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為兩位身在曹營心在漢的同胞感到驕傲
送交者: 吉安 2004年01月08日10:27:21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吉安一向主張中國人儘可能多地走出國門,為此,曾經專門寫過文章,講,不要對殖民地做不留餘地的批判,外國人用槍炮到中國開闢外國人的殖民地,不對,要批判;中國人用自己的勤勞、智慧和資金到外國去開闢中國人的殖民地,很對,要鼓勵。

為此,吉安認定過在全世界,越南的進出口貿易做的最好,甚至主張過中國應該學習越南的進出口貿易-出口難民,進口美元,不本萬利。

吉安甚至肯定過民運分子的出國,因為,民運分子出國,從宏觀經濟上看,也是中國人出國。如果美國西方國家喜歡接受中國的民運分子,只要他們要,中國應該每年送出去幾百萬、幾千萬民運分子,這,占中國總人口的比例還是很小的數字。

八九之後,所有當時在美國西方國家的自費留學生,估計總數不下三-五百萬人,幾乎全部都是按“准民運分子”的身份獲得了所在國家給予的政治難民的臨時居留權,其中只要能夠自力更生、並能遵紀守法者,絕大多數都已經取得了所在國合法的永久居留的身份。

僅這批幾百萬人,在取得所在國居留權之後,就對中國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一,幾百萬人不再吃中國的口糧,二,幾百萬人不再穿用中國的布匹,三,幾百萬人不再擁擠中國的房屋,四,幾百萬人不再擁擠中國的交通,五,幾百萬人不再擁擠中國的工作崗位,六,幾百萬人不再加重中國的社會管理。七,十多年來,這幾百萬中國人在國外開闢了各種各樣中國的殖民地,在國外賺取了大量的外匯,按一般國外最低平均工資,每人每年稅後可得15,000美元計算,這批中國人在國外每年賺取的淨外匯大約起碼為450億-750億美元。按每人每年拿出10%所得贍養或負擔在中國的父母、子女和其它親屬,從宏觀經濟來看,中國每年就有45-75億美元的淨進口。八,十多年來,這幾百萬人之多數,又分別從中國帶出了自己的配偶、父母或子女,對中國則復又產生出以上一-六條的巨大的經濟效益。九,十多年來,這幾百萬人,這幾百萬人帶出的各類親屬又是幾百萬人,在外國開花結果生兒育女又是幾百萬人,起碼總數已達千萬人,使得中國與有關外國的外交、外貿、航空、航運、通訊等互通的各方面都有了快速的良性的發展。

就好、中、壞來看,出國的多數中國人起碼一條是愛國的,就是吉安經常講的,都是身在曹營心在漢的。所以,對中國來講,這幾百萬人,甚至更多的中國人走出中國,對中國是利多弊少的,甚至可以說是有利無弊的。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講身在美國的兩個中國人的心的故事。

有感而發,成作此文,吉安並不知這兩位出國的原因始末,以上,不過是吉安隨感而發的、綜合以前所發表過的意見而已。

就這兩位身在曹營的中國人所作所為及其功效,吉安以為中國駐美國大使、或駐各國大使就是做到頂好也不過如此了吧。換言之,這兩位中國人,大概可以代表以上所講多數在國外的中國人,起着中國駐各國大使所做不到,甚至不可能面面具能作到的事情,可以成就中國有限的正式的外交人員所無法,所不能成就的功效。

中國對世界的正面影響,這,是另外一個對中國的強大和發展極具重要意義的事情,恰恰又是中國政府數量有限的、水平參差不齊的外交人員只能起到有限的作用的,而中國對世界的正面影響,實際在很大的比例上,是通過千千萬萬普普通通的在國外的中國老百姓日日夜夜、點點滴滴、默默無聞地無私奉獻而產生、而日益增強的。

所以,吉安又曾經建議過,在此再次建議,中國政府應該重視和利用在海外的中國人的力量,從政治、經濟等各方面都應該重視和利用,並大力促進中國人在海外的殖民地的發展和壯大,把中國人在海外的殖民地當作一項國策來考慮、來實行。

附:

美國西密歇根大學“中國國旗事件”的幕後故事 新民晚報(2004-01-06)

張誠和陳苓,這一對平凡的中國夫妻,卻在美國為一份不平凡的情感而奮戰過。

再過兩天,他們就要離開上海,回美國去了。前幾天,趁着天氣晴好,夫妻倆帶着孩子到下榻賓館附近的綠地,仰望着賓館門口冉冉升起的五星紅旗,他們感慨萬千。因為,這是他們曾經為之而“戰”的中國國旗。

日前,本報記者獨家採訪了他們,了解美國西密歇根大學“國旗事件”順利解決的幕後故事。

美國大學要撤中國國旗

“居然有人想把中國國旗撤下來。”陳苓回憶。那是2003年2月底的一個晚上,他們的朋友、就讀於西密歇根大學的朱遠磊突然來訪,帶來了這個令他們震驚的消息。

2月24日,西密歇根大學校報刊登了一篇文章,題目為《西密歇根大學學生會討論撤掉學校中心廣場上的中國國旗》。該校學生會的兩位代表(一個是政治學專業新生,另一個是企業管理專業二年級學生)提出“議案”:中國政府的行為和西密歇根大學的辦校宗旨相悖。中國國旗並不代表中國人民,代表“蘇聯模式”的共產主義政府,應該撤下來。而校學生會主席約翰·諾雷斯,竟然把中國國旗比作二戰時期的德國納粹旗幟,同意這一“議案”。

國旗當然不能撤。身為西密歇根大學中國學生學者聯誼會主席的朱遠磊通過國際傳真回顧這一事件——西密歇根大學有29000多名學生,是美國排名前100名的公立大學。如果這個學校把中國國旗拿下來,那就意味着其他任何學校都能這麼做。此事必須要在發生之前制止。於是,他向張誠和陳苓夫妻倆求助。

深夜商量辯論謀略

張誠和陳苓都畢業於西密歇根大學,目前是該校基金會的董事。張誠還在該校金融系任客座教授。夫妻倆在當地有一定聲望和社會地位。

記者面前的陳苓,說話乾脆、聲音響亮,動作表情極為豐富。她出國前曾在上海電視台《我們大學生》中擔任主持人,現在在美國,是持照會計師和持照理財專家。按她自己的話說,因為天天和客戶打交道,算是半個吃“口頭飯”的,可以不用稿子脫口作3個小時報告。

當時,中國學生已爭取到辯論的機會,而且可以邀請非中國學生的嘉賓發言。可由於語言障礙,學生們一怕老美說話太快聽不懂;二怕緊張起來詞不達意,所以希望陳苓能參加辯論。

“小朱當時很抱歉地說,知道我們非常忙。我立刻告訴他,這是義不容辭的,再忙都要去。”陳苓對記者說。

那天晚上,3個人討論到第二天凌晨2時多,把所有的細節和鬥爭策略商量了一遍。張誠提出建議,辯論那天,所有中國學生的手裡,不能只拿中國國旗,還得拿一面美國國旗。他解釋:“旁聽的很多是美國學生。拿美國國旗,可以取得他們的支持,另一方面,有種暗示作用——假如中國的大學,因為抗議美國對黑人的歧視,而把美國國旗取下來,將心比心,美國學生也會很難受。”

針鋒相對征服全場老美

辯論會定在去年3月5日。“平時我穿得比較隨便,但那天,我穿上阿瑪尼西裝,盤起頭髮,‘全副武裝’地趕往學校。”陳苓說。

平時,學生會討論事情,旁聽的學生寥寥無幾。可那天,座無虛席,連窗台上都坐滿了學生。所有在西密歇根大學求學和執教的華人全部到場,每人手裡都緊緊握着兩面小旗——中國國旗和美國國旗。

代表中國學生發言的3位嘉賓,除陳苓外,另兩個都是“老美”。一位是該校商學院的副院長,一位是該校政治系人權問題方面的專家。“那位副院長主動走過來握我的手,抱歉地說,為學校有這樣的學生感到羞愧。”

應記者的要求,陳苓用英語複述了當時的片段。

她先問那兩個發起“議案”的學生:事情發展到這一步,出乎你們的預料吧?你們一開始也沒想把這件事弄得這麼糟,是嗎?其中一個,當場點了點頭。

然後,陳苓對着所有的學生說,我先生在金融系擔任客座教授,把所有授課所得都捐給學校;我先生和我開的公司,每年拿出一定的收入作為獎學金頒給優秀的學生。為什麼?因為我們和你們一樣,想讓學校變得更好。而你們現在所做的,卻是讓學校倒退,讓外國學生寒心,讓美國為你們羞愧。

她最後問,當初西密歇根大學豎立其他國家的國旗,出發點是什麼?是歡迎國際學生,只要有一個外國學生,就會為他豎立那個國家的國旗。而你們現在撤消中國國旗,和學校的宗旨相違背,是對學生的不尊重。

陳苓轉向該校學生會主席約翰·諾雷斯,批評他把中國國旗比作納粹旗幟:這個觀點,我就不駁斥了,因為我不敢想象,這麼低級的錯誤,居然會出自一個學生會主席。依我看,你不配做學生會主席。

說着英語的陳苓,目光炯炯有神,語氣中充滿感情,聲音時而激昂,時而低沉,還不斷用手勢加強氣勢,仿佛把記者帶到了“為國旗而戰”的會場裡。

約翰·諾雷斯的臉色當場就白了,和一開始趾高氣揚的樣子幾乎判若兩人。他尷尬地走上來,說:“我能說什麼呢,您是校基金會的董事,我只能尊重您。可是,您傷害了我的感情”

陳苓立即反駁:“我只不過對你的能力提出質疑,你就抱怨傷害了感情。可你說的話,傷害了多少中國人的感情,傷害了多少國際學生的感情!”

陳苓20多分鐘的發言結束後,一個美國學生立即站起來大聲說:“雖然這事並非因我而起,可我認為,所有人都應該向中國學生道歉,為給他們造成的傷害而道歉。”

唇槍舌劍2個多小時後,學生會宣布,永久擱置該“議案”,永不討論。一起原本可能演變成外交風波的國旗事件,就這麼順利解決了。“辯論結束,中國留學生互相慶祝,我就沒參加了,因為得趕回去上班呀。”陳苓笑着說。

中國形象需要正面宣傳

“回想起來,其實很可笑。提出‘議案’的兩位美國學生,根本沒有來過中國。”陳苓感慨地說,目前,很多美國人對中國的印象,仍然片面地來自西方媒體的報道。“還有美國朋友問我,中國是不是女人裹小腳、男人三妻四妾?”

張誠和陳苓夫妻倆都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末赴美留學。張誠獲得西密歇根大學經濟系碩士,陳苓獲得西密歇根大學會計學碩士。他們在美國開了一家財務諮詢公司,被美國多家著名理財雜誌評為全美最優秀的理財專家之一。

進入美國主流社會後,關於一般美國人對中國的偏見,夫妻倆的感受更深刻。陳苓有時候還會為了中國的政策和美國朋友爭執,希望他們能客觀、全面地看待中國。

“我們的文化輸出太少,我回中國,只能帶上海的明信片留念,幾乎找不到什麼能反映現代中國的文化產品!如果,關於中國形象的正面宣傳多一點,那麼,‘國旗事件’這樣的事就會少一點。”張誠由衷地說。

http://www.zaobao.com/special/newspapers/2004/01/xinmin060104.html………………………………………………………………

二00四年一月八日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3: 我認為磁懸浮鐵路是一個形象工程
2003: 中國分裂了會不會更好
2002: 尊重“民族自決權”就是為了分裂國家!
2002: 簡談法制與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