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馬克思之後的資本主義為什麼更加發達了?
送交者: 佚名 2003年11月21日10:05:15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美國的工業生產力發達並且富有創新精神,這兩點我是承認的。

但是,美國所以發達與民主關係不大,相反,主要是與資本專制有關。也就是資本家有絕對的控制權,分配你做什麼你就必須做什麼,而且要做得好,否則降薪或滾蛋。但,這還不足以解釋美國的高度發達,上述原因是國家內部的原因,而當今世界卻是全球化的世界,生產、貿易、市場、能源、人才都是全球化的,甚至,美國的意識形態、政治制度、軍事存在也是全球化的。也就是說,美國並不是一個局限在國界內的國家,而是一個全球化的國家。按照美國的內部方法,如果美國封閉起來搞建設,美國能否發展呢?也能,但絕對沒有今天這個局面,也就和巴西差不多吧。美國發達的主因是:“勢力的全球化”,類似於物理學中的場。

關於全球市場馬克思有過介紹,但是時代發展了情況變化了,馬克思的說法又有些不夠準確的地方。

現在左派呢?左派在批評資本主義的時候又往往局限在國家的內部,而將全球化看作必然的趨勢,大概因為兩個原因,一個原因是左派把視點放在中國和不發達國家方面,這些國家無法輸出高附加值的商品,因此內部矛盾無法外化,只能自己消化勞資矛盾,而另外一個原因是馬克思主張生產的社會化,如果左派反對全球化,一則不合客觀趨勢,一則似乎不合馬克思主義理論。不過,我認為左派在這個問題上也存在認識的不足,馬克思確實主張生產社會化,並且將之稱為社會主義。

但是,馬克思的社會化有個至關重要的前提基礎,這就是公有制。如果沒有這個前提,很自然地就是資本主義。資本主義是私有制,在生產資料所有制上並非是社會化。全球化與社會化是一個概念嗎?不完全是。社會化要求將全球看作一個大社會,於是很自然地有全球產業分工、全球資源分配的生產力和生產關係要求。但是,現在的全球化是以國家為基本單位的。而國家之存在本身卻是一個私有的存在,並且國家目前沒有消滅的跡象,國家仍然最主要利益統一體。這時候的全球化就面臨一個能否全球公有制的問題。世界上有窮國也有富國。窮國多富國少,窮國們與富國們之間是什麼關係呢?是僱傭和剝奪的關係。按照馬克思主義在一國之內的邏輯,完全可以把窮國和富國看作兩個階級,富國要搞全球化,並且負責制定規則,那麼窮國是否要遵守呢?如果遵守了,就受制於規則。不遵守呢就遭受封鎖。而這個由富國主導的規則的本質,恰恰又與地主的土地決定論和資本家的資本決定論相一致。遵守規則實際上就是承認富國剝削窮國合理,窮國應該給富國打工。基於這個真實的現實,目前的全球化基礎並非是“全球公有制”,該狀態與馬克思的社會主義概念是不同的,馬克思的社會化生產以公有制為基礎,而現代的全球化以國家範疇的私有制為基礎,更明確地說,全球化也有兩種,一種是資本主義的全球化,一種是社會主義的全球化。而現在的全球化實際上是資本主義的全球化。不少左派的問題是沒有做這個區分。左派的觀點應該是贊同社會主義的全球化,反對資本主義的全球化。至少是堅持自己的利益去修改不合理的規則。

歷史的客觀是資本主義的全球化,這一點已經被資本主義這幾十年來的發展歷程所證明。為了資本主義進一步的全球化,資本主義還在推行着新的全球化政策,社會制度、意識形態、價值觀念都在推廣。資本主義的美國敵視社會主義、阿拉伯、異端國家就是其表現。美國的措施就是和平演變和武裝消滅這些實行不同規則的國家。

對於這些現象,右派會說“這很好啊,正合我意”,為什麼右派支持資本主義全球化呢?需要進一步分析。美國是右派國家,是強者,講究優勝劣汰。右派的美國認為資本主義的全球化很好的原因在於,美國強,資本家強,他們可以通過全球化謀求其他國家的利益,優勝劣汰中的劣敗者必須為美國奴役。右派的美國支持的全球化並非社會主義的全球化,相反,當年社會主義陣營搞社會主義全球化,要解放全人類,美國就恐懼的很,美國迷也痛恨的很。道理就是社會主義的全球化符合窮人和窮國的利益,不符合資產階級的利益,不符合右派的利益。

假設搞了資本主義的全球化,是否都能發展如美國呢?很難很難。總量很難,平均值更不可能。財富是需要能源和市場支撐的,中國的總量達到美國的過程中必然發生對抗。平均值達到美國,世界早被壓碎了。況且,全球化的規則並不合理。WTO是有利於美國的,剝削其他國家剩餘價值合理的規則本身就加強資本主義力量。窮國或弱者很難從中受益,工人雖然可以收入了,但是工人是為資本家服務的,資本家收入更多,差距可能進一步拉大。並且,現在的資本主義是強者,特別是美國歐洲是強者,他們主張全球化有實力作為基礎,他們控制力主導力更強。事實上,如果沒有歐美的強迫,巴拉圭、阿根廷、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印度、非洲和西亞的資本主義國家未必要求搞全球化,因為他們不強,全球化對他們有利也有害。

如果都搞資本主義的全球化,全世界每一個國家都搞資本主義了,都贊同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規則,並且規則也很合理了...能否共同富裕呢?還是很難,這時仍然有窮資本家和富資本家的區別,兩者在資本實力上完全不同。你10萬塊人民幣的小老闆也是資本家,比爾蓋次400億美元也是資本家,怎麼比呀。資本的較量本身就是國家與企業間較量的要素,大資本可以收購一大堆小資本,連資本都何喪失了,還較量什麼呢?何況10萬塊人民幣的小資本家滿地都是,相互之間還斗的不可開交,能變成400億美元的資本家?變成10萬美元的資本家都難!國內不少小右也跟着喊好,其實是愚蠢!他們以為只要規則平等就機會均等啦,實際上根本不是那麼一回事,機會不可能脫離實力存在,實力不足連入圍的資格都沒有,還談什麼機會?社會主義號召窮人團結戰勝富人,而資本主義號召小資本家斗小資本家,這樣一來大資本家更加安全了

不過,有一些小右還是有個人的聰明的。他們知道全球化對國家來說非常糟,但還是要全球化,為什麼呢?資本主義的全球化承認了資本家的合理性,承認了剝削的合理性。小右知道自己成不了大資本家,但成為小資本家還是可能的,與其大家在一起每年拿3萬人民幣,不如允許資本主義,然後變資本家,自己拿30萬人民幣。受苦的是更糟糕的人,“本小右還可以生活的更好”嘛。但是,這是少數人的觀點,而從窮國大眾的角度看,無論是國外大資本家還是國內小資本家都是剝削者。反剝削也是馬克思反對資本主義的理由之一。資本主義全球化的結果就是使更多的人為資本家幹活,資本家可以從全球謀求利益。現在有些人主張賣國企,甚至向外國賣國企,實際上就是出賣生存根據和生產資料,到最後只剩下勞動力,只好廉價出賣勞動力了,而資本家可以據此廉價地購買勞動力了。

面的論述說明了很多問題:一個是全球化分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兩種,一個是社會主義的理念可以推廣到全球範圍仍然適用,一個是資本主義全球化的規則不合理,一個是資本主義全球化對與無產階級是災難,一個是對於資本主義全球化左派右派都有不同的目的。

下面,我從歷史客觀的角度研究資本主義全球化的罪惡以及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所以發達的剝削本質。

全球化的概念提出來的時間不長,但是資本主義全球化的歷史卻從馬克思以前的時代就開始了,實際上是與資本主義同步開始的,資本主義誕生大工業,交通通訊發展起來,航海是全球化的探索階段。然後就是資本主義商品輸出。由於農業國家難以抵抗資本主義商品輸出,為了保護自身利益又不得不抵抗資本主義的輸出。結果引來了軍艦、火槍和大炮,農業社會失敗了。於是有了全球殖民地,有賣鴉片,有扶植傀儡政權,有對土地礦山的占有,有鞭撻工人,有販賣奴隸,有基督教的輸出...在災難中度過了很多年,殖民地地區的知道了工業的概念。但人民的生活沒有改觀。於是造反,民族主義、獨立運動、社會主義,用鐮刀跟槍炮干,損失巨大,但是優勢是人多。於是漸漸地占了上風,殖民主義者滾出了家園。

殖民地時期之後,資本主義的直接的占有沒有了,間接的剝奪仍然存在,比如挑撥雙方打鬥發戰爭財,比如藉口調解爭端、維護和平進駐阿拉伯,但還不僅如此。發達國家還通過GRE和托福等手段掠奪人才,通過和平演變使對方內部分裂瓦解,利用美元體系印刷鈔票賣能源。並且,由於工業比農業發達,他們制定了一個工業產品比農業產品昂貴千萬倍的規則。你賣波音777?好吧,給100000000條牛仔褲吧。原油20美元,他們一加工,賣給你200美元。增加值是否要有呢?當然要有,但是增加那麼多倍卻不合理,如果原油180美元,你加工過賣200美元也許是合理的。憑什麼原材料國家要賣20美元?不能制定一個原材料最昂貴的規則嗎?

可悲的是現在還有人跟在美國的屁股後面喊增加值的絕對正確性,也不想一想你有沒有增加產品附加值的技術手段。盲目跟隨美國標準不是找死嗎?美國的農產品為什麼便宜?為什麼美國要給農民補貼?你們明白嗎?你們明白。你們說因為美國農業生產率高,一個人可以種幾百畝地。但是,你們又不明白!美國的農業生產力固然高,但是美國的農產品價格低卻有另外的意圖!--因為你!們!都!是!農!業!國!把農產品價格打低,實際上就是打壓農業國,實際上就是為了突出他們工業產品的優勢!於是,他們就可以通過工業品換取更多的原材料、人才、布匹、襪子、糧食、木材.....事實上,前一些年美國為了突出高科技的優勢,對鋼鐵、機械、紡織、手工業...也採取了同樣的打壓措施,什麼夕陽產業啦,什麼信息社會啦,486曾經4萬多,一塊電路板可以賣到10萬美元!這些就是高科技的剝削。這些價格的背後實際上都有美國政府和美國資產階級德的精心安排!中了人家的圈套還不自知。

有些窮國家以出口為榮,出口的東西都非常廉價,價格低於價值,這時候你的出口賺了很少的美元,但虧損了財富。而美國出口高科技和設備,價格高於價值,你要花很多很多錢去買,這時的美國又賺了額外的貨幣。為什麼呢?因為美國的東西本來不值那麼多錢。在工業與農業,高技術與普通技術比價的同時,如果比例不合理。你怎麼出口都虧損,而美國無論進口還是出口都盈利。貨幣不過是中介,通過這個中介,通過全球貿易,美國的一點工業生產力就可以換你一大堆農業生產力!現在卻有人放棄了物質財富的根本點,以出口創貨幣為榮耀,哎!腦子很不夠用啊。

歷史過程表明,美國和其他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在歷史上一直通過這種貿易方式盈利,這就是資本主義全球化的本質,現在的資本主義全球化還是這個思路。不過方式又有所創新。比如不僅限於商品交換了,而且允許參與服務業和資本業。嘿嘿,什麼是服務業?在西方政府是服務性的,那麼,什麼是服務業?金融保險電信,都是國家命脈嗎?服務業?說的輕鬆。這是你的咽喉!至於很時髦的資本運作就更有意思了。什麼叫投資?就是收買嘛。你上市公司允許外資參股,就不是主權出讓嗎?人家控股後,生產資料、技術、產品、利潤是誰呢?是你的嗎?不過相當於把公司開到你的土地上了,而你卻因為股份不足沒有決定權!在國家層面上有WTO規則,你並不能動用國家力量回收控制權,否則你就違背WTO了,就侵犯其他國家企業的主權了,美國沒有軍隊嗎?美國的國家力量也是用來保護自己在你們國土上企業的經濟主權的!明白嗎?

有沒有對策呢?出口是否還要搞呢?

有,也要搞。首先的一條就是修改規則,力求平等,要聯合起來其他不發達國家一起來修改。其次是根據需要搞貿易保護主義,研究反WTO的辦法,搞政府行為,打擦邊球,規則這東西漏洞百出,只要用心研究總能找到自己的理由。第叄,利用自己的優勢,對方需要市場,你不想購買對方卻想出賣,只有出賣才能贏得超額利潤,這個時候我們就不要着急,要壓價格。使得對方的高技術和工業品的利潤降低。第四,我們要承認自己的工業和技術比較落後,而人力資源比較豐富,我們可以利用自己的優勢搞出口,賺取外匯,但是未必是出口到美國,其他國家也可以,歐洲也有技術,這樣可以加強歐洲相對於美國的獨立性,也不至於中美差距擴大。

第五,將美元變成技術、人才、工業、設備,比如用1000億美元到西方買人才,要求他們加入中國國籍,毫無保留地教育中國的技術人員,奉獻出所有的源代碼和設計圖紙已經工藝流程。只要價碼足夠高,我就不相信他們不來。100億美元買100個飛機設計人員買不來?200億美元買200個導彈專家買不來?50億美元買50個操作系統專家買不來?如果買不來我們就多買技術買配方,實在不行就買設備。但是儘量少買產品,買產品會產生依賴性。結果把自己的產品都打垮了。毛澤東時代也創外匯,其思路就是為了獨立自主,現在呢?現在出口是為了創匯,買汽車,買電腦,買化妝品,買人家的武器,嘿嘿,這叫什麼事啊。

第六,要多從不發達國家進口廉價的資源,這一點有些不道德,但是這也符合現在的規則,我們進口能源人才實際上是虧損不大。比進口高科技便宜多了,有了能源或第叄世界的人才,中國可以利用外部力量獨立自主了。出口也一樣,我們可以把更多的產品出口到第叄世界,這樣一來商品就不足了,可以提高資本主義國家的進口成本。還可以幫助第叄世界發展,發展第叄世界就是壯大自身力量

最後一個辦法,比較極端,就是造反,革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命。但是這個方法比較極端,目前難度太大,不大可行。還是先準備條件比較合適,條件主要有兩個,一個是發展工業和技術,減少對發達國家的依靠,特別注意不要挺美,挺美是挺對手。對我們不利,與歐洲多交流。另外一個條件是團結第叄世界和發展中國家,和他們站在一起,成為同盟軍。跟工農聯盟的意思類似。這兩個手段一個是加強自身力量,一個是團結就是力量。有力量才能戰勝資本主義。否則自身就會被瓦解掉。

///無限的感慨與推論

馬克思理論出現在一百年前,但一百年來資本主義又有了新特點。總結起來就是兩點:科技和輸出。科技使得工業生產力迅速發展,武器發達,封閉國門就揍你。打開你的國門後,就按照不合理的比價和規則全球賣商品。由於工業產品的價格要遠高於農產品的價格,資本主義剝奪了其他國家的勞動價值和剩餘價值,從而積累出海量的財富。一個清潔工人的收入都相當於其他國家的小資本家。在這種情況下,國家內部的階級矛盾和社會矛盾變成了全世界和全球化的矛盾。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內部資本家對工人的壓迫和剝削移到了對外的方面。於是緩和了資本主義早中期那種農民和資本家高度倒霉的局面。資本主義國家的工人成了商品輸出的受益人,雖然他們獲得的利益小於資本家,但是要遠大於其他國家的工人,甚至與其他國家的資本家相當。因此,發達國家資本家與工人出現了共同利益,有了商量如何盤剝其他國家的所謂的民主。

但是,這種民主和經濟利益的獲得是以另外一種矛盾加劇為代價的,由於農業的附加值低,由於不發達國家不得不打開國門接受美國工業品的衝擊,其他國家受到了空前的剝削和壓迫,工業被摧毀,或者根本無法成長。又由於這些國家或者無法出口商品,或者其出口價格被打到極低。不發達國家最終演變成工人、傭人、門人、保姆、奴僕的角色。這部分人很多,占世界的4/5以上。西方發達國家則從事着所謂的高層次的工作。不發達國家的內部矛盾並不能通過商品貿易轉移到其他國家去,因此,內部資本家對國內的工人農民的壓榨並沒有緩和,民主得不到改善,工業凋敝,內部不協調,外部受制於發達資本主義。這就是目前發展中國家、第叄世界、不發達國家、亞非拉的主要狀況。

現在有一群弱智的右派要學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卻不明白髮達資本主義國家所以“完善的”的理由,不知道要學什麼,更不清楚自身的狀況和條件,非要變成資本主義國家不可。非要說資本家能夠發展生產力不可。中國有先行的科技和生產力嗎?沒有,那麼如何能出口高附加值的商品呢?既然無法高附加值,怎麼獲得高額利潤呢?又如何改變內部的情況呢?中國的整體力量本來就不強,再分裂成資本家的諸侯經濟,怎麼跟資本主義強國對抗?這不是緣木求魚南轅北轍嗎?中國最要緊的任務是發展工業和科學,社會主義的方法就是發展生產力。但是,本身力量薄弱,資本不足,這時就必須加強團結,而右派和資本家要搞個人主義,要搞內鬥內耗的市場經濟,其結果必然是在列強的無力。對中國的復興沒有什麼好處。社會主義、集體主義、一致對外才是最佳的辦法。不要奢談什麼民主,民主是有階級性的,要民主就必須有專政。專有派分子和資本家的政。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2: 論強姦,強代,以及腐敗的效用及其機會
2002: 中共這種接班體制最適合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