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讀《這次疫情,讓我們來談論一下死亡吧》斷想
送交者: 伍飛001 2022年05月11日06:28:48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今日讀到朋友圈的一篇網文,標題為《這次疫情,讓我們來談論一下死亡吧》,頓生感想——


在晦暗的日子裡,信心和希望最重要,否則容易引發抑鬱情緒,從而導致跳樓、出走、神經錯亂等現象發生。“你能讀懂未來,便能把握好現在”,對疫情期間老百姓至關重要。例如你知道未來的世界是美好的,自然就倍添活下去的願望和勇氣,就會增加免疫力。

由於疫情和俄烏戰爭的出現,人類正處在加速轉型中。世界將發生前所未有的大變化。尤其對咱中國人來說,在這次人類大轉型完成後,憑藉中國人特有的智慧和勤勞,很快就將恢復大唐榮光,並超越中國歷史上任何一個盛世。

用珍妮的話說,中國將拯救世界,人類的希望在東方,因為中國人的思想將帶領人類進入一個逐步“消滅戰爭”的新時代。果真如此,中國人在人類後文明時代的地位該有多高?!如果您了解這些,還會想到死嗎?別犯傻了,等着過好日子吧!

10da5d0945cd437ba2d4e7d4d8d73173.jpeg


附原文:

《這次疫情,讓我們來談論一下死亡吧》


已經很長一段日子,我們都一直陷在恐慌、迷茫和絕望的情緒之中。看着一條條湧現的新聞時而振奮,時而失落。


熬不完的潛伏期,過完這個14天還有下一個14天。還有不斷增長的數字,真真假假的新聞。我們的情緒也極其容易被煽起,可能冷不丁就成為了別人製造恐慌的靶子。


但我們忙着恐慌,卻沒有停下來聽一聽,我們在恐慌什麼?


其實就是我們怕自己死去。


關於死亡這個話題很難討論,哲學都討論好十幾個世紀了。當然,我們也不會怎麼去思考。


人又是如此脆弱的,不知道什麼就突然,毫無意義地死亡,成為統計數字的+1。


在死亡面前,我們又是如此渺小,哪怕是黑曼巴也無可奈何。當死亡來臨,我們似乎之前所有的努力的都變得毫無價值。


所以,不如我們來思考一下死亡吧。


當我們想到死亡的時候,我們腦子裡會閃過很多念頭


有些人會想我怎麼就這麼遺憾地離去。我還沒有好好享受人生,還沒有走遍世界,還沒有步入婚姻的殿堂,還沒有好好照顧父母,也還沒有擁有自己的孩子......


想着想着就會情緒升起,大喊:我還不能死。


但換個角度想一下:


為什麼你還沒有開始去做你想要做的事情?

又是什麼,讓你感到死亡的時候,又想起這些事呢?

等到這次過後,你是否會着手去做了呢?


尼采說,生命的意義就是沒有意義


但就是因為生命沒有意義,任何我們想要去做的事情都可以成為人生的意義。所以可以在現有之下去一點一點做想做的事情。


怕白髮人送黑髮人,何不現在就好好照顧父母。怕還沒有追求到喜愛的人,為何現在就不主動一點。


為什麼有那麼多疫情一線的戰士們,前仆後繼、在所不辭地奮鬥在最前線。因為他們認為哪怕死神悄悄來臨,自己也死得其所。


當慢慢找到有意義的事情並去做,生命的充實感就會代替恐慌和絕望。死亡也不會顯得那麼恐怖。


我們更多是見到了別人的死亡,或親人,或摯愛,或值得尊敬的人,或死有餘辜之人。


物理上的死亡並不是意味着逝者的徹底消逝。因而引起的悲傷、憤怒、哀悼與思考,也是一種他們生命的延續。


但當一個人的死亡驚動了社會,總會有各種各面的話語試圖擾亂我們的正常情緒。


有人拿別人死亡做文章,試圖減輕罪惡與責罵。也有人拿不幸的死亡當作子彈,製造更大的混亂。


我們痛恨黑暗,敬愛長夜裡吹哨的人,也更應相信黎明的到來。


我們終究會失去我們愛的人,但在失去之前,我們還能表達愛。


以及失去之後,我們應是接過他們的擔子,成為下一個炬光


最後送上某醫院的標語:


醫院以救死扶傷為天職,所有生命的傷害、病痛、凋零每天都在上演,這些給人們帶來最有價值的啟示就是敬畏和愛護。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1: 民主與獨立是兩回事,分離未必帶來民
2021: 人口普查大選無效.世界列強圍堵中國
2020: 中國不能搞憲政——致張雪忠先生的公開
2020: BBC溯源:全球科學家如何看武漢起源論
2019: 席股踤四爿,川水疑斷流?米驢提軟威權
2019: “天安門戰役”後你去看過“人民英雄紀
2018: 關於公有制的基本問答
2018: 小習很想用金三胖作為自己跟川普談判的
2017: 德國人是俄國人打敗的。不是美國人。
2017: 什麼是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