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論主權在民和新三權分立-----東海客廳論儒憲
送交者: 余東海 2021年07月29日16:48:00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論主權在民和新三權分立-----東海客廳論儒憲

余東海

 

民本位堪稱儒家政治最高原則,可以開出三個子原則:一、民重君輕,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二、民為國本,國以民為本,民權高於主權;三、主權在民,權為民所賦。

 

不過,主權在民只是東海所倡,並未成為儒門共識。關於主權,當代儒門尚無定論,據我所知,目前就有主權在天、在君、在民、在儒等說法。

 

主權在天論有兩大弊端,一是導致民意被忽略或架空,有違“天下為公,選賢與能”之大義;二是容易被特權階級利用來維護極權暴政。所有極權主義無不喜歡充當上天的代表,慣於以擁有天命自欺欺人。面對祖伊的勸諫,商紂王就說:“嗚呼,我生不有命在天?”(《尚書西伯戡黎》)

 

主權在儒也不對。聞“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不聞“天下者儒家之天下”。儘管儒天下是最好的天下,人民最幸福,社會最和諧,但儒家不會將天下據為己有。儒家樂於為天下人治天下,絕不會與天下人爭天下。民意在儒,儒家當仁不讓;民心不向,儒家絕不會霸王硬上弓。

 

主權在君論沒有經典依據,那是法家的觀點,錯誤非常明顯。如果主權在君,湯武革命就喪失了正義性。主權在君,君主擁有天下的所有權,那就意味着“君為主民為客”和“君為貴社稷次之民為輕”。無論君主怎樣殘暴,政權怎樣惡劣,人民都只能逆來順受。

 

儘管在家天下時代,人民主權受到嚴重侵蝕,但歷代儒家王朝的君主,依然不會也不敢公開否定民貴君輕和湯武革命,不敢公開將主權據為己有。對於天下,即使聖王,可以擁有的是治權教權而不是主權。

 

我認為,主權在民最正確也最符合王道大義。孟子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是故得乎丘民而為天子,得乎天子為諸侯,得乎諸侯為大夫。”(《孟子盡心下》)丘民有兩解。朱熹《集注》說:“丘民,田野之民,至微賤也。然得其心,則天下歸之。”王夫之《讀四書大全說》說:“丘民,眾民也,所謂天下之民歸心也。”

 

“得乎丘民而為天子”,得乎丘民就可以為天子,就是天下歸往的王。得乎丘民就是得乎天命,一體兩面,兩面一體。可見在主權問題上,下得民心與上受天命是一回事。當然,得乎丘民只是得到民意合法性,還要允執厥中,遵循仁道,仁民教民,建設文明,才能獲得道統合法性和保持天命。

 

《孟子萬章上》說:“堯崩,三年之喪畢,舜避堯之子於南河之南,天下諸侯朝覲者,不之堯之子而之舜;訟獄者,不之堯之子而之舜;謳歌者,不謳歌堯之子而謳歌舜,故曰天也。”舜何以避堯之子?不以帝堯之命、自身之德而登基,而將天位的決定權交給天下。
 

《孟子》接着說:“舜崩。三年之喪畢,禹避舜之子於陽城。天下之民從之,若堯崩之後,不從堯之子而從舜也。”(《萬章上》)孟子明確指出,是“天下之民”的擁戴讓禹正式登天子位。“若堯崩之後,不從堯之子而從舜也。”可見孟子前面提到的“天下諸侯”,也代表了天下之民。

 

政治權力可一分為三:主權、治權、教權。主權在民,治權在君,教權在儒,這就是東海多年前作為儒憲的一個原則提出來的新三權分立論。三權分立而統歸於天,反過來就是,天道在政治上有三代表:民意、君王和儒家。三權三代表,相輔相成又相對獨立,有各自的權域,既不能受侵犯,也不許撈過界。

 

主權、治權、教權統歸於天,可見主權在天之說沒錯。只不過,在政治上那樣說,相當於一句正確的廢話。政治需要訴諸於“分解的盡理之精神”( 牟宗三語),主權、治權、教權必須分而言之,各有代表。主權方面,人民代表天;治權方面,君王代表天;教權方面,聖賢代表天。這樣才能落到實處並具備可操作性。

 
故單純說主權在天沒有意義。治權、教權豈不在天?君主奉天治民,敬天保民;儒家法天而行,宗天而教。這裡的天,指天道天理,由聖人而傳,為道統;由經典以載,為聖經。只說主權在天,難道治權、教權就無天可依?
 
同時,說主權在天,大有流弊,容易被野心家利用來架空民意,忽略民意的根本性。必須明確,天子之位獲得民意認可,就是受命於天,這方面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
 
主權在民,主權問題由民意拍板,君主上位需要一定的民意基礎;治權在君,行政問題由君主拍板,人民須服從君主敬天依禮的領導。“天地之大,黎元為本;邦國之貴,元首為先。”此之謂也。
 
教權在儒,教育問題由儒家拍板,“建國君民,教學為先”,教育之重,儒家為首。另外,還可以補充兩句:思想問題由聖經拍板,一切問題由良知拍板。
 
三權不能亂,不能互換。主權必須在民,不能在君,否則變成君本位,君主極權;不能在神,否則變成神本位,政教合一;不能在國,否則變成國本位,國家主義。治權必須在君,不能在民,否則變成民粹主義或無政府主義。
 
教權不能在民也不能在君,教權在儒是最佳選擇。這是王道政治與自由政治的重大區別之一。道統高於政統,儒學為王官學,即國家意識形態;實行新科舉制,儒學為第一學科,這就是教權在儒的文化制度保障。

 

對於元首,民眾只要擁有罷免權即否決權,就可以體現主權在民的原則了。關於元首的產生,我曾經提出一個不成熟的設想:首先由三界精英共同推選,然後攝政三到五年。試用結束,交由民意表決,通過則正式登基,不能通過則讓賢。經過三到五年攝政,尚且不得民心,可以斷定其人之不賢和不受天眷矣。

 

當然,東海不反對實行全民選舉,只是不急於一時。這個問題屆時可以討論。一些在儒門中見仁見智、尚無共識而又各自言之成理的意見觀點,可以置而不論,也可以簡單介紹各方觀點,供有興趣者自行思考判斷。

 

以新三權分立論觀照,極權主義民粹主義錯誤就顯而易見。極權主義的問題是君權擴大化,將主權教權都攬過來,一切權力屬於君;民粹主義的問題是民權擴大化,將治權教權都攬過來,一切權力屬於民。現代極權主義藉助民粹主義取得成功之後,會將部分治權教權與分民眾享。

 

以新三權分立論觀照,儒憲與自由憲的同異也一目了然。主權在民,儒憲與自由憲不約而同;治權在君,也頗有近似。西方治權不完全在君,而是一分為三,三權分立,也值得儒憲有所參考借鑑。唯教育領域大不同,西方實行自由教育,儒家是實行以儒為本的教育制度---新科舉制。

 

2017年10月30日,我在新三權分立論之外加上了一句:道統在聖,組成四在論。即主權在民,治權在君,教權在儒,道統在聖。道統由聖賢代表。道統高於政統學統,意味着君師都要尊聖,都要遵循中道原則和聖賢思想。主權、治權、教權作為奠定王道政治的三大支柱,統於道統。

 

孫中山先生說:“中國有一個道統,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相續不絕。我的思想基礎就是這個道統,我的革命,就是繼承這個正統思想來發揚光大。”說的不錯,然真要發揚道統,必須落到實處。未來儒憲就要從三個方面落實之:

 

一落實為意識形態,以儒立國治國;二落實為制度形態,建設新禮樂制度;三落實於教育體系,實行新科舉制,以四書五經為第一學科。

2021-7-28余東海集於邕城青秀山下獨樂齋

首發於儒家網https://www.rujiazg.com/article/21095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0: 毛澤東是神
2020: 央格魯撒克遜霸權的覆滅
2019: “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但是
2019: 7隻黑天鵝正振翅欲飛,可能打擊全球及
2018: 金軍叫岳飛岳爺爺?
2018: 一位勇敢的年輕女孩為工人吶喊(視頻)
2017: 香椿樹1以為印度認為中國的存在威脅論
2017: 從有關解決國際領土糾紛的國際法說起
2016: 儒教比基督教劣 中國人自大到無恥(袁騰
2016: 米笑:應追究“虎咬女”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