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全球變暖的元兇1
送交者: 柏林 2007年02月26日08:41:18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現摘要報告中華二十五史中部分史書記載的部分燠象:

◆《漢書·五行志第七中之下》報告:

一、桓公十五年“春,亡冰”。劉向以為周春,今冬也。

——亡冰即無冰。結冰氣溫高於下雪氣溫,無冰季節的氣溫一般高於無雪季節的氣
溫,冬無冰必是無雪的暖冬。

二、成公元年“二月,無冰”。

三、襄公二十八年“春,無冰”。

四、僖公三十三年“十二月,李梅實”。

五、漢武帝元狩六年冬,亡冰。

六、漢昭帝始元二年冬,亡冰。

七、漢惠帝二年,冬雷,桃李華,常奧之罰也。

◆《晉書·五行中》報告:

吳孫亮建興元年九月,桃李華。孫權世,政煩賦重,民雕於役。是時諸葛恪始輔
政,息校官,原逋責,除關梁,崇寬厚。此舒緩之應也。

魏少帝景元三年十月,桃李華。時少帝深樹恩德,事崇優緩,此其應也。

東晉穆帝永和九年十二月,桃李華。是時簡文輔政,事多馳略,舒緩之應也。

◆《隋書·五行下》報告:後齊天保八年三月,大熱,人或渴死。

◆《新唐書》報告:

一、《五行一》:

㈠天寶元年冬,無冰。

㈡貞元十四年夏,大燠。

㈢元和九年六月,大燠。

㈣長慶二年冬,少雪,水不冰凍,草木萌荑如正月。

㈤廣明元年十一月,暖如仲春。

二、《五行二》:

㈠延載元年九月,內出梨華一枝示宰相。

㈡神龍二年十月,陳州李有華,鮮茂如春。

㈢元和十一年十二月,桃杏華。

㈣大和二年九月,徐州、滑州李有華,實可食。

㈤會昌三年冬,沁源桃李華。

㈥廣明元年冬,桃李華,山華皆發。

㈦中和二年九月,太原諸山桃杏華,有實。

㈧總章二年七月,劍南州十九旱;冬,無雪。

㈨長安三年冬,無雪,至於明年二月。——“至於明年二月”指旱情至於明年二
月才得以解除。

三、《五行三》:

㈠證聖元年六月,睦州隕霜,殺草。吳、越地燠而盛夏隕霜,昔所未有。四年四
月,延州霜,殺草。

㈡元和二年七月,邠、寧等州霜殺稼。九年三月丁卯,隕霜,殺桑。十四年四月,
淄、青隕霜,殺惡草及荊棘,而不害嘉穀。

◆《宋史·五行二上》報告:

一、乾德二年冬,無雪。五年冬,無雪。

二、寶元年冬,京師無雪。二年冬,無雪。

三、淳化二年冬,京師無冰。

四、至道元年冬,無雪。二年冬,無雪。

五、大中祥符二年,京師冬溫,無冰。

六、天聖五年,夏秋大暑,毒氣中人。

七、嘉祐六年冬,京師無冰。

八、治平四年冬,無雪。

九、元豐八年冬,無雪。

十、元祐元年冬,無雪。四年冬,京師無雪。五年冬,無冰雪。

十一、紹興五年五月,大燠四十餘日,草木焦槁,山石灼人,渴死者甚眾。三十一
年冬,無雪。

十二、乾道三年,冬溫,少雪無冰。五年,冬溫,無雪。六年,冬溫,無雪冰。

十三、紹熙三年冬,潼川路不雨,氣燠如仲夏,日月皆赤,榮州尤甚。

十四、慶元元年冬,無雪。二年冬,無雪。四年冬,無雪。越歲,春燠而雷。六
年,冬燠無雪,桃李華,蟲不蟄。

十五、開禧三年冬,少雪。

十六、嘉定元年,春燠如夏。六年冬,燠而雷,無冰,蟲不蟄。八年夏五月,大
燠,草木枯槁,百泉皆竭,行都斛水百錢,江、淮杯水數十錢,渴死者甚眾。九年
冬,無雪。十三年冬,無冰雪。越歲,春暴燠,土燥泉竭。

◆《金史·五行》報告:章宗大定二十九年,日冬無雪。——日冬指陽冬、暖冬。

◆《元史》報告:

一、《五行一》:

㈠皇慶元年,冬無雪,詔禱岳瀆。

㈡延祐元年,大都檀、薊等州冬無雪,至春草木枯焦。

二、《五行二》:

至元六年冬,京師無雪。至正八年九月,奉元路桃杏花。十四年八月,冀寧路榆次
縣桃李花。十五年十一月,汾州介休縣桃杏花。十七年十一月,汾州桃杏花。

◆《明史·五行二》報告:

一、洪熙元年正月癸未,以京師一冬不雪,詔諭修省。

二、正統九年冬,畿內外無雪。十二年冬,陝西無雪。

三、景泰六年冬,無雪。

四、天順元年冬,宮中祈雪。是年,直隸、山西、河南、山東皆無雪。二年冬,命
百官祈雪。六年冬,直隸、山東、河南皆無雪。

五、成化元年冬,無雪。五年冬,燠如夏。六年二月壬申,以自冬徂春,雨雪不
降,敕諭群臣親詣山川壇請禱。十年二月,南京、山東奏,冬春恆燠,無冰雪。十
一年冬,以無雪祈禱。十五年冬,直隸、山東、河南、山西無雪。十九年冬,京
師、直隸無雪。

六、弘治九年冬,無雪。十五年冬,無雪。十八年冬,溫如春,無雪。

七、正德元年冬,無雪。永嘉自冬至春,麥穗桃李實。三年冬,無雪。六年至九
年,連歲無雪。十一年冬,無雪。

——與弘治九年冬暖、正德元年冬暖、正德六年冬暖相應的物候是:弘治十六年九
月,安陸桃李華。正德元年九月,宛平棗林莊李花盛開。其冬,永嘉花盡放。六年
八月,霸州桃李華(見《明史·五行三》)。

八、嘉靖十四年,冬深無雪,遣官遍祭諸神。十九年冬,無雪。二十年十二月癸
卯,禱雪於神祇壇。二十四年十二月甲午,命諸臣分告宮廟祈雪。三十二年冬,無
雪。三十三年十二月壬申,以災異屢見,即禱雪日為始,百官青衣辦事。三十六年
冬,無雪。三十九年冬,無雪。明年,又無雪。帝將躬禱,會大風,命亟禱雪兼禳
風變。四十一年至四十五年冬,祈雪無虛歲。

九、隆慶元年冬,無雪。四年冬,無雪。

十、萬曆四年十二月己丑,命禮部祈雪。十六年、十七年、二十九年、三十七年、
四十七年,亦如之。

十一、崇禎五年十二月癸酉,命順天府祈雪。六年、七年冬,無雪。

◆《清史稿·災異二》報告:

一、順治十三年冬,莊浪燠,無雪。十八年冬,龍門無雪。

二、康熙二十一年冬,西寧無雪。二十七年冬,天鎮無雪。三十五年冬,臨縣無
雪。四十一年冬,平原燠如夏。四十二年冬,咸陽燠,無雪。五十九年冬,浮山無
雪。

三、乾隆四年冬,彭澤、元昌燠如夏,人有衣單衣者。四十九年冬,菏澤無雪。五
十七年冬,蘇州無冰雪。

四、嘉慶三年冬,桐鄉燠。十三年冬,昌黎無雪。十八年冬,鄖縣無雪。二十年二
月,湖州大燠。

五、咸豐十年冬,皋蘭無雪。

六、同治元年冬,黃縣大燠。

七、光緒元年冬,望都、撫寧無雪。十四年冬,皋蘭燠。

上列史記表明:

一、美國航太總署的“哥達德太空研究所”發言人的“今天的地球是一萬年來最熱
的”的說法毫無根據,是不知歷史、離開歷史的胡說八道。把二氧化碳說成全球變
暖的元兇是科學界的胡說八道,把牛說成全球這暖的元兇更是胡說八道。統治科學
界的西方科學文化是胡說八道的文化,是不知歷史的文化。

統治科學界的西方科學文化為什麼會是胡說八道的文化?不知歷史的文化?原來,
中在寫史,只有中華民族會寫史,愛寫史,有二十五史的漫長史記;西方人不愛寫
史,不會寫史,沒有各個朝代的史記、史書。中華民族愛寫史、會寫史的表現是:
家有家譜,族有族譜,名人有傳記,地方政府有地方志,歷代朝廷都有專門掌管記
載史事的史官——太史、內史,和寫史的班子。中在寫史也表示,除了中華民族和
中華文化的化內區,其餘國家和民族都不會寫史,不愛寫史,沒有史記、史書。因
此,美國史、英國史、法國史、德國史、俄國史……,凡中華民族教育需要的外國
史,都只能由中國人編寫。

“黃帝使……沮誦、倉頡作書,沮誦倉頡,黃帝左右史”(《世本·作篇》),漢
宋衷註:“沮誦、蒼頡,黃帝史官。黃帝之世始立史官,沮誦、蒼頡居其職矣”,
“蓋史之建官,其來尚矣。昔軒轅氏受命,倉頡、沮誦實居其職”(劉知幾《史通
·外篇·史官建置》),沒有祖先黃帝創造的史官制度,沒有五千年的帝王封建制
度,沒有祖先遺傳的寫史作傳立志傳統,哪有今天的中華民族自豪於世界的輝煌史
記、漫長史冊?沒有歷史就沒有今天,不懂歷史就不懂今天,敬請全盤否定中國帝
王專制的學者想想中華民族的歷史遺產而辯證地看待歷史,客觀地對待帝王。

二、全體科學家都是“無知無欲”、“惟道是從”(老子)的收音機,都是“目惟
內視而不外視”、“耳惟內聽而不外聽”(呂洞賓)的收音機。

外國科學家無本國史可以,西方科學家無西方史可讀,不等於無史可讀:中國二十
五史是互聯網上的免費書籍,許多外國科學家具有閱讀中國史書的能力;即使外國
科學家全無閱讀中國史書的能力,不等於全體科學家沒有閱讀中國史書的能力:兩
個中國的科學家都有閱讀中國史書的能力,海外的華人科學家多有閱讀中國史書的
能力。事實上,兩個中國有數以萬計的科學家在研究中國科技史和中國史,海外科
學家中有許多學者愛讀中國史書,對中國史有很深的學問。那麼,為什麼華人科學
家都對二十五史記載的燠史視而不見而附和西方科學家對全球變暖成因的說法?為
什麼華人科學家全無唯物史觀?

原來,人人都沒思想能力、思考能力,人人都無意識和意志,無人不是“無知無
欲”、“惟道是從”的收音機,無人不是“目惟內視而不外視”、“耳惟內聽而不
外聽”的收音機。所以,即使每個民族、每個國家都有史書可讀,即使史書放在科
學家的案頭,他們也視而不見其中的燠史。

三、史載暖冬的最早時代雖是春秋時代的齊桓公十五年,但周初出世的《周書·洪
范》卻表明,暖冬氣候應該在周朝前發生過。

四、史上的暖冬多是偶而發生的氣候,但在宋、明兩朝,暖冬時長卻多次延長到二
年以上:

㈠宋寶元年冬,京師無雪。二年冬,無雪。

㈡宋至道元年冬,無雪。二年冬,無雪。

㈢宋元祐四年冬,京師無雪。五年冬,無冰雪。

㈣宋乾道五年,冬溫,無雪。六年,冬溫,無雪冰。

㈤宋慶元元年冬,無雪。二年冬,無雪。

㈥明朝天順元年至二年無雪。

㈦明正德六年至九年,連續三年無雪。

㈧明萬曆十六年至十七年,連續兩年無雪。

㈨明崇禎五年至七年,連續三年無雪。

如果視夾一年有雪的氣候為反常,那麼,“明成化十年二月,南京、山東奏,冬春
恆燠,無冰雪。十一年冬,以無雪祈禱”就可視氣候變暖長達三年。

如果視夾一至二年有雪的氣候為反常,則可視:宋元祐元年至五年期間是氣候變暖
長達五年的時段;宋乾道三年至六年期間是氣候變暖長達四年的時段;宋慶元元年
至六年期間是氣候變暖長達六年的時段;明正德元年至十一年期間是氣候變暖十一
年的時段。顯然,二十多年來的當代變暖氣候是明正德時代十一年變暖氣候的延
長,兩者的關係是一百步與五十步的關係。

五、冬暖氣候往往發生草木花開二度、果得二熟的物候。

六、發生冬燠時還發生不同程度的春燠、夏燠、秋燠。可以說,史上的冬暖基本表
示當年即是氣候變暖的年份。

七、春燠夏燠不僅升溫春夏氣溫,且會降霜,如上面舉證的《新唐書·五行三》所
載的二條殞霜氣候。其實,歷代都有很多不當降霜而降霜的史記,如反應最新古代
史的《清史稿·災異一》就列記了很多的這類史實:

順治元年四月,棲霞隕霜殺麥。二年八月,垣曲隕霜。六年四月,莊浪隕霜殺麥。
七年四月,靈台隕霜殺麥。十五年四月,東昌隕霜殺麥。六月,高唐隕霜。十六年
三月,榮河隕霜殺麥。十七年春穀雨後,岳陽霜屢降;萬全隕霜殺麥。

康熙二年四月二十三日,高苑隕霜殺麥。六月,雒南、商南隕霜三次。三年四月二
十一日夜,清河風霜大作。二十三日,新城、鄒平、陽信、長清、章丘、德平隕霜
殺麥。二十四日,益都、博興、高苑、寧津、東昌、慶雲、雞澤隕霜殺麥。十一年
四月,樂安隕霜殺麥。五月,通州隕霜殺麥。七月,岢嵐州、吉州隕霜殺禾。十二
年正月四日,壽光隕霜殺麥。十四年四月,平度、掖縣、萊陽、昌樂、安丘、館
陶、濱州、蒲台隕霜殺麥。五月,冠縣隕霜殺麥。十五年四月,武強隕霜殺麥。十
七年春,碭山、潁上、銅山隕霜殺麥。十八年三月,無極隕霜殺麥。十九年四月,
榆社隕霜殺菽。六月,沂州隕霜。二十一年三月,太平隕霜殺麥。二十二年七月,
靜樂隕霜殺禾。二十三年四月,儀徵、靜寧州隕霜殺麥。二十六年七月,西寧隕
霜。二十七年三月,臨潼隕霜殺麥。七月,岳陽隕霜殺禾。二十九年三月,商州隕
霜。四月,長治隕霜。三十年五月,長治隕霜。八月,武進隕霜殺稼。六月,龍川
隕霜殺禾。三十三年八月,懷來隕霜殺稼。三十四年七月,盂縣隕霜殺禾。八月十
五日,嵐縣、永寧州、中衛、絳縣、垣曲隕霜殺禾。三十五年八月,靜寧、介休、
沁州、沁源、臨縣、陵川、和順、延安各處隕霜殺稼。三十六年七月,樂平、保德
州隕霜殺禾。八月,岳陽隕霜殺禾;沁、涿霜災。西鄉隕霜殺稼。三十七年七月,
陽高隕霜殺禾。四十四年六月,狄道州隕霜殺禾。狄道州隕霜殺禾。四十七年二
月,鶴慶隕霜殺麥。四十八年七月,德州隕霜殺禾。五十年正月,潮陽隕霜。五十
六年二月,涇陽隕霜殺麥。五十九年七月,安定隕霜殺禾。八月,德州隕霜殺禾。
六十年五月,臨朐隕霜殺麥。

雍正元年八月,懷安隕霜殺禾。二年八月,江浦隕霜殺稼。六年七月,甘泉隕霜殺
禾。八年八月,沁州隕霜殺禾稼。九年八月,沁州復隕霜殺禾稼。

乾隆四年四月,通州隕霜殺麥。八月初一日,東光隕霜殺禾。十年七月,廣陵隕霜
殺禾。十三年四月,同官隕霜殺麥。十六年四月,同官隕霜殺麥。九月,龍川隕霜
殺禾。二十年七月,正寧隕霜殺禾。八月,葭州隕霜殺禾。二十七年七月,會寧、
正寧隕霜殺禾。二十八年五月,和順隕霜殺稼。三十一年三月,高邑隕霜。五十一
年五月,通渭隕霜殺麥。五十二年七月,宣平隕霜殺菽。五十五年三月,平度、鄒
平、臨邑隕霜殺麥。四月,范縣隕霜殺麥。五十六年三月,壽光、安丘、諸城隕霜
殺麥;平陰隕霜殺麥,數日後復發新苗。

嘉慶十年三月,東平、濟寧、莘縣隕霜殺麥。十三年四月,靖遠、樂清隕霜殺禾。
十九年八月,望都隕霜殺稼。二十二年八月,涿州、望都隕霜殺稼。二十五年八
月,貴陽隕霜殺稼。

道光十二年四月,諸城隕霜殺麥。七月,望都、寧津隕霜殺禾。十五年四月,黃縣
隕霜殺麥。十八年八月,元氏隕霜殺禾。十九年八月,狄道州隕霜殺禾。二十年七
月,臨朐隕霜殺禾。二十二年四月初八,秦州隕霜殺麥。

咸豐九年二月,沁源隕霜殺麥。

同治九年二月,沁源隕霜殺麥。

光緒二年八月初八日,寧津、東光、臨榆隕霜殺禾。十八年四月,化平川隕霜。
二十八年八月,莊浪隕霜殺禾。

晚春至早秋的隕霜氣象和同期的飛雪氣象,都是溫暖氣候條件下的驟冷氣象,故歷
代史冊都將兩者混合列記。

其實,六月飛雪並非全球變暖的當代才出現的反常天氣,它早就通過元曲《竇娥
冤》深刻在中華民族的心底!

要是以為《竇娥冤》中的六月飛雪是作者的虛構故事,但你絕對無法否定史冊記載
的六月飛雪和在其它不該下雪的月份而下雪的天氣,如:

◆《漢書·五行志第七中之下》報告:

漢文帝四年六月,大雨雪。後三歲,淮南王長謀反,發覺,遷,道死。

◆《隋書·五行上》報告:

大同三年七月,青州雪,害苗稼。是時交州刺史李賁舉兵反,僭尊號,置百官,擊
之不能克。

東魏興和二年五月,大雪。時後齊神武作宰,發卒十餘萬築鄴城,百姓怨思之徵
也。

◆《晉書》報告:

一、五行上:太康五年九月,南安郡霖雨暴雪,樹木摧折,害秋稼。

二、五行下:

晉光熙元年閏八月甲申朔,霰雪。是年,帝崩。

晉成帝咸和九年八月,成都大雪。是歲,李雄死。

晉康帝建元元年八月,大雪。是時,政在將相,陰氣盛也。

晉穆帝永和二年八月,冀方大雪,人馬多凍死。十年五月,涼州雪。明年八月,張
祚枹罕護軍張瓘率宋混等攻滅祚,更立張耀靈弟玄靚。京房《易傳》曰:“夏雪,
戒臣為亂。”此其亂之應也。

◆《宋書》報告:

一、《五行一》:

晉武帝太康五年九月,南安霖雨暴雪,折樹木,害秋稼。

二、《五行五》:

晉武帝太康五年九月,南安大雪折木。

晉惠帝光熙元年閏八月甲申朔,霰雪。

晉成帝咸和九年八月,成都雪。其日李雄死。

晉康帝建元元年八月,大雪。是時政在將相,陰氣盛也。

晉穆帝永和三年八月,冀方大雪,人馬多凍死。永和十年五月,涼州雪。永和十一
年四月壬申朔,雪。

◆《舊唐書·五行》報告:

長安四年,自九月至十月,晝夜陰晦,大雨雪。都中人畜,有餓凍死者。令開倉賑
恤。

元和十五年九月十一日至十四日,大雨兼雪,街衢禁苑樹無風而摧折、連根而拔者
不知其數。仍令閉坊市北門以禳之。

長安四年九月後,霖雨並雪,凡陰一百五十餘日,至神龍元年正月五日,誅二張,
孝和反正,方晴霽。

◆《新唐書》報告:

《五行一》:開成四年九月辛丑,雨雪,木冰。十月己巳,亦如之。

《五行三》:

咸亨元年十月癸酉,大雪,平地三尺,人多凍死。

久視元年三月,大雪。

神龍元年三月乙酉,睦州暴寒且冰。

開元二十九年九月丁卯,大雨雪,大木偃折。

大曆四年六月伏日,寒。

貞元十九年三月,大雪。

元和八年十月,東都大寒,霜厚數寸,雀鼠多死。十二年九月己丑,雨雪,人有凍
死者。十五年八月己卯,同州雨雪,害稼。

天復三年三月,浙西大雪,平地三尺余,其氣如煙,其味苦。

天祐元年九月壬戌朔,大風,寒如仲冬。

◆《宋史》報告:

《五行一下》:

端拱元年閏五月,鄆州風雪傷麥。

淳化三年九月,京兆府大雪害苗稼。

咸平四年三月丁丑,京師及近畿諸州雪,損桑。

紹興十三年三月癸丑,雨雪。二十八年三月丙寅,雨雪。

淳熙十六年四月戊子,天水縣大雨雪,傷麥。

嘉定十七年三月癸丑,雪。
寶慶元年四月辛卯,雪。

紹定六年三月壬子,雨雪。

端平二年三月乙未,雨雪。

《五行四》:

紹興六年四月,中京大雪、雷震,犬數十爭赴土河而死,可救者才二三。

◆《金史·五行》報告:皇統二年三月辛丑,大雪。

◆《元史》報告:

《五行一》:

延祐元年三月,東平、般陽等郡,泰安、曹、濮等州大雨雪三日,隕霜殺桑。

泰定二年三月,雲需府大雪,民飢。

《五行二》:至正六年九月,彰德雨雪,結凍如琉璃。九年三月,溫州大雪。十年
春,彰德大寒,近清明節,雨雪三尺,民多凍餒而死。十一年三月,汴梁路鈞州大
雷雨雪,密縣平地雪深三尺余。二十七年三月,彰德大雪,寒甚於冬,民多凍死。
秋,冀寧路徐溝、介休二縣雨雪。

◆《明史·五行一》報告:

洪武十四年五月丁未,建德雪。六月己卯,杭州晴日飛雪。

天順四年三月乙酉,大雪,越月乃止。

弘治二年三月庚辰,貴州安莊衛大雷,雨雪雹,壞麥苗。六年十月,南京雨雪連
旬。十七年六月癸亥,雨雪。

萬曆二十四年四月己亥,林縣雪。三十八年四月壬寅,貴州暴雪,形如土磚,民居
片瓦無存者。

崇禎十一年五月戊寅,喜峰口雪三尺。

◆《清史稿·災異一》報告:

康熙十八年八月,高州大雪。三十年五月朔,平遠雨雪。三十六年九月,龍門大
雪。四十四年三月,碭山、湖州大雪。六月,桐鄉、湖州大雪。五十六年七月,通
州大雪盈丈。

乾隆八年七月,無為大雪。十二年六月丙子,蘇州雨雪,己卯、庚辰又微雪。

嘉慶十四年立夏前三日,江山雨雪。

《清史稿·災異一》並未全面報告清朝全國各地的六月飛雪氣象,如《上海縣誌》
報告:清道光28年(公元1832年)農曆6月23日和咸豐9年(公元185
9年)農曆6月4日,上海地區都曾下雪(見《夏季也會下雪的地方》)。

八、因中華文化是“天人合一”的文化,是各種測命工具反覆證明“萬般都是命,
半點不由人”規律毫釐不爽的文化,故在中華古人眼裡,燠不只是氣溫升高、氣候
變暖變熱的氣象,也不只是災害氣候,而是五行災異的兆象,預告國運和民族大運
吉凶的兆象。吉凶禍福總是相對而言的。如甲罹災禍乙得福,前人遇難後人享福;
慶父不死,魯難未已;先帝不死,後帝不立;秦朝不倒,就沒漢朝;毛澤東不死,
文革浩劫就無法結束,就沒有後來的改革開放。由於燠有預告民族大運的作用,故
周有《周書·洪範》,漢有《京房易傳》和《洪範五行傳》等解讀包括燠在內的五
行災異兆象的占卜書,《漢書》以降的史書都是根據《周書·洪範》、《京房易
傳》、《洪範五行傳》等書解讀五行災異兆象的。

——說《周書·洪範》成於周朝初期是我拾人牙慧的表現,其實不妥,因為“禹治
洪水,賜《雒書》,法而陳之,《洪範》是也”(《漢書·五行志第七上》)表
示,《洪範》傳自大禹治水的夏初。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6: 周之金為何如此可怕?
2006: 我的情況和我所知道的周之金——北大到
2005: 美國工作外包厚印度薄中國?
2005: 海外華人的世界大
2004: 紅色記憶: 英雄的三十九軍戰友
2004: 關於“痛恨”中國人
2003: 有一種“愛”其實是害
2003: 我反美,我不掩飾這一點
2002: 外交前輩談布什訪華
2002: 東方的智慧和西方的智慧