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經濟大蕭條餓死了多少人
這是一個爭議很大的事情,筆者特意查了一下,數據變化很大,有人說餓死了800萬,有人說餓死了1200萬,也有人說沒有餓死人。相差太懸殊了。還有的說,說美國大蕭條餓死了人,是假新聞。還有人說,沒有餓死人,只是外來移民美國的人減少了。於是筆者還查了一下英文方面的資料,有700萬的數字,也有1200萬的數字(700萬城市人口,加上500萬農村人口),還有的說不詳。
7 million Industrial (city), 5 million rural, particularly farmers. When the unemployment rate rose to over 19%, within a year it's estimated a combined total of close to 12 million Americans died from starvation.
還有一個說法是餓死700萬,與當時美國人口的比例也是20個裡面死一個。然後筆者發現後面有一個回應很有趣,意思是說,20個裡面死一個不可能,人口下降的唯一原因是移民來的少和出生率下降了。
There was no famine that killed 7 million in the US in the 1930s. I had 4 grandparents, 2 parents & several uncles & aunts who lived through the Great Depression in the US. They lived in rural areas hard hit by drought, foreclosure & low prices for farm products. They very poor during the 30s but no one died of hunger. 7 million would be more then 1 in 20 persons. If there was a famine I would of heard of it from family members who survived it. The population was lower in 1940 then projected but that was caused by a drop in the birthrate to below replacement levels & by a stop to immigration due to restrictive immigration laws enacted in the 20s besides which the economic crisis made the US less attractive to immigrants from Europe.
這話跟我們說中國三年餓死3000萬的說法一樣,因為也是20個裡面死一個,可是大家都沒有感覺出來,至少沒有那麼多。那個時候中國的人口出生率肯定也下降了。
歷史的迷霧呀,到底事實是什麼,事實的真相是什麼?筆者很迷惑。
下面筆者引述兩篇網上的文章,談美國餓死多少人和中華民國時代餓死多少人。
西夏文字網友:美國經濟大蕭條餓死了800萬人
據1932年9月《幸福》雜誌估計,美國有3400萬成年男女和兒童,約占全國總人口的28%的人無法維持生計(1100萬戶農村人口未計在內),流浪人口達200萬,僅紐約一地1931年一年中記錄在案的餓斃街頭的案件就有20000余起。這一時期出生的兒童身材矮小,後來被稱作“蕭條的一代”。全美有330萬兒童失學,女孩子為了養家糊口冒着懷孕的危險以10美分一次的價格到街上賣淫。由於長期的營養不良,當美國參加二戰需要補充大量兵員時,因體質不合格遭淘汰的達 40%!.
胡佛總統曾經要求喜劇演員通過給人們以歡笑減輕大家的心理壓力。紐約大街流行這樣一首兒歌:“梅隆拉響汽笛,胡佛敲起鍾。華爾街發出信號,美國往地獄裡沖!”——摘自《富蘭克林·羅斯富全傳》
美國1930年大饑荒至少有800萬人以上被餓死, 約占當時美國總人口的7%。
以下美國人口數據是從美國人口統計局和勞工部的網頁查得。
1900年7621萬
1910年9222萬
1920年1億602萬
1930年1億2320萬
1940年1億3216萬
1950年1億5132萬
1960年1億7932萬
美國自立國起每十年一次人口普查,應該很有經驗和準確。我們做以下統計和比較
就可以得知美國人口在各年份增長的情況:
1900~1910年,增加1601萬人;
1910~1920年,增加1380萬人;
1920~1930年,增加1700萬人;
1930~1940年,增加 896萬人;
1940~1950年,增加1916萬人;
1950~1960年,增加2800萬人。
我們可以看出,在從1900年~1960年期間,美國平均以1700萬人(每十年)的速度增長,但在1930年~1940年出現了異常情況,人口僅增長了不到900萬人,比正常情況減少800多萬人。而1930年~1933年美國暴發嚴重的經濟危機,發生了遍及全美國的大饑荒和普遍的營養不良,導致大量人口非正常死亡。最保守的估計,至少有800萬人以上被餓死,約占當時美國總人口的7%。
我們可以看出,在從1900年~1960年期間,美國平均以1700萬人(每十年)的速度增長,但在1930年~1940年出現了異常情況,人口僅增長了不到900萬人,比正常情況減少800多萬人。而1930年~1933年美國暴發嚴重的經濟危機,發生了遍及全美國的大饑荒和普遍的營養不良,導致大量人口非正常死亡。最保守的估計,至少有800萬人以上被餓死,約占當時美國總人口的7%。
美國大饑荒餓死人慘狀
1932年這年是最黑暗的一年,當年10月,即大選前一個月,紐約市衛生局報告說:公立學校的小學生有50%的學生營養不良。美國友誼服務委員會的秘書對國會一個委員會說,在俄亥俄、西弗吉尼亞、伊利諾伊、肯塔基和賓夕法尼亞各州的礦區,營養不良的兒童有時達總數90% 以上,他們的症狀是“思睡、發懶、睏倦、智力發展受阻”。
有一位教員勸一個小女孩回家去吃點東西,她回答說:“不行啊,我家是輪流吃飯的,今天該我妹妹吃。”又有一個小男孩讓人看他心愛的小兔子,他姐姐悄悄地對來客說:“弟弟以為我們不會把小兔子吃掉的,可是我們今天就要這樣做啦。”
一個名叫莉蓮·沃爾德的社會工作者感到十分不忍,她問道:“ 為了讓孩子們吃飽,有些家長自己一連餓幾個星期,餓得直打哆嗦,骨瘦職柴,你看見了沒有?”有一個有兒女的人滿腔怨氣地說:“咱們工人再也沒有養孩子的權利了。”馬薩諸塞州有一個牧師說:“我認得一家人,他們今年只吃小扁豆過活,買不起麵包啊。我們的孩子怎麼辦呢?”
可是就在這種情況下,胡佛總統仍對記者們說:“我們美國根本就沒有誰真正挨餓。拿那些流浪漢來說,他們吃的就比過去什麼時候都好。紐約有一個流浪漢,一天吃了十頓飯。”
1932年9月號的《財富》雜誌說:“應該說至少有7500萬人(占美國總人口的60%)衣食不周,這才是美國經濟狀況比較準確的描寫。” 胡佛總統在任時根本沒有看到人民的痛苦,不過他卸任以後就免不了見識一下了:有一次他在落基山區釣魚,有個本地人把他領到一間茅屋裡,看到一個孩子已經餓死,另外七個也餓得奄奄一息了。
千百萬人只因為願意像畜生那樣生活,才免於死亡。賓夕法尼亞州的鄉下人吃野草根、蒲公英;肯塔基州的人吃紫蘿蘭葉、野蔥、勿忘我草、野萵苣以及一向專給牲口吃的野草。城裡的孩子媽媽在碼頭上徘徊等待,一有腐爛的水果蔬菜扔出來,就上去同野狗爭奪。蔬菜從碼頭裝上卡車,她們就跟在後邊跑,有什麼掉下來就撿。中西部地區一所旅館的廚師把一桶殘菜剩羹放在廚房外的小巷裡,立即有十來個人從黑暗中衝出來搶。加利福尼亞州長灘市有一個名叫弗朗西斯·埃弗雷特·湯森的66歲的內科醫生,他臨窗刮臉,往外一看,竟有“三個乾瘦憔悴、老態龍鐘的婦女”(這是他後來的描述)“趴在幾個垃圾桶上從裡邊掏東西”。人們還看到,有人全家走進垃圾堆撿骨頭和西瓜皮來啃。因為蛆蟲多,芝加哥市有一個寡婦在撿東西吃時總是先把眼鏡摘掉,眼不見為淨。小說家托馬斯·沃爾夫晚上在紐約街頭留神細看一群“無家可歸的人在飯館附近來回躑躅,把泔水桶的蓋子掀開找腐爛的東西吃”。這樣的人他“早已到處看見,可是後來到了悲慘絕望的1932年,人數更是與日俱增了”。
那年頭,富裕的美國人認為把吃剩的施捨給沒飯吃的同胞,就算是大發善心了。紐約吉斯科山的麋鹿會(一個美國慈善機關,1876年成立)和普林斯頓大學聚餐會吩咐僕人,要把殘羹剩飯送到窮人手裡。《布魯克林之鷹》報建議設立一個總站,請慈善的市民把吃剩的殘湯剩菜送到那裡,讓窮人分享。俄克拉何馬市有一個名叫約翰·B·尼科樂斯的煤氣公司經理草擬了一份計劃,呼籲飯館、市民俱樂部和旅館的廚師把殘羹剩菜裝進“容量五加侖的乾淨鐵桶,標明裡面有 ‘肉、豆、馬鈴薯、麵包等等’”。這些鐵桶由救世軍收集,分餉失業者。與此同時,農民還送來了木柴,由失業者自己去劈(捐獻柴火的偏偏又是農民!)。這位經理給陸軍部長赫爾利寫信說:“我們預料,有些不值得照顧的人有時會來找點麻煩,但是我們必須不怕麻煩,因為只有這樣,那些值得照顧的人才能得到照顧。”赫爾利認為這個主意很好,力勸政府採納。但是胡佛屬下的緊急就業委員會主任認為這樣做可能造成誤解,便把方案否決了。
托萊多市長在1932年說過:“我見到成千上萬的山窮水盡、灰心絕望的男男女女前來請求救濟。他們低聲下氣,苦苦哀求。此情此景,真是丟盡了美國的臉。”再說,即使列入了救濟名冊,也並非就此萬事大吉,有希望,有奔頭了。有人反對辦救濟事業,說人們領了救濟金便大吃大喝。可是以費城而言,四口之家每周只領五元五角的救濟金,怎樣去揮霍呢?不過此數雖小,比之紐約市(救濟金二元三角九分)、密西西比州(一元五角)、底特律市(六角),已經很慷慨了。
阿克倫市拖欠教員工資多至30萬元,揚斯頓市欠50萬元,底特律市80萬元,而芝加哥市竟超過2000萬元。談到芝加哥的學校,那倒是大蕭條中的一段佳話。當地的教師因為不忍眼看50萬兒童失學,於是沒錢坐車就搭過路便車到學校上課,沒有薪水也堅持工作(至 1932年為止,在13個月當中,只有五個月發過薪),市政府發的欠條規定大蕭條時期過後才能兌現,銀行不肯收兌,教師們也收下了。不知怎的,市政府居然還有辦法籌備下年的芝加哥博覽會(在博覽會期間,色情舞星薩莉·蘭德的每周進款是6000元),可是教育局要經費,市政府卻充耳不聞。有1000個教員乾脆裁掉了,未被辭退的只好忍受巨大犧牲,繼續工作。在全市1400個留用教師中,有759個被房東攆走。
弗吉尼亞州里奇蒙市有一個失業工人委員會的代表團在感恩節過後幾天拜訪市長富爾默·布賴特,市長吩咐警長:“給我揪住他們的領子、褲襠,把他們扔出去!”
而在人民遭受飢餓的折磨,與死神作鬥爭的時候,我們來看看美國的資本家們在做什麼,資本家在工人饑寒交迫之際,把大量的牛奶倒入海里,倒入密西西比河。
民國時期的中國大饑荒餓死2億人
作者:天下和諧
有關中國三年困難時期的饑荒,網上談的人很多。好象關注民國時期的大饑荒的人不是很多。其實,民國時期的饑荒可謂家常便飯,無日無之,下面我整理了部分資料,其中包括一些外國記者採訪中國大饑荒的一些資料,供網友們參考。
採訪過民國時期中國大饑荒的記者很多,其中有美國人斯諾(EdgarSnow)、白修德(Theodore H White)、新西蘭人路易·艾黎、英國人哈里森·福曼(Harrison Forman)等人。美國駐華大使司徒雷登(JohnLeighton Stuart)說過,1949年以前,中國平均每年有300——700萬人死於飢餓。
民國時代曾經累計餓死過2億以上人口。解放前上海灘的某一個寒風刺骨的早上,環衛工人一下子清理出300多具餓殍來。有人認為民國時期的戰爭是導致大饑荒的根本原因,不完全對。1929年斯諾採訪過大饑荒的內蒙古薩拉齊,根本就沒有兵燹,卻餓殍滿地。他夫人1981年整理出版的《斯諾的中國》一書(Edgar Snow’sChina,Random House,1981。這本書好象沒有中文譯本)中提到,“饑民的屍體經常在埋葬之前就消失了,在一些村莊,人肉公開售賣。”這本書中有很多斯諾拍攝的駭人的饑民屍體的照片。餓死人不一定非得是戰爭造成的。民國時期的中國也不是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都有戰爭。戰爭不能完全解釋民國饑荒的成因。另外,在資本主義國家,即使在和平時期,也經常會發生大饑荒的事情。拿印度來說,2004年,印度“最繁榮的城市”孟買就餓死了近一萬兒童。2004年的印度3.5億人沒有足夠的食物,每天晚上餓着肚子上床睡覺,一半印度兒童營養不良。
手頭上資料不多,統計民國時期的大饑荒主要有:
(一)、1920-1921年華北四省區大饑荒:死1000多萬人,災民3000萬(一說5000萬)。
(二)1925年川黔湘鄂贛五省大饑荒,死人數不詳。
(三)1928-1930年北方八省大饑荒:死1300多萬人。這是一次以旱為主,蝗、風、雪、雹、水、疫並發的巨災,以陝西、甘肅為中心,遍及山西、綏遠、河北、察哈爾、熱河、河南八省,並波及魯、蘇、皖、鄂、湘、川、桂等省的一部或大部,災情從1928年延續到1930年,造成的逃荒人流無法數計,倒斃在荒原上的餓殍大約1000萬。陝西原有人口1300萬,在三年大荒中,淪為餓殍、死於疫病的300多萬人,流離失所者600多萬,兩者合計占全省人口的70%。難民估計達五千萬左右。
(四)1931年饑荒:長江1931-1949年發生水災11次,其中1931年、1937年兩次水災死人都超過14萬人,1931年災民1億人,水災後因飢餓、瘟疫而死亡的人數達300萬人;
(五)1934年全國大旱災,導致饑荒,餓死過600萬人。
(六)1936年-1937年川甘大饑荒:成都盆地各縣外都是災區,受災大約3700余萬人。1936年至1937年四川大災中餓死的人數,沒有精確統計的數字,只能從當時的報紙上略知一二:四川萬源縣人口驟減三分之一。甘肅死人數目亦不詳。
(七)1941年廣東大饑荒,死人數不詳。
(八)1942年中原大饑荒:僅河南一省就餓死300萬人。1942年,“水旱蝗湯”四大災害輪番襲擊中原地區的110個縣,1000萬眾的河南省,有300萬人餓死,另有300萬人西出潼關做流民,沿途餓死、病死、扒火車擠踩摔(天冷手僵從車頂上摔下來)軋而死者無數。婦女售價累跌至平時的十分之一,壯丁售價只及過去的三分之一。(這裡面有些人禍)
(九)1943年廣東大饑荒,300萬人凍餓而亡。
(十)1945年東北及湖南﹑河南﹑江西﹑山東﹑浙江﹑福建﹑山西﹑廣東﹑安徽﹑廣西等省災民達一千九百萬人。
(十一)1946和1947南方大饑荒:兩年間僅粵桂湘三省就餓死了1750萬人。在湖南,1946年4-7月,饑荒遍及全省。饑民們始則挖草根、剝樹皮為食,繼以“觀音土”充飢。截至8月,湖南饑荒禍及400萬人,僅衡陽地區就餓死9萬餘人
對民國時期的這些大饑荒,不少歷史學家和政府官員們更願意強調天災而不是人禍的一面。研究的人好象也不是很多。那時,中國人的平均壽命只有35歲,比現在非洲人的平均壽命高5歲。到1979年,中國人均壽命是68歲,比當時的印度人高14歲。1949年以前,中國平均每年有300——700萬人死於飢餓。民國時代曾經累計餓死過2億以上人口。
1945年東北及湖南、河南、江西、山東、浙江、福建、山西、廣東、安徽、廣西等省災民達一千九百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