的青黴素和鏈黴素能夠大部分自產。 抗菌藥的應用能夠將二戰之後威脅人類生命的絕大部分疾病都抵禦和遏制住了,人類終於結束了面對病原菌束手無策的日子,能夠有把握地戰勝多數危險的疾病,大幅度地降低了死亡率,開創了戰勝和壓制病魔的歷史,這是美國英國等等先進國家為代表的西方醫學文明的發明創造使世界人口平均壽命延長了20年,這就是新中國人口平均壽命突然增加的真相,因為在今天看來沒什麼危險的疾病如傷寒、肺炎、肺結核、腦膜炎、痢疾、瘧疾、猩紅熱、白喉和流感等等較常發生的疾病,在抗菌素發現之前都是輕易奪命的可怕疾病,現在還有很多老年人是肺結核的痊癒者,老人們都記得以前人們的短命,人們是如何容易突然地從人間消失,孩子不易養大,孫子長大難見到祖父祖母輩,能三代同堂的很少,試想像一下,如果今天仍是這樣早早沒有了祖父祖母甚至父母是多麼可怕,多麼遺憾,人的生命是無價的,可見抗菌素的發現和製造是何等的偉大。可以設想,即使在今天,如果取消了抗菌素的應用,世界的人口平均壽命肯定就要減少20歲以上,壽命折半都很有可能,今天新抗菌素的研製正與細菌的變異和耐藥競賽,形勢嚴峻。如果也計算農牧養殖業對抗菌素的依賴,若沒有抗菌素將使生產將一落千丈時對人類食物的影響,人類壽命更有一個很大的減幅。 無論那一個國家或地區,如果能儘快地、能充地分汲取人類的先進文明,必然能夠儘快地讓其國民的人均壽命延長,儘快得到幸福,就如亞洲的先進國家,如亞洲的“四小龍”,它們提高人口平均壽命的數字並不比大陸低,而且其數字是經過民主制度下人民的審核的,沒有水分,其社會要怎樣地吸收人類文明,人民亦能夠自己主宰自己的命運,更明白到進步的功勞主要來自那裡,決不會像北朝鮮那些患白內障的民眾那樣,政府恩准讓某一外國義務眼科醫療隊入境來限其時間、限接受手術人數,而其中的幸運兒能夠重見光明卻在領袖像下哭謝,那樣愚昧無知。 |
|
|
|
作者:香椿樹1 回復 香椿樹1 回帖時間:2019-11-16 17:50:39 這是網上的數據,我選取了中日韓三國顯示,因為這三國有非常相似的曲線。日韓兩國戰爭所引起的人口壽命低谷非常明顯。(所以毛澤東階躍不是中國獨有的) 把安博的圖標一下,先講日本和韓國。 日本韓國如安博注意到的問題,戰爭導致兩個國家壽命斷崖下跌,戰後恢復和平恢復很快。 日本正常的壽命增加速度可以總25年-30年的增速做基礎, 如果沒有戰爭日本平均壽命會比1980年數字略高, 韓國按着戰前增加速度延伸,80年的實際壽命差不多重疊, 所以, 日本韓國的增加屬於恢復期。 為啥恢復和階躍不一樣, 簡單說日本醫生人數比例變化不會太大, 中國則不同, 醫生必須從頭培養,所以中國即便解放之後和平了前幾年壽命增加並不明顯。 再看中國數字, 按解放前數據延伸預測中國人預期壽命的到粗虛線, 按49年到毛澤東去世前的平均增速得道細虛線, 兩者斜率的差異就是毛澤東階躍了。
質疑: 你視而不見的有兩處,一處是圖中1930-36年和1936-49兩段曲線的斜率並不一樣,1936-49年段中國人壽命比預期的有所降低,這是可以理解的,因為這是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期間。但是,這個戰時降低並不太大,我理解一方面因為中國的體量大,另一方面從1930-36年和1949-53這兩端看,中國從有記錄的1930年開始就處於上升過程,正是這個上升抵消了一部分戰爭而形成的降低。所以你解放前那一段線的斜率並不能反映非戰爭狀況下的實際。第二處你視而不見的是1953-62年期間的低谷,這不是你說的59-61的僅三年,而是十年,這一段和平時期的人口壽命停滯和降低很費解,要知道50年代是欣欣向榮的建設時期。這個之後才是你看到的63後階躍。所以人口壽命的急劇上升和之前的降低一樣是運動式發展的結果。如果從整體上看,中國的人口壽命曲線和其他國家一樣,只是因為戰爭和運動中間形成一些曲折。你將這個曲折叫做階躍也可以。 解答: 你仔細看一下, 我並沒有用抗日戰爭開始以後的哪一個數據點, 正如您所說的,1936-1949年數據段的斜率更低,如果按這個斜率計算會降低恢復性增長的數值, 我採用的是保守估計, 恢復性增長按儘量高估。 正如你所說, 用和平年代的增長速度可以更有代表性, 可惜中國失去毛澤東之後的改開年代,增長斜率更低, 我在補充圖里把按改開之後斜率計算的毛澤東階躍數值重新計算。 49年-56年中國人均壽命是增長的, 可惜不能支持Robert的“最好時期”的結論, 第一中國基礎設施遭到嚴重破壞, 日本韓國是恢復到機器生產, 而中國是要恢復牛馬牲畜幫忙。 可惜牛馬牲畜也不是一天能夠繁殖起來的,而建設被戰爭破壞的家園其勞動強度不是我們今天可以想象的。 如果網上能找到十三陵水庫建設的照片, 老毛身後的勞動者都是扁擔籮筐鐵鍬。60年的饑荒就更不用說了。 事實上一直到70年代農村的牲畜才恢復到夠用的水平, 修水庫修路基的主要任務是裝車卸車,而不是扁擔籮筐。 而醫生的培養更不是一朝一夕之功, 並且在糧食鋼鐵短缺,經濟被封鎖狀態下,也不會把醫院建設抬高太多。 這正是與Robert引用的“工業化提高壽命”的結論相吻合。 毛澤東階躍是在沒有實現工業化的條件下取得的。 世界上找不到先例。 毛澤東執政期間中國人平均壽命總增長26歲,其中恢復性增長8-15歲。 按計算日本和韓國的恢復性增長相同的算法計算中國恢復性增長15歲, 如果按着改革開放以後的增長速度計算中國恢復性增長8歲。 毛澤東執政期間中國人平均壽命總增長26歲,其中恢復性增長8-15歲。 按計算日本和韓國的恢復性增長相同的算法計算中國恢復性增長15歲, 如果按着改革開放以後的增長速度計算中國恢復性增長8歲。 作者:香椿樹1 回帖時間:2019-11-16 17:34:53 新中國的成就有很多,有個數學網友列舉的一大成就是中國人口迅速增加, 被他稱之為毛澤東階躍, 當然會有人說全世界人口都爆炸性增長,中國不是獨一無二。 中國人平均壽命增加。 解放前平均壽命35歲以下, 現在平均壽命是76.8歲。有人又蹦出來說中國人平均壽命增加是因為青黴素,因為世界其他地區平均壽命也大幅度增加。 所以毛澤東階躍乃是毛澤東運氣好, 正好趕上青黴素大規模應用。 毛澤東階躍應該叫青黴素階躍。 我自然可以說青黴素髮明事可見用文字定性爭論是得不出結論的, 我貼一張圖出來。 這張圖對比了古巴與美國,中國與韓國和印度的平均壽命對比。 中國人的平均壽命60年代遠遠低於韓國,
韓國大概54, 中國43, 相差10歲。 但是60年代-70年代發生了一個飛躍, 在1966年就超過了韓國。
如果是青黴素的作用,那麼韓國為啥沒有保持其領先優勢,反而被中國超越了? 如果是青黴素的作用, 印度人也在同時期使用青黴素啊,
為啥印度沒有出現同時期的青黴素階躍? 全世界平均壽命基本上是逐步增加的, 沒有出現毛澤東階躍, 60年代古巴平均壽命低於美國,
在1972年左右趕上美國,算是一個階躍, 但是階躍幅度不明顯。 如果僅僅是60-70代中國平均壽命超越韓國證據還不足夠證明這是毛澤東階躍而不是青黴素階躍,
我們再看另一段, 中國1985年又被韓國反超了, 並且中國落後的幅度還不斷擴大, 到現在,中國已經落後韓國8歲了。
如果按人均壽命80歲,相當於少了10%, 按14億人口,10%換算相當於死掉1.4億。 這個數字可怕吧。
你說中國平均壽命相對韓國下降是青黴素減少嗎? 其實毛澤東階躍是有對應的因果關係, 那就是六二六指示。 《http://www.cwzg.cn/history/201806/43042.html》 補充分析。 世界銀行提供的數據只有1960年以後, 網友補充了之前的數據,提出日本韓國50年代人均壽命也大幅度提高。 仔細分析數據的出結論, 韓國日本的大幅度提高乃是恢復性增長,也就是在原有的醫療基礎設施,教育程度,工業水平的基礎之上,從戰亂中迅速恢復。 對比日本數據, 如果按着戰前的增長速度推算出來的1976年人均壽命略低於日本實際人均壽命,但是相差不多。 對比韓國數據, 韓國如果按着戰前的增長速度推算出來的1976年人均壽命與韓國實際人均壽命基本相同, 比當時的中國低1-2歲。 中國改開之後增長速度放緩, 而韓國維持了戰前的增長速度,所以到2018年韓國遠遠超過中國。 補充數據之後, 中國的人均壽命按恢復性增長速度和改開之後的人均壽命增長速度推算, 毛澤東階躍在11-18歲之間。 其中18歲是按改革開放以後的增長速度計算的。 毛澤東執政期間中國人平均壽命總增長26歲,其中恢復性增長8-15歲。 按計算日本和韓國的恢復性增長相同的算法計算中國恢復性增長15歲, 如果按着改革開放以後的增長速度計算中國恢復性增長8歲。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