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印度崛起是日本的噩夢
送交者: openbook11 2006年08月29日14:40:55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日本為了實現“拉攏印度對抗中國”的戰略,決定大力扶持印度經濟,使印度具備同中國對抗的實力,從而使中國陷於日印夾擊中。殊不知,以日本人的頭腦玩戰略,那點智力是遠遠不夠的,日本扶持印度崛起,不但不能牽制中國,反而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自作自受。

我們先看看美國是不是象他號稱的那樣“幫助印度成為世界強國”。所謂“幫助印度成為世界強國”,是美國人一貫的“口惠而實不至”的玩笑而已。以去年的增加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為例,號稱要“幫助印度成為世界強國”的美國,卻拒絕支持印度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僅僅稱支持日本,實際上是誰都不支持,因為日本入不了“常”,在美國的意料之中;再看一個例子:美國布什訪問印度,與印度簽訂核合作協議,承諾印度可以購買美國的設備,同時設立一個條件是,美國可以檢查印度的核設施,一旦發現印度核設施不是民用,美國可以馬上終止合作。這實際上使印度的核能力和核打擊能力及其部署情況被美國不費吹灰之力完全掌握。同時在合作中,美國可以任意找個藉口就終止合作,使人們想起美國對伊朗、巴基斯坦等國家的F16戰機出口合作,美國收到該兩個國家的貨款後,卻找個藉口扣留戰機不發貨到上述兩個國家,使他們“雞飛蛋打”,白白損失了大把銀子。即使合作順利,印度購買美國的核部件後,自己的研製能力就要放棄,那麼靠美國來提高自己的核戰略能力的可靠性有多大呢?

可見,美國“幫助印度成為世界強國”云云,實際是上是限制印度的核戰略打擊能力。日本不同,以日本人缺乏戰略細胞的腦袋,從經濟上扶持印度來對抗中國,倒是死心塌地的。日本不僅加大了對印度的投資,並且對印度提供大量貸款和援助。愚蠢的日本害怕一隻睡醒了的獅子的崛起,卻又扶持一隻同樣龐大的大象來對抗獅子,不是本末倒置嗎?印度大象一樣並不是真的吃素的。

為什麼說日本扶持印度崛起,不但不能牽制中國,反而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自作自受?從經濟上來說,印度的GDP只有中國的四分之一強,日本的1/8,日本GDP還能占世界的總GDP的10%左右。一旦印度崛起,勢必增加其在世界的經濟總量的份額,而相應日本的份額就會降低。那麼,日本在世界經濟上的影響將大大縮小,印度在世界經濟中的影響將大大增強。做一件使自己國家影響和實力縮小的事情,難道可以說是明智的嗎?

同時,如果印度真的象中國一樣,經濟得到快速崛起,那麼印度經濟發展就需要大量的資源消耗。中國的崛起已經使世界資源供應感到了緊張,同樣規模的印度崛起將加劇世界資源的消耗速度,使資源價格快速上漲。而日本作為一個資源缺乏的島國,資源價格的上漲無疑加大了日本進口成本,使日本本島產業難以為繼,瀕臨破產。同時,印度為了尋找自然資源發展經濟,必定在世界上與可惡的小日本爭奪資源,進而使雙方關係陷於停頓。與此同時,對市場的爭奪也會加劇雙方的對立。雙方產業的競爭將更加激烈。以中日為例,中國製造業的崛起使日本失去電腦、手機、電視、空調、洗衣機等製造業市場,使其產業倒閉,同時在造船、汽車、鋼鐵等領域壓縮日本的經濟份量。未來幾年,中國必然在高端產品領域與日本決戰,以日本的市場已經飽和的容量,難以同擁有龐大市場的中國相抗衡,日本技術衰落的噩夢必然發生。現在印度崛起必然加劇與日本的競爭,日本在資源缺乏、失去製造業優勢、經濟影響能力日益弱化的情況下,經濟崩潰的情況必然發生。

當我們看見印度人象中國人一樣滿世界找石油、鐵礦、銅礦,找市場的時候,日本人將不得不拿出更大的成本來尋找自己缺乏得過多的資源,失去自然資源對日本經濟的支撐,日本人的噩夢就來了。

同時,經濟崛起的印度會一樣尋求地區甚至世界權利,印度洋將被印度徹底控制。中國可以遏守東海南海,掐斷日本的太平洋海運線,而印度一樣可以掐斷日本的印度洋石油運輸線。到時候,日本為了保護自己的海運線,不得不與印度海軍對抗。面對崛起的龐大印度海軍,日本海軍除了自殺還能做什麼?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5: 焦國標:民族主義有分裂中國的功能?
2005: 中國人為什麼勤勞卻不富有
2004: 趙四:奧運雜談:壇上極右派人士的性格
2004: 俺和加拿大不得不說的事
2003: 四論偽民運比現代中共更反動
2003: 獨立思考是人之最
2002: 朱鎔基“反腐”,從來只對地方兇狠
2002: 斯大林格勒上空的白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