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抗日戰爭到底是怎麽打的?
送交者: 佚名 2006年07月10日10:31:18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成王敗寇,千古不變。中國國民革命軍在國共兩黨之爭中敗給了中國人民解放軍,800萬軍隊三年間灰飛湮滅,從此一蹶不振,如今連名字都可能要保不住。但是60年前,正是他們在正面戰場上擋住了瘋狂的日寇,打破了日軍“三個月滅亡中國”的狂妄只言,將日本人拖入持久戰。在歷史上寫下同樣厚重一筆!


1937年7月7日下午,日本華北駐屯軍第1聯隊第3大隊第8中隊由大隊長清水節郎率領,荷槍實彈開往緊靠盧溝橋中國守軍駐地的回龍廟到大瓦窯之間的地區。晚7時30分,日軍開始演習。22時40分,日軍聲稱演習地帶傳來槍聲,並有一士兵(志村菊次郎)“失蹤”,立即強行要求進入中國守軍駐地宛平城搜查,中國第29軍第37師第110旅第219團嚴詞拒絕。

日軍一面部署戰鬥,一面藉口“槍聲”和士兵“失蹤”,假意與中國方面交涉。24時左右,冀察當局接到日本駐北平特務機關長松井太久郎的電話。松井稱:日軍昨在盧溝橋郊外演習,突聞槍聲,當即收隊點名,發現缺少一兵,疑放槍者系中國駐盧溝橋的軍隊,並認為該放槍之兵已經入城,要求立即入城搜查。中方以時值深夜日兵入城恐引起地方不安,且中方官兵正在熟睡,槍聲非中方所發,予以拒絕。不久,松井又打電話給冀察當局稱,若中方不允許,日軍將以武力強行進城搜查。同時,冀察當局接到盧溝橋中國守軍的報告,說日軍已對宛平城形成了包圍進攻態勢。冀察當局為了防止事態擴大,經與日方商議,雙方同意協同派員前往盧溝橋調查。此時,日方聲稱的“失蹤”士兵已歸隊,但隱而不報。


7月8日晨5時左右,日軍突然發動炮擊,中國第29軍司令部立即命令前線官兵:“確保盧溝橋和宛平城”,“盧溝橋即爾等之墳墓,應與橋共存亡,不得後退。”守衛盧溝橋和宛平城的第219團第3營在團長吉星文和營長金振中的指揮下奮起抗戰。 日軍挑起七七事變後,在全國引起強烈反響。七七事變的第二天,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就通電全國,呼籲:“全中國的同胞們,平津危急!華北危急!中華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實行抗戰,才是我們的出路!”並且提出了“不讓日本帝國主義占領中國寸土!”“為保衛國土流最後一滴血!”的響亮口號。蔣介石提出了“不屈服,不擴大”和“不求戰,必抗戰”的方針。蔣介石曾致電宋哲元、秦德純(第29軍副軍長兼北平市市長)等人"宛平城應固守勿退”,“盧溝橋、長辛店萬不可失守”。


7月17日,蔣介石在廬山發表談話,指出“盧溝橋事變已到了退讓的最後關頭”,“再沒有妥協的機會,如果放棄尺寸土地與主權,便是中華民族的千古罪人。”對於在盧溝橋戰鬥中英勇抗敵的29軍,全國各界報以熱烈的聲援。各地民眾紛紛組織團體,送來慰問信、慰勞品;平津學生組織戰地服務團,到前線救護傷員、運送彈藥;盧溝橋地區的居民為部隊送水、送飯,搬運軍用物資;長辛店鐵路工人迅速在城牆上做好防空洞、挖好槍眼,以協助軍隊固守宛平城;華僑聯合會也致電鼓勵第29軍再接再厲。


七七事變爆發後,日軍的進攻遭到了中國軍隊的頑強抵抗。日軍見占領盧溝橋的企圖實現不了,便玩弄起“現地談判”的陰謀,一方面想借談判壓中國方面就範,另一方面則借談判之名,爭取調兵遣將的時間。


7月9日、11日、19日,日本華北駐屯軍與冀察當局三次達成的協議,都被盧溝橋時斷時續的炮聲證明是一紙空文。“現地談判”使日軍贏得了增兵華北的時間,但它卻蒙蔽了冀察當局的視線,遲緩了第29軍部兵應戰的準備,給平津抗戰帶來極大危害。


到7月25日,陸續集結平津的日軍已達6萬人以上。日本華北駐屯軍的作戰部署基本完成之後,為進一步發動侵華戰爭尋找新的藉口,又在7月25日、26日蓄意製造了廊坊事件和廣安門事件。 26日下午,華北駐屯軍向第29軍發出最後通牒,要求中國守軍於28日前全部撤出平津地區,否則將採取行動。宋哲元嚴詞拒絕,並於27日向全國發表自衛守土通電,堅決守土抗戰。


同日,日軍參謀部經天皇批准,命令日本華北駐屯軍向第29軍發動攻擊,增調國內5個師約20萬人到中國,並向華北駐屯軍司令官香月清司下達正式作戰任務:“負責討伐平津地區的中國軍隊。”血戰平津已再所難免。中國軍隊隨之奮起抵抗,血染平津路,壯士報國恨。

7月28日上午,日軍按預定計劃向北平發動總攻。當時香月清司指揮已雲集到北平周圍的朝鮮軍第20師團,關東軍獨立混成第1、第11旅團,中國駐屯軍步兵旅團約1萬人,在100餘門大炮和裝甲車配合、數十架飛機掩護下,向駐守在北平四郊的南苑、北苑、西苑的中國第29軍第132、37、38師發起全面攻擊。第29軍將士在各自駐地奮起抵抗,譜寫了一首不屈的戰歌。南苑是日軍攻擊的重點。第29軍駐南苑部隊約8000餘人(其中包括在南苑受訓的軍事訓練團學生1500餘人)浴血抵抗,第29軍副軍長佟麟閣、第132師師長趙登禹壯烈殉國,不少軍訓團的學生也在戰鬥中獻出了年輕的生命。 28日夜,宋哲元撤離北平,29日,北平淪陷。29日凌晨,冀東保安隊第1總隊隊長張慶余和第2總隊隊長張硯田,在通縣發動起義,反正抗日,擊斃通縣特務機關長細木繁中佐等數百人,活捉漢奸殷汝耕(後逃跑)。

(1):淞滬會戰與“八百壯士”

盧溝橋事變爆發37天后,日本侵略軍又向上海發動了大規模進攻。中國軍隊英勇抗擊,進行了歷時3個月的淞滬會戰。


1937年8月9日,駐滬日海軍陸戰隊官兵兩人,驅車闖入虹橋機場進行武裝挑釁,當即被中國守軍擊斃。8月13日,日軍以此為藉口,大舉進攻上海(八一三事變)。駐上海的中國軍隊第九集團軍,在張治中率領下奮起抵抗。國民陸續調集6個集團軍70余萬人抗擊,初戰獲勝。從8月23日起,日軍多次在長江口登陸,攻擊守軍左翼,遭頑強抗擊。隨後,日軍逐次增兵,加強上海派遣軍的力量。中國軍隊也陸續增援,不斷調整部署。9月11日以後,蔣介石自兼第三戰區司令長官。9月下旬至10月初,日軍增援部隊陸續在上海登陸。9月30日拂曉,日軍向中國軍隊發起猛攻,中國守備部隊陷於苦戰,傷亡慘重。11月5日,日軍一部從杭州灣登陸,迂迴守軍側後,合圍上海。守軍被迫撤退。11月12日,上海市區陷落。


八一三淞滬抗戰爆發後,日軍屢受重挫,不斷增調援兵。10月26日,日軍攻占了大場、江灣、閘北、廟行地區,企圖切斷閘北、江灣中國軍隊的後路,形勢十分危急,國民軍事委員會決定將主力撤至蘇州河以南陣地。謝晉元受命率第五二四團第一營官兵411人向南推移,留守閘北,掩護大部隊撤退。謝晉元帶領部隊穿過敵人猛烈的炮火, 於27日凌晨2時進駐蘇州河北的四行倉庫,由於四行倉庫的西面和北面已被日軍占領,東面和南面是公共租界,與未被占領的中國地界完全隔絕,成為一個“孤島”,進入四行倉庫,也就成了孤軍。


從部隊進入倉庫時起,謝晉元就開始進行周密的部署,士兵將底層門窗全部用倉庫內部裝大豆、小麥的麻包堵死,二樓以上窗口堵塞一半,以便於射擊,每個窗口派兩名戰士,晝夜執勤,隨時打擊日軍的進攻,二樓架設機槍警戒,並保持與對面橋頭堡的英軍通話。謝晉元還組織了敢死隊,嚴陣以待,隨時準備與日軍決一死戰。他激勵全體官兵說:“倉庫就是我們的最後陣地,也可能是我們的墳墓,只要我們還有一個人,就要同敵人拼到底!”27日中午,上千的日軍進犯,他沉着應戰,激戰一天,斃敵80餘名。


隨後兩日,日軍動用飛機、坦克,連續向四行倉庫發動猛烈進攻。謝晉元率部憑藉堅固工事,頑強抵抗,屢創日軍。經過三晝夜浴血奮戰,將士們已疲憊之極,但士氣仍然十分高昂。謝晉元在陣地上賦詩一首激勵將士:“勇敢殺敵八百兵,抗敵豪情以詩鳴;誰憐愛國千行淚,說到倭奴氣不平。”30日,日軍調集精銳,組織了新的攻勢,向倉庫發起總攻。這時謝晉元已經幾天沒有合眼,面頰凹陷,滿眼紅絲。他仍然站在第一線指揮戰鬥,再次遏制了日軍的攻勢。四行倉庫在戰火中巍然屹立。


謝晉元率軍死守危樓,誓不投降的消息,迅速傳遍上海,為國內外矚目,讚譽他們為“八百壯士”。每天從早到晚,數以萬計的群眾,不顧北岸日軍的流彈四射,紛紛聚集在蘇州河南岸,表示對“八百壯士”的尊敬和關心。10月28日黎明,女童子軍楊慧敏把一面國旗裹在身上,冒着生命危險,衝過火線,獻給八百壯士,表示全市人民的崇高敬意。“八百壯士”將國旗在倉庫大樓樓頂高高升起,隔河觀望的群眾無不拍手歡呼。不久,以《歌八百壯士》為題的歌曲也創作出來:“中國不會亡,中國不會亡,你看那民族英雄謝團長!寧願死,不退讓;寧願死,不投降!同胞們起來,快快上戰場,拿八百壯士做榜樣!”

在上海各界群眾和愛國人士的支援下,謝晉元以卓越的膽識和機敏的指揮,率領八百壯士,堅守區區彈丸之地,阻止日軍數萬人的前進,為時達四日之久,用生命和鮮血奏響了一曲反抗外地侵略的壯麗凱歌。


日軍久攻不下,惱羞成怒,威脅租界當局如不採取行動逼走中國軍隊,將不顧租界安危,採取極端手段對付中國守軍。上海租界當局立即要求中國下令孤軍撤退。掩護大部隊後撤任務已經完成,謝晉元接到後撤命令後,退入租界被羈押在膠州路的“孤軍營”內。日偽特務機關為收買謝晉元,曾派人以50萬元、師長之職誘降,被謝晉元嚴辭拒絕,於是決定殺害謝晉元。1941年4月24,謝晉元被汪偽特務機關收買的幾個民族敗類用匕首刺死,時年37歲。


全國民眾得知謝晉元遇害的噩耗後,極為悲憤,各界人士紛紛用各種方式悼念抗日英雄,一致要求懲辦兇手。1941年5月,重慶國民追贈他為陸軍少將。Mao.ZD高度讚譽“八百壯士”為“民族典型”。抗戰勝利後,人們將上海北火車站到四行倉庫的那條路改名為晉元路,將與孤軍營一牆之隔的膠州公園改名為晉元公園,並在園內修建了謝晉元的墓和碑以紀念這位民族英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83年春上海市在虹橋萬國公墓重建其陵墓,表彰他“參加抗日,為國捐軀”的光輝業績。

(2):忻口戰役


1937年10月上旬,華北戰場上戰鬥最為激烈、持續時間最長、參戰兵力最多、戰績最為顯著的戰役——忻口戰役打響。


忻口位於太原市以北90公里,地處忻縣、崞縣、定襄三縣交界地帶,東托五台山,西倚雲中山,為五台山和雲中山之間的一條峽谷地帶,滹沱河從兩山穿流而過,同蒲鐵路和一條公路沿河岸縱貫南北。忻口的地形並不十分險要,但它的地理位置卻十分重要,是晉北進入太原市的門戶。日軍南下,忻口是守衛太原的最後一道防線。


10月2日,日本關東軍察哈爾派遣兵團混成第二旅從代縣出發,向崞縣(今崞陽鎮)進攻。擔任防守崞縣任務的國民革命軍第十九軍在軍長王靖國的率領下奮起抗擊,頑強阻擊日軍,一直堅守到10月9日,崞縣被日軍占領。第十九軍緊張激烈的阻擊戰,為第二戰區集中兵力在忻口地區布設防禦陣地,爭取了寶貴的七天時間。崞縣守軍在與日軍的激戰中,有一個團的兵力全部殉國。


10月3日,國民革命軍第九軍軍長郝夢齡率領部隊到達太原。10月5日凌晨,第九軍主力到達忻口,郝夢齡立即命令部隊占領忻口附近南懷化一線陣地,他帶着師長、旅長到陣地上認真查看,現地組織防務。


10月4日,日軍察哈爾派遣兵團混成第十五旅從崞縣一側前進,向原平發起進攻。守衛原平的第三十四軍第一九六旅在旅長姜玉珍的率領下,拼死抵抗。他們在陣地堅守到第八天,整個旅的官兵幾乎都傷亡了,旅長姜玉珍以身殉國。12日,日軍占領原平,直逼忻口。


10月12日,衛立煌抓住來犯日軍對山西情況不熟悉的時機,果斷調整部署,將所屬部隊13萬餘人組成左中右三大兵團,在忻口以北的龍王堂、南懷化、大白水、南峪一線展開。三大兵團的總指揮是衛立煌,前敵總指揮是郝夢齡。


10月13日,板垣征四郎指揮日軍5萬餘人向忻口發起攻擊。為了突破中國守軍的陣地,日軍集中了30多架飛機,40多門重炮,50多輛戰車,運用中間突破的戰法,向中國軍隊防守的中央陣地南懷化和閻莊發起猛烈攻擊。防守這一地帶的郝夢齡第九軍第五十四師官兵堅決阻擊,在日軍的猛烈進攻下,南懷化沿河陣地的主體工事被日軍空中和地面的猛烈炮火摧毀,陣地上的官兵大部分犧牲。


忻口戰役是華北抗戰中最激烈的一次戰役。忻口位於忻(縣)定(襄)盆地北端,是五台山、雲中山兩山峽谷中的一個隘口,地勢險要,自古為軍事要地,中國軍隊據險而守。由板垣指揮的第五師團1個步兵旅團和獨立混成第十五旅團等2萬餘人,憑藉着優良的武器,在飛機、大炮和戰車掩護下,從10月13日起,向中國守軍防守的南懷化、靈山等陣地發動了猛烈的進攻。中國守軍英勇頑強地抗擊了敵軍,用自己血肉之軀堵擋了敵人的進攻,常常是在我軍傷亡殆盡的情況下,陣地才被敵人占領。


第十四軍劉戡師防守髫髻高山,敵於12日未刻起以重轟炸機20餘架向九十八團髫髻山陣地往復轟炸數小時,投彈數百枚。13日拂曉迄午,敵復以輕重炮數十門掩護步兵團1個聯隊向髫髻山攻擊,發炮2000發,中國陣地工事全成灰土。守軍浴血抗戰,與敵展開肉搏,陣地進出數次,均將敵擊退。團長曾憲邦兩次飲彈後殉國,營長三員相繼負傷,連長以下官兵傷亡殆盡。至午後一時許,陣地遂被敵攻破。南懷化為我軍防守重點陣地,該陣地多次失而復得,敵軍付出重大代價也不得取得,雙方形成膠着狀態。在20日南懷化戰鬥中,中央兵團指揮官第九軍軍長郝夢齡、第五十四師師長劉家棋和第五旅旅長鄭廷珍,身先士卒,親臨前線作戰,相繼為國捐軀。

(3):南京保衛戰中的德械師


在1934年國民的閱兵大典上,有一支神奇的部隊突然走過了各國公使的視野,這是一支大約有4000人的隊伍,卻是完全的德國軍隊裝束,配備的也是當時最先進的德國全自動式衝鋒鎗。這支神秘的部隊,就是南京國民自1927年起傾盡國力秘密組建,並於1933年邀請納粹德國特種部隊教官進行訓練而成的王牌特種部隊——委員長特別衛隊,代號“中國憲兵”。據日本女間諜川島芳子於1946年交代,1934年國民國慶閱兵後僅三十分鐘,日本情報機關就接到了土肥源從南京發來的密電,上面只有一句話:“中國憲兵”現身南京,戰鬥力極其強大。

唐生智冒死調動王牌軍


隨着上海等地的陷落。日軍向南京發起了總攻,蔣介石逃亡武漢,也許是出於斷後的考慮,他將“中國憲兵”留在了南京。隨後,唐生智率領10萬南京守軍與日軍展開了巷戰,“中國憲兵”卻還在營房處於待命狀態,因為沒有蔣介石的命令,任何人都是無權調動這支部隊的。戰況越來越緊急,抗戰的英雄部隊傷亡慘重,唐生智痛下決心,冒着被槍斃的危險,與“中國憲兵”旅長易安華密謀,調動了“中國憲兵”兩個營的兵力去雨花台接防。攻擊雨花台的是日本甲種師團梅村師團,也正是這位梅村師團長,在雨花台爭奪戰中,最終成就了“中國憲兵”的赫赫威名。


600憲兵打敗2萬日軍


當兩個營的中國憲兵與第五軍在雨花台接防完畢的時候,梅村洋洋得意地發起了新一輪攻擊浪潮。他認為他面對的只是一批疲弱不堪的第五軍戰士,然而,就在這個時候,雨花台響起了衝鋒鎗的怒吼,大吃一驚的梅村剎那間大腦一片空白。在20年後的回憶錄中,他這樣描述當時的自己:“我的頭腦一片空白,不知道是興奮還是惶恐,我突然意識到,我們真正的對手來了。”如果說開始日本人只是惶恐的話,那麼之後的一天時間則成為了這些所有經歷過這場戰爭的大和武士心中永遠的噩夢,2萬多日軍對兩個營中國士兵的戰鬥,成為了梅村師團歷史上最大的恥辱。

600名中國憲兵,平均每個人防守一段25米長的陣地,平均每個人要面對50名日本甲種師團士兵,戰鬥從早上打到黃昏,一批批日軍倒在了雨花台上,始終不能前進一步。梅村師團也是日軍戰鬥力最強的部隊,始終攻擊不止,在最危急的時刻,梅村親自帶領敢死隊,拿着當年從蔣介石手中贏得的寶刀,與“中國憲兵”在陣地上拼起刺刀。然而“中國憲兵”也以硬對硬,上好槍刺與日軍展開肉搏。終於,號稱天下無敵的梅村師團,在黃昏時分倒在了“中國憲兵”堅韌不拔的精神面前。倉皇地丟下上千具屍體撤退。值得一提的是,在拼刺刀的戰鬥中,梅村的那把寶刀被“中國憲兵”的戰士繳獲,梅村自己也被砍傷的胳膊,幸得部下掩護才保住了一條性命,而“中國憲兵”也付出了慘重代價,50多名戰士的屍體長眠在雨花台上。


夢中遭轟炸 幾乎全軍覆沒


戰鬥結束後,興奮的唐生智連忙向蔣介石報功,蔣介石得知梅村戰敗,寶刀復得時大喜。但是得知“中國憲兵”參戰後不由勃然大怒,將唐生智狠狠責罵,並再次下令,沒有自己的手令,任何人都不得擅自調動“中國憲兵”。於是,在上層的壓力下,剛剛打了勝仗的“中國憲兵”部隊,不得不撤離雨花台,回到營房駐地。然而,正是這個錯誤的決定,使得日本諜報機關得知了“中國憲兵”的駐地位置,從而改變了“中國憲兵”的命運。當天深夜,日本空軍出動飛機50多架,對“中國憲兵”的駐地展開了瘋狂的轟炸,大部分戰士在睡夢中被炸死,饒幸逃出者僅200人。這支國民傾注心血組建的王牌部隊,就這樣因為蔣介石的錯誤決定而覆滅了。


化整為零活躍戰場內外


此後,“中國憲兵”剩餘的200多人被化整為零投放到了西南戰場,參加了西南戰場的大部分戰役。特別是震驚中外的長沙會戰中,正是由於中國憲兵小分隊成功偷襲了日軍的臨時機場才使得日軍失去了制空權,為長沙會戰消滅上萬日寇奠定了基礎。這支部隊在化整為零以後顯示了強大的戰鬥力,並立下了卓越的功勳,但同時他們自己也損失慘重,抗戰勝利以後,他們只剩下50多人,其中一半人也已經因受傷而身體殘疾了。。。

(4):平型關大捷


平型關戰役,是全面抗戰開始後華北戰場上的第一個大戰役,也是第二次國共合作後國共兩party軍隊首次團結對日作戰。


1937年9月中旬,日軍侵占晉北重鎮大同及廣靈、渾源等縣城後,敵第5師團的進攻矛頭指向內長城戰略隘平型關,企圖突破平型關後與雁門關外的敵察哈爾兵團會合,南下太原進而占領山西全省。為保衛山西,9月18日,二戰區司令長官閻錫山在雁門關下的太和嶺口召開軍事會議,制定平型關作戰方案。在此前後,在山西前線的C.P中央代表周恩來和八路軍領導人朱德、彭德懷,先後三次會見閻錫山,商談八路軍入晉作戰、後勤供應及平型關作戰方略,周恩來還應閻之邀起草了第二戰區作戰方針。


平型關戰役初定的作戰計劃是:以逐次抵抗的方式誘敵深入到平型關西側的繁峙縣砂河以西地區,然後截斷平型關要隘,集中兵力從五台山、恆山南北兩面發動鉗擊,會殲日軍於滹沱河上游的大營––––砂河間盆地內。其兵力重點部署在平型關、團城口、茹越口、雁門關、陽方口等主要防線上,閻錫山將內長城防線劃分:右地區總司令楊愛源、副總司令孫楚,部署第33軍、17軍、15軍,以平型關、團城口為重點;左地區總司令傅作義,部署第61軍、34軍、19軍、35軍,以茹越口、雁門關為重點;預備軍為八路軍及第71師、72師。八路軍第115師在平型關東側靈丘地區相機配合,側擊進攻平型關之敵。

第二戰區平型關戰役部署兵力8萬餘人,戰線長達200餘公里。第二戰區司令長官行營設在雁門關下的太和嶺口,閻錫山坐鎮指揮。戰役前線指揮部設在平型關以西15公里的大營鎮,總指揮為第6集團軍總司令( 楊愛源)。


日軍在平型關一線先後投入兵力約2萬餘人,第5師團主力萬餘人從靈丘、渾源進攻平型關,察哈爾兵團萬餘人從恆山西側助攻策應。


9月20日,日軍侵占了應縣和靈丘兩座縣城。當日,第5師團長板垣征四郎下達了進攻平型關的命令。21日傍晚,日軍第21旅團主力侵入平型關地區。午夜,5000餘日軍配以坦克、裝甲車各20輛,向平型關、東跑池、團城口一線陣地發動猛烈進攻,歷時旬日的平型關戰役正式展開。守軍第17軍和第33軍獨立第8旅據守工事進行反擊,戰鬥異常激烈,陣地數次易於敵手,又失而復得,雙方傷 亡慘重。為確保平型關防線,23日,閻錫山急令傅作義率預備軍增援,並調第71師、72師、新編第2師加強平型關防線。同時要求八路軍配合作戰。朱德、彭德懷遂命115師立即向平型關、靈丘間出動,機動側擊進攻平型關之敵。


9月24日,傅作義率兩個旅到達平型關前線。該日,日軍增兵5000餘人,分別向平型關一線各陣地發動進攻,東、西跑池及1886.4高地陷於敵手。傅作義、楊愛源與115師聯絡參謀商定,於25日拂曉守軍第71師和115師合擊團城口之敵,鞏固平型關北側防線。


24日深夜,八路軍115師冒雨設伏於平型關東側喬溝一線。25日拂曉,日軍第21旅團步騎兵千餘人及運送軍用物資的兩個輜重中隊開始進入喬溝峽谷古道。7時許,115師伏擊戰打響。激戰7個多小時,喬溝內日軍被全部殲滅。為擴大戰果,第343旅主力又乘勝向東跑池之敵追擊,將該地區之敵壓縮包圍。但守軍未按預定計劃出擊,致使日軍2000餘人向團城口方向突圍逃竄,失去了消滅更多敵人的良機。


正值傅作儀指揮部隊向平型關之敵反攻之際,敵第5師團主力轉攻團城口、鷂子澗陣地。守軍第17軍前沿部隊因連續激戰3晝夜,傷亡2600餘人,多次請求閻錫山、孫楚支援未果,一氣之下竟退出要隘團城口陣地,致使東西跑池以北約2公里長的防線主要陣地被敵搶占,給平型關防線造成極大被動。鑑於楊愛源、孫楚協調指揮不力,閻錫山命傅作儀前往大營全權指揮平型關作戰。傅作儀組織守軍第71師、獨立第8旅、第72師進行反攻,奪回鷂子澗高地,並將敵軍壓縮於東西跑池溝內,才穩住了平型關防線陣腳。

26日,閻錫山決定放棄砂河地區決戰計劃,集中兵力在平型關外殲滅敵軍。日軍第42聯隊由蔚縣增援平型關。27日,日軍步、炮、空協同向迷回村一帶陣地全面進攻。守軍第71師214旅3個團向六郎城、鷂子澗日軍發動反擊,第434團與敵奮力拼殺,因突入太深而陷敵包圍,團長程繼賢與千餘名官兵壯烈犧牲。29日,敵軍又以兩個聯隊的兵力向守軍陣地發動進攻,敵我雙方激戰呈膠着狀態,日軍終未突平型關防線,守軍也無法全殲敵於平型關外。


為策應進攻平型關的第5師團,日軍察哈爾兵團獨立混成第15旅團於28日猛攻平型關西北要隘茹越口陣地,守軍3個團前往支援也未能阻止日軍攻勢,茹越口陣地被敵占領。29日敵人由茹越口南下進攻繁峙縣北側的鐵甲嶺陣地,守軍第203旅奮力抵抗,旅長梁鑒堂及1400餘名官兵全部陣亡,鐵甲嶺陣地失守,該部日軍又於30日日軍攻陷平型關以西65公里的繁峙縣城。


繁峙縣城失陷威脅到平型關守軍的側後,30日晚,第二戰區在東山底村召開緊急會議,由於缺乏決戰決勝的信心,閻錫山下令放棄平型關陣地,全線撤退至忻口一線,至此平型關戰役結束。


在平型關戰役中,八路軍115師將士浴血奮戰,取得了具有重大軍事和政治意義的輝煌勝利。正面防守的國民party軍隊,在戰役中雖然暴露出其戰 略戰術上存在的缺陷,以及晉綏軍與中央軍內部協調配合上的問題,但由於廣大官兵的奮力抵抗給日軍以沉重打擊,遲滯了日軍攻占太原的進程,贏得了集結力量部署忻口防線的時間。在戰役中,守軍先後有上萬名官兵為國捐軀,其中旅長1名、團長代理團長4名、營連長數十名。


(5):台兒莊戰役中的日軍士兵日記


下面是日軍士兵澀谷升從軍日記,原文刊登於《中國抗戰畫史》第157頁-158頁

  
  二十四日

  上午六十北落村出發,向台兒莊前進,第五中隊及機槍隊右側第一線,總隊部向鐵路敵陣地開始進攻,敵兵約數千名,第五中隊呼應總隊部向敵陣地進攻,受敵方猛烈射擊,不?,伏於麥田,谷川君戰死,第三小隊之見澤君去向不明,中倉、中原兩君受傷,向鐵路東西面村落夜襲。小隊長下令,各兵要抱死心。敵方以捷克機關槍猛射,我伏在地上,立在前面之森君中彈既死,黑川君亦中彈倒地,金田君負傷,戰車隊向南面驀進,展開肉搏戰,小隊長負傷,因敵兵甚多,我軍含淚而退,馬十隻倒地,經理部長戰死,其他死傷不少。敵方發射愈猛,我中隊長不能與總隊部取得聯絡,約歷一夜,川谷君戰死。

  
  二十五日

  敵裝甲車出現於前面約距五十公尺,因勢寡不得動手,浜尾君戰死,排長率第五分隊往總隊部聯絡時,我陣地北方發現敵兵數千人,吹喇叭而向我陣地進攻。劉家湖方面之敵兵亦甚眾,向我攻襲,各兵抱定決心待死,約歷二小時許忽聞友軍槍聲四起。第七中隊及輜重隊負傷頗重,在劉家湖取抵抗態勢,傷病送往衛生隊,中途所有鄉村均放火焚燒。

  
  二十六日

  在劉家湖稍事休息,下午五時出發,占領東面之小村,該處約距台兒莊二百五十公尺。準備明天開始進攻台兒莊。

  
  二十七日

  半夜二時出發,幸哉,無月,無星,四面黑暗,敵方無從探知我方行動,中途無受敵兵襲擊。到達總隊部,立即開掘戰壕,竹安君被派步哨,由木君受傷慘重,據稱第四中隊於二十四日戰鬥,死傷將達一百數十人之?

  
  天亮六時半,各炮隊開始發炮,其音響震動天地,第五第六兩中隊結成敢死隊由城牆之破裂口沖入。牆邊有河浜,手榴彈如雨飛來,數人中彈倒斃,其慘狀實為人間地獄。隊長命令,不管死傷如何慘重,各應盡本分,步兵幾乎全員倒斃,手榴彈仍如雨飛來,我身邊亦飛來數枚,我無負傷,非常奇蹟,經激戰方得占領城市一隅,我方已犧牲半數以上雲。然後將死傷者全部收容於大房屋內,黃昏,敵再度襲來,我方受傷數人,手榴彈仍如雨似雪飛來。夜間我與林原、足立兩君刺斃敵兵九名,通宵槍聲不絕。

  
  二十八日

  敵眾勢寡,無從掃蕩敵兵,僅與之對峙相持,迫擊炮如雨飛來,我方死傷益見慘重,余員不分日夜,從嚴防守,各中隊人數六、七十人。
  
  二十九日

  敵方開始退卻,我方伏於戰壕向敵兵猛射,各中隊各派一部除外掃蕩,夜間第九中隊由後方開來助戰。我方戰車被敵方破壞迨盡,子彈亦告罄,不得已傷兵之子彈拿來應用。

  
  三十日

  天亮展開巷戰,敵方抵抗頑固,不得進展,上午十一時許第九中隊之西山君戰死,激戰一天,無占尺地,敵迫擊炮、手榴彈愈演愈猛。

  
  三十一日

  上午九時開始進攻,正午前敵方發射迫擊炮甚烈,我方死傷慘重。
  開始收拾屍體,約有六、七十具,因敵方猛射無從收拾,夜間與第三分隊從事防守,附近一帶落彈頗多。

  
  四月一日

  上午六時火葬屍體,八時開始進攻,死傷者全部送至後方,下午占領和尚寺一所,全員進駐該寺,準備明天戰鬥,敵機投彈於該寺附近,石倉君中彈重傷,重機關槍分隊長亦中迫擊炮而斃,第三分隊戰死三名,重傷一名雲。

  
  二日

  上午九時開始進攻,因道路受阻,工兵從事毀壞房屋,以便前進。

  
  三日

  早飯後開始進攻,敵彈如雨飛來,足立君中彈而斃,各處起火焚燒,火焰沖天。

  
  四日

  互相投擲手榴彈,下午三時許,發現敵機十一架投彈,夜間看守友軍屍體。

  
  五日

  與第三小隊前往火葬屍體,敵彈猛烈,第九中隊排長負傷,第三分隊之三澤君屍體,雖經四面探查,無從發現。

  
  六日

  與林原君兩人送足立君之屍體至收容所,途中迫擊炮紛紛飛來,非常擔憂,屍體運至火葬場時敵彈愈射愈烈,我伏於望遠樓中,稍待,大隊部在此中彈三名,第八中隊八名亦倒斃,第三小隊亦運屍體前來,下午七時,收拾死傷兵之G-U-N,大隊部無法支持,退至河浜附近,敵彈愈射愈猛,犧牲數百人之聲明而占領之場所又被敵方奪去,我隊亦含淚跟隨大隊部後撤,退卻時向戰死者暫告惜別,且將所有房屋放火焚燒。

  
  七日

  台兒莊撤退後,上午五時到達泥溝,四面桃花滿開,春景頗佳。我隊因人數關係,既編入第十聯隊,上午十一時許到夾坊林,在此暫駐,我之生命,暫時可以保全。山鄉村中捉來雞鴨十五隻,大吃特吃,在此稍事休養,準備下次進攻。

  
  (本日記記至此處嘎然而止,本日記是在台兒莊外圍戰場上揀獲的日軍日記,上面為該日記書寫的最後一頁,前面還有日記所有者的姓名和部隊番號,估計此人已經葬身台兒莊的炮火之中。)

(7):桂林保衛戰!中日抗戰中最慘烈的一戰!


日本人戰史中兩次認為中國軍隊勇猛程度超過自己的戰役之一人們一般提起廣西,就會想到桂林山水甲天下,提起桂林,就會想到美麗的灕江、象鼻 山、七星岩等等美景。但是就在桂林城下,曾經爆發了一場令日軍震撼但卻被國人遺忘 的戰役——1944年桂林保衛戰。


如果是問中國人在抗日戰爭中哪次戰役最殘酷最激烈,可能有人會說淞滬會戰、台兒莊 戰役、第三次長沙戰役、常德保衛戰、衡陽保衛戰等等,但是如果去問參加過侵華戰爭 的不少日本老兵,就會發現這些老兵很多都一致認為1944年的桂林保衛戰是他們在中國 戰場上遇到的最殘酷的戰役。


也許是由於蔣介石和桂系的矛盾,也許是桂林保衛戰的廣西桂系守軍是在拒絕執行國民要求撤退保存實力的情況下戰鬥,也許蔣介石的內心也想讓頗具戰鬥力的廣西桂軍 與日本人拼得越凶越好,也許……等等,這種種理由導致的結果是桂林保衛戰在國民當 局的日後的抗日戰史中少有記載,在正史中幾乎就沒有記載,只是在一些高級官員的回 憶錄中有部分描述,而且這些所謂的描述都不一樣,五花八門,各不相同,自相矛盾, 可能我們不妨引用部分日本人的資料還比較準確一些,畢竟從敵人的角度來看也不失為 不錯的選擇。在日本人的戰史中,認為桂林保衛戰是“戰爭”中的兩次認為中國軍隊的 勇猛程度要超過自己的戰役之一(另一次為崑崙關戰役日軍第5師團被中央軍第5軍擊 敗)。


先讓我們來看看桂林保衛戰前的情況,日軍在1944年發動了被中國稱為“豫湘桂戰役” 的大規模作戰,連克河南、湖南,除了在湖南衡陽遭到了中央軍第十軍的頑強抵抗外, 一路所向披靡,國民軍大部分潰不成軍,日軍近7個師團,15萬兵力,300多輛坦 克,30多架飛機,大量重炮集結於桂林一線,準備進攻桂林。


桂林守軍原為廣西桂軍第三十一軍(下轄第一三一師和第一八八師)、第一三五師及部 分地方守備部隊,在戰役開始之前,上層又把第一八八師調出,以以第四十六軍的一個 大部分是新兵的後調師第一七○師來替換,同時把第三十一軍副軍長馮璜及第一三一師 第三九一團調出桂林,後又把第一三五師和地方守備部隊也調走,這就使得桂林守軍只 剩下桂軍缺少一個團的第一三一師和第一七○師,第一七○師說是一個師,其實兵力也 僅僅相當於一個團而已,在後來的戰鬥中也編入了第一三一師(也有一種說法是第一七 ○師沒有直接參加桂林戰役,他們只是和日軍接觸一下就退出桂林了),而國民統 帥部的開始的意思是要全部放棄桂林、柳州一線,但是後來白崇僖後來又要求堅守桂 林,為日後反攻爭取贏得時間,所以在15萬裝備精良的日軍面前,桂林守軍只有廣西桂 軍第一三一師這一個師1萬2千餘人,加上後來從各地自發進入桂林城的廣西地方民團, 總兵力不到2萬人,沒有坦克飛機,只有22門火炮(加農炮兩門炮,山炮12門,高射炮4門,戰車防禦炮4門),大部分廣西民團和少部分桂軍士兵拿的還是土槍而已,但國民竟然要求這些部隊堅守三個月來為日後反攻贏得時間,真是令人費解?但是桂 林守軍的都抱着必死決心與桂林共存亡,所以士氣十分高漲,而且守軍立足於主要與日 軍打巷戰,他們把所有的房子都修成了碉堡,在所有的路口都建了防禦工事,所有的水 井都下了毒,實行焦土抗戰。廣西地方民團更是組成了數千人的敢死隊,他們的任務是 身上綁上手榴彈,然後用自己的身體炸毀日軍的坦克和登陸艇。


1944年10月28日,日軍十幾萬人馬大舉進攻桂林,桂林保衛戰開始,日軍在飛機大炮的 掩護下向桂林城外的屏風山、貓兒山等四個據點進攻,駐守這裡的桂軍2個營700餘官兵 一直抵抗到11月4日,11月4日,屏風山、貓兒山等陣地失守,日軍開始直接進攻桂林 城,並且派登陸艇試圖從水路攻擊桂林,桂林守軍進行了異常頑強的抵抗,日軍曾經27 次沖入桂林市中心,都因為陷入巷戰的泥潭使得損失慘重而不得不撤出,日軍曾經想從 灕江迂迴進攻桂林,但是被桂軍準確的火力殺傷大半,地方民團敢死隊甚至身上綁上手 榴彈劃着竹排去炸毀日軍的登陸艇,日軍僅僅在灕江上就付出了陣亡7000餘人的代價。

(9):浴血滇西-騰衝攻堅戰

滇西反攻,打響抗日戰爭中國正面戰場戰略反攻第一槍,也是抗戰中最慘烈的一役。和整個滇西反攻相同,騰衝的勝利是以慘重的傷亡為代價,敵我傷亡比例高達1∶6。而整個騰衝城,也在血雨腥風中毀之殆盡。


  
  走進位於雲南騰衝縣城西北部的國殤墓園,縣城中的一切喧鬧都遠去了。


  
  高不足30公分,寬不足20公分的小石碑列隊站立,從山腳到山峰,整齊排在墓園內只有幾十米高的小山上,密密麻麻。石碑一共3333塊,大約只占整個騰衝戰役犧牲人數的一半。


  
  每一列大約是50塊石碑。每一塊碑上刻着一個名字和他陣亡時的軍銜。山腳下是一等兵和二等兵,越往山上走,軍銜越高,最高處的是上尉。山腳下還有一塊大一些的墓碑,合錄着犧牲的校級以上軍官的名字。


  
  這些亡靈屬於國民第53軍和54軍以及原屬第6軍的預備二師。


  
  陸朝茂的墓碑也在裡面。


  
  不過,陸朝茂還活着。


  
  經歷那場血雨腥風60年後,陸朝茂對《中國新聞周刊》說:“我們排有個弟兄,保山人,打來鳳山那天,我們同睡一鋪,衣裳脫在旁邊,衣裳上有符號名字,那早上起床後,我們把衣裳穿錯了。早上,往山上攻沒多遠,他就被打死了。由於他穿着我的衣服,陣亡名單上就寫着我的名字,國殤墓園裡刻着的也是我的名字,而我只是褲腿上被打了一個洞。”


  
  攻打來鳳山


  
  陸朝茂當時是國民預備二師2團2營機槍連的信號兵。


  
  他幸運地活了下來,現在已經84歲。讓他回憶當年的經歷,好像已經是隔世的故事。


  
  1944年5月,中國遠征軍的滇西作戰開始。第一次戰役是跨過怒江,用屍體堆上高黎貢山後把日本守軍趕下山去。之後就是攻打來鳳山和騰衝城。


  
  來鳳山,位於騰衝城南一公里,是整個騰衝城的制高點,也是陸朝茂差點犧牲的地方。


  
  日軍占領騰衝兩年間,在來鳳山和縣城內都建立了大量永久性工事。來鳳山之戰從7月6日開始,直到7月28日才結束。


  
  日軍依託鋼筋水泥澆注的碉堡群和三道通電鐵絲網,居高臨下射擊。“我們是仰攻,正好是雨季,路特別滑,眼睛都不知道該看腳底下小心別摔倒,還是該看着上面注意敵情。”陸朝茂說,“而且那時候來鳳山是光禿禿的,和現在不一樣。小日本把樹都砍光了。我們一點遮蔽都沒有。”


  
  陸朝茂第一次看到火焰噴射器,就是在來鳳山上,把日軍的坑道燒得一片狼藉,只聽到慘叫聲。歷史學家說,這也是火焰噴射器在整個二戰戰場上的第一次使用。陸朝茂不知道的是,很多士兵並不知道使用火焰噴射器必須注意風向和角度,來鳳山一戰中,處於仰攻狀的中國士兵開火,結果燒死自己和戰友的事情也發生過。


  
  來鳳山日本守軍600人,除了10人逃回騰衝城之外,悉數被殲。而中國軍隊付出的代價是傷亡1000多人。


  
  陸朝茂還記得預備二師的師長姓顧,副師長姓彭,但是名字實在想不起來了。史載,攻占來鳳山之後,羅斯福總統曾來電祝賀,並授予預備二師師長顧保裕、副師長彭勱勳章。


  
  騰衝攻城


  
  拿下來鳳山,只是攻城戰的開始。


  
  8月2日中午12點,被日方稱為中國歷史上最完美的殲滅戰騰衝戰役正式打響。


  
  騰衝城建於明朝的1448年,是標準的八里城城牆為正方形,每邊長一公里,總周長就是八華里。戰後檢討的時候發現,騰衝城本身就像一個大碉堡:夯築的城牆,高9米,厚8米,城外還用石頭包了一層,一般武器對它的破壞程度很小。而且日軍還在城內城外修築了大量工事、暗堡,其具體數目至今都是一個謎。


  
  初步擬定的作戰計劃,是四面圍攻,由53軍和54軍下屬的兩個師各自負責,預備2師為總預備隊,駐紮在來鳳山。此時盟軍已經掌握了滇西戰場的制空權,第20集團軍的6萬人將騰衝城團團圍住,而城內守軍是日本第56師團的148聯隊,加上傷員不過1300人,就看何時能夠拿下了。


  
  8月2日,陸朝茂站在來鳳山上看着空軍向城牆投彈之後,步兵在一片喊殺聲中,潮水般沖向城牆和城外的工事,但是每次都被日軍密集的火力網擋回來。


  
  “我們的裝備不算好,沒有什麼重武器,要麼靠近城牆安放de-tona-tor,要麼等着飛機炸才能打開城牆。最後也就是靠着飛機才打開缺口的。”陸朝茂對記者回憶道。


  
  從8月2日起至8月14日,近兩周時間進展不大,城外已經被大致肅清,主要爭奪陣地還在城牆沿線。但是經過連日空襲和戰鬥,城牆已經被打開了幾個缺口。事後才知道,最大的收穫是8月13日空襲炸斷東城牆,壓塌了城門下戰壕里設立的作戰指揮部,148聯隊長藏重康美大佐等30餘人當場斃命。藏重後被日軍追認為少將。


  
  8月14日,20集團軍總部決定更改部署,重點為從南向北強行入城,步步為營殲滅敵人。預備2師也結束休整,被抽調上陣。


惡戰繼續了一個星期,至8月20日,中國軍隊才在城牆上站穩腳跟。更加殘酷的巷戰開始了。


  陸朝茂回憶說:“我們架着重機槍從城牆上往下打。等打完以來後到裡面一看,打死的日本人碼滿了三間房子,有一邊碼到三尺多高。蛆白生生地爬滿了牆上、房檐上和瓦棱上,臭哄哄的,飯都吃不下去。”


  
  在空襲中,中國軍隊大量使用燃燒彈,以燒毀城內一切可以燃燒的東西。據說第一批衝進騰衝城的中國軍隊嚇了一跳,因為竟然看不到日軍,但是,緊接着是日軍從暗堡中射出的密集槍彈。


  
  原來日本56師團的多數士兵來自九州島福岡等地,礦工出身居多。在騰衝城裡,他們發揮了自己打洞的絕活,修築了大量地下工事。也許,只有在滇西戰場上,是日本人打起了地道戰。


  
  占領騰衝兩年間,礦工出身的148聯隊把城裡給翻了個底朝天。騰衝戰前以產玉出名。戰後每次市政改建,總有很多人圍在工程車的邊上,希望像老一輩人一樣能撿現成便宜可是一塊玉石也沒有了,據說都給這群日本礦工修碉堡的時候挖光了。


  
  一位叫蔡斌的老兵在回憶錄中寫道:“騰衝城裡到處是槍聲、喊殺聲,一眼望去儘是烈火和硝煙。斷壁殘垣下,一堆堆的屍體,一股股焦臭味、死屍味直嗆得噁心。在進攻的路上,我們為了隱蔽身體,不得不扒開敵人腐爛的屍體,從一堆堆的蛆上爬過去。在受日力所阻又找不到隱蔽的地方時,就只好把死屍堆起來做工事,讓自己臥倒在惡臭的血水之中。有時一梭子機槍或一顆手榴彈炸在屍體上,弄得我們一頭一臉臭爛的死人肉。”


  
  有老兵回憶說,面對城裡的碉堡,中國軍隊是以營為單位進攻的,打下一個換一個營,可見傷亡之大。


  
  逐街逐屋的巷戰持續了半個多月,有人回憶騰衝城裡沒有一片樹葉上沒有兩個以上彈孔,也沒有可以避雨的屋檐。


  
  陸朝茂說此言不虛。在這裡,他又一次和死神擦肩而過:“有一槍把我的鋼盔打飛了一丈多遠。幸好我的頭髮半年沒剪,把鋼盔頂得老高,不然飛掉的就是我的腦袋。”


  
  直到9月初,日軍仍頑抗在最後的據點城東北的拐角。而蔣介石已經下了死命令,一定要在九一八國恥日之前收復騰衝。據說13日那天,最後招集了120個敢死隊員,命令是要城不要人。敢死隊員帶着短槍與刀,臂纏兩條白毛巾被領進了城門。那是個月亮昏白的晚上,他們見人就殺,只要沒有纏白毛巾的就砍,一殺殺了一夜,眼睛都殺紅了,有人死了手中的刀都沒松。衝鋒號吹響的時候,很多人還在砍,一直看到部隊上來了,才住手,倒下去。


  
  9月14日,騰衝光復。此役全殲日軍148聯隊1300人,距離5月11日怒江開戰整整127天。根據當時的戰報,高黎貢山和騰衝戰役中第20集團軍共陣亡8671人,另有美軍顧問陣亡14人,全殲日軍56師團主力4000餘人。


  
  抗戰結束之後,陸朝茂等老兵們不願意打內戰,於是留在高黎貢山腳下,他和弟兄們在灑過鮮血的地方,解甲歸田,生活至今。


在水上戰鬥激烈的同時,城區巷戰也始終處於白熱化狀態,日軍第58師團師團長在日後 的戰報中稱:“我師團在桂林遭到了廣西當地土著武裝的頑強阻擊,這些土著武裝的裝 備雖差,但是極為兇悍,至死決心甚濃,其勇猛為我軍遠遠不及,我軍士氣低落到極 點…”,日軍下級軍官也有過這樣的記錄:“自小聽說之桂林景色宜人,為世之罕見,但今日我軍遭到了自戰爭以來最兇猛的抵抗,城中到處都是槍聲,到處都是地雷,全城 都在肉搏,我大隊900餘人在戰役結束後僅剩70餘人,且多為傷兵,在戰後從敵軍死屍上發現桂林之敵軍的武器竟然大多為我日本國40多年前已淘汰的火槍,如此簡陋的武器居然令我們遭受到如此巨大的傷亡,雖為敵人,但亦為之忠勇精神而感概。”


從此也可以看出日軍傷亡之大和士氣的低落,到了11月7日,日軍見強攻傷亡巨大,急忙使用了大量的毒氣彈攻擊桂林各處守軍陣地,守軍中大多數沒有見過毒氣,不知道躲避所以大量中毒死傷,其中800名桂軍士兵(多為傷兵)在七星岩抵抗日軍數日,日軍在損失了近千人後向七星岩內施放毒氣,七星岩內桂軍官兵大量中毒,日軍此時沖入其中,很多桂軍士兵用剩下的一點點力氣射擊日軍並同日軍肉搏,但終因中毒確實力氣和彈盡糧絕而全部被日軍擊斃。


1944年11月10日桂林城陷落,守軍1萬9千餘中,1萬2千人戰死(其中一半被毒氣毒死),7000多人因為中毒昏迷不醒而被日軍俘虜。而日軍的傷亡據日軍後來遞交大本營的戰報中說:“皇軍在桂林一役中陣亡1萬3千9百餘人,傷1萬9千1百餘人,失蹤300餘人,其中陣亡9名大佐級別的聯隊長、31名中佐級別的大隊長,近100名中隊長和小隊長,灕江之水為敵我兩軍之血染之為赤,此役是我一生中所經歷到的最慘烈的戰役,並非在於規模,而在於敵軍之勇猛。”


桂林戰役後,聽不少廣西的老人說,在美麗的灕江上整整有過近5公里的江面上都是中日兩軍的屍體,戰役之殘酷可見一斑。


由於沒有達到“堅守三個月”的目標,由於本來國民就沒想過要守桂林,由於蔣介石和桂系的矛盾,甚至可能由於國軍想犧牲桂林守軍來換取反攻時間,等等疑問。這場令日本人震撼的戰役卻不為眾多國人所知,國民僅有的嘉獎就是把已經陣亡的桂林守軍指揮官、一三一師師長闞維雍提升為中將,僅此而已。


桂林保衛戰的激烈程度之所以被日本人排在衡陽保衛戰之前,原因是桂林守軍的裝備要比衡陽守軍的裝備差得多,且不少還是地方武裝,更重要的是桂軍沒有一名士兵始終沒有在“清醒”的時候投降(後來被俘虜的人全部是被毒氣弄得已經昏迷不醒了的),就算在彈盡糧絕,身受重傷的情況下仍然抵抗到死,而且根據不少日本人的回憶錄,在參戰的廣西民團中,有不少還是滿頭白髮的老人,而衡陽守軍怎麼說也是裝備較好的中央軍,怎麼說最後衡陽守軍也投降了,不管是什麼原因,但衡陽守軍結果是投降了。


桂林保衛戰是國民地方軍抗戰的縮影,在抗日戰場上,桂軍、西北軍、湘軍、川軍、滇軍等等,這些地方軍閥,在軍閥混戰的時候給老百姓帶來了極為深重的災難,但是在日本入侵,民族危亡的時期,他們依然表現出了中國人應有的血性,為拯救民族的危亡做出了重大的貢獻,像淞滬抗戰中,湘軍士兵在進入戰地時都要對周圍的人說:“來世再見”,桂軍士兵光着膀子挺着刺刀與日軍坦克“肉搏”,川軍的一個師與日軍激戰僅存數百人等等,這些都是中國民族的永不屈服的象徵。

(8):鐵軍血戰崑崙關


日本人戰史中兩次認為中國軍隊勇猛程度超過自己的另一場戰役


侖關戰役是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正面戰場的中國軍隊發動的桂南會戰中最關鍵、最慘烈也是最輝煌的一仗。參戰的中國軍隊全體官兵用自己的生命和熱血,譜寫了一曲中華民族同仇敵愾、共御外侮的勝利之歌。它將永彪史冊,長留人間並激勵每一位炎黃子孫奮勇向前。

  從九一八事變到七七事變,雖然全國人民同仇敵愾投入了偉大的抗日戰爭,中國軍隊在正面戰場和敵後戰場也進行了勇敢的戰鬥,使日寇付出了傷亡幾十萬人的代價,但整個抗日決場形勢仍然非常嚴峻,大連、青島、武漢、上海、南京、廣州相繼陷落這些大城市的失陷,意味着從北到南我國所有對外聯絡的重鎮和港口幾乎都失去了。這對於一個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外來經援和軍援支持對日作戰的國家來講,無疑是災難性的。此時國民唯一的對外聯繫只剩下西南方向的水路和滇越鐵路。為了徹底斷絕我國所有的對外聯繫,迫使中國投降,從而騰出兵力投入太平洋戰場,日軍大本營決定發動一場旨在功占廣西瀕海地區進而奪占南寧——西南國際交通線上重鎮的大規模軍事行動。


  1939年9月,日軍大本營將在中國內地作戰的精銳部隊第5帥團各部,分別調往山東青島和淄博地區進行了強化登陸作戰和山地作戰訓練。同時日軍台灣旅團也開往廣州進行登陸演練。等到這兩支部隊都已訓練完成之後,遂下令以今村均的第5帥團和鹽田定七的台灣旅團為陸軍參戰主力,海軍第2派遣支艦隊和第3聯合航空隊提供海上和空中支援,由第20師團司令官安藤利吉中將統一指揮,開始了登陸廣西的軍事行動。


  1939年11月15日黎明,在欽州灣外海面40艘軍艦的火力支援下,今村均第5師團的先遣隊-及川支隊兩個大隊的日軍在空軍的支援下,開始強行登陸。由於中國軍隊對登陸地點判斷錯誤,再加上軍隊調動倉促和火力、單兵素質諸多原因所致,到當日傍晚灘頭陣地就全部失守,只能退守防城縣。但日軍絲毫不給中國軍隊以喘息之機,步步緊逼。16 日防城又失,17日欽縣也落敵手,緊接着日軍大部隊成三路長驅直入,直逼廣重鎮南寧,進抵邕江南岸。雖然中國軍隊 135師緊急趕來阻擊,但日軍還是於24日渡過邕江,135師腹背受敵,被迫從南寧推出。日軍攻克南寧之後,切斷了桂越公路,並以南寧為航空兵基地,轟炸滇越鐵路、滇緬公路上的各處險關要隘。如果再攻占了崑崙關,形勢對中國軍隊將是災難性的。


  崑崙關位於南寧東北100千米處,地形複雜,屬於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山峰林立、制高點多、易守難攻,是大西南交通線邕賓公路上的重要關隘,戰略位置十分重要。日軍攻占崑崙關後即可北上攻擊廣西重鎮柳州、桂林,切斷湘桂鐵路,進入中國腹地湖南,威脅正在孤軍奮戰又事關全局的由薛岳將軍指揮的長沙守軍。12月4日崑崙關陷落。


  桂南抗戰形勢萬分危急,蔣介石和國民軍事委員會決定動用戰略預備隊發動反擊。


  桂林行營主任、國民軍中人稱“小諸葛”的軍委會副總參謀長白崇禧奉蔣介石嚴令,星夜由重慶趕回廣西,在遷江組織前方指揮所直接部署對日作戰。崑崙關失守之後,為了制止局勢進一步惡化,扭轉戰局,白崇禧制定作戰計劃的關鍵就是必須迅速攻克崑崙關。鑑於幾次作戰失敗的教訓和對日軍實力的客觀評價,白崇禧向蔣介石請求動用國民軍第一王牌、機械化第 5 軍擔任主攻。大敵當前,情勢所逼,蔣介石也只能爽快地把自己的“心愛親軍”交給以前多次和李宗仁聯合起來與自己作對的白崇禧指揮了。


  根據作戰計劃,桂南反攻部隊共分3路。東路軍由第26集團軍蔡廷鍇將軍指揮,西路軍由第16集團軍夏威將軍指揮,北路軍由第38集團軍徐庭瑤將軍指揮。第38集團軍下轄崑崙關主攻部隊杜幸明的第5軍、李延年的第2軍、甘麗初的第6軍、傅鍾芳的第99軍、姚純的第36軍的 46 師、新編33師。


  第5軍是國民軍隊中唯一的機械化部隊,全軍有71000餘人,足抵得上幾個雜牌軍的總人數。軍長杜幸明,參謀長黃翔,副軍長鄭洞國,200師師長戴安瀾,新編22師師長邱清泉、副師長廖耀湘,榮譽第1師師長由副軍長鄭洞國兼任。榮譽師的官兵都是由傷愈歸隊的老兵組成,經驗豐富,戰鬥力尤強。除去3個主力師之外,還有炮兵、裝甲兵、工兵等軍直屬團隊在編。講到裝備,第5軍更是首屈一指了,擁有蘇制T-26坦克80餘輛,德制“豪須”裝甲車100輛,美制福特卡車400多輛,摩托車40多輛。軍屬重炮團擁有150毫米榴彈炮24門,各師也都有山炮、野炮。會戰之前,第5軍各部分駐湘、桂兩省各處。徐庭瑤任北路軍總指揮伊始,就急令杜聿明軍長迅速把各部隊向戰區收攏集合待命,並首先派出兵力向南寧方向挺進,務必阻敵北犯,以掩護軍主力集結南下。此時南寧已經陷落,乘汽車急往南寧阻敵的 200師600團在南寧郊區與敵遭遇。日軍在優勢火炮、空軍的掩護下猖狂北犯。600團的將士在團長邵一之的帶領下,英勇頑強、浴血奮戰。最後邵團長、吳其升副團長以身殉國,副團長文模身負重傷,全團傷亡慘重,但有力地遲滯了日軍的北犯速度,保證第5軍各部隊於12月10日集結完畢。


  1939年12月15日,桂林行營發布第一號作戰命令。次日徐庭瑤將軍親往杜聿明軍長的指揮所具體部署攻擊崑崙關的任務。杜聿明將軍在宣讀完第一號作戰命令之後,又用五萬分之一的軍用地圖向與會者講了當前的敵我態勢。此次侵占南寧及崑崙關地區的是日軍號稱“鋼軍”的第5師團,其中中村正雄少將旅團長所轄的 21、42兩個聯隊(相當於團)6000 餘人防守崑崙關及附近九塘、八塘等要地。第5師團一直是日寇侵華的“急先鋒”,先後參加了南口、忻口、太原、台兒莊、廣州等許多重大戰役,尤其是第 21 旅團的官佐士兵,大部分都是日本山口縣人。此地歷史上即為武士多出之地,武士道精神盛行,秉性兇狠殘暴,是第5師團中堅力量。而我方此次會戰也動用了戰略預備隊15萬人,飛機100餘架。其中蔡廷鍇將軍和夏威將軍的東西兩路主要配合第38集團軍的作戰行動,在外圍展開襲擾、破壞、阻擊、監視。第五軍主攻崑崙關部隊為榮譽第1師、200師和軍屬重炮團,戰車團、工兵團配合作戰,由杜聿明軍長親自指揮。新編22師為右翼迂迴支隊,繞過崑崙關走小路,進占五塘、六塘,切斷崑崙關日軍與南寧的聯繫。第200師副師長彭壁生指揮的兩個補充團編為左翼迂迴部隊,向八塘作大迂迴後占領七塘和八塘,從崑崙關背後展開攻擊,策應正面主攻部隊。其它部隊都按預定計划行動。


 1939年12月15日凌晨,第5軍重炮團的24門150毫米榴彈炮和各師屬炮兵的山炮、野炮、迫擊炮開始猛烈炮擊崑崙關日軍陣地。霎那間硝煙四起,火光沖天,日軍炮火被壓制住了。日軍飛機的低空掃射也因第五軍高炮部隊的還擊而收效甚微。炮火準備之後,榮譽1師1團官兵在團長吳嘯亞上校的帶領下,懷着“驅除樓寇、復我中華”的殺敵熱情沖向敵陣,順利攻占仙女山,入夜之後連續奮戰又攻占了老毛嶺、萬福村。而441高地上的日軍憑着居高臨下面對崑崙關西北關口的有利地形,用山炮、擲彈筒和密集的步兵武器瘋狂地向l團轟擊掃射。不攻克 411 高地就無法奪取崑崙關。攻擊部隊在火炮、機槍和戰車的掩護下,與日軍展開激烈的爭奪戰。杜聿明將軍在戰後為犧牲烈士撰寫的碑文中生動地記錄了當時血戰的情形,“當其猛烈爭奪之際,敵則配合空軍強行增援,負隅頑抗,無懈可擊,我則萬眾一心,前仆後繼,不辭攀躋之艱,不畏壁壘市固,炮火交熾於山林,血肉橫飛於林麓。攻堅之苦、犧牲之烈,殆興軍以來所罕有。而攻堅克險,實開抗戰之先河。”經過1團將士的浴血奮戰,終攻克441高地。2團在團長汪波的率領下也攻占了羅塘高地。邱清泉的22師從17日開始,向右側擊成功,19日進入 , 六塘、雞鳴山一線,旋即攻占了五塘、六塘,破壞了公路和橋梁。梁漢明的92師攻占了七塘、八塘,200師也從左翼迂迴成功。至此,從五塘到崑崙關約30千米狹長地域之敵均被我聚殲和包圍。 200 師 598 團在團長高吉人的指揮下,攻占了652、600 高地。599團在團長柳樹人的指揮下,由裝甲兵的多輛戰車配合作戰,蘇制T-26坦克的45毫米火炮以直瞄方式迅速消滅了日軍許多火力點,步兵緊隨坦克衝鋒。經過激戰,終於奪回了崑崙關。


  日軍見崑崙關失手,大為震驚,立即出動大批飛機、火炮掩護新銳的預備隊兵力發動反攻,未等中國軍隊喘過氣來又重新奪回崑崙關。此後敵我雙方都在各個要點和制高點處展開激戰,陣地幾易其手,但總的局勢向我處好轉。第5師團長今村均看到情勢緊急,下令21旅團長中村正雄親率兩個大隊前往增援。當日10點,援敵將五塘奪回,而守軍65團稍加退卻,旋即收縮集中兵力,奮戰到下午又收復五塘。但敵人趁占領五糖的時機,向崑崙關內急輸了1000餘名援軍,增加了我軍再次奪回的困難。


  左翼迂迴支隊占領七塘和八塘以後,將日軍的退路切斷,而趕來增援之敵在八塘附近又陷入了第五軍的反包圍之中經過第5軍的連續打擊,日軍潰不成軍、損失慘重,殘兵敗將攀山越嶺落荒而逃,所乘汽車則被第5軍軍屬炮兵悉數報銷。


  正在21旅團與第五軍激戰之時,在南寧後方維護交通線和警戒任務的台灣旅團長鹽田定七少將又來“主動”支援,以其部第1聯隊趕至五塘增援,伺機反攻六塘。形勢變得驟然緊張邱清泉師長命令劉建章團死守五、六塘之間,並有計劃地誘敵深入。當日下午,熊笑三團與敵另一路援軍發生激戰。入夜之後,不甘失敗的日軍又動用坦克和裝甲車掩護步兵再攻六塘邱清泉一方面急令所部工兵破壞公路橋梁,阻敵機械化部隊前進,另一方面則親率部隊向突出部之敵發動反擊,並成功地擊毀敵坦克數輛。在新編22師各個團的猛烈攻擊下,日軍紛紛離開公路、據點向山區逃竄。


  由於戰局日益激烈緊張,日軍抵抗又非常頑強,崑崙關仍未攻下,蔣介石非常惱火,嚴令前線指揮官三天之內如若還不能攻克,則軍法從事。白崇禧在徐庭瑤的陪同下再次來到第5軍前指,檢查督導作戰。他首先表揚了部隊第一階段的戰績,但也指出了戰前對敵情偵察不明、用兵分散、火力不夠集中、對包圍之敵不能迅速消滅等問題。杜軍長也提出了補救改進措施,主要是集中優勢兵力、火器,重點打擊,徹底切斷敵軍與南寧方向的聯繫,爭取儘快消滅當面之敵。


  24日拂曉,按照新的作戰部署,榮譽l師集中主力兵員和火器向前一天得而復失的崑崙關前的重要據點——羅塘再次發動猛攻。激戰到下午4時,再次攻克羅塘。而該部鄭廷笈團則在攻占九塘的作戰中擊斃了第21旅團長中村正雄少將。據戰後繳獲的日軍記錄,24 日下午,中村正雄親自到九塘督戰,並在一片大草地上召集官兵訓話。正在這時,榮譽1師第3團團長鄭庭笠在用望遠鏡觀察敵情,發現大草地上的日軍正在列隊集合,遂下令1營從剛奪占的高地上用迫擊炮、重機槍猛烈攻擊日軍,予敵以重大殺傷。中村正雄腹部中彈,傷勢嚴重。而傍晚日軍軍醫正給中村正雄做手術時,一顆炮彈又恰好擊中了權作手術室的草房,炸得一片狼藉。手術到晚上8點多才“湊合”做完,但第二天凌晨5點,這位不可一世、雙手沾滿中國人民鮮血的“鋼軍”少將就“魂歸”東洋大海了。


  經過鄭廷笈團全體官兵的奮戰,我軍又二次奪回崑崙關日本鬼子在短暫的退縮收攏集中了剩餘部隊後,又發動了更加兇猛的反擊。由於鄭廷笈團攻上崑崙關已近精疲力盡,且兵力.損失大半,工事又非常殘破,所以崑崙關再度易手。但敵人外來援軍之路已被我徹底切斷,日軍也只能負隅頑抗了,每天的彈藥給養僅憑几架飛機空投,許多士兵只能以野果充飢。


  崑崙關兩得兩失,徐庭瑤和杜聿明仔細研究了其中的原因。敵人在關口四周的高地上布置了各種輕重火器,能對進攻關口的我軍形成交叉火力威脅,如果不徹底消滅這些火力點.即使再攻克,也站不住腳。因此杜軍長決定加強兵力火器,先拔去這些眼中釘。他將各個任務“分片包幹”給一線各團隊,同時命令軍參謀長黃翔用電話向各團下達了限期攻占的任務。


  12月25日凌晨.根據最新作戰部署,第5軍又開始了新一輪的攻關血戰。榮譽第1師 團在團長汪波的帶領下,冒着敵軍的槍林彈雨,以神勇的作戰行動,再克羅塘高地。杜聿明傳令嘉獎官兵。汪團再接再厲又向老毛嶺和441高地發起猛攻。在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之後,汪波團終於又攻占了 441高地,並徹底消滅了所有的守敵,牢固地守住了新攻占的要點。


  第200師598團在高吉人團長的指揮下兩次攻克同興堡,最後堅守住了。第600團也在劉少峰團長的指揮下拿下 600高地。團隊進攻也基本順利。到日暮時分,敵人在崑崙關右側的高地又全部被我軍收復,但第5軍也付出了極大的代價。


  戰局發展到這步,能否攻下崑崙關的關鍵就在於界首高地的得失了。界首高地位於崑崙關東北,地勢險要,懸崖峭壁,是日軍保衛關口的最重要屏障,幾次強攻均未拿下,而主攻部隊200帥傷亡很大。杜幸明遂令鄭洞國派其所部3團加強給200師,戴安瀾全權指揮。戴師長得到增援後,連夜發動進功。再敵叉火力的打擊下,傷亡仍然很大,多次組織敢死隊爆破手抵近敵人工事投彈爆破,均無顯效。激戰到午夜12點鐘,該團9個步兵連長已有7位傷亡,連鄭庭笈身邊的司號長也中彈犧牲,但全軍上下鬥志愈旺,決心不計代價,誓死攻下界首。天剛破曉,軍屬炮兵便開始用重炮轟擊,各攻擊部隊也隱蔽接十沖地點,我軍炮火開始延伸射擊,各部隊馬上發起衝擊。陣地上殺生震天、戰旗招展,軍官和士兵個個奮勇、人人爭先。日軍也困獸猶鬥、拼死抵抗,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重大代價。但無論在兵力,火器還是官兵士氣上,此時此刻第5軍都勝敵一籌。又經過3小時的激戰,界首高地終被我軍攻破,士兵在山頂燃起勝利的火焰,向第5軍前指報捷,全軍上下一片歡呼。


  由於界首落入第五軍之手,日寇只能龜縮在關內和附近幾個小高地上。第5軍乘勝追擊,對崑崙關發動總攻。邱清泉師的鄧軍林團一馬當先,第三次攻入崑崙關。隨後大部隊蜂擁而入,很快掃清殘敵。到31日,崑崙關所有殘餘日軍都被消滅乾淨,崑崙關被第5軍完全收復。與此同時,崑崙關附近幾個小高地上的殘敵也被消滅,崑崙關戰役勝利結束。


  崑崙關戰役是抗戰進入相持階段,中國軍隊取得的屈指可數的幾個戰績輝煌的戰役之一,也是中國機械化部隊在正面戰場上第一次與日軍精銳部隊的大交戰,意義非凡。

  根據日方及我方的統計:日軍第21旅團官兵被擊斃4000餘人,傷者大大高於此數,被俘102人,旅團長中村正雄、第42聯隊聯隊長板田園一、第21聯隊聯隊長三木吉之助及各聯隊的第1、第2、第3大隊大隊長均喪命。第5軍繳獲山炮10門,輕機槍102挺,重機槍80挺,步槍2000餘支,戰馬79匹,還有大量的彈藥、糧襪及各種軍需品。一向驕橫看不起中國軍隊的日軍戰後也不得不承認:在此地帶之上(指崑崙關),蔣軍比任何方面都空前英勇,值得我軍表示敬意。


  當然,為了消滅兇殘的日軍,中國軍隊也付出了重大代價。不算牽制、警戒及防守重要交通線、據點的各路參戰部隊的損失,僅擔任主攻任務的第5軍就傷亡2萬餘人(棲牲 5500 人、負傷及失蹤 15000 餘人,其中主攻部隊鄭洞國的榮譽第1師全師13000人,僅餘700餘人!主攻尖刀榮譽1師1團1營1連僅剩4人!)。為了緬懷這些為國捐軀的烈士,在徐庭瑤將軍的積極贊同和幫助下,在崑崙關上建立了一座“陸軍第5軍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牌”,杜聿明將軍親筆用楷書寫了長達400餘字的碑文。蔣介石、何應欽、徐庭瑤等也題詞紀念!


  崑崙關之戰繳獲的各種日軍戰利品,包括火炮、槍枝、彈藥、軍旗、軍服和日軍個人的護身符、家信和戰場照片及統計圖片等,先後在柳州、桂林、全州等地展出,轟動一時,極大地振奮了國人抗戰必勝的決心。


  崑崙關戰役的勝利,不僅是第5軍及中國軍隊廣大愛國官兵浴血奮戰的結果,也是戰區及大後方百姓的大力協助的勝利。為了支援作戰,先後有6萬餘名青壯勞力和大批畜力和車輛投入支前活動,運送軍糧200餘萬斤,彈藥無數,運送傷員上萬人次。時近隆冬,為抗日將士禦寒,僅生薑就送去1萬多斤,更有各種各樣的慰問品和數量不菲的慰問金。並架通信線杆1萬多根,修通道路幾百千米。這一切充分顯示了同仇敵汽、共赴國難的偉大民族精神。


謹以此帖紀念抗戰中為民族拋頭顱灑熱血的國軍將士們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5: 評金庸先生的中國通史
2005: 看看三國人物都羨慕誰啊?
2004: 國民黨應該中國化而非本土化
2004: 愛國,請先治身齊家:評蔣彥永的入獄
2003: 湖南按摩運動考察報告
2003: 回鉗工: 對你想法的一點看法
2002: 貢獻與水平的評價
2002: 中國人特點:膝軟,唯權是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